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 > 第436章 超高待遇

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 第436章 超高待遇

作者:白白是只猫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1: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杨振柠点点头。

他已经是63岁的人了,又不是一个完全纯粹理想主义者,活在理想主义之中。

很多事情就是这样,必须得跟大环境相妥协。

‘西南联大’有这么多的建设费用,每年有这么多的办学经费,足以建好‘西南联大’,同样也可以让‘西南联大’完全运转好。

“能够受邀担任‘西南联大’校长职位,是我的荣幸,这事我答应了。”杨振柠说道:“在学术上,我已经很难做出超越之前的成就了,我希望我的余生,可以在‘西南联大’发光发热,为华夏的高等教育事业和科学事业出一份力。”

在美国的时候,当得知自己的好朋友邓家先获得了巨大的国家荣誉的时候,杨振柠除了为自己好朋友感到欣喜之余,难免有些羡慕。

因为这是国家的巨大肯定,同时也是名垂青史的伟绩,是会记入族谱大事、重开族谱一页的。

作为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杨振柠已经做出了辉煌成绩,获得了无以伦比的荣誉,早在1957年他就因与李政道共同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原理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在1964年加入美国国籍后就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同时他还是历任美国多所名校的教授,在1977年更是出任全美华人协会首任会长。

在学术上,他的学术研究主要包括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等多方面。在理论结构和唯象分析等方面都取得重大成就。在粒子物理学方面的研究包括弱作用的强度、费米-杨模型、G宇称、电荷共轭与时间反演不守恒、二分量中微子理论、高能中微子实验分析、中间玻色子的研究、CP不守恒的唯象分析、规范场的积分形势与纤维丛、几何模型等;统计力学方面的研究包括自发磁化强度和临界指数、液态相变的研究与单位圆定理、贝特假设的发展等;在凝聚态物理学方面的研究包括磁通量量子化的解释、非对角长程序(ODLRO)的概念、关于阿哈罗诺夫-博姆试验的建议等等。

其中,杨-米尔斯场论、弱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的发现及杨-巴克斯特方程,是他对物理学和数学的不朽贡献。

但是数学和物理一样,到了60岁以后就是吃经验的,很难再做出超越以前的学术成就。

这一点杨振柠很清楚。

牛顿违背不了这个定律,爱因斯坦违背不了这个定律,他杨振柠同样也无法违背这个定律。

刘韬见到杨振柠答应下来,顿时露出了笑容,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始。

随后,刘韬提到了一个建议,那就是建议杨振柠恢复华夏国籍。

“如果是考虑到在海外的工作便利性,也可以获得香江身份证。”刘韬说道。

如果杨振柠还是美国国籍,那么担任‘西南联大’校长这事,难免会成为保守争议的点。

杨振柠摆摆手道:“不需要先到香江,直接恢复国籍,只是在这方面,我也不知道需要怎么做,还得刘教授你帮忙。”

“这事简单,交给我来!”刘韬点点头道。

他没有想到,杨振柠会这么干脆做出选择。

“虽然目前学校正在规划设计,得差不多春节后才能开始施工,不过我们可以先做前期工作,比如招聘教师队伍,‘西南联大’要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必然需要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国内的知名教授我这边可以邀请,但是海外华人华侨的学者这方面我就没有什么认识的。”刘韬说道。

“这方面可以交给我,我在海外还是认识一些华人华侨学者,我知道他们很多都是有回国报效祖国的想法,只是之前都有一些顾虑,所以才没有回国的。”杨振柠说道。

随后两人对于‘西南联大’进行了商谈,包括组织架构、规章制度等等。

而这里面,就有一个核心,那就是待遇!

现在内地哪怕经过调整工资,大学教授最高工资是一个月355元。

现在大学教授共有三个工资标准,即355元、300元、255元!

而355元、300元这两个标准,可不是每个教授都可以拿到,而是有条件的,也就是有重大发明创造、有突出贡献的,经过国务院或国务院指定的部门批准,方可使用这两个工资标准。

在美国,教授的工资年薪普遍在三四万美元以上,也就是说现在美国的教授工资是3000~4000美元/月。

按照这个工资水平,肯定是不行的,非得掀翻整个华夏高等教育界不可。

“讲师每个月工资加津贴,900元,安排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副教授每个月工资加津贴,1500元,安排一套五室一厅的房子;教授工资分三级,分别是2000元/月、3000元/月、4000元/月,安排一套别墅。”刘韬略微沉吟了一下,这份工资在华夏绝对是属于高收入,可以在华夏生活得非常好。

虽然还是与美国教授的工资水平相差很大,但是已经差不多接近香江的教授工资水准了。

杨振柠有些惊讶,对于内地教授的工作水平,他是有所了解的。

他没有想到刘韬会给出这么高的待遇。

除了高工资外,还有房子上面的安排。

杨振柠说道:“这样的话,我想我可以说服很多教授学者,到‘西南联大’工作!”

随后两人谈论起讲师、副教授、教授这些的标准。

比如海外的,学习美国现有的制度,首先得拥有本专业的博士学位,然后才有资格任教,担任讲师。讲师是大学给予老师们的试用职位,时间大致是3到7年,等到试用期满,这位讲师要么申请‘副教授’,要么就另谋高就,即我们通常所说的‘非升即走’。

这一点,在美国是很严格,也很残酷。讲师想要晋升为副教授特别是名校的副教授,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讲师除了要圆满的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之外,还要有一本以上的学术专著、发表过大量学术文章,或者能获得大笔的外部研究项目资助基金。

至于教授职称,在美国大学通常是终身教授,学校一旦授予之后是无法撤销的,也就是说如果不辞职,通常可以在这所大学一直干到退休。

也因此它要求申请者要在学术、教学与服务上,作出比副教授更加出色的成绩,并且在学术界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在美国,获得教授职称的中值年龄为55岁左右,很少有人能在40岁之前当上教授。

从中也可以看出,钱学森年仅32岁便担任加州理工学院助理教授、34岁担任加州理工学院副教授、36岁担任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杨振柠26岁被聘为芝加哥大学物理系讲师、32岁担任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是多么的牛。

这个时代,华人华侨想要在美国担任副教授、教授都是极难极难,更不要说几十年前!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