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 > 第231章培养体系

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 第231章培养体系

作者:白白是只猫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1: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目前军中装备的54式122毫米牵引榴弹炮,得用汽车牵引着。

在战场上,因为复杂的地形环境,很多是没法到达的。

而履带式122毫米自行榴弹炮就不一样了,可以适应战场的复杂环境,机动能力很强,这边开炮后,接到命令后可以立马进行转移,到下一个地方再进行开炮。

在座的领导都是军工系统的,是真正的行家。

81式122毫米自行榴弹炮是好东西没错,可能不能大量生产就很重要了。

要是没法大量生产,那再好的东西都只能很惋惜。

刘韬给予肯定的回答。

随后他跟大家汇报了,跟中专、大专、本科院校进行联合培养方案。

焊工、电工等等技术工人的培养机制,用于培养一批专业的技术工人,也培养一批高端的工程师。

对于工厂而言,这毫无疑问是非常重要的。

而这一个过程,需要差不多五六年时间,三四年是在学校里面接受专业知识培养,两三年时间是在工厂里面接受培养,理论结合知识。

“你们厂现在摊子这么大,还能拿得出资金吗?”领导略微皱了皱眉头。

促进高校发展,借助高校培养人才,这自然是好事。

这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一些顽疾,从而培养出合格、优秀的军工人才。

可是这方面的投入也很大,‘兵工七子’再加上其他大专、中专院校,每年起码投入上亿资金。

最重要的是,盘山机械厂还得和其他科研机构抽调出专家去这些学校任教,教授学生。

还有需要提供工厂,让学生暑假、寒假实习。

“挤一挤还是有的!”刘韬点点头。

这一次伊拉克的订单,可以说为他提供了大批资金。

只要能用钱解决的事,就不算什么大事。

刘韬不希望以后生产制造坦克,没有合格的焊工,没有合格的电工,没有合格的漆工.

再说了,数控机床也得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去操控。

看似数控机床加工精度比传统机床高,操作也比传统机床简单,但是对技术人员的要求同样也更高。

目前整个盘山机械厂,也就刘韬既懂得操作,还懂得数控机床的编程,其他国家支援的技术团队,更多的还是在研究,而且还没有研究明白。

“你说的这事,我们会召集这些军工院校的校长到京城开个会。”张领导点点头。

既然盘山机械厂愿意出钱,不需要五机部掏钱,五机部只需要负责协调统筹,那就再合适不过了。

每年一个亿人民币的经费,这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些军工院校的经费困境,让这些军工院校可以进一步发展。

至于刘韬工作汇报中提到的,与伊拉克最新的合同协议,他们都知道,对于提价之事,说实在的很多领导心中是怪怪的,总觉得有些不厚道。

美元是在贬值没错,可是人民币同样在贬值。

去年的时候,1美元=1.49人民币,今年已经调整为1美元=1.7768人民币,也就是贬值了19.25%。

现在盘山机械厂提价,可是国内部队的采购价没变,甚至物价变化也并不大,这意味着盘山机械厂这外贸订单赚得更多了。

而且刘韬还提醒五机部,出口武器可以适当稍微涨一下价。

这简直是坏透了。

八天假期,转眼即逝。

刘韬在家人依依不舍的眼光下,再次踏上了返回云省的飞机。

昆市,刘韬在会议室,见到了云大、云工学院等校长。

此次洽谈的,正是盘山机械厂与他们的合作事宜。

当年云大也是鼎鼎有名的,只是全国院系大调整,其理工学院独立为昆市工学院,医学院独立为昆市医学院,农学院独立为昆市农林学院,航空并入川蜀大学、京城航空学院,法律、政治并入西南政法学院,土木建筑并入中南土木工程建筑学院、山城土木工程建筑学院,铁道管理并入京城铁道学院、潭州铁道学院。

1958年,云大由教育部下放云省政府管理,1978年恢复高考被教育部列为88所全国重点大学,今年获得博士、硕士学位授权。

云工学院早在1974年的时候,便以云第一工业学院、第三工业学院、农业机械学校的基础上扩建成立云工学院。

“刘厂长,你们盘山机械厂,真的可以每年拿出两千万给云大、云工学院?”领导忍不住问道。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始终是国之大事,历来是中国人非常看重的。

能够发展教育,对于地方领导是绝对的加分项。

两千万经费,对于云大、云工学院,都是绝对的巨款。

要知道,今年财政教育拨出是113.19亿元,这是囊括了所有初中、高中、大学,给到大学其实没有多少了,到了云大、云工学院便更少了。

两千万,比云大、云工学院每年的办学经费都要多得多。

“是的,除此之外,我们盘山机械厂将会派专家担任学校的教授,加强学校的师资力量!”刘韬说道。

兵工七子或者兵器工业直属的其他学校,没有一所是在云省,而云省是盘山机械厂的大本营,刘韬自然有这个计划,加强这里的大学力量。

大学既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同样也是科研机构。

每所学校每年两千万经费,一年也就是四千万经费,这对于省里都是一笔巨款,但是对于盘山机械厂而言,已经不算什么了,属于毛毛雨。

云大、云工校长闻言喜笑颜开,这简直是天掉馅饼。

有了这么多经费,学校想不发展都难。

更何况,盘山机械厂还会派遣专家担任学校教授,加强学校师资力量。

云大、云工经过那十年的破坏,遭受到很大的影响,师资力量甚是欠缺。

至于刘韬提到的很多专业,他们更是听都没有听说过。

不过这并不妨碍他们答应下来,每年两千万,就是让他们喊刘韬‘爹’他们都愿意。

实在是现在大学日子太难过了,根本没有什么经费,更不要说搞科研项目了。

缺钱、缺老师!

这就是现在大学的情况。

甚至于现在大学毕业生,一部分学校都在积极做学生的工作,让学生可以留校任教,以加强学校的师资力量。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