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虎贲郎 > 第437章 进退维谷

虎贲郎 第437章 进退维谷

作者:中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51: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夜间,十几名骑士护卫着虞翻向前线扶乐临时营地疾驰。

而邀请吴范的使者扑空,先一步返回大营。

吕布已经卸甲,穿暗红色中衣在营帐中来回踱步,回头盯着使者:“吴文则不在?”

使者双手捧着一卷帛书:“是,馆舍之中不见其人,其同僚、同舍郎官也不知其下落,昨日、今日也不曾到署内就职。卑职在其枕下得此帛书,其上书有‘致大将军文’。”

“你可看了?”

“吴文则用针线缝了,卑职只见卷首文字,不知其内容。”

使者更是俯身,双手托举成卷的帛书。

吕布这才上前探手抓住,见果然用针线缝住了大部分布卷,当即撕扯开,就见里面大片帛面空白,只有一上一下两个坎卦。

他也能认出坎卦,这不是什么好卦,更别说是两个坎卦组合而成的坎为水卦象。

很明显,吴范可能预测到了自己要找他算卦,可卦象不好,吴范又不想砸招牌,更不想自置险境,所以留下这个卦象后孤身逃亡。

明明要跑可为什么留下这东西?

这就是显摆才能,为了证明自身,作为一个行业的拔尖人物,手痒展示才能的冲动是很难克制的。

吕布心情更加不好,遣退这使者,抓着帛书卦象坐回主位,面露哂笑:“小小手段,竟想以此吓我?”

真按着卦象示警而屈从,徒损威名,卦师的名望也将高涨。

可若不按着卦象去干,失利受阻,依旧折损威望,卦师名望长得更高。

除非逆卦象而获利,才能打破这种诅咒,卦师不仅名望会受损,个人算卦的自信心也会破碎。

所以越是出名的卦师卜者,是不会轻易出手的。

可吴范已经表态出手了,说明形势真的很不好。

而‘坎为水’卦象是出了名的困境卦象,但也不是没有解法。

卦象就有开解的办法,即‘习坎,有孚,维心亨,行有尚’。

习坎是步入这种卦象;孚是信誉、道德行为的意思,即以道德信义为行事准则。

后两句分别表示要坚持内心的坚定,不要气馁;以及践行高尚的追求,积极面对困境,才能在众人的认同、支持下走出‘坎为水’的重重困境。

以吕布现在的地位,易经对吕布来说也不是什么机密,自然能获得易经与各家注解,闲暇时也会阅读、研习。

用易经来解决问题,最难的是占卜、推测出符合当下形势的准确卦象;再根据卦象相应的卦辞释义、爻辞释义来做合乎情理的解决办法。

吕布自然是信易经的,可涉及到自己,就多多少少不太愿意相信。

易经这种东西,在赵基看来就是原始的大数据总结,将一个人将要遭遇的各种事情进行总结、模型化。每一个模型卦象就有对应的解决办法,看你选择哪个。

所以难点有两个,一个是专业人士能客观中立的根据各种信息判定出准确的卦象;其次是做主的人舍弃个人情绪的影响,同样以客观唯物的态度展开行动。

也就是说,想靠占卜算卦解决问题,整个过程中既需要判断力,也不能带有主观情绪。

吕布沉思之际,另一拨使者将议郎虞翻带入大帐,虞翻来的时候还双手提着一挂龟壳。

占卜的龟壳也有等级区别,夜色之下火光昏暗,吕布也看不清楚龟壳具体轮廓、纹理;就算看出来,他也分不出是哪个等级的龟壳。

虞翻是王朗举荐、征入朝中的议郎,身份相对清贵,进来后对吕布拱手行礼,姿态倨傲:“不知大将军急召虞某所为何事。”

“特为占卜而来。”

吕布也不含糊,展臂示意:“议郎且坐,容我细说。”

“喏。”

虞翻也没想到,吕布难得语气宽和,也就拱手答谢,坐在卫士抱来的低矮胡床上,就是个折叠凳。

待虞翻落座,吕布就说:“先生是东海王景兴所举故吏,家中五世治易经,单论易经学问,先生才学举世无双。”

“大将军过誉了。”

虞翻敛容回答,笑容也开始洋溢,看吕布也顺眼很多。

吕布也呵呵做笑,抓起酒壶给自己斟酒,又说:“大司马赵元嗣是我婿,年少轻狂。本首倡护国讨逆之大义,为朝廷、天下士民所重。后败叛军大将纪灵于汝阳,进围叛臣袁术于陈县。建德将军曹操受他督促进兵讨逆,可他部伍散漫,乘机刺杀曹建德。”

虞翻是吕布的同龄人,今年三十三岁,闻言疑惑看吕布:“大将军所言何意?天子决断,朝野亦有公论,皆以为陈容等人彰义惩凶,虽于法不合,但也是当世义举。仆虽卑微,窃居议郎之位,但也有幸伴驾左右,颇知朝中之事。今兖州纠纷,实乃使君张稚叔阻大司马入境。此事本就违背纲纪情理,怎么大将军还要为张稚叔声讨大司马?”

“这就是我为难之处。”

吕布索性不再狡辩,搓搓脸,敛容说:“张稚叔是我至交好友,他本无恶意,元嗣性情刚直,行事酷烈。虽屡诛大恶,但波及无辜者甚众。张稚叔只是阻他入境兖州,他便撤陈县之围,使得袁术乘机破围而出逃遁江淮之间。此等过失,虽是张稚叔惹出,难道元嗣就无一点过错?故而我陈兵州界,欲使他知晓朝廷威仪,望他屈身守节。然而他反应强硬,分大兵掠地,所过残破无不狼藉。如今以不足万余吏士驻守陈留不动,是要看我笑话?”

虞翻仿佛被一席话语说的无言以对,吕布起身踱步:“纵然二袁尽除,为国家社稷安稳,也计较门户私事,我也不忍心与元嗣兵戎相见。只是如今元嗣强驱我麾下将校,又当众射杀我的信使。屡屡挑衅于我,既然他父亲有失教导职责,那我这妇翁只好出手。就恐战事一发不可收拾,坏朝廷兴复大业,令两家因此失和、败亡。”

“也不瞒先生,我也遣使邀请先生同乡吴范吴文则,他却早料到今日窘迫局面,两日前留下一副‘坎为水’卦象,辞官出走许都,今不知踪迹。不知先生,可有良策解我困顿?”

说着,吕布对着虞翻拱手长拜,姿态谦恭。

虞翻急忙起身回礼:“不敢,卑职尽力而为。”

两人行礼完毕,虞翻重新落座,就说:“以卑职之见,大将军欲要立威,则不应纠察大司马过失。大司马功大于过,又非造祸之人,又兼少年成名意气雄烈,岂会屈从?大将军不妨易地而处,岂会退让?”

吕布点着头:“正是因为如此,我自知理亏,才这样为难。”

见吕布还有挽回的余地,虞翻笑了笑,就说:“休说今日祸端是张稚叔招惹,就是大司马惹出,想来也不会轻易屈从。”

吕布也是点着头,身为一方人主,认错的代价、成本太高了。

吕布可以自认理亏,但不会也不能认错。

虞翻这时候就说:“曹操,乃当世人形禽兽也,李傕之流尚且不齿,授他建德杂号;大司马责其五毒俱全,也是当世公论。诛恶,自当手段酷烈,不留余种才对。如今是张稚叔的不对,陈公台为庇护乡人,纵然有错也在情理之中,不宜深究。以卑职观之,张稚叔贪曹操恶党之凶强,这才抗拒大司马,连累大将军陷入困境。”

吕布缓缓点着头:“我也明白,张稚叔如此做,也是为了保留兖州元气,以期抵抗袁绍侵攻。观袁术之叛,袁绍造逆亦不远矣。”

虞翻双手一摊反问:“截曹操恶党收为己用,来日河北若是作乱,曹氏恶党又岂会竭力报效朝廷?恐怕那时,造祸兖州,为袁氏前驱矣。”

“除恶务尽,还请大将军严惩张稚叔,以便大司马能便宜行事。”

虞翻语气平缓:“大将军主持朝中枢要,行事公允,朝野海内自然膺服。若为意气之争,而与贤婿良臣大司马交恶,则海内有识之士无不失望,朝中奸党难免弹冠而庆。”

吕布沉默,虞翻不再言语,等待吕布的最终抉择。

朝中现在就五股势力,天子、旧日公卿,中立者,以及吕布党羽,赵基党羽。

王朗是赵基从会稽郡守征入朝中拜为九卿的,虞翻是王朗旧吏,王朗举虞翻接任太史令。

就是因为虞翻身上带着赵基党羽的痕迹,又有前太史令王立的前车之鉴,所以王朗的提议被否决,转虞翻为议郎。

太史令官秩六百石,议郎也是六百石。

易经以及天文、数学相关学问,在琅琊地区很是风靡。

赵彦当年率乡党子弟协助平叛,所献的‘五阳郡兵’之策也算是海内知名。

琅琊赵氏在天文、历法、易经方面也有家学造诣,所以虞翻的仕途脉络、家传学问,都与赵基一方有高度叠合。

对于这场冲突,虞翻自然是不满吕布的。

不求弄死张杨,调停战争矛盾,让赵基将曹操余孽消灭一空,那虞翻也就满意了。

虞氏五世治学易经,琅琊、江东海贸航线通畅,每代都有人在琅琊这里交流学习,曹军对徐州的屠杀,大量的徐州士民逃亡江东,使得江东人对曹操的感官评价很差。

曹操如果活着,江东人还能客气说话。

现在曹操尸首两分,就虞翻的脾气来说,现在说话已经很克制了。

要知道,臧洪老爹臧旻担任过吴郡郡守,转迁扬州刺史,与江淮各家关系较好。

曹仁袭杀臧洪,这仇摆在那里,扬州人有机会自然会上去踏曹氏一脚。

吕布长久沉默之后,问:“我若惩戒张稚叔,天下人还以为是我怕了元嗣,难免不敬朝廷,又当如何?”

虞翻闻言,一笑:“大将军与大司马分掌天下强军,于汉而言有如昔年长平侯与冠军侯。两家和睦,海内各方,谁敢不服?曹操便是前车之鉴,大将军何虑之有?”

吕布缓缓点头,就看虞翻:“那有劳先生占卜凶吉,若是天意垂示,某又岂敢违背天意?”

“敢不从命?”

虞翻含笑应下,当即抱着龟壳去营外烧烤……至于给龟壳钻孔之类的技巧,完全不需要。

只要烧出裂痕,不管横纹竖纹又或者是斜纹、交叉纹,虞翻自然有无数腹稿进行组合,总能说出合乎情势的解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