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虎贲郎 > 第448章 淮南俊杰

虎贲郎 第448章 淮南俊杰

作者:中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51: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寿春城,就地形来说可以算是山水环绕,其中三面环山,不是山也是丘陵高地。

只有西面芍陂方向的地势走向相对平坦一些,这就注定了寿春城很适合水淹。

这本就是楚地重镇,历经两汉修葺、发展,如今城池坚固,防御体系相对完善。

自袁术北山弃军逃入寿春后,虽然北山驻军也多逃入寿春城中,可军心士气猝然溃散,难以再振。

更令守军、城内士民绝望的是吕布调派高顺、魏越率兵围堵,高顺在城南八公山立阵建立营垒;魏越抢占北山大营,形成南北夹击之势。

同时吕布派遣专人开始测量寿春城东淝水落差、走势,大有水淹寿春之意。

比起强攻袁术这个反贼大本营时出现的损耗,吕布宁肯背负舆论指责,也要进行惨绝人寰的水淹攻城。

用劳动力换取对方的伤亡和灭绝,历来都是一件很赚的事情。

至于抓捕俘虏、人口方面的收益……现在的问题是整个中原、南阳,连着荆扬二州都缺粮食!

江东三郡、豫章郡肯定有粮食积蓄,这地方历来就不缺粮食。

纵然大涝,也能抓捕鱼虾充饥。

可问题是征收体系不健全,征粮的成本太高……扬州牧刘艾也不见得会坚决执行这个任务。

所以寿春的人口,在吕布眼中等同于人形功勋。

经历了与赵基的冲突后,吕布已经不想着抓俘虏,去搞什么清算。

万一搞清算的时候,赵基突然声援对方,那就轮到他难受了。

与其那样进退失据,还不如水淹寿春,一了百了。

他省事,朝中有兄弟、子侄参与谋反作乱的百官也省事……虽然很伤心,可也安心了很多。

袁术敢率先在徐州同时安排两场水攻,赵基也借助颖水破袁术汝阳大营;那么他吕布为什么不能水淹寿春?

寿春城的气氛格外压抑,袁术逃归城中后依旧保持乐观,他不认为吕布能成功发动水淹。

现在是淝水丰水期,吕布缺乏足够的人力断水筑堰。

而军粮……很遗憾,各方乱糟糟混战一气,今年本就受灾,战争加剧了减产,吕布能撑多久?

像袁术这种生长在蜜罐子里的人,思维逻辑根本不是普通人能理解的。

只要熬到吕布军粮匮乏不得已撤军,那他袁术又能称雄徐扬之间。

臧洪在绝粮的情况下都能坚守东武城长达一年时间,他袁术未尝不可!

他经历过三次大起大落,跟最危险的时候比起来,眼前这真的不算什么。

真让吕布攻破寿春城,城中衣冠子弟一个个都在劫难逃,还会牵连家族。

所以袁术不怕背叛,他把所有人深度绑架,有足够底气与吕布周旋。

甚至这种绝境锤炼,反而能增强他整个团队的凝聚力,彻底走上代汉之路。

要么胜利成为开国功勋,要么失败成为荒野无人收殓的尸骸。

甚至失败的话,家族还会抹除他们这些人的信息,不与外人提及,也不会让子孙知晓。

就当他们在天下大乱时,避难江淮之间,死于乱军、疫疾之中。

于是乎,吕布专心围城,为水淹做准备;为了一举成功,分别向刘艾、刘备下达募集粮食的军令。

得到徐扬二州支援的粮食,吕布肯定能弄死袁术。

至于豫州目前的粮食……这是朝廷最后的应急粮食,吕布不能动。

就算前线无粮不得已撤军,撤军回去后,也是精锐部队能有限获取口粮,维持不饿死的状态。

只有握着这些战略应急粮食,才能打消袁绍的激进冒险想法。

刘勋、刘偕兄弟两个也在拿到朝廷正式的拜官敕书后,加紧蚕食淮南二郡。

淮南大小豪强也积极向他们依附、靠拢,依赖同样从叛经历的刘勋,显然比追随吕布更安全。

你现在靠拢吕布,肯定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寿春城就是一个血肉磨盘,你靠上去,吕布就把你投入这个磨盘中。

各家的部曲都是一点点积攒而来,哪能轻易折损?

也有的人豪强宁肯率领部曲舍弃经营成熟的庄园,也要远离吕布,免得被朝廷强征。

例如鲁肃,此前受领袁术所委任的广陵东城县长一职。

东城位于广陵郡西南角,属于一个突出部,镶入九江郡,算是袁术的实际控制区域。

鲁肃的籍贯也很有意思,就是广陵东城本地富豪,只能算是微寒门第,父祖连个县令长、郎官、孝廉都无。

自少年时经历黄巾之乱,就击剑乘马,交游附近豪桀,并散家财接济贫困,招养流亡,蓄养为爪牙。

此刻见袁术势微,就率领三百余户部曲开始南迁,以老弱推搡车辆在前行走,鲁肃亲率三百余武备齐全的部曲结阵缓行于后。

如他所料,新郡守刘偕听闻后派郡兵前来追剿。

这种仓促重建的郡兵也立场摇摆,急冲冲而来没看到财物辎重,就看到鲁肃引着三百余人沿着道路有序行进。

郡兵又怎么可能去啃没有油水的硬骨头?

只能狐假虎威,上前交涉,企图吓唬鲁肃以及部众;实在不行,勒索一些财物也是可以的。

也没想到鲁肃当道结阵,立下盾牌,这些部众都携带弓弩,使得郡兵更不敢冒险。

鲁肃更是软硬不吃,郡兵见占不到便宜,也就只能目送鲁肃所部脱离视野。

摆脱郡兵纠缠后,鲁肃快速渡过滁水,汇合家眷队伍当夜抵达长江北岸,次日渡江来到丹阳郡秣陵,前来投靠周瑜。

周瑜此前在袁术麾下担任居巢长,率军经过东城时缺粮,准备向鲁肃这个本地小豪强借点粮食吃。

鲁肃家中有两座粮仓,随手指了一座就送给周瑜。

这种豪迈性格很合周瑜胃口,两人一见如故,就差盟誓天地结为兄弟了。

鲁肃渡江南下,也有周瑜遣使相邀的因素在。

但鲁肃在年轻人一代中颇有名望,就连刘晔也写信希望鲁肃能去与他汇合。

鲁肃拒绝了刘晔,刘晔因是宗室诸侯之后,年纪轻轻也善于斗剑,加上仪容出众实属少年英才,周围许多人也依附刘晔。

但年纪终究有些小,起势太慢。

刘偕这个新郡守就任合肥后,也只是征辟刘晔为郡曹属……派郡兵追击鲁肃,正是刘晔的主张。

只是没想到鲁肃早有应对,果断舍弃家业,有了妥善的撤离方案。

而新组建的郡兵缺乏执行力,致使鲁肃率部出逃。

江淮之间,如鲁肃这样聚集数百户的小豪强比比皆是。

所以刘晔也不是非常在意鲁肃,他有更大的目标。

要赶在吕布、袁术决胜之前,尽可能的兼并豪强,才能在接下来分赃的时候有一定话语权。

若是迟疑怠慢,不能快速凝聚力量。

等吕布取胜后,别说分赃……极有可能沦为吕布清剿的对象!

也不是刘晔轻视了鲁肃,而是鲁肃这样的人太多了,像鲁肃这样出身微寒,在江淮士人中缺乏影响力的青年豪帅,真不值得刘晔花费太多心力。

没有发生剧烈碰撞前,谁也不知道对方的真正本事。

出来混的各方大小豪帅、宗帅,哪个没有响亮的名声?

不能简单根据名声来判断对方的才能,也不能因为对方的部众多寡来判断。

官位终究是有限的,刘晔自己都只是一个郡曹属,连个正职曹掾都不是,哪里有那么多的官位资源来安排其他人?

新郡守刘偕能将十八岁的刘晔征辟为副职曹掾,已经是很器重刘晔了。

刘晔敢顺手算计鲁肃,也已经很了不起了,没能成功也是没办法。

真给刘偕一两个月时间整顿郡兵,郡兵执行力再高一点,那鲁肃就不可能轻易脱身。

只要被成功拦截,那就不得不换一个态度,来侍奉新郡守。

也有可能会因为跪的姿势不够标准,或说话声音太大失了礼仪,就被刘晔或刘偕找茬杀了,兼并部众。

如鲁肃这样的微寒寡族,兼并起来不存在消化问题。

总之,刘晔、鲁肃这对表面朋友的第一次交锋,鲁肃全身而退。

而周瑜、鲁肃这样的青年智者,比其他宗帅、豪帅的优点就在于有更敏锐的判断力和执行力。

察觉不妥,祖业尚且能舍弃,也有与郡兵火并的决心……所以被兼并这种苦难,往往能避开。

随着袁术势力的全面瓦解,被袁术、传统高门大姓压制的两淮寒门士人也就此开始展露头角。

至于未来影响力巨大的蒋济,目前只是一个九岁的孩童,正跟着族人、乡党避难于合肥,躲避陈国乱兵的报复、烧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