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回到过去做财阀 > 第1230章 人口大爆炸(第一更,求订阅)

总应该说些什么的!

作为一名学者,年初接受南洋大学的聘请,来南洋讲学之后,面对南洋奇迹般的发展,面对百姓们的富足的,甚至超出想象的生活。

他自然是倍觉欣喜,毕竟,这里所有的一切,对于他来说,过去都只存在于梦境之中,甚至可以用梦里都不敢去想象过。

但是在来到南洋之后,在那些社区公园之中,看到满地奔跑的幼孩之众多,使中年人在欣喜之余陷入沉思。

甚至陷入了某种忧虑之中,这种忧虑正是源自于一种责任。

内心的责任,驱使着他想要为南洋说些什么。

“贫穷!”

在教室里,作为一名经济学家的他在黑板上写下了这两个字。

然后,转而面对学生,他说道:

“或许,在你们印象之中,关于贫穷的记忆是模糊的,你们大多数人,都是在儿童时期就已经移民南洋,在你们的记忆之中,只有南洋的富庶,确实,南洋民众的富庶,可以说是举世罕见的,至少在我们这一切人想象之中,甚至是我们未曾想象过的!”

在他这么说着的时候,学生们大都是笑了出来,他们的笑容中带着自豪,这种自豪是发自内心的,因为这种富足的生活,确实有些出乎想象,按照父辈们的说法就是——梦中不曾想象。

“但是,居安思危,今天我想要和大家谈的就是贫穷,我们大家都是唐人,就以唐山为例吧。”

他看着学生们,说到:

“我们过去常说唐山地大物博,实际上,唐山的可耕地并不多,唐山是地少人多,那个时候,我们说是四万万人口,已经是世界第一,可后来才知道,但是唐山在五三报一普时人口已经是五亿八千万了,这还是经过多年战乱影响之后,人口是如此之多,相对应的就是土地以及资源的相对匮乏,而这也导致了唐山的贫困,事实上……这正是贫困的主要原因……如果人口不加控制,生产又跟不上的话,国家要在短期内摆脱贫困就不太可能,国家难以富强起来,人民就难以较快地富裕起来。”

在他的话声落下时,已经有几个学生举起手,要求发言,他指着其中一名学生,让他站起来发言。

“教授,南洋和唐山有着根本的区别,农业产值在南洋的经济比重中所占到的比例是微乎其微的,甚至可以说是不值一提的,相对于土地和资源的匮乏,南洋真正的匮乏的应该说是生产力量——嗯,劳动力不足,这一直制约南洋发展的。”

“是的,教授你说的是生产跟不上,但是南洋的生产规模是受劳动力的限制。”

虽然都只是学生,可是这些学生还是直接了当的指出了教授的误区。

其实,关于人口理论,南洋与这个时代的主流观点是背道而驰的,这个时代欧亚许多社会学家,经济学家把贫穷归于人口众多,把人口众多视为负担。比如唐山,印度、日本、半岛等等,甚至就连同联合国也鼓励限制人口。

但与他们不同的是,南洋把人口视为财富!

“没错,你们说的都很对,但是……”

教授在黑板上写下了一个数字。

“7000万,这是过去十几年南洋的新生儿数量。其中80%都是过去十年间出生。也就5600万!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般的数字,几乎与人口超过两亿的美国相当。”

事实上,美国也爆发了婴儿潮——从四六年至六四年,这18年间美国出生人口高达7600万人,这个“婴儿潮”是史无前例的。

但现在才六一年,南洋的“婴儿潮”出生人口,已经超过了同期的美国。

接着,他又写了一个数字。

“600万!这是为了照顾5600万婴幼儿、儿童,南洋相关行业的从事者,其中有托儿所的育婴师、幼儿园的老师、小学老师,医生……”

一一说着这些行业的同时,他又在黑板写了一个“80%”。

“南洋80%的医疗资源和医疗保险支出,都用于生育和婴幼儿支出上,以长安中心医院为例,它的住院部一共有18层,1800个床位,其中有1000个床位,是妇产科使用,400个床位,是婴幼儿以及儿童在使用。”

一个个数字,罗列出来之后,他又在黑板写着公共汽车、地铁以及高铁等公共交通每年因为未成年人减免导致的开支。

一个个数字,一个个开支,被罗列出来之后,他说道:

“事实上,我们可以看到,南洋每年的财政收入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46%,但是在未成年人身上的投入,却占到财政支出的20%以上,这些开支被隐藏在各个方面,教育、医疗、劳工等各方面的支出,他们不仅占据了大量的资源,而且,还造成了人力的极大浪费。”

看着刚才指出南洋劳动力不足的学生,教授说道:

“为了照顾这些婴幼儿,南洋有10万家托儿所、幼儿园,有超过150万人在这里工作,假如出生人口减少50%,那么,可以肯定的是,其它行业可以得至少100万劳动人口,这样劳动力不足的局面,也得到了缓解。”

看着若有所思的学生们,教授又继续说道:

“可以肯定的是,在未来几年中,南洋还会有上千万人出生,直到五零移民人到中年之后,南洋的出生率才会下降来。”

他口中的“五零移民”,指的是五零年之前来到南洋的移民,也是南洋人口的主力军。????“扣除五零移民中接近两百万单身男性,大约还有1100余万家庭,而这也是出生的主力,而他们的后代大概会有8000万人,而按照“兄弟姐妹一大家,五个少六个棒,七个刚刚好”的生育理念。这些人在十几二十年后,会形成4000万个家庭,他们会生育至少二万万五千万子女!现在……”

环视着学生们,教授用严肃的语气说道:

“问题来了——到时候,南洋资源能够支撑得了三万万五千万人口继续维持现在的生活水准吗?”

接着教授又在黑板上写下了一串字“王朝周期”,再次转身时,他向学生们说道。

“这是几年前,唐山学者提出唐山古代存在着历史现象,简单的来说,就是在王朝初期,因为战乱导致人口锐减,所以土地资源充足,在人人有地和低税负的政策下,社会恢复稳定,经济逐渐复苏,农民吃得饱饭,生育意愿高,国家税收增加,国力不断蒸蒸日上,这也就是“盛世”。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地就会出现一个难以避免的顽疾——人口大量增加,土地越来越少,与此同时,随着资源紧张,土地兼并愈演愈烈。最终导致了王朝的崩溃,天下再一次陷入战乱,人口大量减少。然后又是大乱大治,接着又是盛世。”

看着台下的学生们,教授用极其严肃的语气问道。

“那么南洋呢?南洋未来会不会发生似的事情。随着人口的增加,到世纪末,南洋的人口很有可能会突破6万万人,那时候,南洋人还能够像现在过着如此富裕的生活吗?”

面对着学生们,教授又继续发问。

“好了,你们现在还觉得人口难道不需要控制吗?”

面对这样的发问,他们都陷入了沉思之中。

教授说的话好像有那么几分道理。

只是几天之后,报纸上就出现了篇文章,文章的名字就是《南洋人口大爆炸之隐虑》。

这篇文章直截了当的指出了南洋生育率过高。所带来的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甚至还有些危言耸听的指出了南洋过高的生育率在未来必定会导致南洋的经济衰退,因为社会资源被新生儿大量占据。这势必会影响到南洋的经济发展。

这样的文章咱在南洋引起了一番前所未有的争论,毕竟,文章之中所罗列的数据都是真实的。

而且某种程度上来说,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在讲述一个事实。

于是乎,这篇文章自然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一时之间,许多济学家,社会学家都纷纷发表他们各自的看法。

对于人口控制论有人赞同,有人反对。赞同者有赞同的理由,反对者有反对的理由。

总之,一时间,各地争论不休,过去人口是南洋的一个禁区——为众所周知南洋需要劳动力,但是当现在超乎寻常的生育,整个社会带来负担的时候,人们总是会从各个角度去分析,去争论这个问题。

所有人都是站在南洋人体利益的立场上,没有任何人出于自己的一己私利,他们仅仅只是出于对国家的关心。

在人们讨论着这一话题的时候,所有人都被南洋惊人的生育率给惊呆了。

7000万!

仅仅只是不到16年,南洋就出生了7000万人口。

面对这样的生育率,一些人自然而然的被吓到了,毕竟,他们是见识过几万万人带来的贫困的,也正因为有了这个前车之鉴,他们才认同了人口过多会带来贫穷的观点。

甚至理所当然的认为,南洋的富足是建立在人口较少的基础上的。

一时之间,人们都在那里讨论着人口控制论,毕竟,这是目前社会学界的主流。

而且是有实例的,解放前的唐山、现在的印度,包括日本、韩国,不都是人口众多导致贫困的例子嘛!

有了这些鲜明的例子摆在那里,似乎其它所有的一切都没有什么说服力。

似乎控制人口才是南洋经济发展的唯一选择。

南洋的人口大爆炸绝对称得上是战后人口增长的一大奇迹!

可是这样的奇迹,对南洋真的是件好事吗?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