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 第四百七十二章 父皇快死了(第二更)

“都退下!”李承乾轻轻抬起头。

屋檐之下,两侧的宫女,还有内侍,全部轻轻行礼,然后小心的从侧面退了下去。

殿门口,只剩下李承乾和苏淑两个人。

李承乾身体靠后,目光缓缓上挑。

远处长安城灯光照亮了半片太空,而更处的夜空上,星辰璀璨。

“前些日子,武婕妤暗中传话,说父皇偶尔有遗忘之症,甚至手足也常有冰冷失觉之感,身体虚弱无力更是家常便饭。”李承乾侧身看向苏淑,神色担忧的说道:“而且这些日子,父皇的情况,越发的严重了。”

苏淑忍不住的抓住李承乾的胳膊,急促的问道:“此事陛下就没有找人看过?”

“哪里需要朕做什么,父皇何等人,他自己的身体出了问题,甚至不用他人提醒,自己就已经察觉到了,只是这结果朕虽然不知道,但是单看孙真人突然离开长安,就知道绝不乐观。”李承乾轻叹一声。

“这事总有什么说法吧。”苏淑看向李承乾,问道:“陛下自己也通医术,对于父皇的这种症状,总查过吧。”

“嗯!”李承乾点点头,然后说道:“医术上讲,这叫朱雀离飞之症,心神不在,六神不安,不慧,失智,混乱,瘫痪。”

“有治吗?”苏淑嘴唇有些颤抖的问道。

李承乾默默的摇摇头,随后他说道:“此症只能静养,然后安待天时。”

“若是什么都不做,天时什么时候到?”苏淑紧紧的盯着李承乾。

“若是症状极轻,二三十年也有可能的。”李承乾有些躲闪的侧过头。

“陛下!”苏淑忍不住的叫了李承乾一声,神色着急。

以太上皇的身体状况,怎么可能极轻,而且他身上还有其他的病症,多年旧伤,一起发作下来,恐怕……恐怕……

“一年!”李承乾闭上眼睛,最终还是和苏淑说了实情。

“太上皇只有一年了吗?”苏淑看着李承乾,一脸的难以置信。

李承乾微微闭上眼睛。

一年,一年的时间都在往宽裕了讲。

他很快睁开眼睛,说道:“这也是父皇为什么要开始服丹的原因,他希望自己的身体能在丹药的作用下有所改善。”

“但是……但是父皇的身体本就有疾,贸然用丹,恐怕会……”苏淑的话有些不敢说下去。

贸然用丹,会导致全身上下病症冲突,然后突然……暴毙。

苏淑抬起头,咬着嘴唇看向李承乾。

她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李承乾要昨夜一整夜都守在了甘露门外了。

“不过这次的丹药看上去还好,应该没有什么问题。”李承乾看向苏淑,笑着说道:“过了这一日一夜,父皇依旧还安好,那么这种药,便能长久的服用下去。”

“这样便好。”苏淑松了口气,然后说道:“这药应该能让父皇好转一段时间吧,增寿一年或许多些,但半年总有吧?”

“有!”李承乾笑着点头,但他的心底却微微不安。

这种丹药,能服用三个月,药效恐怕就要递减了,而且李承乾更加担心的,是李世民在同时还要服用佛门的丹药。

当然,经过了尹文操和张宝藏检验之后,这药的确没有危害,可以服用。

但是,没有危害的丹药,药效又能有多少呢。

李承乾有些担心,这两种药的药效,没有尹文操和玄奘说的那么好,也没有李承乾预估的那么理想。

那样的话,他们就要改良药物了。

李承乾轻叹一声,今日,他已经在竭力的阻止了,但是作用寥寥。

至于以后,恐怕也只有认真的盯着,然后严格审查,才能让李世民服丹。

当然,还有张阿难,李承乾相信,张阿难会比他还要更加小心。

但是,药效这种事情。

好坏不是人能看的通的。

沉默许久之后,苏淑才开口问道:“那么此事,除了陛下,还有谁清楚。”

“舅舅应该也知道一些。”李承乾轻轻摇头,说道:“所以舅舅才会在走也和朕一起等在甘露门外,不过这事连朕都无法多做什么,更别说是舅舅了。”

苏淑轻轻点头,然后依偎在李承乾的怀里。

这么多年了,他们已经习惯了有太上皇在的日子。

一旦没有了太上皇,他们夫妻便要独自面对整个天下。

苏淑轻轻的抓住李承乾的袖子,目光却落在了眼前的奏本上。

上面每一个名字的背后,都是当朝有权有势的大世家和功勋大臣,以及军中大将。

……

细雨连绵,转眼三天过去。

两仪殿中,一身赤黄色衮龙服的李承乾,神色平静的从东殿走入。

等在殿中的长孙无忌、房玄龄和一干朝中宰相,六部尚书,军中大将,全部肃然拱手:“参见陛下,陛下万寿无疆。”

李承乾在御榻之上坐下,然后才看向众人道:“众卿平身。”

“谢陛下!”群臣齐齐拱手。

李承乾笑着看向众人道:“朕刚去探视父皇,昨夜他已经服下了楼观道上奉的第二颗益寿延年丹,今日他的身体舒服了许多。”

“天佑太上皇。”群臣再度拱手,神色一下子轻松了许多。

很多人虽然不知道内情,但史书上有太多记载服食丹药之后出事的例子了。

他们跟随李世民一辈子,也不希望他在临老了之后再出事。

“父皇身体安康,那么今年东巡的事情就要提上日程了。”李承乾看向房玄龄,说道:“房相,告诉洛州长史萧钧,朕和父皇要会在五月初十左右抵达洛阳,让他多做准备。”

“喏!”房玄龄站出拱手。

“还有便是隐太子余孽的事情,虽然说去年已经清查的很干净了,但是也难保不会有人再兴事,得派个人过去看看。”李承乾看向殿中的诸相诸尚书和诸将,最后开口道:“雁门郡公。”

右金吾卫将军梁建方站了出来,拱手道:“陛下!”

李承乾神色平静的说道:“你去一趟洛阳,将洛阳地面上好好清理一番,朕不希望有任何不相干的人和事情干扰朕和父皇。”

“臣领旨。”梁建方再拱手,然后退回班列之中。

群臣的目光落在梁建方的身上,神色微微凝重。

朝中有那么两员大将,一向不怎么被人喜欢。

一个是丘行恭,一个是梁建方。

他们虽然功勋累累,但是说起来在朝中的地位却并不很高。

就是因为他们两个在战场上杀戮过盛。

太上皇在的时候,虽然没有怎么对付他们,但是到后来,这两个人已经很少出现在战场上。

然而李承乾登基之后,对丘行恭很重视。

不仅丘行恭做了雍州都督,甚至他儿子丘神勣也做了右金吾卫中郎将。

去洛阳查察的事情,原本可以让薛孤吴仁和田仁会做的,但是皇帝却选择了梁建方。

这意味着皇帝在需要的时候,也是不介意举起屠刀的。

“对了。”李承乾转头看向长孙无忌,问道:“舅舅,西昌州的事情怎样了?”

长孙无忌站出拱手,道:“启奏陛下,卫国公已经回到了西昌州,开始筹建州城曲沟,同时加大对西昌州盐湖的开采。另外,东吐谷浑不日将攻入西吐谷浑。”

李承乾点点头,说道:“户部做好粮草调配,工部诸坊和将作监要加大军械的生产……西昌州做的声势越大,吐蕃人就会越早的将那批黄金送到长安来。”

“喏!”群臣拱手的同时,脸上忍不住带起一丝笑容。

“英国公。”李承乾看向李勣。

李勣持笏站出,拱手道:“陛下!”

李承乾抬起头,看向殿外迷蒙的细雨说道:“夏日了,不少州县已经步入汛期,不要等那批黄金了,户部和工部要提前将修渠款和修渠计划进行下去,朕可不想听到某日哪个地方,哪里决堤,出现了洪涝,伤及百姓,同时毁掉今年秋收的事情。”

“臣领旨。”李勣肃然的拱手。

隋末以来,地方农桑水汛之事废弛。

大唐立国之后,经历了多年的整治,良田丰满,沟渠纵横,天下逐渐繁盛。

但这种事情,一个不慎,就有可能被全部摧毁。

他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

午时,李承乾返回立政殿用膳。

殿门大开,干爽宜人。

等到李承乾用膳完毕,苏淑这才走到他身侧跽坐下来,然后将一本奏本放到了他的身前。

李承乾诧异的看了苏淑一眼,然后挑开奏本。

上面是六个名字。

六个女子的名字,后面还跟着她们的出生年月,全部都是十二三岁未订婚的女子。

而且,韦裴薛柳杨杜六家,一家一个。

“皇后这是做什么?”李承乾诧异的看向苏淑,苏淑之前虽然说要为他填充后宫,但一次六个也有些过分了吧。

“如今的长安城,如今的关中,虽然有长孙家,窦家,王家,独孤家,张家等诸多世家,但实际上,能左右长安城绝大多数百姓的,还是韦裴薛柳杨杜这六家。”苏淑看向李承乾,道:“臣妾知道陛下不想过多的用世家子弟,但是现在是需要防备的时候。”

防备什么,防备太上皇病逝,天下有乱。

不是说李承乾现在就控制不了,而是有了这六家的协助,他就能够省力许多。

甚至有些人哪怕成不了自己,只要能让他们保持足够的中立,那么李承乾的天下就能最大程度的保持稳定。

“皇后也是担心……”李承乾轻轻抬眼。

苏淑默默的点头。

如果说之前,她并不担心什么,但是现在,知道了太上皇的病情严重之后,她也对太上皇的每一次用丹都担心不已。

“好吧。”李承乾还能说什么呢,轻叹一声,低声道:“马上就是五月了,五月开头就是端午。

端午节召诸王,诸郡王,王妃,公主,郡主,诸驸马,还有各家子嗣,一起到宫中陪父皇过节。

顺带,皇后也看一看人。”

“臣妾明白,性子太娇蛮好斗的,绝对不纳入宫中。”苏淑轻轻点头,李承乾还是喜欢他的后宫更安定一些。

“辛苦皇后了。”李承乾轻轻地握住了苏淑的柔荑。

苏淑甜甜的笑笑,他们夫妻一体。

他的天下就是她的天下。

……

五月初一,戊午。

朔日大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