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魏风华 > 第五百一十四章 对话

大魏风华 第五百一十四章 对话

作者:东有扶苏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2: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听完赵裕的话,小皇帝沉默了很久。

按道理来说“沉默”这种状态往往并不能在一个只有七岁的孩子身上看到,每个年纪都有每个年纪的模样,少年老成便已经足够不寻常了,而像一个成年人一样欲言又止心事重重更是会让人觉得怪异。

赵吉说:“我当然知道叔父不在乎,但叔父越不在乎,我就越害怕。”

“你总算是说出来了,”赵裕看着他,“你是不是想说,王爷的位置已经足够高了,再往上走,便只能抢你的位置?说句实话,你能想到这些证明你很聪明,但又证明你在该聪明的地方不太聪明。”

他说:“你知道吗,王爷在京城的时候,是有机会篡魏的。”

赵吉这一刻的神情根本不像是个孩子。

“我是蜀王三子,从来没有到过京城,也没有想过第一次到那个地方,就是它开国以来最风雨飘摇的时候,”赵裕说,“先帝驾崩,百官争权夺利,遗诏宣布继位的齐王--也就是你的父亲,远在千里之外,而当时有一个异姓王就在京城,他有身份,有兵权,当朝首辅是他的父亲,司礼监掌印太监毕恭毕敬跟在他的身后,三公九卿起码有过半会在接下来的事中保持沉默,北境十余万边军、西北数万铁骑全部在他麾下,军中满是旧部,而他刚刚平了西南的蛮族和江南的倭患,威望声望俱在顶点。

当时我站在宫城门口等着王爷下朝,左思右想,都觉得王爷只要说一句话,就会有无数的人站在王爷的背后,簇拥着他坐上那个位置,在王爷动用锦衣卫和禁军对那些反对他的大臣抄家灭门时,我甚至以为王爷真的就要踏出那一步了。”

“可他没有,”赵裕叹了口气,“事后我说不上是遗憾还是庆幸,但王爷就那么斩钉截铁地离开了京城,然后在半途接到了你,回到了北境,护着身后大魏的万里国土和无数黎民百姓。”

他顿了顿,站到赵吉身前,低头俯视着他:“然而你现在却在担心,王爷打的胜仗越来越多,威望越来越高,功劳越来越大,迟早会抢了你的位置?”

赵吉仍然看着地面,他颤抖着声音说:“我能记起来的最早的事情,便是父王被封到了北境,我记得走了很远的路才到了那座很破旧的城池,父王总是和我说,他原本应该是皇帝,我应该是太子,他要我去恨那些把我们父子赶到北边的人,可我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恨,只能学着父王的一些话来让他开心,父王喝闷酒的时候是最凶的,但喝完酒之后又很爱我,他只有在那个时候会把我放在膝盖上,跟我说以前京城里的那些事情。”

赵裕沉默地听着。

“可他死了,”赵吉说,“那天夜里,有很多人在屋外跑来跑去,会喂我吃饭的嬷嬷死了,会帮我穿衣服的小环死了,会给我折风车的侍卫也死了,父王母妃,都死了。

我没能见他们最后一面,甚至没有见到他们的尸骸,有人守在门口,我在床上抖了一夜,第二天起来的时候,我只能看到有人在清扫血迹,然后有人跟我说,我以后就是魏国的皇帝。”

为了防止泄露身份,没有穿着天子行龙服只是一袭绸缎衣物的小皇帝看着地面那只蚂蚁艰难地搬动着比它身体还大的东西,轻声道:“可我从来都不想当什么皇帝。”

“王爷以前说过一句话,说仇恨是种永远不会消失的东西,”赵裕说,“当时五哥在旁边说,把所有恨自己的人杀光,仇恨自然就没了,王爷摇头说除非不出生、不做事,不然人活在世,与旁人产生交集,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仇恨,而仇人是永远都杀不完的。

我知道你会恨王爷,哪怕你会叫他叔父;我也知道王爷清楚你很恨他,可他依然把你带在了身边--我没办法评价王爷做的事是对是错,我只能告诉你,在王爷决定让你活下来的那一刻,你的那些仇恨、隐忍、故作亲近,其实都没有意义。”

他停顿了片刻,说道:“我给你讲一个不算长但也不算短的故事。”

“在遇到王爷之前,我在蜀地的生活很简单,吃饱了睡,睡醒了吃,偶尔出游,大多数时间喜欢看点侠义故事,久而久之也就有了股比较蠢的江湖气,”赵裕说,“蜀地本就封闭,再加上有父王和大哥遮风挡雨,我可以什么都不用想,只过自己喜欢的日子--直到有一天父王病重,大哥被囚禁在蛮地,然后王爷便来了蜀地。

我成为了王爷的一个亲卫。

我跟在王爷身后,看着他去南广调兵,看着他挥军入山林,几乎把祸乱绵延整朝的都掌蛮人屠灭,看着他回师成都,将我二哥的狼子野心打破,我看着他安抚了蜀地秩序,看着他出蜀入江南,平倭开海运,回京引动风云,我见过了人间疾苦,看到了真正的人世间是什么模样,所以我经常会想,个人的苦痛、权力的引诱其实在整个世间面前,是很小很小的事情。

我没办法说王爷是个好人,还是个坏人,他屠灭蛮族对付倭国的手段会让人感到恐惧,但他对于平民百姓的爱护又刻进了骨子里,大魏有多少百姓因为他有了条活路?这个数字连算都很难算清,而王爷对于朝堂、官场旧有的那套规则很鄙夷,所以总结起来,王爷大概是个傲上而悯下的,在改变世道的人。

这样的人,要说他处心积虑在谋夺你不想做却又偏偏坐上的那个位置,未免也太过看轻了他,所以我只能告诉你,当王爷决定让你活下来的时候,你就真的不用再把那些事情压在心上,像一个普通的孩子一样长大就好。”

小皇帝仔细地听着,仰起小脸问道:“那长大以后呢?”

“到了那时候,或许王爷已经把整个辽国灭掉,让天下大同了也说不定,你现在去想,没有什么意义,”赵裕露出一抹极浅的笑容,“我跟在王爷身边的时间不是最长,但或许也正是这样,才让我多少猜到了一些王爷的心境,一个皇位而已,权臣反贼自然会为此狂喜,但对于王爷来说,这不是必要的,甚至不是最重要的。”

“什么比较重要?”

“天下,”赵裕认真说,“这个词听起来或许很笼统很可笑,但却很传神,天下人日子都过好的天下,边界远迈汉唐,甚至达到天的另一面,海的另一边的天下--这是你的幸运,也是天下人的幸运,因为这个大魏,终究会因为王爷的出现而和以前的史书不一样,而我一直是这么坚信的。”

他挠了挠头,看着小皇帝有些迷茫的模样,感叹自己跟了王爷这么久却还是这么嘴笨,说了这么多,却好像还是没说到点子上,或者说,那些话里充斥着太多他个人的观感,眼前的这个孩子,或许还需要很久才能慢慢了解这些。

“总之,大不可必这么惶惶不可终日,我不会劝你放下仇恨,但我会劝你,好好看一看王爷他在做的事,在开辟的路,或许在几年、十几年之后,你会释然地回头想起自己这些时日在真定府衙后堂里觉得很难熬的日子,觉得那些时候的煎熬与恐惧,实在没有必要。”

小皇帝沉默了很久,才说道:“我可以听你的话,学着不去害怕,学着大大方方地把什么都给叔父,可天下人会不会说叔父居功自傲,挟恩自封?”

“天下人怎么看是一回事,但你只需要让王爷看到是怎么回事就行了,他的态度,远比天下人更重要。”

“我懂了,”小皇帝说,“叔父劳苦功高,又是王爵、上柱国,封无可封,就让叔父晋一字王,魏王如何?军中立下功劳的将领,我也会不吝赐爵...”

“魏王就太过了,你还是得给自己留一些封赏的余地,毕竟王爷以后还有很多仗要打,”赵裕摇头道,“但一字王还是很不错的想法,我知道王爷不在乎这些,但你主动去做,起码能让王爷知道,他在前面为了大魏奋力,不会有人拖他后腿,这要比你叫他叔父、努力亲近他更让他开心。”

小皇帝点了点头:“我会让卢老帮忙拟诏书的,我...朕要赐叔父一字王爵,他是朕的叔父,自然该比拟亲王,不,比亲王更重。”

赵裕点了点头,正想叫回锦衣卫的番子让他们去请说不定压根没走远的卢何,小皇帝却突然问道:“为什么叔父和你,都从来不说父王是个坏人呢?”

赵裕怔了怔。

小皇帝再次看着地面,说道:“你们可以说,叔父那样做是有原因的,父王有各种各样的缺点,不适合做皇帝之类的...为什么你们从来没有说过?”

花园里安静下来,赵裕静静地看着小皇帝,过了许久,他才说道:“或许,是王爷想让你自己下一个结论吧,事情过去没有多久,不至于像史书那样可以随意涂抹,总有一天,你长大了以后,能用自己的眼光去判断那件事情里的对错,能清楚那份仇恨有没有意义。

但在那之前,我想王爷是不会给你一个解释的,就好像他带你来到北境,却从来没有想要让你成为他希望的那个模样一样,只是让你平安长大,教你读书和其他东西,却从来不在意,你有可能会恨着他一样。”

赵吉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他只是听着赵裕走远的脚步声,然后再次看到了地上的那只蚂蚁,他想了想,抬起了脚,却在顿了许久后,终究没有踩下去。

这个七岁的孩子,在花树繁茂的草原里,发出了一声不属于这个年纪的悠长叹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