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 > 第1379章 ‘天眼’太空望远镜

与以前不同,以前新加坡官方语言是英语、华语、马来语、泰米尔语。

到了现在,官方语言就只剩下汉语!

与内地用简体字不同,新加坡与港澳台一样使用的是繁体字。

不过简体字、繁体字本来就一脉相承,除了一部份文字外,其实都看得懂,没有太大差别。

而且从某种角度而言,新加坡与港澳台一样,反而比内地更重视传统文化。

刘韬就遇到了,一个书法大师在新加坡举行展览,受到了新加坡政府的大力支持,很多市民都来到展览会,欣赏着书法。

管中窥豹,可以判断新加坡在传统文化方面的重视。

当然了,现在在传统文化方面的重视力度,各地都在加强着。

中华文化的强大影响力,再怎么重视都不为过。

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同化能力,绝对是世界最强的,也是最能凝聚民心。

越是去挖掘,越是会发现中华文化拥有无限力量。

对待中华文化,从来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地去发展中华文化,而不是一味的嫌弃、排斥或者是一成不变的吸收。

与时俱进,这个词同样也适用于中华文化。

在新加坡待了两天后,刘韬前往兰芳,来到了雅加达。

雅加达,也称之为椰城,也就是椰子城的意思,可想而知这里有多盛产椰子。

整个南洋的椰子,大量的出口到华夏。

华夏一年要消费四五十亿个椰子,而琼岛椰子产量一年大概是三亿个,远远无法满足华夏市场的需求,其他的都是从南洋各国进口。

除了喝椰子外,椰子还被加工为椰子水、椰子火锅鸡等等,在南洋就有大量华夏人投资的椰子加工厂。

除了椰子外,还有另外一种水果被大量进口到华夏,那就是榴莲,华夏一年要吃掉差不多150万吨榴莲,也就是3.5~3.8亿个榴莲,也就是说差不多占据全球91%的榴莲。

除了直接生吃榴莲外,榴莲还被用来制作榴莲披萨、榴莲冰淇淋等,深受华夏消费者的喜欢。

当然,山竹、菠萝蜜、红毛丹、释迦果等等热带水果,也都大量的出口到华夏。

华夏除了有基建狂魔的称号外,还有‘吃货帝国’的称号,这话可不是说说的而已。

正是华夏越来越强劲的消费能力,带动着南洋的发展。

而随着一体化的落实,关税的取消,价格势必进一步下跌,消费市场必然会再次上升。

抵达雅加达,刘韬继续保持着低调,不会出现在新闻报道上。

在雅加达,刘韬受到热烈的欢迎,兰芳十大财阀共同组织一场酒会,给刘韬接风洗尘。

在华夏,没有财阀的称呼,但是在港台以及南洋,财阀是真实存在。

这些财阀都有很大的影响力,往往垄断一个领域甚至多个领域,能量惊人。

在过去十几年,这些华人豪商们财富暴增,从豪商衍变为财阀。

不过这些华人财阀,又与欧美财阀、日韩财阀有着很大差别,那就是收敛得多,在做善事方面要多得多,倒是少有被骂为富不仁、周扒皮之类的。

下南洋实地考察,回到京城的时候,已经是五一前夕了。

当前世界最主要的大事,便是澳洲风云、南亚风云以及西亚风云,这是最吸引世界注意力的战争,另外便是欧洲债务危机的升级。

澳洲那里,短短几个月时间,随着美军亲自下场,被澳定义为叛军的武装,可谓是损失惨重。

美国人也不顾这些武装是美国扶持起来的,也不顾这是在澳洲,直接用空军先进行狂轰滥炸,说是地毯式轰炸都不为过,轰炸目标也不分是军事目标还是民事目标,便是炸!

除此之外,美国人也动用了各种大炮,包括240毫米的重炮。

至于巷战?

美国人已经厌倦了巷战,直接就通过空中轰炸和大炮轰炸,摧毁城市和城镇。

至于这个过程中会造成多少平民死亡,美澳联军根本不管。

或者说,在美澳联军眼中,这些人根本就算不上人!

在美澳联军的攻势下,那里的战争具体情况,只能通过美澳联军的新闻发布会了解,至于其他媒体记者根本不允许进入。

到底双方伤亡多少,根本就不得而知。

华夏也只能通过侦察卫星、侦察无人机,去了解战场的情况。

按照这个趋势,恐怕用不了几个月,这里的战火将会平息。

南亚风云,再次乱成了一锅粥,形成了多条战线,既有亮眼的表现,也有菜鸟互啄。

反而是西亚风云的土库战争,双方可谓是势均力敌,打的有来有回,可谓是可圈可点。

土耳其在现代武器的应用上,颇让人有一种眼睛一亮的感觉。

而库尔德武装依靠着地势优势,打防守反击,其武器装备并不比土军差,毕竟库尔德武装可是全部美械,除了没有海军外,陆军、空军都并不如。

在这种山地战,双方着实让各大军事观察团都有收获。

只不过土库战争相比南亚那里的双方几百万大军的厮杀,场面显得有些不足。

欧洲债务危机,不断地在撕裂欧洲,让欧洲各国的裂痕越来越大。

除此之外,世界上最引人瞩目的,便是美国墨西哥湾发生了深水地平线石油泄漏事故,成为了历史上最严重的海上石油泄漏事件之一。

美国的一艘深海钻井船发生爆炸并沉没,导致数百万桶石油泄漏到墨西哥湾,对海洋生态系统和沿岸经济造成巨大破坏。清理工作需要耗费数年时间和数十亿美元,但对生态的影响仍长期存在。

此次事件引发全球对深海钻井安全和环境保护的深切关注。

这一事故,还让当时在南洋的刘韬召开了视频工作会议,要求华夏石油集团总公司要做好安全生产工作,要以美国墨西哥湾石油泄露事故作为前车之鉴。

回到京城,刘韬去了一趟隶属于西南航空航天集团总公司的厂区,这个厂区位于京城郊区,专门制作航天相关的设备。

此次他前来这里,是因为华夏第二代‘天眼’太空望远镜已经研制完毕,即将进入发射。

华夏第一代‘天眼’太空望远镜,是90年代发射到太空的。

当年美国空间计划与欧洲航天局合作开发‘哈勃’望远镜,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被放置在地球大气层上方轨道上的望远镜,观测波长从紫外到近红外。

这一壮举引起了世界轰动,毕竟太空望远镜因为位于地球大气层之上,因此避免了大气散射的背景光,能够比地面观测站更精确、更详细地观测和记录天文现象,能够看到和测量产生辐射的能量过程,对于研究宇宙有着莫大的好处。

当时国内的相关机构想要合作,但是被毫不犹豫地给拒绝了。

所以,西南航空航天集团总公司便牵头开始搞属于华夏的太空望远镜,历经数年研制了第一代‘天眼’太空望远镜。

第一代‘天眼’太空望远镜为华夏在宇宙空间方面的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

而经过十几年的服役,以及这近二十年技术的巨大发展,在十一五计划制定的时候,便决定研制第二代‘天眼’太空望远镜。

第二代‘天眼’太空望远镜在第一代‘天眼’太空望远镜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技术升级。

刘韬看着庞大的第二代‘天眼’太空望远镜,也忍不住惊叹着,当年他就是解决第一代‘天眼’太空望远镜的核心技术,第二代‘天眼’太空望远镜就没有再参与,但是技术团队却能够大幅度提升‘天眼’太空望远镜,这个结果呈现的背后是涌现了一批杰出的科学家,是华夏科学技术领域的进步。

对于探索宇宙,刘韬是很支持的。

相比浩瀚的宇宙,地球太渺小了!

而人类,相比起地球同样非常渺小,更不要说相比起浩瀚的宇宙。

对于宇宙的探索、观测,那是会不断推动人类对于宇宙的了解。

而宇宙星空,正是最适合华夏,因为只有宇宙星空,才能让华夏不断前进,而不是当达到一定程度后就原地踏步,然后进入历史轮回的怪圈。

过去二十年,因为哈勃太空望远镜和‘天眼’望远镜,催生了四个诺贝尔物理学奖,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对于宇宙的观测探索是有多么重要的意义。

第二代‘天眼’太空望远镜,将会对华夏在宇宙观测探索方面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也将推动着人类对于宇宙有更多的认知。

整个第二代‘天眼’太空望远镜总重量高达25吨,将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将其送入到轨道。而且与第一代‘天眼’太空望远镜相比,第二代‘天眼’太空望远镜装备着离子推进器,可以根据需要调整轨道。

所谓的离子推进器,又称离子发动机,其原理是先将气体电离,然后用电场力将带电的离子加速后喷出,以其反作用力推动火箭、卫星等。

在这些先进前沿航天技术方面,华夏也是一直在进行探索中。

进步方面,也是很快,目前处于世界第一梯队。

装备有离子推进器,便可以在太空中根据需要调整轨道,虽然现在的离子推进器的推动力相对较弱,但是却稳定、高效。它无法让航天器脱离地表,但是在太空中,要知道哪怕是一点力量,都可以让航天器变轨。

这也是为何,华夏不断地将离子推进器应用于飞船、太空探测器、卫星等。

五一期间,就在全国迎来五一小长假的时候。

第二代‘天眼’太空望远镜被运输到了文昌发射中心。

这一天,发射的时间,大量游客和航天爱好者云集文昌,就为了亲眼见一见‘天眼’太空望远镜的发射。

这一场发射,采用了直播,让无数人可以亲眼见证发射。

到目前为止,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都还没有出现发射事故,执行发射任务成功率保持着100%。

随着火箭点火,火箭发动机发出咆哮声,庞大的推力推动着火箭上升。

运载火箭,哪怕诞生超过了半个世纪,但是依旧属于全球顶尖技术,掌握运载火箭的国家、组织寥寥无几。

目前全球掌握运载火箭技术的,只有美国、俄罗斯、华夏、欧洲航天局!

而欧洲航天局,到目前为止都还未能实现载人航天。

时间很短,但是却让人看得很振奋,血脉喷张。

当到了预定轨道,‘天眼’太空望远镜分离,通过卫星拍照传回,庞大的‘天眼’太空望远镜显得让人震撼,如此庞大的太空望远镜,还是人类有史以来之最。

以至于直播嘉宾,激动地表示这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太空望远镜、最先进的太空望远镜。

当然,相关科研机构更加开心,因为这一造价高达50亿人民币的第二代‘天眼’太空望远镜,在设计服役寿命20年期间,将会源源不断地将拍摄下来的星图传回地面,这些都是研究宇宙的珍贵材料。

而一旦有必要,通过维修、更换零部件等手段,第二代‘天眼’太空望远镜将能够将服役期限继续延长。

欧美的同行们,也在看着发射直播,当看到那庞大的‘天眼’太空望远镜,无不是羡慕嫉妒恨。

要知道,‘哈勃’太空望远镜设计服役期限就5年,到现在其实已经超期服役很多年了,中途经历过几次大修。不是他们不想更新、更先进的太空望远镜,而是经费不足以支撑。

不管是美国航天局还是欧洲航天局,虽然航天经费很高,但是要做的事情也很多,再加上人工成本高,造价也高,以及很多项目,别说现在的航天经费,就是将现有的航天经费再增加一倍,也还是不够。

欧洲航天局的载人航天计划一推再推,美国的重返月球计划也是一推再推。

至于太空望远镜,自然不能太设施,得缝三年补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一分钱难倒英雄好汉,欧美自然也不例外。

至于欧美一直在呼吁着,进行数据共享,共同参与,自然被拒绝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