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人类失踪,幸好我有亿万克隆体 > 第170章 高温冻死

人类失踪,幸好我有亿万克隆体 第170章 高温冻死

作者:彩虹之门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1:5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对于奥尔特云,李青松心中一直有一些好奇的地方。

那便是,奥尔特云……真的存在吗?

虽然各种太阳系演化理论都支持奥尔特云的存在,且太阳系内部也发现过一些疑似来自奥尔特云的天体。譬如彗星、小行星之类,但真正的奥尔特云,不仅人类,李青松也从未观测到过。

据估计,奥尔特云之中的天体,单单是尺寸在1公里以上的,便可能有上万亿颗,就算是尺寸在20公里以上的,也大概有几十亿颗。

奥尔特云天体的总质量加起来,更是高达地球质量的五倍以上。

比五颗地球更多的质量便这样散布在太阳系的边缘,从未被任何人看到过。

如此之多的天体和质量结果却竟然从未被看到过,这似乎很难理解。但其实原因很简单。

奥尔特云的范围太过广袤了。

从距离太阳0.03光年到1.5光年之间的区域,都可能属于奥尔特云。

这一片区域的总体积约为1.17亿亿亿亿亿立方公里,五倍地球质量约为3*10^25千克,将这些质量散布到如此广袤的区域之中,平均每一立方公里能分到的质量不过才万亿分之2.6克而已,大约等同于一颗PM2.5颗粒的几百分之一。

五倍地球的质量看似庞大,但相比起如此广袤的区域仍旧太少太少,这里的物质稀薄程度仍旧太高太高。

要在如此浩瀚的空间之中寻找一颗尺寸可能仅仅几十公里,甚至几十米的天体,可不容易找到。

但验证奥尔特云是否真的存在,对于李青松来说具备极为重要的意义。

这能让他完善自己的太阳系演化理论,更进一步增加对于宇宙太空的了解。

这从短期内看不到好处,无法转化为战力或者具体的技术,但长远来看极为重要。

人类文明,不,李青松认为,所有的智慧生命所掌握的一切知识,一切物理学理论,从本质上来说其实都是对这个宇宙的了解。

对宇宙了解的多少,决定了这个文明能掌握到多少知识,进而拥有多高的科技和战力以及生存能力。

而研究太阳系的起源,便是一种增进对宇宙了解的过程。

如果未来自己能到达更高级别的科技层次的话,自己还会对更多的星系,更大尺寸的宇宙结构展开研究。

在这个距离上,李青松操纵着众多无人探测飞船离开舰队,分散在了广袤的太空之中,如同一面筛子一般,开始在这一片广袤的太空之中细细筛选。

最远的无人探测飞船与主舰队的距离达到了约1亿公里。

以主舰队为圆心,以1亿公里为半径,如此,李青松的探测截面便达到了约3.14亿亿平方公里。

以此处为起点,假设奥尔特云边缘为距离太阳1光年,那么,从此处航行到奥尔特云边缘,便等于李青松扫描探测搜索了一个底面积为3.14亿亿平方公里,高约为1光年的圆柱体。

这个圆柱体的体积达到了大约2.95*10^29立方公里,约占奥尔特云总体积的千亿分之二点五。

以现有理论之中,奥尔特云物体总质量为地球五倍,也即3*10^25千克计算,假设这些物质是均匀分布的,那么扫描千亿分之二点五的体积,从概率方面计算,大约能发现7.5*10^14千克,也即约7.5百万亿吨的物质。

7.5百万亿吨的物质,以理论之中奥尔特云内彗星或者小行星的平均密度,也即约0.6克每立方厘米计算,这些物质,大约等同于一颗半径为67公里的小行星,或者300颗半径为10公里的小行星。

总的来看,如果现有的太阳系演化理论是正确的话,那么这一趟旅程之中,发现奥尔特云宏观物质的概率还是很高的。

一片浩瀚虚空之中,李青松便操纵着这支庞大的舰队不断的加速,不断扫描身边的所有虚空。

时间便这样悄然流逝着。

李青松发现自己所处空间的物质密度一直在不断的降低之中,从太阳系周边的每立方厘米约3到10个粒子,降低到了现在的每立方公分约0.05到0.1个粒子。

密度降低了十倍不止。

但很特殊的一件事情是,这里的“温度”却很高,甚至高达上万摄氏度。

在地球上,上万摄氏度的高温可以融化一切。但在这里,上万摄氏度的高温却什么都融化不了。

把克隆体丢到这高温里,反而有可能被慢慢冻死。

原因很简单,温度是有关粒子平均动能的指标。这里的粒子运动速度极快,便意味着温度极高。

但它们的物质密度却又极低极低,就算单个粒子的动能再高,从宏观来看整体能量依旧极低,如此便出现了高温与冻死同时共存的景象。

这似乎与之前的预计有些不太一样。李青松果断派出了更多的科研力量,开始就这一现象进行研究,试图找到导致这种事情的背后原因所在。

就算在这空无一物的浩瀚虚空,也仍旧会有太多太多李青松前所未见的物理现象发生。

这一次迁徙不仅仅只是迁徙,还是一次科研之旅。

时间便在不断的观测,不断的研究,不断的加速之中流逝着。

数年时间悄然而过,舰队终于加速到了预定的最高速度。

李青松的迁徙舰队要比当初蓝图克人的迁徙舰队速度更快一些,达到了4%光速,也即约1.2万公里每秒。

此刻到达最高速度,舰队加速停止,那始终笼罩整支舰队的,因为加速而带来的大约等同于地球250分之1的重力终于消失。

生活在滚筒飞船之中的蓝图人和克隆体们,终于不用再受那总是若有若无的,似乎总是将自己向一边拉扯的微小重力困扰了。

此刻,舰队与太阳的距离达到了1.8万亿公里,约0.19光年。

在这个距离上,李青松再度回头看向太阳。

苍穹之中,太阳仍旧异常明亮,极为显眼。

在这里看到的太阳,其视星等仍旧有约-6.34等。

如果站在地球上的话,金星是全天除了太阳月亮外最亮的天体。但它的亮度也仅有-4.89而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