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 > 第363章 ‘复兴号’动车组带来的震撼

京城西站。

此时西站还在进行建设中。

整个京九铁路共会建有209个站点,其中大陆有193个站点,香江有16个站点。

几乎所有的火车站点都是需要重新建设。

当然站点这么多,不意味着所有站点都需要停靠。

站点多,跟停靠几个站点那是两码事。

这些火车站建设,时间周期都比较长,建设个几年都是很正常的。

此时,动车组已经停在了轨道上面。

与之前出发只有一个火车头不一样,现在已经是两个火车头,另一个火车道单独拉到了京城,然后在京城进行最后的组装。

“这火车真漂亮,线条很流畅。”众人忍不住地惊叹起来。

这一‘复兴号’动车组,简直太美观了,和国内的火车完全不一样。

这一刻,仅仅只是看着“复兴号”动车组,他们就感受到一种震撼。

只是看一眼,就给他们一种“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感觉。

颜值就是战斗力,这可是铁律。

就没有人不喜欢美的事物,除非那人不是正常人。

“这个车头气动设计,可是花了我不少功夫!”刘韬指着火车头,淡笑着。

一列运行中的轨道交通车辆存在复杂的耦合关系。

什么是耦合关系?

简单地说就是指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车体和车体、车体和转向架、车体与弓网等车载设备、轮对和轨道、列车和线路设施之间,都存在着复杂的阻力、噪声、压力波、微气压波等影响和作用关系,在轨道交通车辆领域被称为“流固耦合”。

高速运行的物体在运动中最大的‘敌人’不是它自己的重量而是空气。空气对轨道交通车辆的‘杀伤力’除表现为空气阻力外,还有气动噪声、隧道微气压波、列车表面压力波,空气阻力是空气对高铁列车发力的主要方式。

轨道交通车辆的运行阻力包括两个部分:摩擦阻力和空气阻力,摩擦阻力与列车速度成正比,而空气阻力和列车运行速度成平方关系。当列车的速度提高3倍,空气阻力会是原来的9倍。

当速度达到250公里的时速,差不多80%的阻力来自气流阻力。

也因此,这‘复兴号’动车组车头尖尖的,犹如海豚一般,整体线条非常流畅,那些都是经过高精密仪器加工而成,便是为了尽可能减小空气阻力。

这种流线型设计,车辆横断面越小越好,周身减少凹凸。

优秀的气动设计,通过车体长细比、车体断面形状、车体断面面积、导流型式、驶舱倾角等技术设计,让列车在表面压力、气动阻力、气动升力、交会压力波、气动噪声等方面技术性能优越。

参观了整个‘复兴号’动车组,刘韬带着众人进入车厢里面。

当进入车厢里面,所有人都被里面的整洁、明亮给震惊了。

“这些座椅都是可以让人坐着更舒服,还可以往下调整,也可以360度转动。”刘韬演示了一下,“当动车组抵达终点站,不需要再通过绕行方式掉头,直接采用另一个火车头即可,而座椅直接调整另一个方向。”

听到刘韬解释,众人恍然了,终于明白为何这‘复兴号’动车组是两个车头。

“这些窗户都是不可开启的,全封闭式,窗户材料都是采用新型材料制造而成,非常的坚固,可以很大程度地降低噪声。”刘韬指了指窗户。

别看这只是火车,但是却是涉及到方方面面。

不然的话,全世界目前也不会只有日本和法国掌握。

“根据我计算,‘复兴号’动车组行驶时,在窗户边缘立一个硬币,几乎不会倒下。”刘韬淡笑着,没有什么比这个更有说服力了。

“怎么可能?”铁老大负责人不由得惊呼起来。

刘韬笑了笑,“大家等会可以试看看。”

带着众人参观了整个车厢,从头到尾参观了一遍。

车姐、车警、列车长、驾驶组都全部跟着,大家都被‘复兴号’动车组深深震撼着。

然后来到驾驶舱,这里的驾驶舱也与传统火车完全不一样,驾驶台上有着5个显示屏幕,还有一些按钮、操作杆。

非常的整洁、美观,又充满着现代科技感。

这让开火车显得很方便。

“这个按钮是所有舱门的控制按钮,往下按按钮变红色所有舱门都会同时关闭,再按一下这个按钮变绿色舱门都会关闭,当然在运营过程中,除非特殊情况,不然舱门开启、闭合交由每个车厢车姐来操作,然后汇报到驾驶舱。”刘韬指了指一个按钮,这些按钮都有自己的作用。

随后,每个车姐、车警开始履行自己的职责。

车姐按下按钮,关闭一个个舱门。

刘韬亲自示范如何驾驶,除了他之外,根本没有人会驾驶。

连这里面精挑细选出来的驾驶员、车长,都没有开过。

刘韬启动‘复兴号’动车组,然后一一进行讲解着。

‘复兴号’动车组启动运行,速度越来越快,显示屏上随时显示着动车组的速度。

大家竟然几乎听不到传统火车哐当哐当的声音。

刘韬开着‘复兴号’动车组,非常的轻松。

很多按钮平常是用不到的,那是一些特殊情况才会用到。

正常人稍微了解一下,都能开着‘复兴号’动车组。

接下来,他会花一定时间,培养两个车组,让这两个车组可以对着‘复兴号’动车组展开一系列的测试。

毕竟他不可能在这里面投入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他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做着。

“快看,速度已经达到100公里时速了。”有人惊呼起来,刚刚启动没多久,‘复兴号’动车组不知不觉中竟然时速已经达到了100公里。

华夏火车不是没有时速可以达到100公里的,早在共和国成立没多久,1952年研制的解放型蒸汽机车速度就达到了80公里/小时,1956年研制的‘前进型’蒸汽机车速度同样达到了80公里/小时。1957年大连机车车辆厂制造的‘建设型’蒸汽机车速度达到了85公里/小时,1958年研制的‘巨龙号’内燃机车速度便成功突破100公里/小时。

“东方红”1型内燃机车、东风1型内燃机车等速度更是达到了120公里/小时。

但是却没有哪一款机车,可以像‘复兴号’动车组这么快就达到了100公里时速。

大家完全没有感觉。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