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 > 第379章 建不起,真的建不起!

电子工业部,这是一个年轻的部门,直到1982年才成立。

1982年5月,国家将四机部、国家广播电视工业总局、国家电子计算机工业总局合并,设立电子工业部。

两年多过去,整个电子工业部都还没有彻底捋顺。

对于之前,盘山集团一个五机部系统的,跑去生产计算机、半导体等行业,国家电子计算机工业总局、四机部本身就很有意见,因为这是来到这个盘子夺食。

偏偏盘山集团掌握着核心技术,拿出的是先进产品。

像金龙电脑,世界畅销的个人电脑。

像‘大哥大’移动电话,全世界除了摩托罗拉就属这一款了。

还有数字固定电话,这使得原本手摇式电话在被淘汰。

可是现在,盘山集团竟然要伸手向通信领域。

是可忍,孰不可忍!

财政部负责人率先发言,“没钱!真的没钱!总投资20000亿,比整个国家十年财政收入还要多!”

“大家不吃不喝,把钱都投入这个项目,别说24年时间,就是50年时间也建不起。”

项目总投资20000亿,他一看到这个投资额,心跳都差点停掉,高血压都要直接发作起来。

20000亿啊,这可是天文数字。

他一想到这个数字,都想直接掐死刘韬。

这种规模投资,刘韬怎么敢提出来。

电子工业部的负责人也立马提出问题:“根服务器这种,我们听都没有听过,这事到底靠不靠谱啊?还有第二代无线通信技术,第一代通信技术在欧美都还没有普及,我们华夏也才刚刚在京城、魔都、羊城、鹏城、昆市、香江进行建设、开通,现在谈第二代无线通信技术,这步子是不是迈得太大?”

“还有这么大的投资,哪里来那么多钱?我们的钱又不是大风刮来的。全国人民勒紧裤腰带,估计都无法用24年时间建成。”

现在世界上最先进的移动通讯技术,便是第一代移动通讯技术。

1976年,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的工程师马丁·库珀首先将无线电应用于移动电话。同年,国际无线电大会批准了800/900MHz频段用于移动电话的频率分配方案。

而说起第一代移动通讯系统,就不能不提大名鼎鼎的贝尔实验室,1978年底,美国贝尔实验室研制成功了全球第一个移动蜂窝电话系统-先进移动电话系统。1983年,这套系统在芝加哥正式投入商用并迅速在全美推广,获得了巨大成功。

而同一时期,欧洲各国也不甘示弱,纷纷建立起自己的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瑞典等北欧4国在1980年研制成功了NMT-450移动通讯网并投入使用,联邦德国在今年刚刚完成了C网络。

华夏原本在这方面,连开始都没有开始。

结果盘山集团将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技术从军事技术转为民用技术,华夏才有了频段在900MHz的全接入通信系统。

而目前,华夏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在京城、魔都、羊城、鹏城、昆市、香江进行建设、投入使用。

其中京城、魔都、羊城、鹏城是电子工业部主导,盘山集团辅助。

但是在昆市和香江,却是盘山集团完全主导,都没有电子工业部什么事。

现在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都在试用之中,还没有推广,刘韬就提出第二代无线电通信技术,甚至在规划中都出现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

这步子跨得这么大,也不怕扯到蛋。

其他专家也纷纷进行发言,他们都还没有将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研究透、吃透,还处于一知半解中,现在竟然提出建设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甚至还筹划着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这想都不敢想。

至于互联网,这更是稀奇玩意儿。

他们中很多人那是听都没有听说过。

还有根服务器,那又是什么玩意?有那么重要么!?

刘韬听着众人的意见,面色如常,没有生气之色。

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是以数字语音传输技术为核心,GSM是1992年欧洲标准化委员会统一推出的标准,采用数字通信技术、统一的网络标准,使通信质量得以保证,并可以开发出更多的新业务供用户使用。

而根服务器、局域网、互联网等,哪怕在全世界都是属于最前沿的,绝大部分都是接触都没有接触到的。

“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现在是属于先进技术,但是我们应该知道,它采用的是模拟技术,1G系统的容量十分有限。”刘韬缓缓地说道:“此外,安全性和干扰性也存在较大的问题。”

“1G系统的先天不足,使得它无法真正大规模普及和应用,价格更是非常昂贵,我们华夏根本无力真正普及到每个人。”刘韬说道:“现在就是香江,大规模普及和应用都还有很大的难度,起码还得三四年功夫。”

“现在1G系统虽然已经在欧美都有,但是1G系统存在着许多不足和缺陷,因此,在欧美、日本都在探索更新的移动通信技术,我们不搞,那么以后等他们研制出来,我们再引进就得花费巨资,同样的建设费用只会更高不会更低。”刘韬很肯定地说道:“我并不是说现在就建设2G,而是与互联网光缆一起施工,避免重新建设。”

“现在计算机技术发展非常的快,在欧美国家,甚至已经有人将现在称之为计算机革命,或者是信息化革命,也就是说,在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革命’之后,我们迎来了第三次工业革命‘计算机革命’,或者说是‘信息化革命’。”

刘韬语气变得沉重起来:“我们错过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有了两次鸦片战争的失利,有了清末民初的一系列耻辱,各种不平等条约逼得我们华夏差点亡国灭种。我们错过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付出了巨大代价,我们是战胜国,但是没有人在乎我们,我们没有得到战胜国应有的待遇。”

“现在第三次工业革命摆在我们面前,难道我们还要再一次错过工业革命么?错过这一次工业革命,等待我们华夏的又该是什么代价?”刘韬不希望,华夏在这一次工业革命中只是一个看客,而是要成为参与者,引领者,从这次工业革命中获得更大的好处,用更短的时间完成华夏现代工业化,让华夏成为一个现代工业国家,一个强大的国家。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