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红楼:捡到一只林黛玉 > 第38章 战事吃紧,京城布防

“京中五门重炮,分别立在德胜门、安定门、东直门、阜成门和正阳门。”

闻言,兵部左侍郎刘礼疑问道:“重炮不是有八门,怎得就上墙了五门?”

岳凌颔首,“其余的我另有安排,暂且按下不表。如今还有些分工需要文臣来做,或在战时需登城墙,之前冯愈冯同佥与我倾诉过报国之心,便先负责城墙后勤。诸门之间的联络,城池中维稳百姓等,依旧需有高官来做,才能镇住手下士兵不慌乱,各位可有意?”

枢密院知枢密院事卢渊,答道:“兴战事,枢密院没有旁观之理,既然冯同佥已去负责辎重调拨,那我便负责城墙间的联络吧。”

枢密副使柴朴在一旁轻轻点头。

又听户部左右侍郎,张侍郎和赵侍郎应声答道:“城内聚集来的百姓,便由我户部配合未登城墙的兵马司衙役来操持,这个不成问题。”

“如此最好。”

岳凌点了点头,又环视场间,问道:“诸位可还有要问的事?”

忠顺亲王难忍心中疑惑,开口道:“正阳门由谁来驻防,而且各门携几营士兵,这个还没说清楚。”

“为应对北蛮的列阵情况,各门士兵登城情况不一,每日统筹调配。至于正阳门谁来驻防,这个太子殿下和陛下挑好了人选。”

“太子和陛下?”

众人被岳凌没来由的这一句说的尽皆迷惑,便看向了戴权,戴权轻轻点头,道:“正有此事。”

说罢,取了一封金面信笺,朗读道:“前京营节度使贾代化一时利益蒙心,于京中作乱,念之前战功赫赫,又在牢中思过悔过,实有心报国。如今京城内正是用人之时,责贾代化戴罪立功,主守正阳门,内宫总管太监戴权辅之,钦此。”

戴权在场间环视一圈,又道:“此乃陛下手诏。贾老将军的能为不必多说,据锦衣卫调查,之前恐遭奸人蒙蔽,具体是哪位从中作梗,暂时并未水落石出。北蛮对我军的情况似了如指掌,诸位还是小心着些处事,莫要将军机轻易的泄了出去。”

听是贾代化起复来守,忠顺亲王便也再没什么好争议的。

“本王也不愿相信老将军会谋反,既有陛下和太子的安排,便也没什么好说的,本王敬重老将军的能为,如今临战能站出来,是再好不过了。”

恰在此时,从外间入门战报。

“大都督,辽东急报。”

岳凌皱了皱眉,将信封接了过来,捻开一观,便是瞳孔一缩。

“太子殿下旧疾复发,于广宁城前临战时落马,如今已被救起归于宁远城,辽东军务已由殷太和总揽,初战不利?”

众人得知,满堂皆惊。

如果辽东战事不利,深陷泥潭,那拱卫京城还需再调边军入场为援,甚至需要计划支援辽东,让太子殿下安稳回撤,固守山海关一线。

可边军一动便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那这时局便与之前截然不同了,可以预见的是,京城需要守城的时间,又大大延长了。

一封战报,又动摇了文官武官的守城决心,兵部右侍郎李邱道:“如今太子殿下在边关战事不利,一旦京城出了纰漏,我大昌便是摇摇欲坠。不如让陛下,太子妃携众多天潢贵胄与诸班大臣,先行南下出城存蓄皇家血脉。大都督您再坐镇京师,只待边军来援,里应外合,如此更稳妥些。戴总管,你以为如何?”

戴权充耳不闻,还是由岳凌答道:“还未开战,没有言退的道理。城中聚集了京畿之地的百姓,当百姓得知城中已经没了陛下,没了皇室,难道不会引发慌乱?再者说,效仿宋时旧事,偏安一隅,还能轻易再复山河?”

神武将军冯唐冷哼了声道:“提出此策者,其心可诛!朝堂中若有北蛮细作,我看你李邱正是一个!”

枢密院同佥枢密院事冯愈同样开口,道:“前几日,李大人家中几门姬妾,尽皆携了幼子,家财南下,独留了糟糠之妻守门。怎得,李大人是想将糟糠之妻留在京城,自己也欲南去?还诸班大臣,大臣可不都是与你一样的软骨头。”

李邱却依然坚持自己的看法,一切是为了皇室,也不乏有人赞同,众人问向戴权。

戴权眯了眯眼,也冷了几分语气,道:“无论太子临行前,还是陛下手谕,皆为京城诸营,各级军伍,统归岳凌所管,如有不从者可便宜行事。李大人还是收了自己的话,安心做事吧。”

岳凌又对方才主张南迁的官员道:“攻打辽东的是太子殿下,太子殿下于边关出兵未尝一败,今日因病受困,难道就会有危险?你们也太小觑了太子殿下,无论出了何种情况,太子殿下都不会轻易被打败!”

武将们闻言尽皆点头,是连一部分文官,也都同意岳凌的说法。

神武将军冯唐又道:“如今战事急迫,该讨论的是战法。如北蛮入京第一日,夜间在京郊安营扎寨,吾等自该出城袭扰劫营,先挫其锐气。”

李邱似是得了话头,报方才的一箭之仇,阴阳怪气道:“哦?神武将军是当吾等不读史书,第一日劫营是要效仿靖康之年姚平仲故事,袭营不得,南逃七百里,始得食?”

“也未见武将就不是软骨头。”

“你!”

两人正要争吵起来,岳凌一拍桌案怒道:“都住口!此时不是争吵的时候!”

又转向冯唐道:“吐吉可汗熟知战法,不可小觑。第一日夜袭劫营是惯用之法,他不会不防,一旦遭遇不测,是又削弱了京中的守备力量。”

或多或少因为辽东战事不利的影响,冯唐稍有些心急,问岳凌道:“可如今我们不能只守城池,坐待援军,依托城池防守进攻,才是最好的选择。”

“此事我自有计较,待出城作战时,再传令各军……”

会议不欢而散,戴权收了笔墨,与身边岳凌宽慰道:“世事多艰,文武大臣本就不和,如今形势严峻了,依旧会有人在扯后腿。陛下,太子殿下尚能压住双方,城中一切安然,盖因你之功劳,也实属不易。”

岳凌微微摇头,与戴权道:“还请戴公公尽快于陛下上报,拟出个旨意来,在城中张贴布告,以安百姓之心。”

戴权颔首,“此便是太子殿下之意,咱家这便回宫,你多保重。”

待戴权离场,从门后逐渐绕出一人来,坐来了戴权方才的位子临近岳凌,叹息一声道:“这些个文臣,都到了这个时候还不消停,只会在城中添乱。还南逃,老祖宗打下来的基业要被他们败尽了。”

岳凌面色不改,淡淡道:“老将军,可看出谁人有异动了?难不成这个李邱真是北蛮细作?我只是觉得他有些愚忠,又有些蠢。”

贾代化点了点头,道:“我与你是一般看法。”

“那枢密院呢,冯同佥,卢院事以及柴副使,如果他们想对北蛮有利,肯定会尽快露出马脚的,或许有人还会与你联络,你可察觉出谁有可能是细作?”

贾代化又斟酌着道:“旧时我只当枢密院中都是皇帝亲选,不该有北蛮的细作,都未见得有问题。如今被你一说,反而以为他们好似都有问题。”

“冯愈每次的反应都太大,未免不有作秀的嫌疑。卢渊轻言大义,我对这种人向来是没什么好感。至于柴扑,他表现的太平淡了,似是云淡风轻,面上见不得情绪波动,就好似一切都在他的料想之中一般。”

“如不是在一边旁观,便是我也很难察觉。当他听闻了殿下战事不利的消息,面上都没显出几分诧异的表情,而是安安稳稳的将茶盏放在了桌案上,我以为很是可疑。”

岳凌摇了摇头,“或许人家就是处变自若,没有确凿的证据之前,都不可轻易下手,还是需小心提防。老将军,你也有一阵子没回过府上了吧?回去看看吧,马上也没时间了。”

贾代化撇了撇嘴道:“那些个不孝儿孙,我倒真想就在这议事堂上住下了。”

岳凌道:“临战,终究是要去宗祠祭祀焚香。”

贾代化叹息摇头,起身缓缓出了大门。

……

十月廿一,秦王凭借利炮之优,速克宁远城,追击五十里,斩首五百余女真骑兵,降卒上万。

十月廿二,秦王犒赏三军,提振士气,收仓廪,聚降卒,令百姓还于田,不费冬种,宁远城迅速恢复安定。

十月廿三,秦王继续凭借堡垒战法推进前线,稳站稳打,步步为营。宁远城与广宁城相距一百二十里,于四十里外,接连设下两座堡寨命名为,连山堡、大兴堡,继续巩固粮道。

十月廿四,在秦王稳固战线的同时,广宁城也得知秦王有利炮之威,便加紧浇筑城池,与城三里外修建工事,以阻击秦王进军速度。

十月廿五,在广宁城派出的探子与秦王军探子相遇,得知秦王在城外修建堡寨的消息,便不再坐以待毙,主动点兵点将出城袭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