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 > 第380章 不能错过第三次工业革命

这一个规划,刘韬花了不少时间去做。

作为一个过来人,他太清楚现在正在进行的就是第三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工业革命,可以称之为计算机革命,也可以称之为信息化革命。

这个观点,其实应该是出现在90年代,也就是得好几年以后,是随着个人计算机越来越普及,互联网技术大规模应用浪潮应运而生的。

电脑的普遍,互联网的发展,影响着整个社会,给社会各个领域都带来了深刻的变化,提升了整个人类的生产力,创造了巨大的财富。

甚至可以说,第三次工业革命对生产力的提升,创造的巨大财富,对社会产生的影响,远远大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华夏是刚好抓住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难得机会,在短短几十年前,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也进入第三次工业革命,华夏人几十年所经历的社会变化,是欧美一两百年才有的经历。

而华夏也从一个大家印象中穷国弱国,一跃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缔造了令世界瞩目的经济奇迹,华夏的综合国力也大幅度提升,这一点是有目共睹。

刘韬希望这一世,华夏更早的开启第三次工业革命,更早的抓住第三次工业革命,从第三次工业革命中获取更多的好处,更快地提升自己的实力。

刘韬就很认可一种说法,那就是说美国引领着第三次工业革命,而第三次工业革命让美国得以延续世界霸主地位至少四十年!

当然了,也有人认为,第三次工业革命是指生物技术革命,因为在这几十年时间里面,生命技术取得了很多突破性成功。更有人认为,第三次工业革命是空间技术革命、纳米技术革命、海洋技术革命等。

刘韬比较认可的一种说法是,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还包括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高新技术,这次科技革命可以称之为‘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的衣、食、住、行、用等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在发生了重大的变革。

他着实不希望,华夏是等到后面才努力抓到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尾巴,那里面充满着太多运气,一个不慎就错过了。

一旦错过,都不知道得多奋斗多少年,不知道等下一次工业革命得等多久,又会因为错过第三次工业革命而付出多么大的代价。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会拟定了一个如此庞大的计划。

刘韬的话,让整个会议室都不由得寂静下来,很多人张了张口,却是说不出话来。

老人率先打破了寂静的环境,“你确定这是第三次工业革命?”

“是的,我非常确定。”刘韬点点头道:“在计算机和互联网方面的探索,我们走在全世界的最前面,我们对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影响非常清楚。”

“第二代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这方面我们都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刘韬说到这里充满着自信。

2G技术,已经不是问题了,在盘山集团总部、盘山机械厂、马龙军事训练基地都已经进行试验,效果相当不错。

至于计算机技术,他手中的技术绝对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

“投资这么大,国家根本无力支撑起你这个计划。”老人直指问题本质。

没钱!

计划再好,没钱都白搭。

“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现在国家确实财政收入比较有限,但是我们国家发展速度很快,财政收入也会增加。”刘韬缓缓地说道:“现在我们可以先进行试点,比如建设根服务器,可以先建设其中一部分,然后先局部组网,等到有效果之后,再进行联网,建设其他的根服务器。”

“就像织网一样,一步一步来。这些根服务器,就像重要节点。”刘韬说道:“等到我们取得成效,可以通过与其他国家合作,帮他们进行建设,赚取利润反哺国内建设。”

刘韬举了个例子:“就像金龙电脑,我们就是以出口赚取主要利润,反哺国内,让国内的电脑价格远低于海外。”

“一开始我们可以慢一些,后面慢慢提速。”刘韬说道:“按照我预测,24年时间完全可以建成整个计划。”

“至于通信方面,可以以公司企业的形式,进行运营,一边营收一边将利润投入建设,源源不断地进行投资。”刘韬对此是深信不疑的,财政收入会不断增加,同样通过公司形式运营营收、将利润投资建设。

“在建设‘京九铁路’方面,我们便有意识铺设了两条光缆,这些将会成为线路联通沿线城市,后面其他铁路建设也可以选择以此作为连接点,最终进行全国组网。”刘韬说道:“比如铁道部可以成立一个铁通,在满足自己通信要求外,也可以向社会提供服务。我们盘山集团也可以成立一个盘通或者西南移动、西南电信,以西南四省作为试验点,从而向四周延伸。国家也可以成立华夏电信、华夏移动,进行企业运作。”

有个领导听到这里,不由得说道:“这简直是乱弹琴,那么多家通信企业,这不是重复建设,资源巨大浪费么。”

“可是这也可以让大家进行竞争,良好的市场竞争,可以促进彼此的进步。”刘韬说道。

电子工业部的负责人听到这话,差点吐血。

这看起来不仅仅盘山集团要往通信伸手,甚至还要引入铁道部。

铁道部,这可是铁老大。

竟然在‘京九铁路’建设时便已经筹划着,这考虑还真是够深的。

刘韬其实没有说的是,建设‘沈海高速’就已经同时建设两条线路了。

这也是谋划在前,同时建设,免得后面还得重复建设,造成巨大的浪费。

后面哪怕需要升级,那也是直接更换电缆,走向还是那个走向。

刘韬谋划在前,要做的在后。

在通信方面,他自然也想参一手。

不仅是为华夏通信事业做贡献,还是为盘山集团留底蕴。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