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 第390章 李明的千层套路

两军相接,如同两条巨龙捉对厮杀,斗得难解难分。

一时杀声震天,鼓角争鸣。

日头燥热,尘土飞扬。背景后方,群山笼罩在熊熊烈火之中,浓烟滚滚。

把整个战场衬托得如同修罗地狱一般。

在地狱的最高处,李世绩紧张地注视着战场的一举一动。

战场的厮杀声清晰无误地传达到了山巅,战况显然十分激烈。

但是李世绩一言不发,也不发布命令,就这么向山下望着,一副从容不迫的样子。

许久,他终于开口道:

“……下面打成什么样子了,你们能看清楚吗?”

副将们个个摇头:

“看不清。”

山上的几位都把眼睛眯成两道缝了,奈何背景烟雾实在太过浓厚,稍微离远一些,人影就像皮影戏似的模模糊糊。

而在山上,更是除了白茫茫的烟霾以外,啥都看不清楚。

“报告大总管,明军阵中突然杀出一支骑兵……”

“我知道我知道!不同的部队已经向我汇报过不下五次了!”

李世绩烦躁地挥退传令。

既然不能直接观察战场,那就只能通过属下的汇报来了解战场动态了。

而众所周知,这种二手情报不但信息量有限、延迟很高,不同部队给出的情报还往往自相矛盾。

对一场都输不起的唐军来说,这无疑是致命的。

“婢养的明军,婢养的李明!没事烧什么山!这难道也在他的算计之中吗?”

李世绩恨得牙痒痒,不停地鸟语芬芳。

他大约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位雾霾受害者了。

“大总管,怎么办?”副将一脸迷茫。

李世绩眉头紧锁,没有立刻回答。

如何能及时得到战场的一手情报,办法还是有的。

那就是亲自下山去,自己加入这个战场。

烟雾再厚,总不至于连脸面前的敌人都看不清楚吧?

而且主帅亲临前线在大唐时期也不算什么稀罕事,开国皇帝带头冲锋的战例还算少吗。

“可是山西地势复杂,如果离开了高处,无法居高临下俯瞰战场,容易导致视野局限于一点,而忽略了其他地方的动态。”

李世绩举棋不定。

就在这时,两位传令同时抵达了。

一人开口就喊:

“大总管,大事不妙了!在得到轻骑增援以后,明军变得好生凶猛,已经突破了第二道防线!”

众人闻之色变。

什么?

两军对峙这么多天,明军主动进攻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次次都被稳稳地挡在第一道防线之外。

今天他们是磕了什么奇怪的仙丹么,怎么能够连破两道防线的?

“所言是否属实?”

李世绩严肃地将目光转向另一名传令。

那传令立即回答:

“不属实!”

就在众人稍稍松了一口气的时候,那家伙又紧接着补充一句道:

“明军突破的是第三道防线了!”

什么?!第三道防线也……

话音未落,前一位传令当即大声批驳:

“不可能!我刚出发送信的时候,明军还没够到第三层的边呢!我才刚到山上,他们就把第三层给打穿了?哪有推进这么快的!”

第二位老兄也不甘示弱:

“你知道什么!防线这么长,你看得全吗?敌人就在我部负责的地段突破的,我会不知道?”

两人深入交换起了意见。

李世绩所领衔的将军们,就这么看着两个大头兵你一言我一语地争锋,竟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

战场迷雾(物理)的危害,体现得淋漓尽致。

总之,不管第三道防线是否安在,反正前两道横竖都已经被明军给捅穿了呗?

“大总管,让我下去探查情报吧!”一位副将主动请缨。

李世绩斜了他一眼,幽幽道:

“倘若你的报告与其他传令斥候的报告又相左,我应该相信谁的?”

“这个嘛……”副将无言以对。

现在的情况十分严峻。

显然,明军今天的攻势非同一般。

很可能是计划已久的总攻击,北方朔州的李靖部队也会联动,来个南北对进。

在这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顶着战争迷雾打仗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劣势。

缩在后方听取滞后且不可靠的二道消息,是很有可能导致战局功亏一篑,满盘皆输的!

李世绩唯一可以依靠的,只有自己的眼睛。

即使这可能导致视野受限,无法统筹全局……

“大总管!”副将们眼巴巴地看着李世绩。

“请下命令吧!”

越是这样的关头,就越需要主帅的当机立断。

李世绩叹口气,戴上兜鍪,一抖披风。

“随我出击!”

…………

很快,双方不少士兵在战场上都目睹了一名身披赤红披风、头戴金虎兜鍪的骑士,在卫士的簇拥下,于战场的边缘徘徊。

不消说,这位骑士一看就算一个大将军。

他虽然没有亲自带头冲锋,也并未发表什么鼓舞士气的话语。

但是,很神奇的,当他在战场上出现以后,战局的天平便开始逐渐向唐军一方倾斜。

“老薛,你有没有发现,这仗好像越来越难打了?”

契苾何力问道。

薛万彻面无表情地弯弓搭箭,面无表情地将一名唐军骑兵射下马,面无表情地说:

“你才发现,是不是当书童当傻了?”

呵……契苾何力没有理会老伙计的调侃,反问:

“你知道这代表着什么吗?”

“代表我军越来越不好打了呗。”薛万彻不过脑子地说道。

“……”契苾何力被这句原地tp的话给弄愣了好几秒,又好气又好像地反击道:

“你是打灰打得满脑子都是灰了吗?

“这代表敌军主帅亲自下场了!”

“哦。”薛万彻顿了一顿接着问道:

“然后呢?”

契苾何力实在不想和这块榆木脑袋打机锋了,大吼道:

“这意味着,如果你我还想活命,就得知道保存实力,别冲得这么猛了!

“我俩是拼不过李世绩的!”

“要知道,我们手上的并不是全部主力,‘相当一部分力量’可是在陛下手中,由他亲自指挥!”

…………

这边厢,激战正酣,明、唐两军打得难解难分。

而在战场之北,晋阳城的城楼之巅。

李世民俯瞰着战场,饶有兴味地捻着胡须。

从他这个角度,自然是别想看清楚战场具体态势的。

透过浓厚的青烟,只能隐约分辨出正在激烈对抗着的双方。

不过他也并不需要知道战斗的具体过程,前线有李世绩操劳。

他需要把控的,是宏观的大局。

“战线稳住了吗?呵,不愧是李世绩。

“在视野受限的情况下被突袭,还能打出这样的战果,除了朕和李靖以外,恐怕这世间再难找出第三人……”

李世民兴义盎然地观察着战场迷雾。

对外行来说,从这个距离观察战场,只能看见两坨云里雾里的人影。

但是李世民却能透过这含糊暧昧的表象,抓住战争的实质。

“明军这次打得毫无保留啊,这么不要命似的硬冲工事,前次可不是这么拼命的。

“李明为何如此焦急?难道北方朔州也有联动?还是发动了总攻?

“等等,虽然明军在场面上打得甚是凶猛,但是这兵力,怎么好像略显单薄了……”

就在他眯着眼睛,透过迷雾仔细观察队形轮廓的时候。

传令急急忙忙来报:

“报——陛下,敌人对我军南部防线发起突袭,战况紧急!”

朕早就亲眼看见了……对于手下略显火星的情报,老李陛下并不苛责,只是轻描淡写地点头:

“嗯,朕知道了。勉励各部全力以赴,有任何新进展,及时与朕汇报。”

到底是天策上将,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小兵心里暗叹,便雷厉风行地退下了。

李世民重新回到战局上,纳闷地思索着:

“是啊,剩下的明军呢,藏哪儿去了……”

…………

“给我在船里藏好了!在发出信号以前,不论外面或者船体本身发出什么动静,都给我老老实实地呆在船舱里,不准出舱走动,不准喧哗大叫!

“陛下的夙愿,大明的大计,天下百姓的安定,就在此一举了!给我咬紧牙关挺住!”

明军一方,战场后延的河港上。

尉迟循毓向将士们做着最后的动员。

“遵令!”

战士们齐声应答,便排着整齐的队列,依次登船。

职业军人到底是职业军人,动作比民夫利索多了,一艘一艘运兵船被迅速装满,整装待发。

“呼……”尉迟循毓望着这番舸舰弥津的景象,有些紧张地出着粗气。

他本不是专业带兵的,但奈何薛万彻和契苾何力两位精锐主将正在前线打仗,而留守后方的军官级别又不够高。

只能劳烦他这位曾经在辽东草创时期有过带兵经验的凌凌漆总监,来临时客串一下总帅,发表一下振奋人心的演讲,装模作样地指挥一下(尽管具体事务有下级军官代劳)。

总不能让李明陛下亲自来吧?

陛下现在还有更重要的事情。

“明哥那儿,没问题吧?

“整支大明的南路军,除了薛万彻和契苾何力带出去的‘诱饵’部队之外,就全在这儿了。

“如果此计不成,那……”

那等下一波新兵蛋子顶上来,还得再多等几个月。

运营出了这么大的优势,就此翻车是不大会翻车的,但是会横生很多枝节。

尉迟循毓担忧地眺望着前方。

溯汾河而上,这支庞大舰队的前方。

唐军的铁索在火红的太阳底下,闪烁着森森寒光。

铁索之间,纵火船星罗棋布。隐蔽的岸上,还藏着不知多少火弩,正对着河流主航道,水陆共同组成了一道防御网。

这道防御网成本极低,但是因地制宜,对汾河的狭窄河道起到了很好的封锁作用。

大明舰队再怎么规模巨大、天下无敌,也不能无视地形劣势啊。

如果就这么硬冲上去,必定粉身碎骨,这种蠢事李明不会干的。

“但是,很难说明哥的替代方法是不是更愚蠢啊……

“唉,但愿是我想多了吧,明哥的主意,哪次出过岔子?

“应该没事的……吧?”

尉迟循毓下意识地移开视线,不敢看那充满了拦阻和烈火的前路。

…………

“都准备完毕了吧,那批‘货’都到了吧?”

明军建在山巅上的大本营,空荡荡的。

李明并不在那里瞭望战场。

他在港口。

谋大局者,哪里有工夫拘泥于一兵一卒的得失?

战争是最激烈的政治形式,既然是政治,那么真正决定战争走向的,就在战场之外了。

“启禀陛下,您要求的‘油脂’,以及‘涂抹油脂的木板’,都已经备好到齐,正在港口卸货。请看!”

在文吏的所指之处,目之所及,是堆积如山的木板。

那些木材有梨木、榆木、松木等等,品种不限,有的来自东北大森林,有的则是民夫在山西开荒时砍伐的。

但是不论树种还是产地,每一块木板都泛着滑腻腻的油光,散发着木香和油脂香的混合气味。

而在木材堆的后面,则是一桶一桶的油脂。有植物油,也有猪油牛油羊油,同样品种不限。

这些货物堆满了整个港口。

当“天量”这个词具象化,面对如此的规模,连李明都不禁紧张地舔了舔嘴唇,自嘲地微笑道:

“为了给后世留下一场永远值得铭记的晋阳之战,我可真是不惜血本啊!”

这些油脂,便是李明下令从全国各地搜罗的,当时还把大明国内给干出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通货膨胀。

在战场的后方,大明工匠一刻不停地砍伐树木、将木材加工成木板,再涂抹上这些油脂,最后装船运到前线。

如此浩大的工程,自然是逃不过唐军斥候的眼睛的。

但是大唐并没有对此产生一点警惕,而是将注意力,都集中到了同期抵达的民夫身上。

毕竟和看似温良的木材油桶等死物相比,明显是活生生的人威胁更大嘛。

这种思想正中李明的下怀。

他就是要用活生生的民夫,来为这些奇怪的货物打掩护。

因为在他真正的破城计谋中,成堆成堆的木材和油脂乃是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

为了防止这些易燃物被唐军一把火扬了,他特意散播了“用民夫敲碉堡”这条假消息。

收编五千大唐细作纯粹是意外之喜,他的本意乃是转移对方的注意力。

把大唐方面的目光牢牢地吸引在茫茫多的、全山西四处乱逛的民夫身上。

从而忽视了在汾河河港渐渐堆积的货物。

这也难怪,死物能有什么坏心思呢?

和乖乖躺在港口的玩意儿相比,那些时而修桥铺路、时而放火烧山、宛如表演行为艺术的百万好汉,明显更可疑嘛!

“陛下,唐军反击凌厉,全军压上,我军且战且退。”

传令带来了来自前方的坏消息。

李明闻言,却是莞尔一笑:

“好,时机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