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现言 > 首辅家的长孙媳 > 第404章 真相残忍

首辅家的长孙媳 第404章 真相残忍

作者:刹时红瘦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2-11 02:15: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不同于老太太主仆二人的恛惶无措,安陆侯对于春归可能洞悉真相的事体,并没有任何的忐忑,他这样安抚苏嬷嬷:“顾氏起疑,却哪里来的证据证实旧事呢?若只凭猜疑,她也无法说服庭哥儿怀疑自己的亲祖母,从顾氏种种行事来看,她并不是愚狂之辈,应当知道此事非同小可,没有实据万万不能声张,否则庭哥儿纵使是宠爱她,怕也会疑心她是听令于沈后,存心毁谤祖母。

而这件事,沈皇后也并非不知情,当年她安插在曹公公部中的耳目,明明已经打听出万妃的计划,收买和淑嫁祸朱氏,但沈皇后故作不察,就是打算将计就计,待皇上勒令赵江城休妻,再授意小沈氏寻死,游说皇上干脆下旨赐婚,让赵江城迎娶小沈氏进门,而后她再故意引导赵太师察明和淑是乃万妃收买,这样一来,黑锅都由万妃背着,沈家完全能与赵家化干戈为玉帛。

而我做了什么呢?无非是通过曹公公,得知了此事,所以以此为要胁,让皇后答应举荐薇儿入宫,否则纵管赵太师当年不在京城,只要二妹坚决不受圣令,更甚至于把这其中的种种隐情上告,沈皇后岂非白废计量,与万妃一损俱损?

所以沈皇后不得不妥协,所以这件事才会依着她的盘算尘埃落定,如今娘娘虽然已经成为沈后及太孙的威胁,但沈后应当明白,旧事重提,于她于太孙可没有丝毫好处,顾氏既然是沈后的棋子,就算让她察出蛛丝马迹来,她也应该明白其中的厉害,又就算她没有料到事关沈后,但她绝对不敢自作主张,只要上报沈后,沈后也必定会加以阻止。”

所以安陆侯江琛的意思是对于春归的怀疑和察证完全可以放任不理,因为朱夫人的被弃是万氏、沈皇后以及江家三方博弈的结果,春归作为沈皇后一方的棋子,绝无可能揭露真相,这样一来不仅惠妃十皇子的阵营会失去轩翥堂赵门的支持,沈皇后和太孙更加会被赵兰庭视为杀母仇敌,春归依靠沈皇后的运作才得以嫁入太师府,必定也会被赵兰庭视同仇忾,她若真如此愚蠢,势必成为兰庭率先弃除的人。

沈皇后毕竟是六宫之主,弘复帝不可能因为朱夫人一个臣妇的冤屈处死元配,只要回忆一下皇上对于万氏的处治,只不过降位贬责而已,赵兰庭哪能不明白就算再掀旧案,对于沈皇后及太孙也仍毫发无伤?

至于安陆侯府,毕竟是太师府的姻亲,且也参与这一计划作为幕后推手的老太太江氏,是兰庭的嫡亲祖母,赵兰庭又能拿老太太奈何?总不会为了生母报仇血恨,就豁出去仕途不要,甚至宁肯背负世俗斥责大逆不孝的罪名,让自己的嫡亲祖母以命抵偿,赵兰庭不能罪处祖母,就更加不能罪处舅祖父。

赵兰庭的一腔怒火,义愤填膺,也唯只发泄在顾氏身上。

安陆侯认为春归还没有愚蠢到搬起石头砸脚的地步,这点厉害她还能够分清。

莫说安陆侯信心十足,就连渠出也难免为春归的处境担忧:“虽然朱夫人一案在大奶奶眼里已经水落石出,但你总不能冲赵兰庭坦白,你身具可与魂灵沟通的异能才察明真相,你又找不出别的

证据证实安陆侯兄妹以及沈皇后的罪行,虽则是赵兰庭因为赵太师的遗令,早有主张另投明主,从无可能相助太孙、十皇子任何一方,但赵兰庭对安陆侯府的态度虽然疏远,可也从来不曾为了党争的立场决意要将江家斩草除根,且对他的祖母,也并不至于仇视。大奶奶要将真相告知,确有可能引火烧身。”

“你知道我是怎么怀疑上龚氏的么?”春归问。

渠出指指耳朵,示意洗耳恭听。

“安陆侯是什么样的人,我所有判断都有赖于大爷告诉,我自从知道了龚氏只是朱夫人生前的婢女,竟然得幸嫁给堂堂侯府子弟为正室,压根就不相信是因为龚氏忠心事主的缘故。且龚氏的言行作态,毫无‘得幸’的自觉,她甚至敢违逆安陆侯的嘱令,自作主张与我交恶,她是哪里来的底气又哪里来的胆识?”

春归终于移动脚步,不再立在廊庑底下继续看北风卷得飞雪如絮,她掀开帘子回到避风的居室,炕床上早已换上了锦褥,脚踏上也搭了张银狐皮,厚桑纸糊的窗户使得屋子里光色苍黯,下昼时分已经有如黄昏。

风雪不侵暖室,但那如影随形的冷寒却一点也没有得到缓解。

早前随手搁在炕几上的银炭炉尚存余温,春归拿着歪靠在引枕上,她低垂着眉眼,便带着几分昏昏欲睡的懒疲,但她当然不是真有睡意,看也不看就知道渠出已然是跟着她进来。

“我让你去安陆侯府窥看,结果你告诉我安陆侯对待龚氏的态度确然蹊跷,其实就更证实了我心里的猜测,龚氏对于安陆侯而言,是六个子媳中唯一得他真正看重的人,那么龚氏何德何能?

朱夫人被弃,万贵妃紧跟着失势,看似沈皇后得利,那么沈皇后为了进一步交好太师府,荐举江氏女入宫并不奇诡,因为太师府门第清贵,几代以来从无女儿入宫为妃,所以沈皇后才打算着荐举提携太师府主母的本家,也就是安陆侯的嫡女,这也能算作委婉示好曲折笼络,但我疑惑的是,沈皇后真有这样做的必要否?”

春归已经从三夫人的口中知晓,沈夫人进门在前,江雨薇入宫在后,且那时弘复帝基本已经决定立太孙为储,沈皇后为何还要急着笼络太师府及其姻亲?因为未雨绸缪,早已料定太孙的储位会风雨飘摇?

那就太荒唐了。

要知道当年宋国公府高家尚且未被弘复帝疑厌,沈皇后何来那样的杞人忧天?

要若沈皇后真是这样求全的性情,当初也不会纵容太子妃骄狂跋扈且把控太孙与沈家离心,就更不会眼看着万氏虽然获斥遇贬,齐王及其母族还公然扩充羽翼威胁储位。

“最关键的是,老太爷早已疏离江家,甚至一度连内宅中馈都交给庶祖母掌理,沈皇后既然在太师府安插了耳目,不至于连这点事实都看不透,就算要继续笼络太师府,也不会选择举荐江氏女的方式。”

沈皇后这样做的结果是,让老太爷心生疑备,更加疏远姻亲安陆侯府不说,甚至在临终之前直接将家主之位交给了兰庭,因为老太爷心里明白,赵江城、赵洲城此二嫡子愚孝,且一直敬服

于安陆侯,倘若家主之位由赵江城继承,轩翥堂必被江琛玩弄于鼓掌。

除非沈皇后心机深沉到了料定老太爷会这样抉择的地步,故意离间赵江两家,可江琛的野心勃勃,必须通过嫡女入宫诞下龙子才能实现,沈皇后要真有这样的机心,还荐举江雨薇入宫岂非自相矛盾?

“所以我怀疑,沈皇后‘养虎为患’是逼于无奈,她有把柄掌握在安陆侯手里,但沈皇后能有什么把柄,导致她堂堂六宫之主被一介权势不复的勋贵威胁?朱夫人被弃,沈夫人出嫁,惠妃入宫乃相继发生,形成因果关系,更不说还有龚氏的‘得幸’,种种线索串联,让我得出了结论,在朱夫人被弃这一事件上,万氏、沈皇后、安陆侯乃蝉与螳螂,螳螂与黄雀的关联。”

春归说出这一番话,意志更是消沉:“我都能因为这些蛛丝马迹猜测出真相,大爷他何至于一直糊涂不明就里?我此时回想他当初那番话……他说沈夫人没有过错,但从来没有说过沈皇后清白无辜,且大爷对老太太虽然不存仇忾,但抱怨之情却也显然,老太太的话,任何主张,有哪一句哪一件为大爷真心遵从认同的?我猜,老太爷和大爷都已察明真相,不过朱夫人已经不能死而复生,所以他们祖孙二人选择了隐忍,因为这件事不仅是家仇,还牵涉着朝堂,关系到国运,老太爷临终之前,虽然看明了太孙难当大任,安陆侯更是野心勃勃,但应当并不希望迳勿一心复仇,所以迳勿虽然清楚真相,但他不能让沈皇后以命抵偿,更不能……责究嫡亲祖母的罪行。”

渠出松了一口气:“这样说来,大奶奶就算瞒下这件实情,也不算昧着良心?既是如此,大奶奶何至于如此忧心?”

“我不是忧心。”春归的手指轻轻抚着银炭炉的镂花,闭上眼睛。

她是愤怒。

得知真相后,她总算明白了有那么两日,当提起朱夫人,涉及这桩旧事,兰庭为何失态。

他虽则少年老成,但到底是个普普通通的血肉之躯,所以他会渴求亲长毫无保留发自天然的关爱,像他也会埋怨朱夫人曾经为了朱家子弟不分青红皂白责罚他,他更会哀怨无论自己怎么做,似乎也没有办法得到朱夫人的关爱和认同,他甚至会羡慕兰台、兰阁,因为彭夫人无论如何,至少都是关爱两个亲生儿子的。

但他会怨恨生母的冷漠疏离么?

他不会,有时他会警醒自己对待兰心的态度,因为他认为在这些层面上,他也许和母亲极其相似,他翻来覆去的判断,兰心对他的误解,是否也如他对母亲的误解,母亲对他是否也是爱之深责之切。

最终曹妈妈的行为,终结了兰庭的一切幻想,他无奈又伤感的接受了一个事实。

被他唤作母亲的人,是当真,从来没有把他视同血肉相联的至亲。

但这样的事实,不能让兰庭吞咽杀母之仇,从他对于朱家、曹妈妈乃至和柔的态度,春归能够感察兰庭对于朱夫人无望而渴求的心态,他不是朱夫人最重视的人,但朱夫人确然是他唯一的母亲。

但是母亲却是死于祖母的暗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