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老婆是花木兰 > 第654章 马政

我老婆是花木兰 第654章 马政

作者:最后的烟屁股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2:06:37 来源:平板电子书

设立科考之事赵俊生一直在考虑,这件事情他征求过乾国上层一些大臣和官员们的想法和意见。

赵俊生没想到消息传得这么快,连刘宋方面都知道了,此时大殿之上乾国一些大臣、各方使臣和受邀的乾国名人们也都竖起了耳朵。

赵俊生沉吟一下说道:“此事孤一直在考虑,也征求过一些大臣的看法和意见,大部分人对此时还是持赞同态度!”

谢灵运却是皱眉说:“大王,外臣认为这种科考制实际上只不过是多此一举罢了,有学识之人绝大多数还是士族之人,换汤不换药而已!”

“南朝使者之言,本官不敢苟同!”裴进站出来大声反驳,他说:“我乾国已经在各地陆续开始设立学堂,适龄孩童皆可入学,只要假以时日,就算是贫民之家咬咬牙也可以捧出来一个读书人!”

“那样就更不妥了,读书乃是高雅之事,贫贱子弟岂能读书?若是贫贱之人都能读书还参加科考,甚至做官,这世道岂不是乱套了?贫贱之人身来就贫贱,富贵之人生来就富贵,若是让贫贱之人有可能与富贵之人平起平坐,天下岂不要大乱吗?”一个北魏朝廷使者站起来大声呵斥。

“天下大乱?难道当今天下不够乱的吗?就算再乱也乱不过现在吧?”梁寂立即起身反驳。

赵俊生压了压手对众人说:“好了,此事是我乾国的内政,诸位使者最好不要干涉,我国绝不允许任何人和势力企图干涉我国内政!来,上歌舞”。

一队宫廷女子在乐器的奏乐声中踩着小碎步走进了大殿,在大殿中间翩翩起舞,乾国大臣和各方势力使者们都看的如痴如醉。

进行科考制度选拔官吏是赵俊生经过深思熟虑的,并非是一时脑热。

这个时期贫富差距极大,社会阶层矛盾、各族之间的矛盾都非常大,普通百姓们几乎没有任何政治权利,这也是南北朝时期经常发生社会动荡的原因。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赵俊生认为通过施行科考制度选拔官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社会矛盾,这给了平民子弟改变命运的机会,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

而赵俊生也想通过这种办法彻底改变士族门阀控制天下政治格局的现状,因为他知道,如果不采用科举选拔官吏的制度,乾国开国这些大臣和武将只需要再过十几二十年就会变成新的门阀。

随后几天,各使臣纷纷离开乾京。

此时新立国的乾国上下都把主要精力放在农事方面,各级官府除了留守之人,其他官员纷纷去下面查看农田种植、锄草、灌溉事宜,对于水利设施不齐全的郡县,上级官员都要对下级主管官员进行严厉的训斥和警告,对于出现农田荒芜的情况,官府对荒芜农田的所有者要进行严厉的惩罚,最严重的要剥夺其所有权,改售给其他农人。

赵俊生和花木兰此时却在关心畜牧业的问题,此前对南朝的战争中战马的损失太大了,战马一旦损失就必须要及时进行补充,否则军队的战斗力就会锐减。

实际上乾国并不缺马,但缺合格的军马,把普通的马驯养成军马非一朝一夕之事,所以必须要有一处甚至几处随时可以为军队供应军马的养马地。

乾国目前还没有大规模养马地,乾国目前所用的战马多来自东敕勒和从武川到御夷镇之间的蛮族部落,由这些蛮族部落提供的马经过马夫们的调教之后作为军马供应军队,毕竟驯养的时间太短,马还没有完全驯化。

不过这些蛮族的马匹质量参差不齐,想要有合格的军马必须要有专门的养马地和进行精心的培育,这就需要专门划出一大片草场饲养军马,也需要精通培育良种马的马夫。

赵俊生作为一国之王并不缺乏精通培育良种马的马夫,但选择一块合适的养马地却是重中之重。

首先,这个养马地必须面积够大,气候适宜、水草丰美;其次,养马地所在的位置很重要,不能太靠近敌对势力辖区,

在赵俊生看来,最适合的养马地当在并州北部、河套地区和阴山南北,但是目前除了武川至御夷镇之间的所在地区,并州和河套地区都不在他的控制区。

而武川至御夷镇之间的地区虽然在他的控制下,但距离柔然太近,而北方边境线太长,对柔然人是防不胜防的,不可能把每一处边境线都守得固若金汤,如果在这一带建立专用军马养马地,一旦被柔然人偷袭得手,乾国就可能面临军马缺乏的尴尬境地。

六月二十,赵俊生和花木兰前往武川镇,一路上巡查了沿途各段长城、关隘和戍堡的守备情况、军伍操练和士气、兵器器械等情况,这些情况比赵俊生预想的要好一些。

七月初一,赵俊生和花木兰抵达武川,这次来武川,一是寻找大型养马地;二是为巡查北地边境军堡戍堡的守备情况;三是为避暑。

已经被赵俊生封为高阳侯的高修带着武川镇大批兵将们前出十几里来迎接,双方在武川镇以东十五里的位置碰面。

“臣及所有将士恭迎大王和王妃前来巡幸武川镇!”

赵俊生勒住缰绳停下,抬手说:“众将将士免礼,先回城再说!”

“多谢大王!”

队伍继续向武川城方向前进,赵俊生示意高修跟他一起走。

“怀朔镇和沃野镇那边的情况如何?与武川这边是否敌对?”赵俊生问。

高修说:“来大千负责怀朔镇和沃野镇之后与我武川镇这边虽没有翻脸,但也没有从前的亲近了,但在对付柔然的问题上双方还是会互相通报消息,不过却不会互相派兵增援!”

赵俊生点点头,问道:“柔然人这两年对武川这边的压力是否增大?”

高修抱拳说:“臣正要向大王禀报,这两年柔然人的小股游骑经常出现在漠南,但我军巡逻骑兵队赶到之后他们又迅速退往北边,他们出现的次数越来越频繁,臣觉得这七八年柔然人的实力应该恢复了不少!”

赵俊生听了这话,对此次在武川附近寻找一大型养马地的事情不太抱希望了。

到了武川城之后,赵俊生和花木兰发现这城比他们当年筑城之时要繁华了许多,人口密集度大大增加,商业气息很浓厚,人口一多,若不进行有效管理就显得杂乱无章,到处都是臭气熏天。

赵俊生顾着高修的面子,没有提这事,花木兰是一个急性子,直接说:“高修,当初我们离开的时候把一个干净整洁的武川城交给你,你看看你现在都脏乱成什么样子了!”

高修面露尴尬,这两年他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练兵和盯着柔然人这方面了,从而忽略了武川城的城池建设和卫生维护问题。

他说道:“王妃教训得是,武川城是该整顿一番了!”

赵俊生和花木兰在武川城内休息了一天,次日前往周边地区巡视,一连五六天把武川镇辖区内跑了一个遍,不但查看了所有的驻军戍堡、烽燧和哨所,还把水草茂盛的牧场都查看了一遍。

武川镇整体上来说在军备方面还是很合格的,至少赵俊生挑不出多少毛病,而在查看几个大型牧场时,赵俊生也发现了,适合做军马养殖和培育养马地的位置都比较靠近边境,很容易被柔然人偷袭。

赵俊生最终还是放弃了把军马养殖和培育的养马地放在武川镇的打算,离开武川前他跟高修交了个底,一年之内,乾国朝廷为了维持文武平衡的状态,必须要从各边镇和地方提拔几个大将去乾京任职,而高修是最合适的几个人选之一,所以他让高修把这边的事情尽量安排好。

七月十八,赵俊生和花木兰一行人来到了松漠地区。

自从库莫奚、契丹和勿吉的白山部和粟末部被花木兰率大军剿灭之后,西辽河以南和东辽河两岸广大地区被迁来了不少河北之民,但依然是地广人稀。

此时这一地区拥有大片的草场,水资源也非常丰富,特别是从前库莫奚和契丹人活动的范围内很适合养马。

赵俊生查看之后立即决定把养马地设在辽河流域以南地区,但为了防止因大量放牧而造成土地沙漠化的问题出现,他把养马地分为十个区域,尽量分散单位面积内的马匹数量。

军马的养殖和培育只是畜牧业其中一个分支,畜牧业的发展对于现在的乾国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军队和民间百姓们对肉食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乾国也必须出台相应的政令扶持畜牧业的发展。

乾京方面出台政令规定,在保护土壤植被覆盖面积的前提下,农户一次可以养一头牛和三只羊,家中条件不好买不起牛羊的,可以向官府申领一头牛犊或三只小羊羔,三年之后必须还给官府一头牛犊和三只小羊羔。

农户若不养牛羊,也可以养马,原则上每户只能养一匹马,若是马适合做军马,可以卖给军队;私人若要大规模养殖牛羊马匹,必须要有面积足够大的牧场和合格马倌,然后才能向官府申请,适合做军马的只能卖给军方,不适合的只能出售给民间用来拉车和耕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