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帝国崛起:西班牙 > 第三百六十四章 :南非纠纷

帝国崛起:西班牙 第三百六十四章 :南非纠纷

作者:疯艺炯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53:2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奥匈帝国向西班牙购买战列舰的行为,最终引起了波及整个欧洲的海军军备竞争。

德国和意大利也都有建造战列舰的计划,法国和俄国自然也不甘落后,他们也分别宣布了自己的战列舰建造计划。

英国自然不用多说,他们建造战列舰的速度是最快的,目前拥有战列舰数量也是最多的。

这场波及整个欧洲的海军军备竞赛并未引起卡洛的关注,因为在遥远的南非,英国殖民者和布尔人之间的冲突,似乎已经要达到不可调和的地步。

不得不承认,葡萄牙的粉红地图计划失败之后,布尔人在南非的状况也变得糟糕了许多。

英国的殖民地一下子扩张到了刚果地区的南部,再加上葡萄牙的莫桑比克殖民地,直接将布尔人包围了起来,只剩下德兰士瓦共和国东部的一小块沿海地区,还能通过港口与外界交流。

随着英国殖民地的不断扩张,布尔人的生存空间也被不断的压缩。更要命的是,布尔人的居住地区不断的发现各种珍贵的矿产资源,这也引来了更多的英国殖民者的觊觎。

早在三年前,也就是1890年,为了应对不断涌来的英国殖民者,德兰士瓦政府就宣布,居住在约翰内斯堡的所有外国侨民都要缴纳全额的赋税。

这些缴纳足额赋税的外国侨民却不能拥有参加总统和立法会选举的权利,除非他们在德兰士瓦居住满14年并且加入德兰士瓦共和国的国籍。

另外,所有未获得德兰士瓦共和国国籍的外国侨民,都不得担任德兰士瓦的政府公职。侨民的子女不能进入政府资助的学校,也不能享受德兰士瓦颁布的医疗补贴等等。

这样的规定一经颁布,立刻引起了英国殖民者的不满。因为德兰士瓦几乎被英国殖民地包围的原因,这里的殖民者也大多都是英国人。

说白了,德兰士瓦共和国的规定,主要就是针对英国人的。

面对如此**的针对,英国人怎么可能接受呢?

为了报复回去,以开普殖民地为首的英国殖民地增加了对德兰士瓦共和国的关税,并且禁运了一些德兰士瓦共和国稀缺的资源。

德兰士瓦共和国也不肯让步,他们紧接着增加了对英国殖民地的关税,并且制定了专门针对英国侨民的高额税收和经济限制政策。

正因为双方的互不相让,让布尔人和英国人之间的关系迅速恶化。虽然没有大规模战争的爆发,但一些边境地区的小冲突已经相当常见了。

欧洲各国对英国与布尔人之间的冲突报道的不亦乐乎,他们实在太乐意看到英国在非洲地区吃瘪了。

这样的报道也加大了英国对布尔人的仇视,正是因为这些布尔人,才导致英国在非洲的殖民扩张遭受了阻碍,最终让德国人抢下了一片东非土地。

德国的东非殖民地位于葡萄牙的莫桑比克殖民地以北,恰好就在英国开罗开普敦连线之上。

这也让英国人策划许久的开罗开普敦连线直接破灭,除非能够吞并德国的东非殖民地,或者吞并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刚果殖民地,才有希望重新让开罗和开普敦联系。

但很明显,不管是吞并德国的殖民地还是将目光放到刚果地区,都不是轻易能够达成的。

德国有着三国同盟的加持,自身是欧洲的超级强国,和英国也是不分伯仲的。

西班牙虽然要弱一些,但也不至于被英国人随意拿捏。不能搞定西班牙,拿到葡萄牙的殖民地也没什么作用,还会让葡萄牙人更加仇视英国,这明显是划不来的。

也正因为如此,英国在非洲的殖民重心逐渐从开罗开普敦连线变成了两头经营。

北边的埃及殖民地扩张还是相当顺利的,在扩张过程中也没有遇到什么强敌阻碍。

至于南边的开普殖民地,唯一的阻碍就是德兰士瓦和奥兰治了,也就是布尔人。

英国和布尔人之间的争端在此之后的两年时间里,一直被欧洲各国所津津乐道。

英国人对布尔人的仇恨也越来越深,他们已经迫不及待将非洲地区的布尔人扫进历史的垃圾桶,灭亡德兰士瓦和奥兰治两个布尔人国家了。

时间很快就来到了1895年。

在这两年的时间里,西班牙也是经历了较大的变化的。

首先就是五年造舰计划的顺利完成。

五艘战列舰均已在1894年7月之前建造完成,最晚的腓力二世和卡洛一世号战列舰,也将会在明年的一月份完成下水测试阶段,正式服役于皇家海军。

至于比较早的斐迪南二世和伊莎贝尔一世号,都已经在1892年的上半年完成建造,在1893年的下半年服役于皇家海军。

目前即将服役的是卡洛斯一世号战列舰。这艘战列舰于1892年5月份正式开工,在1893年的12月份完工并且进入下水海航测试阶段。

预计在今年的中旬左右,西班牙的皇家海军就能迎来卡洛斯一世号战列舰的服役。

到时拥有三艘战列舰的西班牙皇家海军,也将彻底跻身世界前三的行列。

除了英法之外,德奥意俄四大列强在战列舰方面的进度均赶不上西班牙,这也是西班牙能够成为世界第三海军强国的原因。

当然,西班牙的海军规模也没能和后面几个国家拉开差距。

英国的海军规模独一档,法国又在其后独居一档。在此之后,西德奥意俄五个国家的海军规模是处于同一水平的。

评定这五个国家海军实力的唯一标准也就是战列舰的数量,毕竟战列舰是此时最强大的主力军舰,其在海军决战中的作用是其他的军舰无法比拟的。

值得一提的是,西班牙为奥匈帝国建造的三艘战列舰也都已经开工建造。

第一艘战列舰于1893年5月份正式开工,在去年年底就已经完工并且进入海航测试阶段。

剩下的两艘战列舰也差不多能在今年左右进入海航测试阶段,在1896年年底到1897年年初,这三艘战列舰都能交付给奥匈帝国海军。

海军的强大对西班牙来说当然是一件好事,但要是和非洲大陆发生的事情相比,那还是后者更让人感到兴奋。

1895年年初,英国矿业巨头塞西尔·罗德斯成为英属开普殖民地总督。

他旗下的矿产公司在德兰士瓦周边地区发现了一座巨大的金矿,这一消息也轰动了整个开普殖民地。

发现金矿不仅代表着矿业公司会赚大钱,也代表着周边的民众可以成为淘金客。金矿周边都是可以赚大钱的地方,发现金矿的消息在不少的英国人看来,这可代表着一张又一张的英镑。

金矿的消息自然也被德兰士瓦政府得知。

因为这段时间英国和布尔人的关系已经相当糟糕,德兰士瓦政府几乎没有丝毫犹豫,就以英国在德兰士瓦土地非法开采矿产的罪名,强行驱逐了英国的矿产公司,宣布新发现的金矿为德兰士瓦共和国国有财产。

这一下子引起了塞西尔·罗德斯的不满。作为矿业巨头,他当然清楚一个大型金矿带来的收入。

更重要的是,此时的塞西尔·罗德斯已经功成名就。作为开普殖民地最有权势的人,他无法容忍布尔人对自己的挑衅。

塞西尔·罗德斯邀请了自己的好友,担任南非矿业公司高级职员的詹森博士带领500多名隶属矿业公司的警察和士兵,重新返回了发现金矿的地方,想要将金矿强行占领。

这一举动引起了德兰士瓦共和国的强烈不满,并且派出了军队与詹森博士率领的公司隶属武装力量展开了交战。

虽然南非矿业公司购买了好几挺机关枪武装自己的军事力量,但在成规模的国家军事力量面前,终究还是无法抵抗后者的。

超过500名隶属矿业公司的士兵在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激战之后,付出了100多人的伤亡。

包括詹森博士在内的其他矿业公司高层均被德兰士瓦共和国俘虏,金矿周边的作战场地更是一片狼藉,根本分不清地上的残躯是属于哪一方的。

为了挽救被俘虏的詹森博士一行人,由英国侨民组建的外侨改革委员会在约翰内斯堡发动了叛乱,企图推翻德兰士瓦共和国的总统保罗·克鲁格。

此时的德兰士瓦共和国对于这些英国侨民已经有了十足的防备心理,在所谓的外侨改革委员会发动了叛乱之后,很快就召集了警察镇压了叛乱。

外侨改革委员会的首领被德兰士瓦法庭判处了死刑,并且宣布将会在一周后公开行刑。

这一行为引起了大量英国侨民的不满。他们抗议德兰士瓦共和国判处英国人死刑的行为,认为只有英国的法庭才有权宣判英国人的罪行。

这次事件立刻引起了整个欧洲的关注,英国人在这场事件中的大量伤亡,也在欧洲引起了轩然大波。

站在不同的立场,这件事情其实拥有不同的性质。

在布尔人看来,德兰士瓦共和国土地上的矿产自然是属于自己国家的。英国人私自在德兰士瓦土地上勘探并且开采矿产的行为,这明显侵犯了自己国家的利益。

而在英国人看来,自己辛辛苦苦勘探出的矿产就这么被德兰士瓦共和国没收,这明显是无耻的强盗行为。

更重要的是,已经有好几名英国人在这场事件中丧生。德兰士瓦共和国甚至还要光明正大地判处英国人死刑,这毫无疑问是在直接打英国政府的脸。

英国泰晤士报详细报道了这次事件,并且在报纸最中心的标题上写明了:“这是布尔人对英国的挑衅!”

这些报纸和媒体已经将这次事件宣传成了布尔人对英国殖民霸权的挑衅。在骄傲的英国人看来,德兰士瓦共和国这种企图和英国抵抗的国家,就应该被消灭,被打进历史的尘埃当中。

当然,欧洲的舆论不可能是一致的。

相较于英国国内对布尔人的义愤填膺,欧洲其他国家的舆论就显得有些不太相同了。

和布尔人有着相当渊源的荷兰,他们国内的舆论是支持布尔人的。一些和英国关系较差的国家,比如法国和俄国也在支持布尔人。

值得一提的是,就连英国认为和自己关系不错的德国,似乎也有支持布尔人的趋势。

德皇威廉二世向德兰士瓦共和国的总统保罗·克鲁格发了一封历史上相当著名的电报,电报中对德兰士瓦共和国的胜利表达了祝贺,并且赞扬布尔人是在进行正义的抗争。

德皇威廉二世这封电报严重破坏了英国和德国之间的关系,也让英国政府看到了一件事实,那就是布尔人的背后似乎有着德国的支持。

这则消息不仅没有让英国退让,反而还让英国坚定了要征服布尔人的决心。

如果无法解决布尔人这个麻烦,德兰士瓦共和国迟早会给英国造成更大的问题。

当然,让英国政府作出决定的,还有国内已经汹涌澎湃的民意。

对于卡洛来说,他当然是乐意看到布尔战争爆发的。布尔战争对西班牙来说是相当重要的节点,如今西班牙的准备还算充分,或许还能拉拢到盟友的支援,自然是期望着战争的爆发的。

在卡洛的特意安排下,英国的报社不断的宣传着英国和布尔人之间的仇恨,将布尔人刻画成那种强取豪夺的强盗形象。

虽然英国在其他国家眼中也是这样的形象,但在英国人看来,英国抢别人,那就是天经地义。但要是别人敢抢英国的财产,那就是野蛮无耻,是要坚定消灭的。

在这些舆论的宣传之下,英国民众对于发动战争是相当支持的。那些在非洲有着矿产公司股份的资本家,此时也迫不及待地希望政府发动战争,从而拿到德兰士瓦共和国矿产的股份。

这些矿产代表的可都是钱,对于资本家来说,没有什么比赚钱更让人感觉到有吸引力的了。

因为此时英国民意的支持,时任殖民大臣的约瑟夫·张伯伦向开普殖民地的总督塞西尔·罗德斯发去了一封电报。

这封电报的内容很多,但总结起来其实就一句话,那就是让塞西尔·罗德斯不要有任何顾虑,放心大胆的去干就完事了。

既然约瑟夫·张伯伦已经明目张胆的暗示自己,那塞西尔·罗德斯也就彻底的放下心来。

他是南非矿产公司最大的股东,如果能够抢到布尔人的金矿,获得巨大收益的自然也就是他。

塞西尔·罗德斯以开普殖民地的名义向德兰士瓦共和国提出了交涉,要求德兰士瓦方面立即赦免英国侨民,并且释放德兰士瓦抓捕的所有俘虏。

为了让自己的声明看起来更加正义,塞西尔·德斯还在交涉的最后一段话加上了另一个需求,那就是要求所有在德兰士瓦共和国的英国侨民获得选举和被选举权。

这样的要求在布尔人看来,那简直是天方夜谭。

你英国策划了对德兰士瓦共和国的进攻,甚至还让所谓的外侨改革委员会策划颠覆政权的叛乱。现在计划失败了,恬不知耻的要求我们释放所有俘虏,还要授予所有英国侨民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利,这难道不是在搞笑吗?

如果答应了英国方面的要求,这不就代表着德兰士瓦共和国已经承认这一次事件的所有过错是自己造成的吗?

布尔人可不是什么软柿子,他们当然不会惧怕英国,哪怕英国比德兰士瓦共和国强大得多。

德兰士瓦政府果断地拒绝了开普殖民地的要求,并且表示会邀请欧洲列强进入德兰士瓦调查,判断这次事件到底是谁的错,解决和英国之间的纠纷。

至于抓捕的那些俘虏以及策划颠覆政府的英国侨民叛乱者,他们的犯罪行为是实打实的,德兰士瓦共和国不会有任何宽恕。

还别说,德兰士瓦方面真的邀请了欧洲各国组建所谓的调查团。

他们邀请了除英国之外的所有欧洲列强,西班牙自然也在其中。

收到德兰士瓦共和国的请求之后,西班牙方面很快就派出了代表加入调查团,并且表示会公正的调查这次事件的起因,解决英国和德兰士瓦之间的争端。

同时表态的还有其他的列强。

法国和俄国自然不会放过给英国找麻烦的机会,德国方面和德兰士瓦的关系还是不错的,剩下的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纯粹是来吃瓜的。

英国方面会同意德兰士瓦所谓的国际调查团吗?

当然不会。

开玩笑,虽然英国口口声声称呼布尔人是强盗,但英国人内心实际相当清楚,这次事件真正占理的是布尔人。

虽然金矿是英国的矿业公司勘探出来的,但金矿所在的地方位于德兰士瓦共和国的掌控范围之内。

英国在别人家里勘探出了金矿,总不能把别人家的金矿也占领了吧。后续自行派出军事力量想要强行占领金矿的行为,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强盗。

至于外侨改革委员会发动的叛乱,那也是没有任何理由和依据的。英国侨民并不具备德兰士瓦共和国的国籍,一群外国人在德兰士瓦发动颠覆政权的叛乱,这看起来简直有些天方夜谭。

这么一看,事件的责任好像都在英国这边,英国政府能同意这个国际调查团进入德兰士瓦共和国调查才有鬼了。

既然事情已经到了这种地步,英国方面自然不可能就此退让。

在国际调查团还没有到达德兰士瓦之前,开普殖民地的军队就已经率先在边境地区发动了偷袭。

5200字第一更,求月票!

今天还有一更,共计万字更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