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虎贲郎 > 第494章 城邑之心

虎贲郎 第494章 城邑之心

作者:中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51: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又两日,郭图来到晋阳。

晋水口上游的汾水浮桥处,郭图站在车辕上凝视晋阳城。

晋阳城依旧没有像样的外围墙壁,连很多几百年前筑造的乡邑、古城还不如,晋阳城墙范围是很大,可只有四五尺高。

除了防止兽群外,别说是身形矫健的人,就是小女子也能轻易翻越。

可范围实在是太大,仿佛一眼望不见城邑东北角。

他的确望不见城邑东北角的敌楼,因为汾水西岸还有码头,与之衍生出来的鱼市、菜市。

可赵氏重修晋阳城的决心,已深深震慑住了郭图。

他家世居颍川阳翟,阳翟地处中原要道,经济、人文发达。

城邑规模也大,肯定比之前的晋阳城大。

但比起赵基规划的晋阳新城而言,堪堪不足十分之一。

晋阳新城,完全是按着都邑的方向在发展、规划。

郭图首先想到的就是自家,虽然算不算累世公侯之家,但也是世代卿家。

天下未乱之前,琅琊赵氏给颍川郭氏牵马,就已经是赵氏的荣幸了。

可繁盛的郭氏家族,虽然预见了乱世,却很多人并不相信乱世会混乱到这个地步,所以郭氏做了准备,也只是很小的准备。

而赵氏显然随波逐流,却抓住机会发动安邑兵谏,更是挟持天子后鲸吞太原。如今更是规划、修建都邑级别的晋阳新城,只要见过这座城邑的人,都能感受到赵氏的雄心壮志。

就这一点来说,郭氏的魄力就比不上赵氏。

甚至河北方面,也只是进驻本就繁华的邺城,在邺城基础上做发展。

袁绍选中邺城,是因为邺城有最高的综合影响力。

赵氏则是看中了晋阳的军事影响力,也看中了晋阳对赵氏一族的特殊意义。

晋阳在赵氏手中焕发新生,成长为北方大都邑的话,那这座城就是赵氏挑战汉室的底气。

与之相比,袁绍拿了邺城的便利,也就会承受邺城内盘根错节的人文包袱、负担。

哪怕邺城以后也在袁氏手中发展为大都邑,城中世代繁衍、生存的土著居民,依旧会分走太多的发展红利与影响力。

最关键的是,未来邺城成为大都邑后,邺城居民优先考虑的是维持自身的大都邑优势,而非为袁氏大业效忠尽力。

这些邺城土著,怎么可能拥有打烂邺城,跟着袁氏奋战到底的决心?

可晋阳是赵氏一手建立的,以后这里的人,定然会跟着赵基奋战到底,哪怕城邑化为灰烬。

郭图观望许久,内心感慨莫名。

他一直不相信河北人的忠诚,他也理解河北人抵触的心情。

易地而处,如果一帮河北人来到豫州,吃豫州的米,睡豫州的女子,还要豫州的男子上战场去给河北人打天下……这种事情怎么想,都觉得难以接受、愤慨。

河北人已经被光武帝玩弄了一次,黄巾军时期也被狠狠耍了一顿。

甚至韩馥一事,也能算是被豫州人耍了。

所以河北人哪怕恨不得立刻造反,也会死死咬着忠于汉室的立场,以免得沦为外州人的低端耗材。

河北内部的相互消耗又不是什么秘密,郭图思索两家的内部对比,不由长叹一声:“赵氏壮志,非比寻常。”

至于公孙瓒营造易京,并在易水两岸进行军屯,看似与赵氏经营、壮大晋阳一样。

可公孙瓒为了便于防守,易京是一座军事要塞,而非晋阳这样的大都邑。

就晋阳四五尺高的城墙,这种勇气、胸怀,谁敢效仿?

郭图感慨再三,乘车过汾水浮桥。

而城中大司马幕府,不时有远方斥候返回,他们带来了各地降雪的数据。

赵基依旧不着急,这些降雪还是不够。

降雪也会妨碍鲜卑人的集结与行动,鲜卑人现在部族内部也存在纷争。

如果天灾逼迫之下,鲜卑国主肯定乐意率领鲜卑各部南下打草谷。

唯有一场场的军事行动,鲜卑国主才能以军事领袖的身份强化、巩固自身的地位,免得被其堂兄弟争位。

傍晚,赵基处理完政务,也不卸甲,在西阁内修身养性。

实在是没有什么好玩的,暖阁之中,杜氏怀抱一团熊裘缝制而成的黑熊玩偶,露出相对宽阔、平整的光洁后背。

赵基捉笔在她背上作红梅图,并准备题诗一首。

只是杜氏后背面积有限,就在她手臂上书写。

杜氏忍耐着酥痒,开口:“已然入夜,君侯还不卸甲?”

“出征就在近日,不卸甲了。”

赵基说着见她手臂颤抖,立刻凝视,杜氏强忍着,赵基才将剩下几个字写完,并说:“临战在即,我不能要求吏士禁欲,却自己放纵。”

“君侯这阁楼之间,外人如何能知?”

“你知我知,就会有第三人知。”

赵基说着转身去清洗毛笔,不由想到了幼年时观看的一部没有封面的自刻碟子,场面与此刻有些相像,不由低头看手中毛笔,的确有些纤细。

又去看笔架上悬挂的狼毫大笔,感觉确实是有些残暴。

如果没必要的话,他自己连鸡鸭鹅都不想杀,更别说是杀人。

他心境平和,也没有那么多的怨恨、恐惧、暴虐情绪需要宣泄。

因此赵基也只是瞥了一眼狼毫大笔,余光就见杜氏抱着小黑熊玩偶挪步到火炉附近,想要加快笔墨干燥。

她这才开始扭头斜眼观察自己双臂上的诗。

有两段字迹不全,她只看清楚写在臂膀上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又看到桌案上的朱红染料,杜氏就问:“君侯可是绘画了红杏出墙图?”

“一时想不起红杏模样,就画了红梅。”

赵基将洗好的毛笔挂好,也来到火炉边笑问:“你想看?”

杜氏想到惊恐的事情,怔在那里眼神发愣,随即深吸一口气勉强做笑:“奴婢只是好奇。”

“想看也不难,我去拿纸张拓印。”

赵基懒的询问她情绪变化,关心太多,反倒会端起来。

来到另一处书架,赵基取了一页绵纸,路过桌案时抓起热茶饮一口,又在嘴里含了一些。

河东、太原都在恢复造纸,因材料、工艺不同,造出的纸张特性也不同。

利于书写、贮存、绘画的纸张,赵基这里都有。

但还是将纸铺在杜氏后背压了压,然后退了一步,对着杜氏后背喷出均匀水雾,这点水雾根本不够用,只是用来贴合绵纸的。

绵纸贴齐整后,赵基又端来茶水,手拿另一条相对较粗的毛笔,沾水一点点打湿绵纸。

不多时,稍稍有一点扩散的红梅图就被赵基拓印下来。

杜氏擦了后背,也穿好棉袍,才来看图。

红梅图绵纸已被赵基贴在另一张较坚韧的桑麻纸上,杜氏观赏着,开口:“君侯可能题字,这样奴婢日后也可做个纪念。”

“好。”

赵基重新取笔蘸墨,写下‘稷山赵元嗣’五个字,还从桌案印盒里取出六面体金印,将尚书左仆射、汉大司马、并州牧、平阳侯、虎贲中郎将、赵基元嗣都给盖了一遍。

杜氏见上面盖了这么多印,立刻就说:“奴婢想将手臂上的诗也拓印到图卷中。”

“你找别人帮你吧,回去的时候不要受寒。”

“喏。”

杜氏很不情愿,也只能施礼应下,担心磨损手臂字迹,她小心翼翼穿戴斗篷,带着画卷与多余绵纸离去。

她感觉这个红梅图应该很重要,比赏赐黄金、玉饰更重要。

何况,赵基打仗那么久,就没给有功之士赏赐过黄金,都是以官位、军爵酬功,要么是以婢女、奴隶、牛马羊群做酬功。

杜氏走后,赵基精力无处消遣,就披上斗篷巡视幕府各处岗哨警备与夜里当值的诸曹幕僚。

一圈转完,又跟着守夜轮值的卫士一起吃了宵夜,赵基这才返回西阁。

也不多思索什么,找了个靠近夹壁火墙的地方盘坐,运转技能,整个人立刻陷入沉静状态。

凝神养气这个技能仿佛能强制待机一样,赵基过了最初的气功热后,对这个技能多少有些抵触。

虽然开启技能后能随时退出那种洞悉内外,心境安宁的状态,可问题是进入那种没有烦躁、杂念的状态后,那种状态的自己就不想退出来了。

直到体内食物消耗殆尽,不得不退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