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 第453章 黑船渡来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第453章 黑船渡来

作者:吃不起肉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08:0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孝德天皇阅读着前线战报,开心得一拍大腿,仰天大笑。

“好啊,很好啊!

“短短几月间,我军就已经席卷半岛、剑指平壤了!”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藤原中臣镰足刚准备恭维几句,却被同座的和尚给抢了先。

“在陛下的带领下,英勇的大和武士战无不胜,真是披荆斩棘,所向披靡啊。

“天皇菊纹所到之处,韩夷叩首膜拜,明人望风而逃。

“这是菩萨让您解救被明皇暴政荼毒的天下苍生啊。”

从大陆偷渡过来的鉴政双手合十,滔滔不绝地说道。

一位大明高僧能出现在倭国政治的核心圈层,这幅景象可以说是相当罕见了。

孝德天皇立刻收起笑容,换上虔诚的表情,也双手合十。

“这是菩萨降于吾的试炼,诚惶诚恐!

“高僧真乃菩萨赐予吾的宝物,果然如高僧所言,明国就是一栋摇摇欲坠的房子,只差我大和武士的临门一脚。”

他十分欣赏这位华夏高僧,说话又好听,拍马屁都让人感觉不到是在拍马屁。

而且提供的情报又很准确,精准地为倭人剖析了鲸海对岸、明国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本质。

他超喜欢的。

“哼!”

藤原镰足不悦地瞪了眼那个罕见和尚。

明明是我先来的,那个秃驴竟然……作为天皇心腹,他有种自己生态位被霸占了的危机感。

但是他不敢在陛下面前当面蛐蛐,只能阴阳怪气地唱反调:

“高僧对佛法精进,但对打仗或许不甚通晓。

“既然打了胜仗,第一件事应该是停下脚步,让士兵在所占领的城池‘取’些财物,好生庆祝一番。”

鉴政和尚当即反驳道:

“中国有句古话,叫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你们在倭岛上或许不知道,大明城池守军虽然士气低迷,但是城防还是很坚固的。

“如果不乘胜追击,等泄了这股气,攻城就只会更难!

“若听从了中臣之拙见,实在是贻误军机,遗祸尤甚啊!”

鉴政虽然打仗不一定行,但键政是一定很行。

他高强度把藤原镰足批判一番,将对方喷得面红耳赤无法反驳,又转向孝德天皇,情真意切道:

“天予弗取,必受其咎。

“天皇陛下,现在正是渡过浿水,继续进取的大好时机啊!”

一番话正好说到孝德天皇的心坎子里了,把他撩拨得奇痒难耐。

日之本大一统的开创者、三韩的守护者、中原的继承者……

这三顶帽子盖下来,试问谁不迷糊啊!

“甚善!”

他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蹭地站了起来。

“下令,立刻给前线的战士下令!

“让我大和国……以及其他令国的武士,一刻不停继续北伐!”

藤原镰足的提议被完全无视了,他顿时灰头土脸,狠狠地瞪了一眼抢他风头的外来和尚。

“嗯?”

他好像恍惚中看见,那鉴政和尚看着天皇的眼神有些异样。

嘴角似乎还带着一点不怀好意的弧度。

他闭了闭眼。

一切如常,大明高僧的表情依旧虔诚平和,以一种欣赏又崇敬的眼神,仰视着天皇。

“陛下果决,真天命之子也。”

鉴政和尚熨平偷偷勾起的嘴角,顺着对方的话说道:

“大和武士稍加补给休整以后,便可进军中原,再造华夏了。”

孝德天皇却是顿了顿,一脸疑惑地反问:

“补给?什么补给?”

大和民族不是食草民族吗,为什么要补给?

“啊?”

鉴政和尚都罕见地卡壳了。

他再怎么当细作传递假情报,骨子里也还是讲道理的华夏人。

起码知道军队是要吃饭的。

给出的军事建议虽然坑,但还是远不及倭人自己的抽象。

正所谓,串子串一辈子也比不上傻子的真情流露。

对于倭酋自己上杆子送人头的大聪明计划,他还能说什么呢?

“尊重,理解,祝福。”

鉴政大师虔诚地双手合十。

孝德天皇的心情十分舒畅,但他又觉得自己是一个很守礼节的人,不便在高僧面前汪汪大笑。

只能借着观览地图的机会,优哉游哉地踱步到堪舆图前,对着大陆的轮廓图得意忘形地咧开嘴角。

他、以及整个倭国得到的情报,与现实情况不说天差地别吧,那也可以算是南辕北辙了。

根本原因在于,半岛战场的战局是字面意义上的“瞬息万变”——

前一天倭军还在赢赢赢,一转眼就被推下海了。

孝德天皇现在收到的,还是前期赢赢赢的过时战报。

而败战的战报,他大约是这辈子都收不到了。

因为半岛上的倭人,高情商的说法是“托体同山阿”,低情商的说法就是都被做成了京观,已经没有人能给本岛传信了。

在消息传递的光锥之外,倭岛上的人还生活在自己的信息孤岛上自得其乐。

而在事件的光锥之内。

与新罗金城隔海相望的长门国。

渔民正在升起风帆,出海打鱼。

这里离倭岛的难波-藤原京政治核心有数百里“之遥”。

所以基本上不怎么鸟难波宫的那位“天皇”。

民间更是对自己惹来了多大的麻烦一无所知。

他们照旧生活,劳作,供养自己的领主。

只是最近,他们一成不变的生活有了一些波澜。

村子里的年轻人都西渡大海,去韩人的地盘上“为天皇尽忠”打仗了。

长门与海峡对面的新罗,可以说是相爱相杀的老冤家了。

不但半岛上饱受倭寇之苦。

长门这边同样也有“韩寇”的说法。

那就是新罗来的海盗。

只不过这几年,随着新罗的大腿唐朝式微,倭寇彻底压过了韩寇。

本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原则,长门几乎每家每户的青壮汉子都客串过倭寇,去新罗“捞偏门”赚外快。

最近甚至把魔爪伸到了新罗隔壁的百济国。

“喂喂你听说了吗?我儿子来信说,新罗那边能吃上白米饭了!”

“我勒个天照大神,俺们连麸皮谷糠都吃不起,韩人凭什么能吃到银舍利?!”

“说是明国在供着他们的。就像狗一样,朝明人摇摇尾巴,明人就赏他们肉骨头。”

“可恶的明人,凭什么给韩人吃大米?韩人也配吃人的饭吗?”

“你别生气,我儿子在那里抢了不少大米,你儿子应该也不会落下。”

“菩萨保佑,看韩人吃米比俺自己吃不上米还难受。”

渔船上,倭人渔民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

他们秉持着“即使我吃亏也不能让别人占便宜”的原则,大肆鞭挞着韩人、以及给韩人投喂的大明。

因为倭人是个很讲究等级次序的社会。

在他们的潜意识里,韩人一直是比自己低一个等级的“劣等人”。他们吃糠,韩人就只配吃屎。

而如今,劣等人居然吃上大米了,待遇比他们这些“学长”还好!

这可是坏了规矩啊!

不但韩人可恶,支持韩人坏规矩的明人,也可恶!

“听说是天皇陛下召唤大水淹了明国,所以这仗打得特别顺利。俺儿子马上就能回家结婚了。”

“哦?没想到,难波城的那个陛下,还是管点用的。”

“可不是,不然俺们那个领主也不至于这么上心,亲自带着出海了……”

渔民们正一边撒着网,一边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忽然发觉情况不对劲。

这天怎么黑得那么快?

“要下雨了?”

几个渔民下意识地抬头。

“那是……!”

只见一座山,以他们在海上前所未见的速度,飞速向渔船靠来。

巍峨的“山体”投下巨大的阴影,将整条渔船笼罩其中。

“救……”

倭人还来不及喊出一个字,就被黑压压的大船无情地碾过,只在海面上留下几块漂浮的木板。

而在这艘高大的黑船之后。

是无数条同样高大的舰船。

船身通体漆黑,舰艏飞剪成漂亮的流线型。

桅杆顶端,一面玄底镶金大旗迎风招展。

上书一个大字:

明。

大明的远征无敌舰队,如同群山,整齐而安静地向本州岛海岸疾驰而去。

…………

日上三竿。

长门国的海岸边,农民裹着茅草,晒着冬日暖身体。

“咦?”

他好像看见,在海天相交的远方。

出现了一条细细的黑线。

他以为自己出现了幻觉,闭了闭眼睛。

再睁开时,黑线并没有消失。

反而变得越来越粗。

显然是有什么巨大而可怕的东西,正在向这边靠近。

“那是……

“啥?”

倭人们纷纷走出自己的茅草屋子,手搭凉棚,眺望着大海的方向。

他们也发现了大海的异常,却不知晓自己面对的那个“异常”是什么。

那一条宏伟壮观“线”显然已经超出了他们的认知。

首先排除是人类的造物。

光天化日、朗朗乾坤,总不会闹什么鬼怪吧?

难道说……是海啸?!

就在倭人站在干岸上,七嘴八舌地讨论着的时候。

那一道黑线,也像海啸一样,快速地驶抵了岸边。

这回,岸上的倭人终于都看清了。

那是船!

可是即使亲眼目睹,他们也仍然不敢相信,那是“人类”能建造出来的东西。

因为那些船只的体型实在是太大了,远远超出了他们对于“船”这种交通工具的理解。

相比之下,他们乘坐的小舢板,就像猴子骑木头渡海一样可笑。

而且这么大的船,数量还多。

密密麻麻塞满了海港。

到底是什么样的政治实体,会拥有如此令人瞠目结舌的舰队?

很快,这支舰队已经停泊在了岸边。

每条船只都通体漆黑,向岸上的倭人小村庄投下漆黑的影子,就像一座漫长的山脉。

倭人就这么傻愣愣地看着,只觉得震撼,甚至忘记了感到害怕。

人是不会害怕自己理解不了的东西的。

“那面旗帜上写的是什么?”

有眼尖的村人指着旗帜上大大的“明”字发问。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认识。

汉字是公家高雅人的学问,他们这些下里巴人怎么可能认识呢。

他们只认识领主的家族纹饰,知道远远看见了得要跪下行礼,否则会挨一顿毒打。

至于其他的标志,就超出他们的认知范围了。

所以,他们什么也没有做。

就这么眼睁睁看着这些大船靠岸,放下蜂群一样的小船。

当全副武装的甲士踏下冲锋舟,气势汹汹地杀过来时。

岸上的倭人这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情况好像不大对劲,想起来要往后逃了。

然而,为时已晚。

在他们的后方,扬起滚滚烟尘,就像一道有形的结界,牢牢地将整个倭人小渔村包住。

不知何时,另外一支队伍已经悄然上岸,将村寨团团围住。

包围他们的看起来的像是骑兵,但又不是倭人所熟悉的骑兵。

因为他们实在太高太壮了。

胯下的高头大马就像直立起的熊一样高大,让他们不得不仰视。

而马背上的骑士,更是威武无匹,盔甲反射着冬日的阳光,晃得他们目眩。

一人一马,就是一座压迫感巨大的山。

而这样的“山”,还有很多。

和他们一比,平日里耀武扬威的长门领主,就像猴子骑狗一样。

而且那些骑士,浑身披着金光灿灿的盔甲,脸上还覆着面甲。

这哪里是凡人,简直故事里的金刚啊!

“嗷嗷菩萨保佑,嗷嗷菩萨保佑!”

倭人呼啦啦跪在地上,对下凡的大明金刚顶礼膜拜。

这是倭人刻在骨子里的等级次序、强者崇拜。

碰上明显强于自己的物种,便立刻触发他们的被动,恭顺得一批。

至于他们刚才怼着大明口嗨?

嗨呀那是开玩笑的太君!

“呵。”

面对咚咚磕头的倭人,来自中原滑州的年轻骑兵校尉只是冷冷一笑,向远方望去。

海岸边,第一支步兵部队已经成功登陆,集结简单的队形,将村寨的另一面也围堵得水泄不通。

漏洞都补上了。

骑兵校尉嘴角一勾,缓缓抽出佩剑。

…………

一场可控的大火,便抹去了这座小村寨在世间存在过的一切痕迹。

第一波上岸的明军擦拭完沾血的刀剑,便立刻就地安营扎寨,迎接后续的友军。

旗舰靠岸,一位身材伟岸的将领缓缓下船。

“倭国……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