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 > 第447章 载人航天三步走

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 第447章 载人航天三步走

作者:白白是只猫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1: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载人航天涉及到方方面面。

生物、信息、航天、激光、自动化、材料和能源七大领域!

载人航天计划的重启,自然是非常振奋人心。

但是巨大的投入,依旧让人觉得吃不消。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项目建设,国家只需要协调、组织、发展,真正需要国家掏钱的不需要多少,大部分投入都是盘山集团投入,由盘山集团牵头起主导作用,航空航天总公司进行配合、协助。

但是载人航天工程不一样,这得国家掏钱,哪怕前期的技术论证、前期技术积攒等不需要投入太多,总投资100亿人民币这也是分十年,前面投入比较少,后面投入比较多。

可是就算这样,国家都觉得要掏出这么大一笔钱,都很是吃不消。

毕竟军费方面,每年国家投入也要将近200亿人民币,而很多军事装备,也得跟盘山集团以税代扣。

此时自然也不好意思,让盘山集团承担整个载人航天工程的费用。

航天飞机,是很好,但是华夏用不起。哪怕华夏造得出航天飞机,也用不起航天飞机。

航天飞机就像是白富美,而现在的华夏只是穷屌丝。

真的要不起!

穷屌丝哪怕运气好泡到白富美,也养不起白富美。

其他参会人员,见到华夏第一代首席科学家、第二代首席科学家都赞同航天飞船技术路线,自然而然,载人工程的技术路线就没有什么可争议的。

这就是首席科学家的影响力。

而在会议上,钱老提到了我国载人航天应该实行‘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并开展空间应用实验。

第二步,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第三步,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每一步,大概是十年时间!

用30年时间,让华夏的载人航天技术、华夏的航天技术达到现在美国、苏联的水平。

可以说,这一场航天科学技术大会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几乎可以说决定着未来三十年华夏航天发展方向、战略!

整个会议前后总共持续了三天时间,才取得圆满成功,落下帷幕。

74岁高龄的钱老,再次承担起了重任,担任华夏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王永志被任命为华夏载人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

刘韬有一种改变历史、见证历史的感觉。

要知道,华夏的卫星导航要到1994年才开始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的研制,在2000年才发射了两颗静止轨道卫星,实现区域性的导航功能,2003年又发射了一颗备份卫星,完成了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的组建。

那时候华夏打算加入欧盟的伽利略定位系统计划,并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投入了2.3亿欧元的资金,可惜欧盟的傲慢,逼得华夏走上独立自主研制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北斗二号)!

至于载人航天工程,上一世也是到了1992年才正式启动。

而现在载人航天工程提前了7年时间!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没有进行报道,报道都是在华夏载人工程上面。

而华夏要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消息很快传遍海内外。

国内纷纷进行期盼着,每个华夏人都有一个航天梦,在这个时代,见识了华夏与欧美的巨大差距,很多华夏人都很不自信,甚至是迷茫。

而载人航天,无疑是一个重新凝聚民心、提振国民自信心之举。

海外那是各种冷嘲热讽。

对于苏联、美国而言,他们早早就实现载人航天了,他们知道要实现载人航天是多么困难,以华夏现在的技术,根本就不可能实现载人航天,更不要说建立空间站。

航天领域投入有多大,苏联、美国再清楚不过。

不过他们也乐意看到华夏将资金投在航天方面,这可以放缓华夏的发展速度。

而欧洲、日本等国,那媒体更是冷嘲热讽,各种嘲笑着。

要知道,哪怕现在日本是第二大经济体,也不敢奢望载人航天。而欧洲,那可是传统的西方列强,他们在航天方面能够拿得出手的屈指可数。

他们根本就不看好华夏的载人航天工程。

开什么玩笑,华夏要是实现载人航天,那岂不是说华夏超过了他们,成为世界继苏联、美国之后第三个实现载人航天,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

而不管外界怎么反应,‘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载人航天工程’两个巨大的航天工程,开始有条不紊地展开。

组建技术团队,建设地面相匹配工程。

比如‘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地面要建立1个主控站、3个数据注入站和5个监测站。

这些都得立马进行建设。

为了南方的战事,刘韬在昆市修建临时的主控站,让太空上的3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可以在战场上进行使用。

虽然三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有大有小,但是却可以初步构成区域导航系统。

精确度甚至可以达到10米!

而‘载人航天工程’的配套工程就更多了,要建立航天员训练中心,要建立更先进的地面监测站、海上监测船,要研制更大运力的运载火箭。

当然这里面,还有研制载人飞船。

载人飞船在实现真正的载人航天之前,得进行一系列测试,起码得建造三四艘航天飞船,等到确定可以将生物安全的从太空带回地面,才会真正的进行载人航天。

不管是‘北斗导航卫星系统’工程还是‘载人航天工程’,都是属于国家级别重点工程,说是举国之力都不为过。

资金是一方面,技术团队是另外一方面。

航天技术,从来就不是有钱就可以搞得了。

比如中东的产油国,沙特、科威特等都很有钱,但是他们有钱却搞不来航天,因为他们缺乏航天相关的技术人员,以及航天工业!

盘山集团可以解决‘北斗导航卫星系统’工程的资金问题,但是解决不了相应技术团队问题。

而这方面,就需要国家协调组织人才。

还有这主控站,肯定是建立在京城,这方面现在就得立马进行建设。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