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 > 第362章 试验段以及动车组

“我们用三四个月时间,建设京城西站到邢家村站,共251公里,作为试验段。”刘韬说道。

这一段地形比较简单,没有什么高山大河,修建起来会容易许多。

铁路、公路建设,难的不是平地修建,施工难度大、施工工期长的是过山隧道和过河桥梁。

这一段251公里长,只要投入足够的人手,三四个月完全可以建造完成。

“刘韬同志,这网络光缆是什么?”一个专家很是疑惑。

刘韬摆摆手道:“这是机密,目前保密,只需要进行铺设即可。”

网络光缆,这是为了互联网。

毕竟到时候不管是‘京九铁路’管理,还是售票、检票,都离不开互联网。

至于现在常用的电话、电报,都是属于要被时代淘汰的。

对于建设试验段,大家并没有什么意见。

毕竟有着太多新技术,有这试验段进行试验,大家也能比较放心,有什么问题,也可以及早地进行修正。

而不是等到整条铁路都建成了,才发现问题,那才是真正的完犊子了。

根据之前的安排,先进行双线铁路建设,等到双线铁路通车了,再进行复线建设。

不然的话,全部建设根本无法在1987年全线贯通。

除了进行试验段的建设外,同时会上马的还有沿线桥梁、隧道的建设,这些都得同时进行建设,不然的话根本就来不及。

按照现在的盾构机挖掘隧道,正常一天可以推进九米,哪怕加班加点,采用三班倒,无非一天就是挖掘27米。

而京九铁路最长隧道便是‘五指山隧道’,穿越九莲山东段主峰,全长4455米,一台盾构机一天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开挖,得足足开挖165天,两台盾构机同时作业,那也得83天时间。

整个京九铁路共计穿越隧道150座,桥梁549座,桥隧总长190公里,这些都是属于施工的难点,以及施工工期长的。

盾构机数量有限,只能用于那些隧道长、施工难度大的。

毕竟刘韬也无法提供几十台甚至是上百台盾构机,而且就算他提供了,也没有那么多人可以操作。

251公里试验段进行建设,桥梁、隧道、站点也都会同时进行施工。

便是这251公里试验段,铁道部也采用分段施工,然后再最终连接到一块。

整个‘京九铁路’共要组织一百万铁路工人进行建设,从而完成这一项世纪工程。

这就是铁老大,有足够强大的组织能力,可以组织一百万铁路工人进行建设,还能管理好。

要是换做盘山集团,都没有这么强大的组织能力。

刘韬也将自己的重心,转移到了‘京九铁路’项目上,特别是试验段,大连造船厂、羊城船舶工业集团一个月顶多去两天,盘山机械厂待十天,其他时间都是花在‘京九铁路’试验段上面。

盘山机械厂。

动车组已经制造完毕,总共有8节车厢,这个动车组只有一个车头,另一边没有安装车头,而是用传统的火车头拉着。

这8节车厢的动车组,将通过这个传统的火车头,从盘山机械厂出发,一直抵达京城火车站,然后进行着‘京九铁路’试验段测试。

按理说,这个动车组应该是前后各有一个火车头,从而使得火车抵达终点站后,不需要调转车头,而是通过另一个车头作为火车头,只需要把车厢里面的椅子给转过来即可。

只是现在这些铁路,不足以让这节动车组在这些铁路行驶,只能采用传统的火车头来拉。

整个动车组车身显得非常的美观,虽然轨道是标准的1435毫米,但是车厢宽度却是3.4米,车厢里面一边是两个座位,一边是三个座位,座椅是可转动座椅。

车厢内部很干净,也非常美观,看不到任何的电线。

因为这些电线都隐藏起来了!

座位上面是放行李的地方,每节车厢都设有公共厕所以及垃圾箱。

这组动车组,将会在‘京九铁路’试验段251公里上进行一系列测试,预计将进行为期两年的全内容测试。

随着‘京九铁路’施工完成的线路不断拉长,测试长度会不断延伸。

一旦‘京九铁路’完工,那么从京城出发,最快只需要十个小时多一些,不用十一个小时,便可以抵达香江九龙站。

“高铁动车组制造厂要开始进行建设,这事拖延不得。”刘韬叮嘱着。

邓明强连忙道:“领导请放心,我们一定会抓紧建设工作。”

邓明强,华夏汽车集团副总经理,此次被调来负责高铁动车组制造厂的建设。

既然制造出动车组,掌握着核心技术,自然不会白白浪费,毕竟不仅仅华夏有着庞大的市场,在国际上同样也有庞大的市场。

目前全世界上,只有日本都川崎和日立,法国TGV掌握着。

按照预计,新组建的华夏高铁动车组生产集团,将会发展成高铁动车组生产制造、高铁动车组技术研发、能源系统、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各类机电设备、电子设备及零部件等等业务,预计将拥有15万职工。

现在仅仅是注册资金,便高达10亿。

这在现在的华夏,都是非常罕见的。

至于建厂,自然不是在云省,而是会在京城。

华夏高铁动车组生产集团注册地在京城,工厂也会放在京城。

如此一来,生产出来的高铁动车组便可以快速运送到轨道上。

等到京城的生产制造厂建成后,则是会在鲁省、荆楚省、粤省各建一个工厂。

“你身上的担子很重,既要开垦国内市场,也要开垦国际市场,要参与国际竞争中去。”刘韬叮嘱着。

目前国内市场是有限的,哪怕‘京九铁路’造成了,铁老大短时间内也不会采购太多的动车组,因为像这样的动车组8节要价1.5亿。

平均一节车厢1875万元!

这都可以相当三四十车厢的普通火车价格了。

就是铁老大看到这个价格,都不由得牙齿发疼。

没办法,应用到很多新材料新技术,又要投资建厂,又不肯多订购,造价自然就高。要是能够大批量生产,那么造价就会降下来。

不过刘韬相信,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这动车组订购肯定会越来越多,因为社会需求会越来越大。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