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现言 > 首辅家的长孙媳 > 第484章 点名探问

首辅家的长孙媳 第484章 点名探问

作者:刹时红瘦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2-11 02:15: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齐王,你如何看待秦王所谏?”

高高在上的帝座与王公臣官保有距离,这时也无人胆敢公然度视皇帝的神色,都竖着耳朵企图从语气口吻中体察圣意,而弘复帝语态中压抑的怒火并不难以洞悉。

齐王异常精乖:“启禀皇上,臣以为秦王所谏甚谬,太孙既是受不臣唆使,该当宽谅,且储位废立关系国本,储君犯过当以教正为先,废立实当慎重。”

他当然不能直谏废储,这些事原本应当由那些臣党施行,父皇又哪能够根据皇子的谏言来作是否废储的决定,难不成他说他才够格克承大统,父皇就会从他所愿把这锦绣江山交给他来继承?

秦王这脑子,看不出来竟然如此蠢笨,难不成当真听信了郑秀的唆使觉得郑秀会助他得储?嘿嘿,秦谙这回是真被郑秀玩弄于股掌之中,利用为出头的火铳,开出废储之战的第一铳枪药,却全然是给庄嫔八子打开局面。

而齐王之下的代王根本不用弘复帝点名,颤颤兢兢便表明意志:“臣赞同二皇兄之言。”

五皇子淄王是早请了出京游历,所以未授视事权职,根本就没有列班早朝,弘复帝便把目光看定了他行六的儿子。

“周王,说说你的见解。”

兰庭眉眼未起,虽说并没料到今日早朝便有节外生枝,不过对于周王殿下的应变能力他还是相当信任的,却在这时忽然产生了不合时宜的好奇心,未知倘若春归在场,被弘复帝点名询问想法,她会如何应对?这莫名其妙的联想竟让兰庭略微走神,险些没听清周王的一番话。

“臣并不能赞同齐王所言,太孙犯下弑害尊亲之恶罪,不能因受不臣唆使便宽免不责,然太孙为国之储君,该当何处应由皇上裁夺,臣非御史言官,无弹劾之权。”

这一番应对合法合情、不偏不私,弘复帝显然最为满意,他这才重新注视秦王:“你视事已久,却还不及周王熟知礼法朝规。”却也并没有大加斥责,疲惫的挥一挥

手宣告退朝,但皇帝当然明白在今日早朝之后,该如何处治太孙已然不容他拖延迟疑了。

又果然不断有言官御史弹劾太孙失德,奏章铺天盖地淹没御案。

高得宜和陶啸深忙得团团转,这日弘复帝面前终于有了厂卫列出的几大张名单。

“齐王党,庄嫔党可谓蜂涌而动,倒是秦王,他虽则率先谏言但似乎并无党徒趋从。”弘复帝蹙着眉头。

“只是秦王最近与魏国公来往频繁,又多少谏言废储者,实则和魏国公皆有私交。”高得宜尽职尽责的提醒。

于是魏国公郑秀就成了弘复帝第一个召见的外臣。

他仍如往常一般洒洒落落,获允落座时也照旧坐得吊儿郎当,听闻弘复帝询问,一口便承认了:“太孙这回可是犯了大忌,微臣也难免猜度了一下,以为皇上怕是难以宽赦太孙所犯的罪行了,故而便也操了操心,替皇上思谋了一回若然太孙被废,几位皇子有谁能够担当大任。”

“林英以为秦王堪当大任?”弘复帝也不再与郑秀兜圈子。

“倘若太孙被废,皇上考虑立长,那么齐王登储便毫无争议,不过微臣大胆揣摩皇上的心思,既然能够痛下决心废嫡长孙储位,那么必是打算立贤,在臣看来,秦王心性仁厚一面与皇上最为近似,又秦王这些年来并没有串联党徒扩充人势,对于太孙从不怀不臣之心,秦王之所谏言废储,是确然怨愤太孙着实辜负了皇上的寄望,担忧储君失德,人心动荡会生变乱,他行事前的确与微臣先行商议,担忧的是连累了贵妃与微臣,不过微臣并未阻止秦王的谏言。”

“怎么林英不曾想过辅佐八郎登储?”

郑秀叹一声气,缓缓摇了摇头:“一个太孙已让皇上劳心劳力,又怎会再择幼子为储?承恩伯乃痴心妄想,微臣可没有如此糊涂。皇上,微臣早便不愿涉深朝政,不过眼看储位将有变争,臣不得不为日后考虑,也料到在此紧要关头,皇上必然也不能再容臣继续游手好闲下去,臣

若谏立八皇子,不臣之心便如司马昭当日,所以臣只能择举秦王。”

“爱卿难道就不曾考虑过周王?”

“臣着实不曾交熟周王,难知周王是否贤良,且周王既有晋国公府这门岳家,臣更不敢确信周王是否早对储位怀有企图,若贸然择举,皇上便会动疑,臣全赖皇上多年信任才能安享富贵,在此风声鹤唳之时,不敢不谨慎为重。”

“林英就当真不曾对储君早怀异意?”

郑秀摊摊手:“皇上若然怀疑微臣居心不良,臣甘领罪责,秦王也只好自认倒霉,谁让他喊了微臣多年舅父呢?不过微臣还是那两件请求,舍妹那头脑万万不至于牵涉谋储,否则多年行事也不至于如此张狂,望皇上还能容她在宫里锦衣玉食;微臣择中的流放地是岭南,望皇上圈禁归圈禁,莫让微臣饱受寒苦饥劳,便是不能再享山珍海味,尚有一日三餐果腹。”

弘复帝把郑秀盯了好一阵,极其头痛的挥手让他告退,此时他身边也没有别人商量,只好问高得宜:“宜公看来,魏国公是否表里如一。”

“不好说。”高得宜深知情势紧急,在此关头自然直抒己见:“皇上这多年来对魏国公并未动疑,只是当任往复事件才有所关注,魏国公又的确与不少勋贵仕林皆有来往,倘若储位一直不生变改,魏国公又当真不涉政局,那便是性情使然才广为交游,暗下未怀不轨。可魏国公此时也已然谏言废储,且显明择举秦王……要么就是真如今日所言,要么……魏国公亦如高琼、江琛之流,早有企图以外戚之重权顷朝野。真如后者,魏国公就是明面一套暗中一套,真正辅助者必为八皇子。”

弘复帝长叹一声:“朕还未决意废储,就有这么多人都摁捺不住了,如今满朝文武竟没几个朕真正能够毫无保留相信之人,太孙已是辜负了朕对他的寄望,朕更担心的是皇族天家手足阖墙、骨肉相残!宜公,朕肩上的担子真是太重太难了。”

高得宜也只能随着一声同情的长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