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回到过去做财阀 > 第1266章 南洋的清晨(第三更,求订阅)

“……太平港口公司计划在韩国仁川以及釜山投资兴建两座现代的深水集装箱码头,这次是韩国有史以来最大的外国投资项目,这是朴正雄总统此次南洋之行最大的收获……”

对于有些人来说,新闻永远只是新闻,只是他们了解世界时事的一种渠道而已。

可是对于有的人来说,新闻却是意味着商机。

听着收音机里传出来的新闻声,马志伟正开着他那辆四门大众汇入了路上的车流。

大众——这并不是德国产的,而是南洋产的。

德国大众“Volkswagen”在南洋的翻译是“福斯”,是按照德语的发音直接翻译的。

而“大众”则是五年前,南洋新晋刚刚成立的企业,与五菱、荣光以双门廉价汽车出圈不同,这款拥有强劲的动力以及宽敞内部空间的四车门轿车,一进入的市场,就立即受到了各方的追捧。

又是一个下着雨的清晨,车轮溅出的雨水逼得为数不多的行人贴着人行道的最里边行走。从车窗里看出去,马志伟觉得自己像在一座盲人城市里,在摸索着走路去上班。

其实,他所摸索的也只是成功的道路,作为一名商人,他希望能够取得商业上的成功。

可在过去的几年间,他跌跌撞撞的创业之路,并不怎么顺利。

听着收音机里的新闻,马志伟突然有种异样的感觉,似乎像某种直觉——关于成功的直觉!

“也许,我们也许应该到韩国去看看。”

突如其它的决定,让正在开车的王克俭一愣,说道:

“到韩国?为什么?”

“去那里看看,那里的机会肯定更多。”

马志伟摸出一根香烟,点着后,说道:

“现在既然大公司在韩国进行投资,那么下一步,肯定还会有更多的投资,我们这个时候过去,肯定有机会赚到大钱,毕竟,那里是一片空白的。”

作为生意人,或许是出于一种直觉,马志伟觉得韩国那边有很多机会。

“比如港口的建设,他们肯定需要一些小承包商,而我们是南洋人,我们到韩国成立相应的公司,那机会肯定比普通的韩国企业更多……”

听着好友的话,王克俭想了想,说道:

“你的这个想法很好,可是你要想清楚,如果去韩国的话,你就要先辞职了,风险还是非常大的,现在咱们在公司的收入也不低啊。”

虽然他们都有创业的梦想,但是有时候总是会被眼前的环境所制约,抽着烟听着好友的话,望着窗外飘荡的小雨,看着来回刮动的雨刮器,片刻后,马志伟才说道:

“风险肯定是有的,无论是干什么都有风险,那怕就是到西贡做贸易,也有可能遭遇炸弹袭击,如果仅仅只是安于现状的话,我们将来就会和所有人一样,就这样碌碌无为的过完一辈子!”

有可能就是那种一眼看得到尽头的生活——在公司里干到退休,等到65岁退休的时候,拿着退休金享受剩下的人生,虽然退休金和员工股售出后的收益,足够过上富足的生活,但是,那样的生活,从来都不是他想要,也许应该告诉他。

“我想要的并不仅仅只是上班,而是……”

将汽车手套箱上的一本杂志展开,杂志是《财富》——南洋最流行的商业杂志,主要刊登经济问题研究文章的杂志。他的读者大都是要么是企业负责人,要么是商务人士,当然还有一些怀揣着梦想的人。

然后,马志伟指着杂志上的封面人物说道:

“我希望有一天,我能够像他一样,出现了杂志封面上。”

正驾驶着汽车的王克俭那边顿时一阵沉默,接着是他的声音。

“这可不太容易,最近几年,能上《财富》封面的,基本上都是一些靠着新技术研发成功的企业家。”

说罢,王克俭看了一眼杂志上的封面人物——李秉炎,大皇厨具的董事长,他的手里拿着一口不粘锅——十年前,他还在学习化学的他,在一直在研究着“特氟龙”时,这种熔点相当高,不怕热、不怕水、不怕酸的润滑剂,是杜邦公司在38年的发明,当时已经过了专利保护期,但是应用范围狭窄,除了某些军事装备外,也就是涂在钓鱼线上,用作防止打结的不粘材料。

有一天,李秉炎看着妻子煎糊的鸡蛋,突发奇想觉得如果可以涂在煎锅上,效果一定很不错。一进立即开动脑筋,废寝忘食研制出了如何将“特氟纶”和铝结合在一起的办法,世界上第一只“不粘锅”由此应运而生。

在过去的十年之中,不粘锅风靡了世界,而李秉炎的大皇厨具也成为了国际知名企业,生产各种厨具,《财富》杂志选择他作为这期的杂志封面,显示是为了纪念不粘锅诞生十年。

在南洋,只要有发明,总能够获得成功。

“哈哈,事情也没有那么绝对的,毕竟,生意嘛……”

抽了口烟,马志伟说道:

“并不仅仅只有创新,还有普通的生意人,同样也能够获得成功,只不过,很多时候,都被忽视了而已!”

其实这种忽视其实是刻意的——南洋一直在鼓励创新,鼓励发明,鼓励研究,其目的就是为了树立一种社会风气——热衷发明创新的风气。

所以,杂志也好,报纸也罢,包括电视新闻上,总会特别推崇发明家,推崇创新。

这也使得人们形成了一种印象——发明家更容易获得成功,事实上,发明家往往是少数的,在大多数时候,南洋的创新是依靠的企业实验室,正是靠着企业在技术研究上的不断投入,才推动了南洋的技术研发。

毕竟,现在早就不再是发明家单打独斗的时代了,而是实验室的时代。

虽然对于收音机里的新闻没有任何兴趣,但是赵友光仍然一边听着新闻,一边驾驶着汽车,很快就来到了实验室。

KTJ实验室,是南洋化工巨头KTJ公司下属企业,这家创办于美国,靠着落叶剂而名扬二战的企业,早就从单纯的化学农药演变成了化工巨头。其产品种类繁多,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而KTJ最知名的产品,就是推出了五零年推出莱卡牌弹性纤维。莱卡可以伸长到其原长度的五倍,放松后能恢复原状。

这款优良弹性的人造纤维产品,一经推出就受到市场的追捧——早期的尼龙丝袜弹性不够,贴合度并不高。而莱卡解决了所有的问题。莱卡和尼龙混纺的方式,解决了丝袜贴合的问题,弹性丝袜立即受到市场欢迎,在上市的最初几年,浪纱等品牌推出弹性丝袜售价普通在6-8美元左右一条,即便是价格如此之高,每年仍然销售上亿双。

也正因为尝到了技术研发的甜头,所以,KTJ公司才会将大量的资金用于技术研发,而KTJ实验室也在这一过程中发展壮大。

毕业于永宁大学化工系的赵友光,作为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在加入实验室后,就一直在研究着轮胎帘布的材料——子午线轮胎是南洋的拳头产品,而轮胎中使用的尼龙帘布,又是其中最重要的原料,关系到轮胎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我们需要一种强度更高的纤维。”

这也是赵友光的研究方向,在过去的几年中,他研究出了多种纤维材料,但是都有些不尽人意。

今天和往常一样,调整着配方之后,赵友光合成了一种质地轻薄的乳状溶液,这种溶液能够把高分子聚合物溶解成更轻更稀的溶液。

这似乎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当天下午,他和同事将这种溶液放进喷丝头中,最终喷出了纤维丝。

“杜伟,进行拉伸强度试验吧!”

在接下来的拉伸强度试验中,赵友光整个人都惊呆了——这种新型纤维具有出色的抗拉强度,其拉伸强度通常在3400 MPa以上!

是普通钢材的5倍以上!

面对这样的测试结果,在震惊之余,实验室里的人都意识到,这是一种新型纤维所带来的颠覆性的变某。

“不会将会彻底改变子午线轮,甚至还可以取代钢丝。”

听着同事的话语,赵友光说道:

“就是它的价格太高了,用来代替钢丝的话,成本太高,不过……用在高端跑车轮胎,尤其是竞技赛车上倒是挺合适的。”

只能说,有时候一种新型材料在刚刚发明时,人们对于其应用范围往往都处于探索阶段,甚至压根就不知道应该在什么地方加以应用。而这也制约了某些材料的发展。

这种强度比钢还要大5倍的纤维,就是另一个世界大名鼎鼎的“凯夫拉”!

正当赵友光他们探索着凯夫拉的用途时,在太平的一座工厂内,钱复康正检查着面前刚刚制成的玻璃钢筒,询问着他的强度等各方面的数据。

“相比于高强度合金钢壳体,采用玻璃钢壳体的重量将减少50%,这意味着采用玻璃钢壳体,同等推力下,导弹的射程更远,速度更快……”

听着材料工程师的介绍,钱复康问道:

“强度可以满足需要吗?过去我们都是用它来制造防空导弹的雷达罩,还没在弹道导弹上应用过。”

“完全没有问题,钱工,我们制造过程中,严格控制罩的壁厚公差及材料的一致性,可以保证它的强度,发动机壳体用新的S901玻璃纤维以及RP-2环氧树脂缠绕而成,名义厚度4.07mm……”

仔细查看着手中的资料,钱复康当然知道这种新型材料的优势——它可以进一步提高导弹的射程。

想了想,钱复康便点头说道:

“先制造一个样品吧!”

此时的钱复康并不知道的,他的决定促成了导弹壳体的变化,此之前,南洋第一代导弹壳体材料是高强度合金钢,虽然强度高,但是重量大;而第二代导弹壳体材料是玻璃钢制成,重量轻,且强度也可以满足需求。

这种复合材料的应用,直接颠覆了南洋的导弹设计,进一步提升了其性能。其实,这一切都得益于南洋的材料科学的进步,而材料科学,正是基础科学的一部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