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虎贲郎 > 第408章 各有取舍

虎贲郎 第408章 各有取舍

作者:中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51: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许都,吕布独处幕府西阁最高处,观望全城。

他现在很难办,理智告诉他,应该传令张辽,立刻围杀纪灵遗留的染疫残兵。

可这样的话,公卿、民间舆论又要给他扣上一个凶暴的骂名。

如果让公卿们来抉择,大概率也只是中规中矩进行处理,即诛杀军吏,放过绝大多数士卒。

疫病面前,谁还管你是不是军吏?

宁肯不要、驱散这些残兵,也不能收编。

出于对乡党、旧部吏士的爱护,吕布思索片刻,转身下楼阁,对等候已久的杨俊说:“传令羽林左监田豫,命他督率羽林骑士前往汝阳,将从叛贼兵尽数坑杀。”

杨俊一时之间有些失神,拱手:“大将军,若是如此,则失淮南之人望。”

“不杀他们,会死更多男女。”

吕布盯着杨俊:“季才你是个明白人,赵元嗣从汝阳撤离,就是因为他这人爱惜羽毛。如今南阳涝灾极重,不能让疫病残害兖豫之地。袁术几番单骑而走,若非淮南豪桀本就有从逆之心,袁术如何能裹挟他们?就这样吧,不要再问。”

“喏。”

杨俊只能应下,去桌案处亲自捉笔书写这道军令。

吕布亲自检阅,见军令内容无误后,就签字,让杨俊拿着草稿文书去走正式程序。

走完正式程序,田豫这样的人才敢率领幽州汉胡骑士前往汝阳执行大规模处决任务。

否则没人敢执行这种命令,吕布实在是舍不得让并州旧部再去染血。

他经历过并州人、凉州人相互仇杀的惨事,双方本就是配合作战,凉州军中配属了并州人;并州人中配属了凉州人。

结果他杀董卓后,双方仇恨爆发,相互诛杀内部的异己份子。

哪怕彼此颇有交情,是一起作战的袍泽。

可就那么乱杀起来,到现在也摸不清楚到底是哪一方先动的手。

也可能是皇甫嵩攻破郿坞,大肆诛杀董卓亲眷时引发了凉州人的报复,然后并州人紧跟着在长安城周边开始屠戮凉州诸将的亲族、人质。

总之,李傕等人反攻长安之前,双方都将军中异己份子血洗一空,彻底没了矛盾缓和的余地,成了不死不休的仇敌。

虽说都是他下达的命令,让幽州人去执行,多少能分摊一些淮南人的怨恨。

至于更长远的事情,已经不是吕布能考虑的了。

何况,败军无人权,这些年各方相互征战,虽然没有多少大规模处决降军的例子,可强征、抄掠、侵害百姓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

此前也就平黄巾时,黄巾军是叛军,所以能数万、数万的进行处决,建造京观。

群雄相争以来,最初时董卓一方代表朝廷,对付关东叛军也是处决为主,从叛的郡守抓住后也不会进行什么劝降,而是烹杀。

再到现在各方混战,也就曹操大规模杀降军、流民、灾民外,其他各方还是比较克制的。

而在情理上,淮南人目前是叛军,不诛连九族已经算是宽大处理了,又怎么能因为担忧淮南人怨恨就放过这些叛军?

这个逻辑下,吕布身为帝国最高军事统帅,下达处决叛军的命令……实属正常。

不多时,杨俊就拿来走完流程的公文,由吕布亲自盖印。

自许都骚乱后,吕布就亲自保管自己的印信,以避免再次发生‘空印案’。

用印后,吕布见杨俊神情恍惚,就说:“季才,事到如今,我又能有什么良策?就是杨子奇复生,将杨文先从监牢中请出来,再加上赵司徒、中书令、卫将军这些人,他们都知道该怎么做,可又肯明言?”

颇感心累,吕布倾诉着:“他们都清楚收留、救治染疫叛军会带来灾难,会让兖豫更多士民受害。眼前如似灭火,他们绝不会下达灭火的命令,宁可火势延烧,也要故作不知,以养护清名。”

“是,是臣疏忽了。”

杨俊敛容,说:“若是曹操来,又岂会像大将军这样踌躇为难?也不会像大司马那样置身事外。”

以他对曹军的了解,面对这样失去抵抗力的残兵,别说曹操授意,曹操连约束青州兵的能力都没有,只能看着青州兵擅自出营,去争抢残兵头颅与各种生活器皿。

前线张辽、魏越表现的虽然冷血,但绝非残暴,保持着对军队的控制力,没有擅自去猎首、争功,哄抢残兵的军资。

赵基也是一样的,压制士兵的贪婪,抵挡住了诱惑,主动撤离战场区域。

吕布这里更是再三为难,下达了处决命令。

真让曹军来,自曹操以下,哪个会犹豫?

吕布也不清楚杨俊的言语有几分真心,此刻也是颇感疲倦:“就这样吧,明日我再与元嗣商议陈县战事。曹操随时能顺鸿沟入陈国,我不希望元嗣与曹操交战,可若曹操主动发难,我也不会对他留手。”

这下杨俊神情舒展许多,身负恩师血仇,引导吕布或赵基的力量去消灭曹操,本就是杨俊身为边让弟子的责任与道德义务。

现在就看赵基那边能否勾动曹操,曹操敢率先出手,那一切就好说了。

关键的是,吕布这里已经松口。

赵基若真有一战歼灭、重创曹操的机会,到时候抓那么多俘虏,难道还找不到证据?

失去军队后,曹操即便活着,谁又会听他的辩解?

可杨俊并不觉得感动,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

之前纪灵守御半个汝阳军营,徐州战场局势不明。

如今纪灵弃军而走,陈国战场就剩下围死袁术一事,曹操的重要性大跌。

东线战场刘勋反戈易帜,朝廷影响力骤增。

这种情况下,吕布已经不在乎曹操的存亡,更不在乎袁绍本人的态度。

如果赵基、孙策攻势足够迅猛,赶在曹操大军抵达前一刻攻陷陈县……那么,完全可以治曹操一个护国态度敷衍有失人臣之义、目无社稷存亡,与贼臣袁术勾结的综合重罪。

吕布也很烦曹操,弄死曹操,张杨才能全取兖州,充当他的头盖骨,去抵挡袁绍的侵蚀。

至于赵基、孙策敢不敢围攻曹操,吕布只能等待结果,绝不会介入进去。

而在陈县西郊,赵基临时营地内。

孙策递上了一封箭书:“大司马威势慑人,袁术请求明日出城,欲与大司马阵前问答。”

赵基瞥一眼箭书内容,也想去看看袁术这个人,就问:“孙侯如何看袁术?”

“此人出身名门,弱冠之际名重雒都,然而为人鸷勇行举蛮横,颇有轻侠之风。”

孙策思索着,继续说:“只是袁术屡次兵败于曹操,锐气早丧。如今为大司马所威慑,以卑将之见,此人或许也生出退避之意。”

“既然他诚心要见我,那明日如期赴约。”

赵基翻着写在布条上的箭书,突然话锋一转就说:“孙侯也要做好拔营准备,明天若能迫使袁术弃军出逃,那孙侯更要警惕曹操袭扰。依我之见,曹操大军多随其左右,孙侯若能驰往青州,北出历山,享有泰山之利,轻易可定齐地。”

“喏。”

孙策爽快应下,立刻提议说:“不瞒大司马,卑将自诩有一番用力。明日与袁术临阵对答之际,卑将想要尝试生擒此贼。”

“不急,我先要看看他究竟有多少胆魄。”

赵基安抚孙策,最想摘下袁术脑袋的不是别人,就是眼前急需要洗白的孙策。

孙策对袁术头颅的渴望,似乎比击败曹操更为强烈。

前者关乎孙氏父子在海内的全局名望,而击败、重创曹操一事对孙策来说不是那么迫切。

在这里击败曹操,又或者是去青州击败曹操,对孙策来说没有关键差异。

反而在青州击败曹操的话,孙策能吃掉大多数俘虏。

不像在这里,配合赵基全歼曹操,孙策又能获得什么?

真让赵基吞并曹操,那这样过于强大的盟友,对孙策来说反而是极大的隐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