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 第420章 外松内紧,外松内紧…

……

李明下意识地看了看左右。

左右无人。

官员们自然是没有人敢当电灯泡,贸然靠近这两个煞神的。

“我们借一步说话。”

两人一路带风。

走廊上,都是吃完了鸡胸肉来遛弯透气的官吏。

看见**oss来,便要作揖打躬,想要在领导面前刷刷存在感。

可再一看,**oss面色不善,旁边还跟着个小煞星狄仁杰。

便立刻识相地退到一边。

这存在感可不兴刷啊!

李明拎着狄仁杰,拾级而上,来到了自己的书房。

“别让任何人进来。”

他简单吩咐门口的守卫,便推门而入。

长孙无忌不在,房玄龄在家里蹲,房间里只有他们两个人。

李明的脸色立刻拉了下来,严肃地问:

“狄仁杰,你说凶手来自百济……

“是嫌疑犯恰好是个百济人,还是说……这是百济国方面的阴谋?”

百济国,是位于朝鲜半岛南端的大明附属国。

曾是高句丽的附庸,高句丽被灭后,转投大明。和邻居新罗相爱相杀,为此还专门向大明求援过。

如果幕后指使是百济国的人,乃至于是他们的王……

一个是孤狼犯罪,一个是国家意志,二者的性质天差地别。

“不好说,只是一个初步的判断。”狄仁杰谨慎地说:

“但根据现有证据线索,应该……后者的可能性更大。”

李明深吸一口气,缓缓道:

“但愿如此吧。”

孤狼犯罪者如果能混进戒备森严的帝国中枢,那可真是大明恐怖怪谈了。

对大明官场的冲击,不会亚于1980年的红场事件。

所以,这更有可能是一场有组织、有预谋的斩首式政治刺杀。

这背后是有一方、或几方强大的政治势力的。

但……

“查案不能凭主观臆想。你是怎么查的,有什么证据?”

狄仁杰露出疲劳的笑容:

“我一个一个问出来的。”

“问?”李明有些惊讶地扬起眉毛。

“大致是这样的……”

狄仁杰便将查案的思路和过程一一讲述。

其实推理部分,李明陛下当时已经很好地替他们推理完毕了——

即作案者能靠近中枢,但只能靠近一点儿,而且很大概率不是大明、至少不是唐州本地人,也不属于御厨、宫女和守卫这三个群体之中的任何一个,等等。

这已经开了一个好头,接下去只要顺着这条思路去查就行了。

这一步不需要天才的想法。

需要的是严密的逻辑和耐心的排查。

而这,正是狄仁杰所擅长的。

“办案就像写故事,有时间、地点、经过。

“首先,要确定犯人纵火的具体时间。”

狄仁杰侃侃而谈。

“根据询问现场人员,可以确定,火情最早是在戊时三刻,被守卫发现的,又过了不到一刻钟时间就被完全扑灭。”

“这么快就扑灭了?”李明眉头一挑。

这倒是一个意外之喜,说明自己手下的兵还是很强的。

不至于因为一次无耻偷袭没防住,就全盘否定他们的战斗力。

但是,这同时又带来了下一个问题——

“火被很快扑灭,就说明火势不大,从犯人点火到发现火情的时间不长——

“因为就算煤炭比木柴木炭燃点高一些,但只要延烧久了,也一定会燃烧起来,难以被扑灭。”

李明说着,困惑不解道:

“可为什么没能将纵火犯当场捉住?”

陛下的直觉还是十分敏锐的啊……狄仁杰心中暗叹,回答道:

“因为起火时间,和凶嫌的纵火时间,并不是一个时间。”

李明愣了一下:

“哦?”

“一个简单的小机关而已。”狄仁杰解释道:

“在现场发现了倾倒的铁盘、烧断的粗麻绳和一滩蜡油。铁盘上全是油渍。

“推测是以麻绳系住装满油料的铁盘,再以蜡烛烧麻绳,以此做了一个简易的延时装置。

“等到小烛光把麻绳烧断了,铁盘倾倒,点燃油料,便能烧起火来。”

李明挠起了头:

“这样的话,犯罪时间就不好确定了啊……”

“不是的。根据现场的证据,还是可以还原现场,大致推测真正纵火的时间的。”

狄仁杰继续说道:

“万幸火很快就被扑灭,所以烧火的痕迹都保存得相对完好。

“根据麻绳断裂处的痕迹,可以量出绳子大约是五寸粗细。而根据剩余蜡油的量,又能推测出,蜡烛大约是一尺几长,用的是唐山港附近出产的石蜡。

“这种蜡烛坊市上都有销售。

“所以,我们买了一批一样的蜡烛,用同样粗细规格的麻绳,系上装满桐油的铁盘。”

李明猜到了对方的思路:

“你是要做实验?”

狄仁杰点点头:

“是的,做了不止一次。

“我们用纵火犯同样的配置,在同样潮湿的台风天气,烧了一百次系着油盘的麻绳。

“将这一百次恰好烧断的时间全部统计起来,求取算术平均……”

啊啊啊头好疼好疼,师傅别念了……文科生李明一听“算术”俩字儿就头疼欲裂。

“那结论是?”

李明也受不了这段魔音贯耳了,忍不住打断道。

“结论就是,从设下机关,到烧断绳索、引发可以被观察到的火焰,需要大约两刻钟。”狄仁杰道。

李明微微点头:

“两刻钟,也就是戊时一刻……

“那时候发生了什么?”

在李明的记忆里,大约是什么也没发生。

当天晚上,明、唐两边的大臣正在进行亲切友好深入的交流,宴会厅里没有发生什么特别的事情,李明也并没有留心时间。

就算留心了也没有用,因为墙上又没有挂个大钟。

唯一能确定的是,当时大约没有大臣提前离席。

在皇帝第一次请客的时候就敢开小差出去撒尿,就这种情商的人,基本也就告别政治舞台了。

“当时,正好是席间歌舞助兴的伶人退场时间。”

狄仁杰道。

“哦。”李明点点头,“然后呢?”

“然后,就是地点。”

狄仁杰继续条理清晰地分析着。

“起火的地点相对来说比较好确定了,就是守卫第一时间发现火情的地方,同时也是这套小机关被发现的地方。

“在柴房的墙角,连接厨房后门的走廊上。”

为了避免混乱、被歹人找到浑水摸鱼的机会,宴会途中柴房是关闭的,做饭所用的煤料事先已经置备在厨房之中,以备大厨们随时取用。

反正煤炭的热值高,轻易烧不完的,不必来回进出柴房取用。

李明点点头:

“就如我所料,那人并没有进出柴房的权限,应是个外人。

“再然后呢,该是作案经过了。”

再然后,三言两语就说不完了。

“我通过询问当时的在场的人员,大致还原了现场的情况。”

狄仁杰随手拿起纸笔,刷刷画了起来。

只是寥寥数笔,一张囊括尚食局、柴房和中间廊道的草图便跃然纸上。

“根据询问,在伶人献艺退场前后,刚好碰上宫女传菜。在这个节骨眼上,后厨曾发生了一些混乱。”

说着,狄仁杰又在结构草图上点了几个点。

“这是当时时点,各个宫人所站立的具体位置。这是经过多方交叉确认,由我在现场还原的布局。

“这些点代表守卫,一直待在原地;这些点则代表宫女,在大厅和厨房之间来回移动。御厨则全员守在灶台边,虽然有所走动,但是他们都严格遵守规程,一步也没有离开厨房……”

狄仁杰一边讲述着,一边在草图上画着箭头,旁边标上时间戳,这代表各个时点、各个人的动线图。

在讲述案情的时候,他抬首挺胸,中气十足,全然没有平时里谦卑胆怯的模样。

李明安安静静地倾听着,脸上毫无波动,心中却是惊讶不已——

别看狄仁杰说得轻巧,在草图上貌似随性地点了几个点。

他这是把事发之前每个时点、每个人具体在什么地方,全都给还原出来了啊!

这得有多大的工作量,光是想想就让人头皮发麻……

“因此,根据所有人的交叉证词——”

狄仁杰将草图转到李明这边,又在代表“柴房”的地点画上了一个圈。

整张图已经被名侦探画得密密麻麻,布满了点、动线和时间戳。

但是,唯独柴房周边却是干干净净,什么痕迹也没有。

“基本证明了陛下推理的正确性。

“在纵火事件发生时,守卫、宫女和御厨三方后勤人员,都没有机会接近柴房。

“放火的另有其人。”

啊这……李明嘴角抽搐。

绕了一大圈,敢情是为了证明或者证伪我的推理啊?

“嗯,也是。这样做也没毛病,比较严谨。”李明鼓励地拍拍小老弟的肩膀。

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李明的推理说破天也只是有理无据的瞎猜而已。

如果把这当成不容更改的金科玉律,乃至于当做办案的指导方针,最终耽误了案情审理,那真这辈子就有了。

别看狄仁杰平时一口一个“明哥陛下”,真到办正事儿的时候,他不会把皇帝放的屁奉为圭臬。

实事求是,是李明最欣赏狄仁杰的特质。

“那么,你说的那个‘另有其人’的其人是谁?”

回到正题,李明追问道:

“在那个时间点,靠近柴房的如果不是宫人卫士,也不是大臣,那又会是谁?”

李明追问道:

“你又是如何调查发现,那个人和百济国有关的?”

狄仁杰掏出了一迭厚厚的文本。

“陛下的推理完全没有问题,衙门里的下人并没有出现内鬼,大臣当时都集中在宴会厅,也暂时没有发现可疑之处。

“只是,根据衙门的出入记录,当晚在国务衙门的,并不只有这些人。”

李明朝那文本瞟了一眼,发现那是一套名册。

记录人员出入国务衙门各区块情况的名册。

李明的治国治官思路,是“外松内紧”——表面上宽松随和,没什么皇帝架子。

实际上军人政治、特务政治、威权政治,一个都不少,只是都在暗处,不容易被第一时间察觉而已。

而这种特质,也自然而然地体现在了国务衙门的守卫系统之中——

名义上,门禁只有一个看门大爷,对进出衙门的外来人员进行登记。

但事实上,外来人员可以活动的区域是受限的,各区块都有暗哨分布。对于逾越限制区域的外人,即刻制止。

御厨所在的尚食局更是如此。

不但闲杂人等绝对不能靠近,就算非闲杂人等,穿越“厨房”、“走廊”、“柴房”等不同区块时,都有专门的暗哨在暗中观察、记录。

他们和明哨一起,为帝国的核心编织了一张不打扰、但又密不透风的防护网。

而现在,这道网又案件调查提供了重要线索。

“根据记录,除了宫人和大臣以外,还有其他人获准接近——或者说,获准路过尚食局及周边的走廊。”

狄仁杰道。

李明眉毛一挑:“谁?”

“其他人员。”狄仁杰道。

“譬如当时退场的伶人,便是获准暂时经过尚食局那条走廊的人员。”

李明:“是伶人?不,他们和百济并无关系……”

狄仁杰:“……陛下,我只是拿他们打个比方。

“除了伶人以外,在那个时间段,还有一人通过了那条走廊。”

“谁?”

“杀鸡的帮厨!”

“鸡?”

李明的舌尖一下子就涌出了水煮鸡胸肉特有的那股粗纤维触感。

专杀百济国乌骨鸡的帮厨??

“大宴当日,百济乌骨鸡都是先杀的。为陛下和群臣置备食宴,不论成品最终滋味如何,但原材料一定得是最新鲜的。”

狄仁杰不动声色地黑了一嘴明氏减脂增肌餐,继续推理道:

“但在尚食局的厨房杀鸡,万一闹得鸡飞狗跳,会严重影响厨师出菜。

“所以一般由帮厨在庭院处理完生肉,立刻端给厨师。

“而根据尚食局的内部规程……”

狄仁杰又从怀中掏出了第二本厚册子——上面赫然写着《国务衙门后勤管理办法》——哗啦啦翻了起来。

“根据规章制度,帮厨在不少于两名守卫的见证下,处理好鸡以后,由帮厨本人经过特定线路,将肉送到后厨,守卫陪同。

“此举是为了堵住任何一方往鸡肉里添加毒药的漏洞。让帮厨送鸡、守卫护送,也是为了让两个部门的人互相监督,杜绝单一部门被渗透的隐患。”

狄仁杰道:

“而且,那条送肉的路线,恰好经过柴房通往尚食局后门的那条走廊。

“在混乱的时候,他有充足的时间隐入柴房的阴影,布置烧火的小机关。

“更重要的是。”

狄仁杰咽了口水,继续说道。

“根据记录,除了那个百济的帮厨以外,没有其他人在那个时间段接近柴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