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 第四百七十三章 长孙无忌:谁在设局针对我(第三更)

李承乾坐在御榻上,目光平静的看向殿中。

侍中于志宁站在群臣左上,手持圣旨高声道:“通三立极,正维之业大,是以贞我万国,必在元良,弼予一人,归之上嗣。

五月炎夏,朕及太上皇,统帅诸臣东巡洛阳。

是以太子监国。

司徒房玄龄为长安留守,中书侍郎马周、雍州都督丘行恭为长安副留守,接对百寮,决断庶务。

钦此!”

群臣齐齐跪倒,然后叩首道:“臣等领旨,陛下万寿无疆。”

“平身吧。”李承乾微微抬手。

“谢陛下!”群臣这才起身。

李承乾看向群臣,开口道:“此番前往东都,除了监督诸州农耕河渠和刑律诸事外,便是陪同太上皇四下散心,以养天年。

传旨,令嵩山潘师正真人,正月十四日紫薇宫中见驾。”

宗正寺卿李百药站出拱手道:“臣领旨。”

李承乾稍微松了口气,然后开口道:“诸卿还有何事?”

“陛下!”监察御史韦仁约站出拱手,肃然道:“启奏陛下,臣弹劾中书令褚遂良抑买中书译语人地,请陛下查察。”

韦仁约的声音洪亮,尤其在他说出弹劾中书令褚遂良几个字之后,整个大殿瞬间静谧了下来。

弹劾中书令褚遂良。

弹劾宰相。

这在本朝虽然不罕见,但是却是李承乾登基以来的第一回。

群臣的呼吸一瞬间都轻了许多。

褚遂良的脸色更是不由得微微一白。

站在他前面的长孙无忌,脸色直接沉了下来。

……

李承乾将所有的一切全部都看在眼里,眉头也不由得皱了起来。

今日韦仁约的弹劾,不是他的安排。

想来也不可能是长孙无忌的安排。

那么就是这件事情,就是韦仁约这个监察御史看到了,然后直言弹劾。

李承乾微微抬手。

窦知节立刻从一侧走下,然后从韦仁约的手里接过奏本,然后转身回来,将奏本放到了李承乾面前的桌案上。

中书译语人,是中书省翻译官。

大唐对外有鸿胪寺接待诸国外使,但很有对外的诏书,也需要中书省有专人起草。

这就是中书译语人的来由。

中书译语人是中书省正六品上的官员。

李承乾打开奏本。

韦仁约在奏本上,详细的记录了这件事情的所有来龙去脉。

中书译语人,是六十七岁的史诃耽。

史诃耽,光这个名字,李承乾就知道他是突厥人。

当然,突厥人现在也是唐人,户册有记录的。

褚遂良买的是他的地。

以明显低于市场价格的金额,褚遂良购买了史诃耽的房子。

长安居大不易。

褚遂良在长安有房子,但却是朝中赐予的官舍。

只要褚遂良还活着,那栋房子就永远归他住。

但他一旦死了,房子就会被朝廷收回。

当然,皇帝要是赐予他的子孙,那是另外一回事。

不过,朝廷对于中书令给的俸禄绝对不低,更别说褚遂良还是河南郡公。

有自己的官职爵位,他在长安城,当然能买的起房子,只是买不起特别好地段的私宅。

另外,褚遂良是中书令,史诃耽这个中书译语人等同是他的下属。

这里面如果不是看史诃耽已经六十七岁,李承乾肯定会认为低价买房这里面有权钱交易,但这个年龄,这就是在欺压啊。

果然,韦仁约奏本里面写的很清楚,他之所以知道此事,就是史诃耽的告发。

强买强卖,低价买房。

职场欺凌。

还是在职场欺凌一个六十七岁的老头。

李承乾低下头,看向面色苍白的褚遂良,眼底满是失望。

他抬起头,目光从群臣头顶掠过,看向殿外,平静的开口道:“御史大夫。”

御史大夫孙伏伽站出拱手道:“臣在。”

“此案你来查。”李承乾深吸一口气,说道:“会同刑部,大理寺,将这件事情从头到尾查个清清楚楚,朕要知道所有一切的来龙去脉。”

“臣领旨。”孙伏伽拱手低头。

“好了,退朝吧。”李承乾直接起身。

群臣齐齐低头拱手道:“臣等恭送陛下!”

李承乾走下丹陛,脚步稍微一停,随后他深深的看了褚遂良一眼,然后转身大踏步的走出了太极殿。

……

皇帝走后,群臣起身。

所有人的目光都在韦仁约和褚遂良两人身上逡巡。

孙伏伽这个时候从前方走下,走到韦仁约身前,平静的点点头道:“你来。”

“喏!”韦仁约拱手,然后跟着孙伏伽一起朝殿外走去。

同时,整个御史台的所有官员,都跟在孙伏伽和韦仁约的身后一起朝外走去。

所有人都高昂着头,神色振奋。

弹劾宰相,御史台在皇帝登基之后,终究干了一件实事。

长孙无忌缓慢的转过身,目光直直的盯着褚遂良。

褚遂良面色苦涩的对着长孙无忌拱手。

“哼!”长孙无忌冷哼一声,然后大踏步的朝着殿外而去。

这个时候,群臣这才三三两两的散去。

只留下褚遂良一个人站在大殿之中,面色无奈。

片刻之后,他终于长叹一声,从大殿之中走出。

头顶天空清澈,但耳边似乎有无尽的嘈杂声在响起。

不知不觉中,天色已黑。

朱雀门下,一队金吾卫护送着一辆紫篷马车从宫中而出。

长孙无忌正襟危坐在马车之中,他的脑海中浮现出御史台对褚遂良案件的整体调查。

是的,褚遂良是低价购买了史诃耽,但是出面的,却不是褚遂良,而是他的长子褚彦甫。

御史台,刑部和大理寺讯问,史诃耽就是一口咬定,自己被褚彦甫用褚遂良的权势给欺压了。

后来他在中书省,也有人来警告他不要多说。

但是,这件事情没有看上去的那么简单。

史诃耽是突厥人,他在长安城的房子,是早年东*突厥的贵族投诚大唐之后,有一大批人带着大量的金银财宝,定居在了长安,同时朝廷也有官职赐下。

褚遂良低价逼买史诃耽的房子,看上去是那么回事,但以长孙无忌对褚遂良的了解,凭借褚遂良的政治手段,这件事情应该处置的更加圆滑一些才是。

你低价买了别人的房子,那么你就要在别的方面给人好处。

史诃耽已经六十七岁了,他能要的,要么是子孙的事情,要么就是自己在致仕之前,能够更进一步。

或得官职,或得爵位。

不管怎样,都能对得起付出。

这样的事情,褚遂良怎么可能不懂。

所以,这件事情要么是褚遂良被人算计了,要么就是这件事情褚遂良一开始不知道,而他知道的时候已经晚了。

如果是前者,那么就是有人在算计褚遂良。

但是谁呢?

首先排除皇帝。

皇帝现在要忙的事情有很多,而且褚遂良现在对皇帝十分的配合,皇帝用他很多。

至于说皇帝的目标是越过褚遂良来针对他长孙无忌,长孙无忌同样觉得不可能。

太上皇身体的真实情况,朝中知道的人太少了,所以,皇帝需要长孙无忌。

万一太上皇山陵崩,长孙无忌是唯一能够帮助李承乾稳定天下的人。

所以,不是皇帝。

那就是来自其他方面的敌人。

满朝上下,谁不知道褚遂良是他的人。

弹劾褚遂良,就是在针对他长孙无忌。

然而,弹劾褚遂良的韦仁约,此人出身京兆韦氏小逍遥公房,早年进士及第,被授予应城县令,后来得到得到中书侍郎高季辅提拔,迁监察御史。

高季辅出身渤海高氏,是高士廉的族侄。

高季辅并没有什么派系,他是谏臣,在贞观年间就以切谏著称,建议皇帝提拔重用正直清廉的官员,减少对百姓的徭役,抑制公侯勋戚的奢靡之风,提高地方官员的薪俸待遇等等。

太上皇曾称赞他的话是药石之言,还特意赏赐一面金背镜,以表彰他的清鉴。

也很合皇帝的治政理念。

这个人没有派系。

若是有派系的话,他是魏征一派的人。

和于志宁,张玄素,马周,孙伏伽,尹君等人有同样的志趣,但不算同党。

所以这件事情左看右看都是褚遂良自己出了问题。

当然不是褚遂良自己。

长孙无忌断言,如果不是有人构陷,那么这件事情,就是褚遂良那个不成器的长子褚彦甫做的好事。

长孙无忌轻轻闭眼。

眼下事情已经这样了,关键是接下来该如何?

虽然今天散朝的时候,皇帝一句话也没有,但是长孙无忌能切实的感受到皇帝发自内心的失望。

皇帝是最擅长布局的人,同样他也最喜欢防微杜渐。

褚遂良的事情,皇帝不可能轻易了之,不然满朝上下学起来,他还怎么延续贞观盛世。

褚遂良。

不管怎样,得要皇帝知道真相,这样,皇帝在处理起来,就会斟酌许多。

最关键是,皇帝在心底不能真正的对褚遂良丧失期盼,那么褚遂良就真的完了。

……

五月初五,端午。

后苑南海湖,望云亭外。

李世民一身黑底金丝长袍,神满气足的朝着望云亭走去。

李承乾跟在身后,双手随时准备伸出去搀扶李世民。

一直到走到亭中坐下,李世民都一点事也没有。

“放心,佛门的丹药朕已经全部用了,一点事没有,反而神色更好。”李世民拍拍石凳,示意李承乾坐下,然后才说道:“佛门还是有些东西的,说不定朕真的能多活几年。”

“儿子自然希望如此。”李承乾轻轻躬身,神色也放松了下来。

李世民抬起头,看向远处,皇后在带着皇帝的后宫嫔妃,和他的后宫嫔妃,还有诸王公贵族的家眷一起在说笑着什么。

李世民收回目光,转头看向李承乾,神色平静的问道:“所以,褚卿的事情查的怎样了,皇帝你打算怎么处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