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 > 第568章 七个如果(补更,求月票)

留学深造,国家也是很支持的,意志也非常坚定。

老人就曾经做出扩大派遣留学生的重要指示:

“我赞成留学生的数量增大,主要搞自然科学。要成千上万地派,不是只派十个八个.这是五年内快见成效、提高我国科教水平的重要方法之一我们一方面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大学水平,一方面派人出去学习,这样可以有一个比较,看看我们自己的大学究竟办得如何。”

也正是有这一个指示,才有了改革开放后第一批赴美留学人员。

而华夏在高等教育上的落伍,这是不争的事实。

当然了,这些留学生不仅为了学习欧美、日本先进的科学技术,同时也是促进双方人民的交流,让欧美等国家更了解华夏。

“现在有不少人批评教员,您是怎么看待的?”有个学生鼓起勇气,提了一个让整个大礼堂为之寂静的话题。

刘韬不由得略微沉吟了一下。

这个话题,说实在的简直是属于禁忌。

功与过,如何评!?

“我希望同学们在听到这个话题的时候,不如问一问自己。”刘韬沉吟了一会儿,才缓缓开口道:“如果回到当年的井冈山,你能不能从这里起,把红旗在全国插遍?”

“如果让你重回赤水河畔,你能不能把数倍于我的蒋军玩于股掌之间?”

“如果让伱重回1935年10月的陕北,能否阻止红军的分裂,在短时间内站稳脚跟,然后建立遍地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把鬼子赶出华夏?”

“如果重返解放战争,你能不能把三大战役打赢?”

“如果再来一次抗美援朝,你能不能把联合国军打回三八线?”

“如果重回四九年,你能不能在千疮百孔的基础上,仅用二十八年时间就把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建成世界第六工业强国?”

“如果重回六十年代,你能不能用不足十年时间,制造出卫星、氢弹、原子弹?”

“如果你能做到哪怕是一点,再来对教员说三道四也不晚!”刘韬说到这里,充满着坚定。

这一位,那是会永远活在人民心中,不会随着时间流逝而让人们淡忘他,只会随着时间流逝更加想念他。

他绝对是时代的伟人。

一个人哪怕有他的万分之一才能,也早就是人中龙凤了!

但凡能够做成他所说的一件事,那么绝对可以名垂青史,流芳百世!

刘韬这一独特的逻辑视角,收到了振聋发聩的效果。

他再次补充道:“你们的文章比不上他,诗词比不上他,书法比不上他,潇洒比不上他,胸襟比不上他,思想比不上他,哲学比不上他,军事比不上他,奉献比不上他,为民造福比不上他,你们什么都比不上,又是什么让你们有勇气站在这里诋毁他老人家?”

刘韬每一句话,都像是一道闪电,劈向每个人的内心。

这一次,大礼堂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演讲结束后,刘韬没有直接离开西南联大。

而是和杨振柠等人一起去了食堂。

这一座食堂共有三层,没有分什么教师职工餐厅、学生餐厅,教师职工、学生都是在同一个食堂吃饭,饭菜都是一样。

餐桌是木头制成的,每一个餐桌配四个椅子,椅子也是木头制成的。

这种木头是比较好的木头,很重,也很简朴,就是用一百年、两百年都没有问题。

木头,也是西南联大校园的一大特色,用到了大量的木材。

比如人工湖岸边是木头做成的桩,错落有致。比如校园路边的椅子、桌子,也多是木头制成的。

教室的桌子、椅子,也基本上是木桌、木椅,而且木材都是比较好的。

婉拒前面学生要让位,众人排队排了一会儿,依次打好饭菜,然后随意找个地方吃饭。

吃饭对于教师职工和学生来说,是免费的。

但是有大妈佩戴着红色袖章,用不善的眼神到处看着,威慑着众人,让众人不敢浪费粮食。

想吃多少就打多少,不要去浪费。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节约光荣,浪费可耻”、‘饭菜穿肠过,礼让心中留’等等标语很容易看到。

刘韬就坐在杨振柠对面,两人边吃饭边聊天,声音并不大。

出于对西南联大的支持,因为西南联大图书馆还没有建成,所以盘山集团总部的图书馆对西南联大的教师、学生开放,只要凭借着教师证、学生证便可以进入盘山集团总部的图书馆。

而这种情况,将会持续到明年底甚至是后年中旬。

此时杨振柠在和刘韬谈的,却是关于西南联大(五华校区)的建设。

根据一开始的规划,西南联大(五华校区)将建成西南联大博物馆以及一些社科类研究场所。

现在随着西南联大新校区建设基本上要进入尾声,西南联大(五华校区)的建设也要在春节后提上日程。

西南联大和国内其他大学不同,实行的是教授治校模式,虽然不是像德国那么严格的教授治校模式,但是教授的权力也是非常大的。

整个组织架构,以教授为主体,教授在学校的建设、管理和教学上面拥有着很大的话语权。

特别是在刘韬几乎不怎么插手西南联大的情况下,使得教师和科研人员拥有很大的自主权。

但是刘韬始终保持着,随时可以干预西南联大的权力。这个权力可以不用,但是必须有。

用不用是一回事,有没有又是另外一件事。

他保持着影响,便是在财以及人事任免上面。

对于杨振柠所说的事,刘韬并不反对,虽然这里面还要花不少钱,但是这些花的钱在他看来是值得的。

一所现代化大学,必然要投入很多钱。

除非等到以后,西南大学可以依靠着店面、旅游门票等收入、专利授权、科研合作上实现自给自足,不然的话盘山集团都得源源不断地向西南联大输血。

毕竟与其他国内高校办学经费来自于国家不同,西南联大重建的资金来自于盘山集团,今后的办学经费也是由盘山集团掏钱。

双方的关系是非常紧密,可以说从重建西南联大的时候,便捆绑在一块,一荣则荣,一损则损。

这是补更之前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