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虎贲郎 > 第407章 不拘常理

虎贲郎 第407章 不拘常理

作者:中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51: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个世界充满了变数。”

颖水岸边,夜色之下火把环绕,赵基眺望对岸,忍不住对左右生出感慨。

也就晒了两天的太阳,今晚入夜时纪灵搜集营中燃料,开始纵火焚烧。

受限于夜晚的视线,赵基不清楚对岸发生的详细、具体事情。

但纪灵焚烧营地开始突围是摆在面前的,可能是突围,也可能是给营中染疫士兵寻一条活路,也有可能是疫疾压力之下,营中吏士哗变在即,所以迫使纪灵做出了改变。

战况未明之前,赵基是不可能出兵对岸的,哪怕张辽遣使求援,赵基也不会有任何举动。

而此刻,张辽各处营地也点燃了备用营火,以弓弩乱射,击退各种人影。

夜色下,时不时有鼓声传出,鼓声位置也在变化。

张辽勒兵固守,不做理睬。

纪灵想要撤离、突围,张辽也不会进行阻拦。

甚至纪灵部伍想要投降,张辽也会拒绝。

自黄巾以来张辽从戎十余载,能让他棘手的就是疫疾,这真的不是张辽所能对抗的。

夜色下,纪灵几次组织亲兵部队佯攻、袭扰张辽营地,每次也只是试探性的袭扰。

张辽麾下各营皆避战不出,放任纪灵麾下染疫士兵撤离。

哪怕这些士兵身体虚弱难以行走,只能相互搀扶……张辽也不屑于去俘斩对方。

天色渐亮,纪灵西营燃烧的几处大火堆余烟袅袅,染疫最重的吏士早已弃械,派遣使者企图向张辽投降。

而回应他们的,只有一轮箭雨攒射,尽数射杀于营门外二三十步处。

驻守汝阳县城的魏越闻讯,驰入张辽军中一同商议眼前突然的变故。

两人站在辕门附近的瞭望塔上,魏越望着营外野地上聚团坐卧的染病袁兵:“如此看来,大司马水淹纪灵时,其营中所储粮秣受灾不浅,想来已然朽坏,难以食用。”

高温天气,又被水泡;随后又是连续大霖雨,纪灵能撑十天,已经算是很对得起袁术知遇之恩了。

魏越想到的是营中储粮被浸泡朽坏,至于营中爆发疫疾……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连续旱灾还好一些,纵然野外道路上饿殍前后首尾相连,却不会滋生大范围的疫疾。

唯有涝灾,大涝之后往往会有大疫,这已经成了一种军旅固有的认知、经验总结。

张辽则直接表态说:“我营中药材本就不足,今兖豫、南阳、荆楚饱受涝灾,军民乏谷饥馑,恕我难以援手。”

见此,魏越也不强调什么,只是说:“我立刻上报大将军。不过营外乞降之士不下万人,文远务必警惕,免得中纪灵奸计。”

“喏。”

张辽应答一声,也不做什么额外承诺。

他是没心情、也没动力来解决眼前这个难题,他是真的不屑于杀营外这样的残兵、羸弱之兵。

吕布要受降的话,就派专人来受降、整编、救护这些残兵,反正张辽是不想介入。

若是要攻杀、逼死这些降军,只要吕布肯给盖了大将军印的军书,张辽不介意出力执行。

至于擅自处决这些染疫残兵……张辽真没那个心思,也轮不到他来承担这种责任和骂名。

西岸的张辽,与后方监军的魏越都没兴趣去帮吕布、朝廷扛恶名;两个人颇有默契,一个去给吕布发书,请求指导;一个则继续闭营,射杀一切擅自靠近的染疫袁兵。

东岸,赵基则命令军队开始收拾行囊,准备向三十里外的陈县西郊迁徙。

明明知道纪灵抛弃的残兵如同捏一把就爆毒液的脓包,赵基又怎么可能指挥自己的军队去搞人道主义救护?

就这样,纪灵半夜时放弃营地、染疫士兵,顺颖水而下去与项县的孙香汇合。

张辽闭营不战,赵基也率军撤离已经没有战术价值的汝阳。

驰道之上,赵基乘战车缓缓行进,沉眉不语。

他很想救这些染疫的袁兵,可相关药材储备本身就不足,就连粮食都很紧张。

为了防止霍乱染疫的残兵扩散、壮大毒圈,其实应该挥兵攻杀,尽数扑灭……可这样徒惹恶名,也没意义。

因为纪灵带着部分健康状态相对较好的吏士南撤进入项县,没有意外的话,驻屯项县的孙香万余人很快就会被感染,全军吏士在痢疾、伤寒中失去战斗力。

等这些军队染病后溃散,逃回淮南各地后……赵基强迫自己不去思索这些东西。

天下大乱以来,战乱、饥寒、疾病一茬茬收割人命,淮南士民男女也不缺这一次打击。

想的越多,除了让自己内疚外,能有什么用?

自己军队目前连足够的粮食储备都无,哪有资格去侈谈什么救护万民,还天下太平?

当赵基大军顺驰道而来时,袁术在陈县城头也都看在眼里。

赵基能全军来此,说明纪灵完了。

要么是被歼灭,要么反戈背叛,总之纪灵、汝阳驻军已经无法为陈县提供支撑。

等城中消息传开口,上下吏士自然能想明白局势,会对战局持悲观态度,到那个时候就会滋生许多不好的事情。

袁术的出身与经历,决定了他是个十分慷慨的人。

丢失了城内的驻军、百姓,他以后依旧有机会重新拉扯规模类似的军队。

可自己若是失陷城中,东线徐州战场就是大捷取胜,对他而言又有什么意义?

袁术有着清晰的自我认知,脑海中生出退避之意后就一发不可收拾。

他也不是那种扭扭捏捏,要借别人的嘴来分摊过失的人,当即就对身边的阎象说:“吕布、赵基、孙策皆当世虎狼,我在陈县,他们尚能同气连枝;我若是突然撤军,此三人自相谋害,必有死伤。”

阎象习以为常,袁术都不心疼陈县士民与军队,他一个谋士又有什么好心疼的?

自开战以来,赵基的优势骑兵就封锁了道路,早已掐断了陈县与外界的消息渠道。

除非外界刘勋、张勋取得极大的优势,才会迫使赵基、孙策麾下的部分军吏朝秦暮楚,故意放水。

而现在赵基、孙策麾下吏士并无相关表现,也就说明东线徐州的战况并不理想。

眼前纪灵也全军覆没,那还留在陈县做什么?

真等到赵基、吕布、孙策讨论好怎么分赃后,也就到了陈县守军的末日。

面对袁术突然、不失果断的提议,阎象略思索,就说:“至尊,大将军与刘子台等人至今无有嘉讯捷报传来,说明徐州战况危急。今前将军败绩,赵基、吕布锋锐正盛,至尊退避寿春,也不失为良策。”

“是啊,这小儿锋锐强健,还在孙策之上。”

袁术轻声感慨,随即呵呵做笑,笑声渐大:“袁绍无知啊,他放任赵基、吕布协力攻我,我军败归淮南,无力展望中原。那接下来,赵基、吕布又岂会让他好过?”

顺着这个思路,袁术自己都感觉快被气笑了。

如果袁绍也跟着举兵,彼此南北呼应,怎么可能让事情发展到眼前这一步!

给赵基十个胆子,赵基也不敢率三万余人来中原与他相争!

这一切就怪袁绍,袁绍只要肯出力,甚至稍稍表态,事情真坏不到这一步。

反正自己倒霉后,袁绍也好不到哪里去。

想到这一茬,袁术心情莫名好了许多。

哪怕就是败亡了,来日魂归九泉之下,面对父祖质问,他也能坦然回应,他真的已经尽力了。

袁术思索着,恼恨袁绍的自私与愚蠢,心情越是不甘,抬手握拳砸在垛口。

随即走了几步突然停止,回头看城外远处的行军大纵队,对阎象说:“向城外发射箭书,明日早间我要出城,与赵基阵前问答。孙策得知,自会促成此事。”

“唯。”

阎象拱手应下,神情娴静,姿态沉稳。

争夺天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要能安全撤回寿春,活过今年……对袁术一方来说,本就是一种胜利。

相当于受了一记天雷,虽然被雷电打的焦黑,可只要活着,本身就动摇、打击了汉室积累的威信。

袁术行举不拘常理,可如今特殊的形势之下,特殊的动员机制下,来年卷土再来就是。

没什么好气馁的,只要退回寿春,就如董卓退回长安。

到那个时候,此刻联军来讨的所谓护**各部,到时候就得自己打起来,如似当年讨董故事。

袁术有这方面的自信,他足以撑到各方撕破脸混战的那一天。

只要现在护**各部陷入混战,也就证明大家都是一丘之貉,那袁术今日丢失的威望,又能返回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