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 第391章 旱地行舟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第391章 旱地行舟

作者:吃不起肉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08:0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开始。”

陛下命令往下传,立时旌旗招展,鼓号齐鸣。

一大批工人依次进入港口,将堆积在涂油的木材装车,往山上搬运。

这些工人是跟随百万民夫大军一起来的,总计将近有十数万之众。

李明虽然将大量民夫分散到了外地,但是在靠近前线的榆次等地,依然保持着一支庞大的劳动力大军,保证随叫随到。

如果他只单单在前线堆了十万人,那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他准备搞事情了。

但如果他堆了百万人,再把这百万人散在各地,那么别人就不知道他到底是想搞事情,还是只是日常发癫罢了。

这也是障眼法的一环,那一百万人便是为了掩盖这十万人。

这些工人像蚂蚁搬家一样,逐渐将河港堆积的木材清空了,推着小推车运进了山里。

这座河港后院的山,是山西无穷大山的一支,名曰“南山”,沿汾河南北走向,从明军阵营直插晋阳城之南。

这座本应该成为事故多发地的战略要山,因为林木过于茂密,不适合大部队展开,而成为了双方攻防的盲区。

除了放置些零星的斥候以外,双方用兵基本上把这座晋阳南边的南山当成地图边界,在进行军事行动时自动绕开。

但是,众所周知,李明小老弟在这座山上放了一把火,把这座山烧成了一片光头。

而这一高度可疑的行为,又因为他在山西各地放火的奇葩行为,而躲过了对方的怀疑。

也就是说,在李明的骚操作下,他在前线得到了十几万的劳动力,一座没有树木遮蔽、直达敌军大本营城下的光山——以及最重要的,对此懵然不知的敌军。

在唐军的眼皮子底下,他用海量的信息成功吸引走了对方的注意,掩盖住了真正的杀招。

今天,一切前期准备就绪,而唐军也成功咬钩,被薛万彻、契苾何力的诱饵部队吸引前出。

可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会赢的。”

李明望了一眼港口和山上忙碌的人群,便移开视线,随手拿起一份折子便看了起来。

这封折子是马周寄来的。

那位李治的前任(老师)、曾被李明一次装逼打发去章丘当县令、又被李明一波金融战打崩道心、最后拱手来降的前朝干吏,如今被李明派到了河南占领区,暂管当地民生。

你还真别说,这位在大明不显山不露水的打工仔,在河南的广阔天地干得还不错。

没办法,大明的快乐老家现在是人才济济,内政卷到飞起,是应该多拓展些阳光下的土地,给手里的一堆ssr谋个好出路了。

只是今次,马周寄来的信让李明眉头皱下。

“夏季少雨高温,黄河干旱……

“啧,天下也不太平啊。这场战争不能再继续延宕下去了,得赶快结束。”

…………

南山上,民夫们在山路上赶着车,到处都是浓重的焦糊味,在鼻腔深处挥之不去。

这一片山烧得非常彻底,火好像是被看不见的大手给刻意引导了似的,很“巧合”地烧出了一条山中捷径。

这当然不是巧合,明军方面是有备而来,早就规划好了路径,提前铺好干草,搬走巨石,铲平土壤,沿线挖好防火壕沟。

让大火完成最后的“拆迁”工作,一条从明军河港直插唐军防线腹地的通路,就此完成。

当然,这一切先期准备都是在唐军的眼皮子底下,通过塞入海量的垃圾情报,瞒天过海完成的。

而现如今,前线正在酣战中,唐军全军突击,主帅李世绩亲临战阵,视野受限;而李世民则在十几里外的晋阳城楼上鸟瞰战局,隔着重重迷雾,不可能注意到战场边缘的细节。

他们殊不知,就是在这不近不远的盲区,正在发生着毁灭性的变化。

…………

“就从这里开始,铺设木板。”

工头一声令下,民夫们便将推车里的木板搬下,首尾相接,平铺在这条烧出来的小径上。

这条直达晋阳的通路,距离战场有相当一段距离,相当于绕了一个大圈。

距离虽长,但好在此处曾是一条季节性河流的故河道,在常年雨水的冲刷下,地形和缓,高低差较小。

这个特点对李明的计划来说非常关键。

以“道路”的标准来看,这条烧出来的途径崎岖不平,狭窄蜿蜒,只能勉强行车,大规模行进是别想了。

自然之力,这活儿干得也就那样,要求不能太高。

不过按照李明的构想,这条临时的道路也不需要太精细就是了。

十几万民夫分布在这条直线距离并不算很长的“道路”上,用抹油了的木板铺满路面。

这些木板浸透了大明的民脂民膏(字面意义),表面十分光滑油腻,人站上去根本站不稳。

这样的铺路(物理)工作,可比正儿八经修条路可要简单多了。

木板是在后方的工场批量生产运过来的预制板,油脂油膏也是事先浸润的。

工人所要做的,无非是把木板搬下车平铺在地上,首尾用铆钉链接起来而已。

对身经百战的大明工匠来说,这算工作?这不是业余的解压小游戏吗?

在经验丰富的工头的有序调度下,基本就是人走到哪儿,路就铺到哪儿,十分顺畅地极前进着,极为速成。

在山路上,工人们甚至隐约听见远方战场传来的金戈铁马之声。

激战正酣啊。

他们心中一凛,加快了手中的活计。

渐渐的,厮杀声越来越远,直到被他们抛到了身后,彻底听不见了。

工人们知道,他们已经把路铺到了战区之后。

这也标志着,此行的目的地快到了。

车轮辚辚,他们沿着烧出的路径下山,拐过一道弯,又来到了汾河畔。

坚固的城墙就在北边不远处,可以清晰地望见高大的晋阳城楼。

不知是不是错觉,工人似乎能看见城楼上有一个苍老而高大的人影。

此地在李世绩防区之后,晋阳城墙之前,刚好夹在中间。

更重要的是,从此地向北、一直到晋阳城的河面十分干净。

那道恶心人的铁索 纵火船防线并没有延伸到这里,也被一道绕过去了。

“就是这里了,把木板补上。”

按照包工头的命令,工人将最后几块木板也铺设好,一直延伸到汾河河中。

就这样,始于汾河、终于汾河,一条绕过战场和水上封锁的木板“路”,只用了大半天时间就竣工了。

甚至前线的战斗还没有停歇,李世绩的部队还没有回营!

不过这条路与其说是“路”,不如说是一条超长的滑梯。

链接着的木板闪耀着光泽,连蚊子飞上去都得打个趔趄。

这正是李明所要达到的效果。

“尽快将完工的消息禀告陛下。”

…………

咻!

汾河畔,南山边,鸣镝,声响划破长空。

很快,在放箭处更靠南的位置,第二支鸣镝接续上了。

紧接着,第三支、第四支……

沿着汾河,鸣镝接二连三地响起,就像一位隐形的巨人踩着稳健的步子,一路向南。

“嗯?响箭鸣镝?从南山来?”

李世绩耳朵一动,警惕地望向战场边缘的那座山。

经过山火的淬炼,南山的面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光秃秃的焦黑一片,和背景的青山绿水形成鲜明的对比。

然而,弥漫的烟雾严重阻挠了视线,让李世绩对山后面发生了什么一无所知。

“难道是迂回的敌军?可山道险峻,就算没有树木遮挡,应该无法支持大规模行军……”

李世绩心思转动,不知敌人是故布疑兵,还是真的有所行动。

“右军把守山脚出口,加强戒备。其他部队继续前进,包抄敌人!”

出于谨慎起见,他相应做出了自以为稳妥的应对。

…………

明军方面。

在李世绩的凌厉攻势之下,已经疲态尽显,战局逆转。

“薛蛮子,你是否恍然大悟了一件事?”

“你这连话都说不清的铁勒突厥混血胡人,‘恍然大悟’是这么用的?你想说什么?”

“我军好像被包围了呃。”

“……你才发现么?这不就是我们这些诱饵的职责所在么?”

就在薛万彻和契苾何力这对损友死党互相调侃以缓解压力的时候。

咻——

在战场的边缘,南山这一侧,响起了一声又一声鸣镝,接二连三,直达明军本阵。

两人互视一眼,精神一振。

“陛下的总攻要开始了!”

“小的们,给我打起十二分精神别让我们的老朋友李世绩闲着,给我狠狠地打,牵制住他们!”

…………

咻咻咻——

凄厉的鸣镝声,很快传进了明军本阵,传到了李明陛下的耳朵里。

这是事先约定的信号,说明——

“木板铺设完成,一切顺利……”

李明有些紧张地咽了口水。

连他也觉得,自己这个脑洞开得疑似有点大了。

明明可以依靠绝对的国力优势,或者索性真的采用堡垒战术,慢慢耗死唐军余部的。

他却选择了弹幕最多的打法。

“没办法,这场战争拖得有点久了,得快点结束了。

“唉……国内还有一堆烂事等着我呢。”

李明暗暗叹息,对身边的文吏举重若轻地点点头:

“动手。”

“是!”

陛下的钦命一级一级往下传。

河港边,尉迟循毓担忧地望了一眼前方密集的封锁线和尘土飞扬的沙场,喉咙动了动,一挥手:

“出发!”

在他的一声令下,庞大的明军舰队收起风帆,仅靠划桨慢慢开始转向,船头对着岸边。

码头上的脚力用锁链钩住船身,一头套上牛轭。

在群牛的牵引下,巨大的战舰缓缓驶入汾河岸边一个人工挖出来的池子。

池子里装的不是水,而是融化的油。油池底逐渐向上倾斜,在边缘放置一块润滑的铁板,与山上的通路直接相连。

战舰经过这个油池,船底立刻变得非常润滑,在牲畜的拉动下,在同样光滑的铁板上滑动着。

这些楼船都是针对河道和近海作战的平底船,船底平直,所以也很适合在陆上被拖着走。

在人和牲畜的协力之下,第一艘大船沿着润滑的板面,很顺滑地被拉了上岸,彻底离开了水中,沿着一块块木板拼接的“轨道”,竟就这样登上了南山。

“这也能行,旱地居然真的能行舟……”

尉迟循毓目送着战船一步步地向上“攀爬”着,脖子随之一点点地扬起,嘴巴不自觉地张大。

跟着明哥混,人生真是充满了惊喜。

他今天竟然目睹了船在爬山!

“不是不是,现在不是发呆的时候!”

尉迟循毓扇了自己两个耳光,强迫自己振作起来,挥挥手命令道:

“跟上!”

第二艘、第三艘……

以同样的方法,很快小半支舰队便已完全出水,平稳地在陆地上行进着。

然而,并不总是一帆风顺。

其中一条战舰在上岸时,一头牛不慎踏空脚步,带倒了邻近的牛马同事,导致拉拽的牛群大乱。

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大船便顺着坡度,又缓缓向油池倒退回去。

而在它的后方,下一艘船正等着上岸呢!

如果两船相撞,后果不堪设想!

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船尾处的两根撑杆立刻放下,在木板上滑行了一段距离之后,精准地卡在了两块木板之间的接缝处。

就这样,在这条船加速往下冲之前,勉强停止了下行的趋势。

呼……尉迟循毓擦去额头的冷汗,在心中暗暗感谢大明的能工巧匠,竟然能给这么离谱的计划也套上一层保险……

所幸,除了这次可以预料的事故以外,整个过程大体波澜不惊。

在无数牲畜的拖拽之下,庞大的大明舰队就这样全数上了岸,绕过被重重封锁的水面,沿着润滑的木板轨道,气势汹汹地向晋阳城杀奔而去!

…………

夕阳西下,厮杀了一整天的唐军拄着矛稍事休息。

他们丝毫没有松懈的意思。

被明军从头玩弄到尾,今天好不容易把对面包了饺子,岂能放过这个报仇雪恨的天赐良机!

可就在他们准备再次投入战斗时。

却听见南山背后,传来沉重的声音。

仿佛巨兽的低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