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红楼:捡到一只林黛玉 > 第37章 雷响紫荆关

红楼:捡到一只林黛玉 第37章 雷响紫荆关

作者:喜欢喝豆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3:2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娘,我只是去边关走一趟,不出十日定然回来,您不必担心着我,好好照看自己。”

“走一趟?十日就回来?”

“对,娘亲不必担忧。”

“担忧,我担忧个什么?你在这府里是岳老爷的管家,出了门那就是岳老爷的亲兵,有亲兵到了边关就急着回京的?你不把岳老爷交代的差事办好了,也就别回来见我!我在这里不愁吃不愁喝,病都养好了,反倒给你养得离不开娘了,你几岁了?”

身处紫荆关中的贾芸,脑中稍有些恍惚,临行前娘亲的话又映在了脑海里。

“芸管家,情况不妙啊。”

陈瑞文从城墙归来,来到了中堂上,叹了口气,靠坐回长椅。

贾芸精神一震,忙问道:“陈将军,出什么意外了?”

陈瑞文道:“制造这凌空雷并不算难,瓶瓶罐罐要多少有多少,可关外总有北蛮的骑兵来回巡查,便是夜深,也总在城下袭扰,根本就不想让我们安生。”

“几刻钟过去,便就换了一队人,夜里捉摸不定踪迹,还不好开炮,我们亦是不能出城对敌。这城外布雷,完全成了无稽之谈。”

贾芸点了点头,“那就按照老爷交代的第二种方法做吧。”

叹了口气,陈瑞文道:“哎,我实在有些不甘心。没办法,也只好这样了……”

……

两日转眼而逝,

这两日时间北蛮也并非是载歌载舞的度过。

已是在拒马河上搭好了几座浮桥,供大军通过。

十月廿七,清早,

吐吉可汗携大军过河,自信的背水列阵,他自以为将大昌的底细了解的一清二楚,便是军事调动也躲不过他的耳目,作战根本不会有什么意外可言。

立在夯土台上,吐吉可汗遥望着旌旗招展的紫荆关,脸上生笑,“今日便是他们的死期了。”

吐吉可汗身边的谋士,杜恪道:“据悉,岳凌往紫荆关中运送了不少火药,这一异常,还是要稍加提防的。”

“提防?”

吐吉可汗执起马鞭,指着紫荆关的城墙道:“你看看那城墙上,能架起多少炮,再者说他的炮能一直打不成?再多的火药又能有什么用?”

杜恪也想不明白,便就摇头不语。

吐吉可汗再唤来传令官,道:“让阿剌平章领着他的精骑来打头阵,限他天黑之前破开城池!”

“遵命。”

未及,从北蛮的军阵中分离出一队骑兵,如一条线一般穿梭出来,在大阵之前列阵。

阿剌平章作为北蛮右大营将军,四位万户之一,在军阵之首,与部族的勇士大喝道:“可汗将这入内关第一战交给我们,是对我们的信任,响午之前,定然先登上城墙。先登上城墙的,赏羊五百头,牛五百头,奴隶百人!”

北蛮骑兵拔出腰间的短柄弯刀,拍响自己的胸脯上,与盔甲碰撞发出脆响,以此作为对首领的回应。

见着自己威风凛凛的军队,阿剌平章心情大好,亲自挥旗助威,道:“全军,前进!”

霎时间,骑兵如潮水一般涌向紫荆关西关大门,五千骑兵手中的鞭子齐齐抽响,如同打雷一般,声势浩大。而其后,有披甲步兵,推着近日就地取材制成的攻城器械,跟着骑兵的脚步向城墙靠近。

吐吉可汗在夯土台上遥望战场,见着如此宏大的景象,正是信心十足,面上大笑,“这紫荆关,我取之如探囊取物!”

眼见着骑兵贴近城墙,三里,二里,一里,城墙上始终没有动静,是连大炮都没响一声,直到骑兵越过了壕沟,撞开了拒马,直到城墙脚下,关口的城墙上依旧没有任何动静。

吐吉可汗扭头看向杜恪,疑惑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杜恪也愣在了当场,大昌朝历史还从未见过有守将弃关而逃的。

“不知,紫荆关上可是有近万守军,怎么可能说没就没呢?难道是空城计?”

吐吉可汗思虑了片刻,又是笑道:“空城计?他还能请出诸葛军师来,喝退我不成?守关的是陈瑞文,同样是四王八公家的草包,当不得大用,便是岳凌给他运来了多少辎重,多少火药,他是连一泡都不打,就弃关而逃了。”

“火药?”

不知怎得,杜恪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城墙上并没有危险,步兵也顺利的靠近了城门,此刻众人正是意气风发之时,尽皆嘲笑起大昌人的懦弱。大同府好歹还抵抗了些许时日,而这紫荆关作为京城的最后一道屏障,竟然是连守也不守,实在是太搞笑了些。

根本不必攀爬城墙,步兵直接退来冲车撞击城门,三下五除二便将城门推倒,骑兵夹杂着步兵鱼贯入关。

见到如此顺利,吐吉可汗也挥了挥马鞭,欲要入关,“这一路上,真是太过顺利,想必那京城定也不会难了。大昌的懦夫实在是太多了。”

可吐吉可汗的话音还未落,就出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景象,倏忽之间,城内响起一阵爆炸声,炸的尘土飞扬,直冒黑烟。

在这关外的旷野上,便是离得几里远的北蛮军队,也能听得响声。

吐吉可汗为之一震,脸上有些抽搐,道:“如此卑鄙?竟有埋伏?”

耽搁不得,吐吉可汗迅速传令前军,入关后小心谨慎,而自己也飞速赶往阵前,瞧一瞧关内是什么模样。

一入关,便见得一地的伤员伤马,在地上瘫倒着,口中哀嚎。

“阿剌平章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吐吉可汗大怒。

“可汗,这陈瑞文在城中埋了火药,只要触碰了这根线,就能激发机关。”

阿剌平章捏着一根线,来到吐吉可汗的马前,又解释道:“方才我的部下弄清了是怎么回事。这外关和内关之间,到处有此类细线的存在,一根线能激发一处爆炸或者多处。马匹或许能轻松越过,避开损伤,而且骑兵甲胄更好,能抵挡住冲击,但人在不经意间就中招了。”

紫荆关分内关和外关,之间相距一里不到。

根据阿剌平章的话来说,在这一里不到的距离,可能到处都埋藏着火药,如果一根根线的去查,便是查的再谨慎,一旦有疏漏,都会造成减员。

吐吉可汗将线丢在地上,皱眉问道:“伤亡了多少人?”

阿剌平章也心疼的厉害,这都是他的兵,“伤了五百余,死了百余人。这火药炸开的伤害有限,能刮伤步兵,炸死者是在少数,但引得马匹受惊,踩踏中误伤了不少人。”

敌人还没见到,就吃了亏,这是吐吉可汗最不能忍受的。

望了望内关的城墙,吐吉可汗道:“放马匹牲畜探路,将这几里地的火药探出来,再令步兵攀登内关城墙,仔细查探一下内关的门后,是不是还有火药埋藏。”

念起之前得到的消息,京城往紫荆关运送了七车火药,如此大的数目,再看这似风平浪静的紫荆关,不免令杜恪心惊。

吐吉可汗怒视着场间惨状,问道:“杜恪,你可见过之前大昌朝如此使用过火药?”

杜恪摇了摇头,“闻所未闻,多半是岳凌的手笔。”

吐吉可汗眉间一紧,道:“京城里到底是怎么做事的?过了紫荆关立即去信责问。”

“是。”

牲畜被引进关,为北蛮士兵踏出了一条路后,便有步兵继续贴近内城墙,如攻打外关故事。但此次需要攀登城墙,有前一次的火药爆炸,步兵们也不敢大意,忙上城头,去检查关门情况。

可待步兵才上了城墙,列队往城墙之下赶去,便又触发了机关,响起了一阵爆炸声。

不起眼的木箱,坛子和石墩,里面都可能埋藏了火药,令北蛮军队又吃了一阵苦头。

吐吉可汗在城下看得是气愤填胸,手中马鞭攥的噼啪直响,听着士兵的惨叫声,却是无能为力。

这让他出离愤怒了,自他统领北蛮以来,还从未在别人手上吃过亏,向来只有他算计别人,没有别人算计他道理。

爆炸声渐渐平息,硝烟也渐渐散去,士兵从里面将门打开,来到吐吉可汗马前,情况汇报。

“可汗,这内关只有城墙上藏了火药,城门处并没有,但往城中更深处,还有出城的路上,我们还没来得及探查。”

吐吉可汗咬了咬牙道:“再放牲畜去探路,蹚出一条道来,立即让大军过境。若不让大昌为此付出代价,我吐吉妄为北蛮主!”

连吐了几口气,吐吉可汗还是咽不下这口恶气。

埋火药也就算了,一个门埋,一门不埋,反而在城墙上埋,都被他触发了,这难道不是在侮辱他的统兵调度?

吐吉可汗看向一旁的杜恪问道:“改变之前的计划,不再去周边州县掳掠,我们要直扑京城!”

杜恪道:“直达京城最近的路,便是借道易县,涞水,再渡拒马河到达良乡,过卢沟桥便已抵达京郊,可安营扎寨了。这一路急行,约莫不过十日可抵达京城。”

吐吉可汗舒出一口气来,重归了北蛮可汗的威严,面上不见喜怒,淡淡道:“好,就这样走。”

……

京城,枢密院政事堂,

岳凌收着边关送来的消息,细细阅读着,“十月廿七,北蛮过紫荆关,由凌空雷损伤过千,如今正往易州而去。易州,涞水接纳了紫荆关守军,互为策应,阻碍北蛮南下。闭城固守,在城下埋雷,令北蛮军不敢妄动。”

“易州,涞水暂时可守,但若无援军,定无法阻碍北蛮强攻,还望大都督尽快下达命令。”

提笔沾墨,岳凌思虑道:“十月廿七,已是七日之前,那看来再有三日,北蛮定然到不了城下了,时间已然足够。”

落于纸上,岳凌书写起来,“不必殊死顽抗,留存实力,可逢水断桥,南退定兴或北上房山,关住北蛮后路。”

适时,又有小吏入门,与岳凌通传道:“大都督,如今各部重臣和您点来的将军都在此处了,只等您去议事。”

岳凌点了点头,道:“我这便过去。”

待岳凌走进了议事厅,见来人来的齐整,文武各坐一列,是泾渭分明,不禁摇头笑笑,走到二者之间,上位而座。

清了清嗓子,岳凌道:“让诸位久等了,边关来报,北蛮已达易州,或是再有十日便至京城。此前,自辽东总督耿炳文反时起,我们足足准备了近一个半月。大通河上漕运没有一日停歇,江南入仓廪之粮调拨入京,填满了事先备好的粮仓。据估算,至少足够京城军民一年之用。”

“当然,其中也有各地千户所的功劳。他们从陆路往京城进发,也携带了不少口粮,不必与城内来抢,甚至还有余。”

“城外布防,除了护城河前的壕沟,陷马坑,堡垒,还在顺义设立大营,与通州等地串联,保证后援,随时接待太子殿下南归安营。”

“如今,我们城内守军储备便只有十五万人,再算上征发民夫,在这一个月操练后可简单搬运武备,守城之用,共计二十万人。二十万人守京城九门,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每一处不足两万人。”

场上人尽皆聚精会神听着岳凌的安排,一旁有戴权记录,整理汇总,送入宫中。

“而且,我们不可能将这二十万人,都分散在城墙上。所以每一门,如果面对北蛮的进攻,压力都不会小。”

“经过我近些时日的甄选,便请诸位将军各守一门,我领一队居中调动,支援各处。接下来,诸位听好了安排。

神武将军冯唐守德胜门;治国公府威远将军马尚守安定门;忠勇亲王守东直门;平原侯蒋子宁守朝阳门;忠顺亲王守西直门;理国公府柳芳守阜成门;京营都指挥使徐辉守崇文门;羽林卫总指挥使王兴守彰义门。”

京城九门,岳凌已经说了其中八门,只有南大门正阳门还未曾提及。正阳门作为直迎北蛮兵锋的大门,虽然北蛮不一定会直接发起进攻,但他的重要性,显然要先于其余各门。

忠顺亲王听岳凌将自己的差遣,竟然不安排在正阳门,也不禁皱起眉来。

“岳凌说他自己要居中调度,这正阳门会是谁来?还有比我更佳的人选?”

感谢彼岸听枫、欲望国王、君玉缺、书友18337、尼伯的指环、迷人软中软、明晰先生、酣畅_busy、人在崩铁,老婆流萤、蝶岁春秋不话别、橘猫炒鲦鱼、伊甸花园、书友34501、梦之浩然、I白鸦I、中庸道、小c要看书、书友10830、书友52932、书友46529、书友43517、天衍四九丨、zr2012、三岁就会打碟、脸黑的小丑的月票,感谢大佬书友01644的打赏,感谢大家的支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