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人类失踪,幸好我有亿万克隆体 > 第112章 电磁炮!

人类失踪,幸好我有亿万克隆体 第112章 电磁炮!

作者:彩虹之门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1:52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第一座超算,李青松交给了玉皇AI,全面增加了它的能力。

于是,李青松看到,在玉皇AI的统一管理协调之下,整个木星系统的所有基地,所有的不同行业的AI系统,在这一刻运行的更加协调,合作的更加完善。

不同物资的原材料的运输,工厂之中的生产,库存,后续的运输,以及入港、出港,下一座工厂的加工,以及最后的应用,整个链条如同道路终于彻底贯通了一般,配合的天衣无缝。

伴随着100座2纳米工艺芯片工厂的投产,很快便有更多的良品2纳米芯片生产了出来。

这时候,李青松建造了第二座超算,并将其交给了自己第二重视的AI,悟空。

现阶段暂时还没有合用的战舰供它操纵,进行演练以获取数据开展进化,它便只能在这座超算之中暂时先展开虚拟空间的自我对战,并继续展开进化。

虚拟空间无法完全真正反应现实,虚拟空间之中的对战也无法真正代替现实之中的对战。

因为现实之中情况太过复杂,而超算就算算力再高,也不可能将现实世界之中可能遇到的情况全部模拟到。

不过这总归也算是个参考,大不了未来再一一和现实对照就好。

于是,这第二座算力提升巨大的超算也开始了全天候全功率运转。

看着悟空AI终于不再受到算力不足的困扰,李青松心中终于松了口气。

“算算时间,我来到木星系统已经80多年了啊……

80多年的殚精竭虑,日夜发展,终于发展到了这个阶段。

不过这仍旧只是个开始。想要对抗蓝图克文明,依靠我现在的科技实力和工业实力,可完全不够啊,还要继续努力才是。”

放下心中那一点喜悦,李青松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了另一处实验基地之中。

电磁武器研究基地。

在之前进行二次加压推进器小型化、芯片技术研究之时,李青松也始终在分出相当一部分物力和脑力,进行战舰相关的技术研发。

电磁武器就是战舰相关技术之中的一个重点。

这些年之中,李青松所掌握的电磁武器技术不断进步迭代。

电磁推进技术,李青松在离子推进器、电磁弹射器方面俱都有所涉猎。

但作为武器来应用,制造电磁炮的话,其技术细节和这些设备又有所不同。

相比起离子推进器所需要推进的亚原子粒子来说,电磁炮需要推动的弹丸太大。

从亚原子粒子到哪怕仅仅零点几克的电磁炮弹丸,质量增加何止千万倍?

相比起电磁弹射器来说,电磁炮弹丸又太小。

从上千吨重的标准货物箱,到仅仅零点几克的电磁炮弹丸,质量缩小何止千万倍?

于是它便正好处于一个微观宏观的模糊地带,再加上还需要考虑射速、瞬时加速度、稳定性、能耗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导致电磁炮武器的开发出现了巨大的困难。

但困难也要上。未来的星际战争,火药武器没有参与的资格。

一段时间的艰难研究之后,李青松终于开发出了第一代电磁炮。

这种电磁炮使用的是超巨型线圈推进技术。

为了达成电力到磁力,最终再转化为动能的过程,李青松建造了极为庞大的电磁线圈。

这种线圈直径足足有20米,长度高达50米,名副其实的庞然大物,如同一尊可以摧山倒海的大炮一般。

但这大炮的威力,却着实有些说不出口。

它每发射一颗弹丸就要耗电一万度,结果却只能将一颗质量仅为0.1克的弹丸,以每秒钟300米的速度发射出去而已,连火药枪的威力都不如。

不仅如此,每发射一颗弹丸,它还必须要休整一分钟左右的时间,才能进行第二颗弹丸的发射。

如此之低的射速,连手枪都不如。

但没关系,只要能遵循电磁炮的技术原理,真正将它造出来就行。接下来所需要做的无非就是水磨工夫,一点一滴的迭代优化提升而已。

恰好,李青松已经实现了最大意识连接数的极大提升,直接从1000万暴涨到了一亿,脑力极大充裕,物资供应极大充裕。

于是众多克隆体便在李青松的操纵之下来到了这处实验基地。

在进行着大规模的生产,无数个科研项目的研究,以及芯片技术快速迭代的同时,开启了全力以赴的电磁炮的技术升级工作。

第一代电磁炮容易损坏,一台产生不了多少数据?

那就造它个1000台,同时展开试验!

第一代电磁炮耗电量极大,现有电厂无法满足电力需求?

那就每一台电磁炮都造一座核裂变发电厂,专门为它供电!

第一代电磁炮生产难度极大,现有产能无法满足要求?

那就造更多工厂出来,专门用于电磁炮零部件的生产!

在这种情况之下,仅仅只用了几年时间,在第一代电磁炮坏了又造,造了又坏的情况之下,李青松需要的所有数据便全部产出。

于是在这基础之上,李青松迅速研发出了第二代的电磁炮。

第二代的电磁炮相比起第一代有了极大的性能提升。

它的直径缩短到了4米,长度缩短到了30米。耗电量也降低到了之前的十分之一。

对应的,其性能却有极大提升。

它发射的电磁炮弹丸,出膛速度首次突破了1公里,射速也达到了每分钟10发。

虽然还是比不上火药枪,但已经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

仍旧采取第一代电磁炮那种研究模式,李青松直接又造了一千台出来,然后继续收集数据,继续试验各种各样的构型和猜想,继续孜孜不倦的研究。

很快第三代电磁炮诞生,然后是第四代,第五代……

每一代电磁炮的性能相比起之前,都会有巨大的提升。

便在这种情况之下,十几年时间慢慢过去。一直到此刻,2纳米芯片量产投入使用,超算已经建成的现在,最新一代,也是李青松认为具备真正战争实力的第八代电磁炮终于定型,研发成功。

现在,便是这第八代电磁炮展开实验的时候。

今天的五更完毕!不过还有一章哈,为盟主Ylarod加更一章!估计八点多能写完发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