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 > 第1378章 下南洋

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 第1378章 下南洋

作者:白白是只猫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5 22:12:4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在世界纷纷挠挠的情况下,美国第四批一万美军从伊拉克撤离,乘船从波斯湾离开,然后进入阿拉伯海,随后进入红海,通过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前往以色列。

根据美国公布的计划,将部署三万美军在以色列的边境,以维持地区的和平稳定。

虽然此举遭到阿拉伯世界的强烈反对,但是美国却依旧我行我素,愣是要如此部署,为以色列提供国防安全。

为了争取犹太资本的支持,贝拉克也是不仅将姿态做足,同样也是落实到位。

根据新的一年国防预算法案,美国的军费破万亿美元,倒不是为打仗用,而是有相当一部分军费用于退伍军人安置以及补充武器装备,撤离的美军将大量的武器装备留给伊拉克傀儡政府的军队。

这也是战争中美国人常干的事情,大量武器会留置在当地,因为撤离武器装备还得花钱,不一定比重新购买的便宜到哪里去。

而贝拉克推行的医疗保险改革法案,也是不断被爆料,这让贝拉克不见了往日轻松幽默。

即将到来的中期选举,给与贝拉克很大的压力。

毕竟要是惨败的话,接下来他的日子将会更加难过。

之所以军费预算还这么高,这里面未尝没有贝拉克与军工复合体的一次妥协,从而要去打赢中期选举。

从执掌白宫以后,贝拉克给人的印象就是轻松幽默,敬业勤恳。当初他上位时,人们激动与兴奋,不仅仅因为他是掌握世界上最强大国家的首位黑人,创造了美国历史,而且还因为他看起来足智多谋、威严高贵、谈吐不凡。总之,当时贝拉克成了人们脑海中能治愈美国国内创伤,重塑美国在海外形象的神。

人们对他抱有莫大希望,正如他的竞选口号一样,许多人都以为,他行!

然而到了现在,人们越来越失望。

在美国国内,贝拉克成了万恶之源。对许多左翼人士认为,贝拉克是一个懦弱的妥协者,尚未成熟的再就业计划并没有给支持他的选民带来多少好处,医疗和金融改革已被特殊利益集团侵蚀。而在许多右翼人士眼中,贝拉克似乎是一个教条主义者,挥霍无度,将数万亿美元浪费在了官僚机构上,寅吃卯粮,未能解决当下最紧迫的问题。

很多认为贝拉克能够将美国带出经济危机泥潭的,结果发现到现在经济危机并没有渡过,失业率并没有降低,通货膨胀率反而不断上涨,要不是欧债危机导致一部分资本外流到美国,美国经济将会更加糟糕。

还有对于高昂的军费非常不满的群体,对于军费其实没有怎么降也很是不满,哪怕贝拉克推出裁军计划,承诺将会大幅度削减军费,可是事实就是到目前为止,军费依旧居高不下,军工复合体依旧能够拿到大量的订单,吃得满嘴都是油。

在拥有高昂军费,美国却在伊拉克撤军,萨大姆的军队控制的地盘正在不断变大。民众们对贝拉克所说的,伊拉克民主政府的强大军队将会轻易碾压萨大姆的邪恶军队,表示极大的怀疑。

在欧洲,美国正在不断地被排挤出欧洲。

贝拉克强调的强化盟友体系,好像没有太大的效果,越来越多的欧洲国家被拉进了法德联盟体系,法德快反部队事实上已经取代了一部分北约的功能,北约内部出现了分裂,早已不复之前,甚至法国总统公开表示北约已经脑死亡,更是直言了当北约的历史使命早已结束,是时候解散北约了。

当年土耳其退出北约的影响,到现在还存在着。

事实上一再证明,国防安全应该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没有国防安全就没有真正的主权。

欧洲方面,美国不断地被排挤,甚至于欧盟动不动对美国的互联网科技企业开出天价罚单。欧盟也减少了从美国购买天然气和石油,在进一步加大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和石油。

而要知道,美国事实上已经大幅度减少石油进口,整体来说已经变成了石油净出口国,而不是以前的世界最大石油净进口国。

美国想着欧洲从美国进口石油和天然气,而不是从俄罗斯,那只会让俄罗斯变得更强。

对于俄罗斯率先从经济危机中复苏,美国人是很不爽的。

而俄罗斯经济危机复苏也没有什么太复杂操作,便是依靠着欧洲和东亚的石油、天然气订单。

哪怕现在天然气、石油价格没有以前高,但是问题量大。

特别是华夏的区域一体化发展,石油、天然气的需求量势必还会保持着比较快的增长。

事实上,对于未来能源需求,华夏也有自己的判断。

比如这次两会,能源进口源头多元化、能源生命线等等话题热度非常高。

现代社会,石油便是‘工业的血液’!

缺少石油,便无法谈工业,谈现代社会!

哪怕不是工业国家,一旦缺乏石油,那么汽车、摩托车、货车、飞机等等都成了一堆废铜烂铁。

华夏正在大力推动电动摩托车、电动汽车、混动汽车等,未尝没有能源安全方面的考虑。

哪怕随着加强地质勘察钻探,在华夏陆地、南洋陆地以及海洋不断发现油田,但是开采可不是那么的容易的事,油质方面也会相对比较差。

再考虑到与这些产油国的关系,华夏哪怕是在页岩油开采方面,也是有步骤进行,而不是不惜血本的疯狂爆产能。

既然是一体化,那么必然也要统筹考虑整个区域的发展,不然的话发展太过不平衡,对于一体化的发展也并不利。

两会结束,刘韬去了一趟南洋进行实地考察。

作为改革后最先迈出国门,积极在南洋投资,盘山集团在南洋拥有非常广泛的利益,资产极为惊人。

盘山集团拥有在南洋最多的港口、最多的铁路、最多的加油站、最多的电站

交通、能源等涉及到基本民生、经济大动脉的,盘山集团都涉及到,而且还都做到最大。

比如现在,盘山集团所属的南方电网,占据着整个南洋供电的半壁江山,大量的水电站、火电站,都是南方电网控制的。

比如港口,不少现代化港口的控股股东,都是盘山集团所属的华夏港务集团总公司。

此次南下南洋实地考察,除了考察盘山集团在南洋的情况,还要考察南洋这边的民心,以及快反部队的整合。

学习欧盟的快反部队,东盟这里也建设快反部队,总共要整合成42个合成旅和2个合成师共50万陆地快反部队,快反部队以轻型合成旅为主,辅之以中型合成旅、两栖合成旅、空突旅!

快反部队主要是确保着东盟的安全!

至于海军,则是由四艘001型轻型航母为核心组建的四支航母编队,用于确保海域的安全。

空军,则是包含了大量的二代机、二代半战斗机以及一部分三代机。

至于歼20战斗机,短时间内都是会部署在华夏。

所有的兵种再加上吴景部队,整个东盟共有百万武装力量,足以确保整个区域的安全。

毕竟这百万武装力量,定位便是区域防御,而不是战略进攻。

从之前便开始,预计到2015年,建成这百万武装力量。

这个过程,避免不了淘汰一部分,会触及到一些人的利益。

不过一体化乃是大势所趋,任何个人或者个别势力,根本就无法阻挡。

4月中旬的时候,刘韬来到中南半岛一座大型军事基地,这里是一个超大型合同战术训练基地,被命名为‘中南联合训练基地’或‘中南合同战士训练基地’。

这里将作为训练中南半岛环境的作战,包括山林作战、雨林作战、两栖作战等等,整个军事基地范围,包括了河流、山、林、雨林、泥潭等等复杂地形环境。

目前整座军事基地都还处于建设中,预计要到2011年才能建成投入使用。

而建设期间,调集了一个轻型合成旅在这里进行保密以及初步环境适应。

刘韬抵达军事基地,亲自视察了这座正在建设中的大型军事基地,见了建设工人,这些工人已经在这里足有数年,每人每年也就只有一个月的探亲假。

亲自来到这里,才能感受到这里地形的复杂,也更能了解,在这种复杂地形环境,现代化作战具备的难度,如果对于环境不了解,那么部队的战斗力连一半都发挥不出来。

沙漠作战、平原作战、南方多水系地作战、山地作战、高原作战、山林作战、雨林作战、两栖作战等等,这些都是需要进行摸索、针对性训练,才能确保部队战斗力的发挥。

当然,在海岛之类,还会训练登陆战等训练科目。

钟跃民陪同着刘韬实地考察军事基地,介绍着情况。

当年调任某重型合成旅担任副旅长,同时兼任重型合成营营长,几年前钟跃民调任某轻型合成旅旅长,因为有山林作战和雨林作战经验,被调到这里,保卫着军事基地顺利进行。

相隔多年再相见,钟跃民心中愈加感慨。

当年的当机立断,使得自身的命运发生了巨大转折。

再给他重来一次的机会,他依旧会做如此选择。

实地考察此军事基地后,刘韬继续南下。

大半个月后,他来到了克拉运河,此时克拉运河早已完工投入运营。

因为缩短了至少1200公里航程,使得很多船只都选择了克拉运河,哪怕为此需要缴纳一笔费用。

每年克拉运河的营收便超过了60亿人民币,而这还不考虑物资补给、船只维修、船员上岸消费等额外的收益。

周边区域可以说受益这条运河良多。

为了保护这条运河的安全,这里不仅部署了防空导弹,还部署了岸基反舰导弹。

这里还有专门的海警力量,用于打击海盗以及极端分子。

也因为这条运河,盘山集团正在规划,在周边建立一个大型石化基地,用于供应周边区域,从而减少成本。

距离这里不远的,便是一支轻型航母编队,当这里出现状况的时候,这支轻型航母编队将会第一时间支援这里。

在另一边,同样也有一个海军军事基地,距离这里并不远。

当然,运河投入运营,对马六甲海峡有所影响,但是倒不至于完全取代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

因为海运的繁忙,实际上新加坡经济发展还是很快,是南洋最先走出经济危机的。而且新加坡也充分利用船小好掉头的优势,很快就完成掉头,完成转型。

至少刘韬在离开克拉运河来到新加坡,就感受到新加坡的繁华,到目前为止,新加坡是整个南洋发展最好的城市。

这是一座真正的现代化城市!

虽然新加坡很小,面积总共就733平方公里,人口500万,也就香江的差不多一半大小,但是在新加坡这里,却是堪称发达地区。

如果说整个南洋哪里能称得上发达地区,那莫过于新加坡这座城市了。

在区域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新加坡也是大有可为,比如新加坡就在积极争取成为南洋的金融中心、国际大都市。

新加坡这里,是整个南洋富人以及财富聚集地之一,是南洋这里富人最想去的城市之一。

新加坡的高等教育,也是搞得比较不错,是整个南洋在教育方面搞得最好的。

而且实现区域一体化,这也意味着新加坡不必再投入大量的军费用于维持一支现代化军队,就如同原来的欧洲各国那样,享受着巨大红利,可以节省大量的军费用于社会福利、经济结构调整。

这里的水、电,也都能够得到保证。

至于反对一体化,在新加坡这里几乎不存在,毕竟这里原本就是一座以华人为主体的城市,到了现在这里华人华侨占比达到了90%,这使得新加坡反而是积极推进区域一体化,态度可以说是整个南洋最积极的。

新加坡很繁华,是刘韬南下实地考察所到城市中最繁华的,同时也是在多元化、包容、开放等方面做得最好,在很多方面都值得内地学习的榜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