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 > 第532章 高中低配电子侦察船

盘山集团。

“刷刷~~“

一张张的A2图纸正在进行打印着。

这些正是自动调整好尺寸的电子侦察船设计图纸。

这款被刘韬命名为816型电子侦察船,该船长83.5米,宽14.6米,吃水深4.2米,标准排水量3200吨,满载排水量4000吨,属于中型电子侦察船。其动力系统包括2台柴油机,2台电动机(用于低速行驶),航速20节,续航力5000海里/15节,传遍编制110人,其中78人是情报分析人员。

电子侦察船装备的主要电子设备包括被动声呐、传感系统、电子干扰系统、光学观察设备、升级型激光通信终端设备等。

另外,还装备有各种频段无线电接收机、雷达接收机、终端解调和记录设备、信号分析仪器、接收天线等,能接收并记录无线电通信、雷达和武器控制系统等电子设备所发射的电磁波信号,查明电子设备的技术参数和战术性能,获取对方无线电通信、雷达配系、导弹发射甚至飞机起飞、舰艇出港等军事情报。

可以说在性能方面,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现在解决了中型电子侦察船,接下来便是解决小型电子侦察船和大型电子侦察船了!”刘韬心中暗道。

电子侦察船其满载排水量一般为500吨以上,对于其他国家而言,满载排水量4000吨便已经是大型电子侦察船了。

不过对于苏联、美国、华夏这样的超大型国家而言,4000吨的电子侦察船只能算是中型电子侦察船。

苏联有用‘基洛夫’级导弹巡洋舰船体改装的‘乌拉尔’号的满载排水量达到惊人的36500吨,为了给庞大的身躯提供足够的动力,苏联人别出心裁的在‘乌拉尔’号上使用了核动力,安装了两座反应堆,最大航速达到了27节。

虽然‘乌拉尔’号还没有服役,但是已经被誉为全世界上最先进的电子侦察船。

毕竟吨位那么大,可以装载的设备就多。

美国人的‘观察岛’号船长172米、宽23米、排水量17000吨,速度每小时20节,该船装备有各种新型的电子侦察技术,最突出的是装有代号为‘眼镜蛇朱迪’相控阵雷达。这种设置在船尾的八面形雷达高达4层楼房、重达250吨,雷达自身还具有安全防御能力,能抵御来自各个方向炮火的袭击。雷达面板上装有电子计算机控制的12288个独立天线网和无线电讯号收、发两用机,电波反射的回波每4秒钟能显示周围360°天空里的全部图像,并可同时观察到各个物体,比其他雷达更为精确,效率更高。

而‘观察岛’号1981年9月试航,年底部署在太平洋海域,以珍珠港为母港,进行侦察活动。

大型侦察船的好处,自然不言而喻,那就是可以更远、更精确的侦察。

当然,中型电子侦察船才是主力,小型电子侦察船是辅助,大型侦察船注定不会多。

刘韬打算研制一款大概1000吨级的电子侦察船,专门用于近海侦察。

然后再研制一款大型电子侦察船,这一款专门用于远洋侦察,而吨位大概是10000吨左右。

至于现在研制的这款816型电子侦察船,刘韬不需要投入太多时间和精力,交给羊城造船厂即可。

经过这几年的磨练,羊城造船厂的造船能力已经很强了,远不是几年前可以相比。

现在羊城造船厂还谈不上是华夏造船能力最强的造船厂,但是却是最大的造船厂。

也许用不了几年,羊城造船厂将会超越大连造船厂,成为华夏造船能力最强的造船厂。

随后,刘韬便安排下去了,开始让羊城造船厂筹备建造816型电子侦察船首船。

刘韬则是开始处理两件事,一件事便是华夏西南兵器工业集团总公司改制为华夏南方兵器工业集团总公司,开始着手整合南方其他兵器工业系统的大型兵工厂。

另外一件事,便是整合马尾造船厂。

马尾造船厂位于榕城辖区内的马尾港,濒临闽江,是19世纪中末叶华夏主要的几个造船厂之一,当时正是在满清政府的重臣李鸿章与左宗棠所带领的洋务运动下建设而成。

在马尾造船厂建成后,在此后三十多年里为满清王朝造出了40艘舰船,占当时国内总量70%,组建了第一支海军舰队——八福建海军,并为北洋、南洋两支水师配备了大量舰船和将领。

1911年辛亥革命风起云涌,动荡的时局下,造船事业已无人关心,马尾造船厂一度沦为卖废铁度日。至1949年,又一个30多年里,随着政权的更替,马尾造船厂一直在打烂-修复-再打烂的圈子里轮回。

1950年,当解放军开进马尾时,船厂已是满目荒凉,杂草丛生,只有一座轮机车间的破厂房和积满淤泥的船坞提醒着人们,这里曾经有过‘远东第一船厂’的辉煌。

那时候用了整整4年时间,靠工人的双手从地下挖出了几百万块砖头和几十吨的废钢铁,并清除了丢在原船坞荒草地上的几颗没有爆炸的炮弹。

老工人周德成说:“光我们拣的砖头,就盖起了4座共70间职工宿舍和3排36间办公室。”

刘韬和赵国平来到马尾造船厂的时候,看到的却是萧条。

因为闽省是处于战争一线,不适合大型军工企业,马尾造船厂这里河道淤泥堆积,想要在这里再建马尾造船厂,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刘韬略微皱了皱眉头,现在马尾造船厂顶多能够造5000吨的货船,再大就很难了。

而且河道淤泥堆积,这意味着想要通行更大的船只,得重新疏浚河道,疏浚一条满足航运的航道。

按照他预估,恐怕再怎么疏浚,也就只能满足三四万吨船只。

这意味着,重新疏浚河道,投入重资,能够建造三四万吨的船就是天花板。

虽然三四万吨的船舶已经也是属于大船的,可是刘韬的心很大,显然这无法填满他的胃口。

十万吨的巨轮、二十万吨的巨轮甚至是三十万吨的巨轮,才是他的追求。

刘韬心中暗自叹了口气,原本他还以为马尾造船厂会有很好的底子,现在看来和当初的羊城造船厂差不多,都是相当于重头开始。

想要再搞一个像现在羊城造船厂的,那么投资将会比之前羊城造船厂的投资都要大了不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