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 > 第861章 运10预警机

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 第861章 运10预警机

作者:白白是只猫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1: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一天。

刘韬开着‘雷雕’直升机来到了贵飞集团。

当他来到试飞学院的时候,就看到了那一架跟运10有些像,但是又有些不同的大飞机。

这是基于空军的需求,在运10的基础上改造的加油机。

在另一边,还有一架也跟运10很像,不过却是在运10基础上改造成的预警机。

运10作为客机,还得完成很多项试飞才能拿到适航证。毕竟民航客机,安全是第一,方方面面都要有很高的要求。

但是加油机、预警机、运输机则不同,作为军用飞机,安全性、舒适性等等之类,就没有那么重要了。

原本等到运10彻底完成后,再改为加油机、运输机、预警机是最好的。

但是空军已经等不及了。

特意强烈请求贵飞集团研制加油机、预警机、运输机的原型机。

是的,现在空军真的等不及了。

空军现在拥有先进的战斗机,拥有先进的教练机,就是作为辅助用的直升机都有‘雷雕’直升机,但是在运输机、加油机、预警机方面,却欠缺得很,是薄弱环节。

预警机方面,华夏之前只有一架在图4轰炸机基础上改造的空警一号,当时由于强大的现实需求,华夏几乎投入了全部的资源来研制空警1号预警机。

但是空警一号采用的雷达P型显示器当时只有长余辉一种,操纵员和控制员必须紧盯显示器,不然很可能漏看空情。此外,空警1号还落后在雷达数据处理和信息传送环节上,缺乏实用的人机界面,这使得一架本是高科技的空中预警机,不得不依靠手工标图和语音通信来传递信息。

最终,因为雷达性能不能满足实战需求,空警一号在1979年停止研制,而原本的空警一号在工程下马后,重新改装成了轰炸机,继续服役中国空军。

这十来年,华夏并非没有研制预警机,但是预警机研制难度太大,再加上载体问题,后面只有在两架运8基础上改装成了两架预警机,但是与进口的E2预警机相比,性能差强人意,并不能让空军满意。

现在华夏预警机,最先进的便是E2预警机,但是也只有一架,那时候华夏实在太缺外汇了,咬着牙进口了一架,等到后面要再进口,美国人不愿意出口E2预警机给华夏了。

但是预警机又不能放弃,所以在预警机研制方面的工作一直没有停。

毕竟预警机乃是空中指挥预警飞机,具有整套远程警戒雷达系统,可以用于搜索、监视空中或海上目标,指挥并可引导己方飞机执行作战任务的飞机,在战争中预警机起到‘灵魂’和‘神经中枢’的作用。

这么重要,华夏自然不可能放弃预警机方面的努力。

在运10重启之后,原型机表现出色,空军在预警机方面的心思就活络起来了。

至于运输机,也是同样的道理,华夏对于运输机的需求是非常迫切的。

说起华夏运输机,最初起源还要归结于二战时,美国对华夏各型运输机的援助,如C46、C47运输机。后来共和国成立后,从苏联引进和以此为基础上研发的运输机,引进的运输机有里-2、伊尔-12、安-2等,在此基础上研制国产运输机,如运-5、运-6、运-8等。

运8,便是华夏国产最先进的运输机,但是与美国、苏联的运输机相比,运8实在是太落后了,远远无法满足军队的需求。

加油机,同样也是很尴尬的局面,华夏的加油机乃是用运-8运输机进行改造的,也就是‘运油-8’加油机。

但是‘运油-8’加油机再怎么改造,现在载油量只有20吨。

至于华夏第一款加油机-轰油6,并不尽如人意,在加油半径1为1000公里时可以提供燃油只有10吨,这意味着如果轰油6只能为1架歼11战斗机加油。

这里面就体现出运10大飞机的重要性,只要有它在,便可以在其基础上改造成加油机、预警机、运输机。

不过嘛,对于其造型,刘韬是有些不满意的。

以后还是得需要专门研制军用大飞机,运10大飞机只是开端而已,并非结束。

马凤山看到刘韬,连忙上前。

“马总师,辛苦了!”刘韬主动握手。

马凤山加入盘山集团后,便一心扑在运10大飞机上面,在盘山集团的支持下,终于重新将原来的运10团队聚集到一块。

这些年,马凤山从没有懈怠,堪称劳模。

要不是医护人员严格监视,恐怕马凤山已经是病逝了。

但是哪怕有着盘山医院最先进的医疗团队,马凤山的身体也不容乐观,以前的身体亏空太严重,现在想补也不容易。

再者马凤山64岁,年纪变大,以前的暗伤就在爆发。

哪怕专家团队再乐观,也认为马凤山很难活过五年。

刘韬关于他的身体健康状况,专门和马凤山谈过话,只是马凤山拒绝退休,选择了奋战在一线,他要尽可能的发光发热,让运10大飞机早日成功。

运10大飞机,可谓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心血,对于马凤山而言,运10大飞机就是他的孩子,甚至比他的子女还要亲,还要重要。

刘韬选择了尊重马凤山。

因为他能够理解马凤山的心。

“预警机、加油机飞了四次,表现很好,我们对运10大飞机有信心,它一定可以支撑起华夏天空的一片天。”马凤山声音有些沙哑,但是声音却坚定有力。

刘韬也说道:“我对运10大飞机有充足信心,相信它一定会成功的!”

到现在,运10已经造了十几架,全部是交给西飞。

盘山集团用来作为运输的运10,便是盘山集团最大的运输机,既可以运货,同样也是在进行测试。

到目前为止,运10表现,比当初运10原型机要优秀得太多。

有更先进的发动机,有更先进的航空布局,有更好的机体材料和加工条件。

现在虽然还是叫运10,但是与当初的运10原型机早已是完全不同的飞机。

只不过大家对运10的感情,依旧叫作运10。

这几年,运10研制团队可比当初壮大得多,一大批大学生进入团队,补充了活力,得到了锻炼,也许用不了多少年,他们将是华夏客机领域的中坚力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