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宋枭途 > 第六十九章 岳飞

大宋枭途 第六十九章 岳飞

作者:任鸟飞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59:39 来源:平板电子书

相州。

汤阴县。

“汤阴”之名,历史由来已久。

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有人类在此居住并逐渐形成部落。

据《山海经·西山经》记载:“上申之山,汤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汉高祖二年置荡阴县,因位于荡水(后世汤河)之阴而得名。

荡原为古国名,因荡水流经古荡国而得名。

东魏天平二年称魏德县。

唐贞观元年以水微温,改荡水为汤水,并荡原为汤阴县。

这里就是岳家军的发源地、岳家军的摇篮。

说这里是岳家军的摇篮是原因的。

首先,岳家军的灵魂人物岳飞,就是汤阴县人。

其次,岳家军的很多主要将领,像王贵、岳云、徐庆、姚政、李道、孙革、于鹏、岳亨、郭进、王万等都是汤阴县人。

其实——

真正的岳家军也可以说就是汤阴县人。

岳家军的组成很复杂。

严格来说,真正的岳家军就是最初跟随岳飞从北方去江南的前东京留守司的士卒——这部分人大多都是河北人(离汤阴县不远),其中以岳飞的同乡居多。

南宋初,社会动荡,政局扰攘,溃兵盗匪遍野。

南宋小朝廷无力控制各支军事武装,结果兵将骄悍难制,套用当时不知是谁说过的一段话就是:“诸军动则溃,溃则盗,盗则招,招则官,反复循环,无有穷已。”

各武装集团溃散、火并之事时常发生,很像民国时期的军阀混战——只不过,这时又有外族(金国)入侵,跟抗日时期其实更像一些。

岳飞所率领的岳家军,从本质上来说也是这样的军阀之一。

但不同的是,岳飞大多时候都是服从南宋小朝廷的领导,关键是素以治军纪律严明著称,所以他的岳家军一直比较稳定,许多溃散的武装集团纷纷投靠岳家军,使岳家军的队伍不断壮大。

吞并土匪、伪军,吸纳散人,赵构又因为岳飞屡屡打胜仗而让各地的军队归岳飞节制。

数年时间,岳家军就壮大到了三万人马。

尔后,岳飞带着这三万岳家军剿灭了杨幺军,吸纳了杨幺军的五、六万人马。

再加上此后赵构拨给岳飞的,像江南西路安抚司统制祁超、统领高道等部(约八千五百多人),和此后增拨的统领丘赟所部(近一千五百人),后来荆湖南路安抚司统制任士安、郝晸、王俊、统领焦元等部(约一万多人)也归岳飞节制,以及张浚都督府左军统制杜湛改任岳飞统辖的黄州武将知州而带来的几千蔡州兵。

岳家军完成壮大,达到了巅峰的十万人马。

从岳家军的发展过程当中不难看出岳家军其实就是以岳飞和岳飞起家的那不到两千人为核心组成的,其他人马在加入岳家军之前不少都是乌合之众。

能把一群乌合之众打造成一等一的强军,不难看出岳飞绝对是超一流的统帅,也不难看出岳飞起家的那不到两千人是多么精锐。

岳飞和他的岳家军实在是太可惜了,如果不是其灵魂人物岳飞被赵构、秦桧等人所害,如果不是当时的条件不支持北伐,岳飞和他的岳家军也许真能直捣黄龙也不一定。

每每想到这些,蔡仍就为岳飞和岳家军惋惜不已!

因此,蔡仍准备找到岳飞、吸纳岳家军,然后打造比岳家军更强的金吾军。

这里解释顺便一下,岳家军是当时民众习惯的说法,并非官方名称。南宋时起义军蜂拥而起,后来很多都投靠了岳飞(岳飞虽然级别不是最高的,但在民间威望很高,否则就不会直到后世其知名度还那么高了)。那些归顺岳飞的军队就自称为岳家军,这个称呼也得到了广大民众的认可。所以岳家军只是口头的称呼,并不是一个编制,在正式的场合是不会出现的。不过当时也习惯以统帅的姓氏来称呼某军,比如张俊部可称为“张家军”,韩世忠部被称为“韩家军”等。另外,岳家军的番号变了好多次,尤其是最开始的时候,动不动就变,后来叫得比较多的时候是“神武副军”、“神武后军”和“后护军”,百姓接收信息根本没有岳家军番号变得快,因此,百姓才简称为岳家军。有人误以为“岳家军”的名称具有私军性质,是导致岳飞后来被杀的原因之一,这其实是一种没有根据的望文生义。

当然,话又说回来,从岳家军之名和岳家军的形成过程也不难看出岳家军其实是有一些军阀属性的。

可再将话再说回来,那个时代,赵构这个皇帝只知道跑路和自己苟活,完全不想抵抗金人入侵一事,抵抗全都靠臣民自发,当时汉人的军队又有哪支不带军阀性质的,这么说吧,如果不是这些“军阀”,南宋那个小朝廷早就叫金人给灭了。

一路走来,又在相州的其它各县走了一圈,蔡仍总共招募了近两千新兵,加上自己原来的三百五十多个金吾军将士和一百多蔡仍从其它禁军中挖来的小校和士卒,共两千五百多金吾军,然后蔡仍带着这些金吾军和五百名额来到了汤阴县,准备在这里补足缺额——虽然一军通常都是五营两千五百人,可通常到了统领级别的将领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招募一些亲兵(他们的军饷通常是将领自己去想办法),再加上一些杂七杂八藏兵的手段,蔡仍大约可以多招出一营人马。

来到汤阴县之后,蔡仍直接就去见了汤阴县的县令徐秉哲。

蔡仍的身份在这里,加上蔡仍又是蔡家的人,做梦都想靠上蔡家的徐秉哲,哪能不配合蔡仍招兵?

徐秉哲亲自安排衙役带着金吾军的将士将金吾军的招兵简报张贴到汤阴县的各个村寨,并由金吾军的将士当众宣读,同时将金吾军的待遇和福利也一并说明,至于汤阴县城,那更是张贴得到处都是。

而且,徐秉哲还在县城的两个城门处各给金吾军设置了一个非常醒目的招兵点。

可以说,徐秉哲是完完全全的配合蔡仍招兵。

在这种情况下,应召者云集。

……

岳飞从小就喜欢舞枪弄棒和喜欢读《左氏春秋》、《孙吴兵法》等书,因此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拜铁臂膀周同为师,学习骑射。

只可惜,岳飞没跟周侗只学了数年,周同便病故了。

岳飞跟周侗的感情很深,因而每逢初一、十五都会亲到周同的坟上祭奠。

后来,岳飞又拜陈广为师,跟陈广学习刀枪之法。

岳飞生有神力,才十七岁,就能挽弓三百斤,开腰弩八石,时人啧啧称奇。

现如今,岳飞武艺冠盖整个汤阴县,汤阴县习武之人可以说人人都知道岳飞。

岳飞从小便有大志向,因此,他比同龄人都努力,习文练武从不间断,进而他也就得到一众小伙伴和一众师兄弟的尊重成为他们的“领袖”。

对此,岳飞的师父陈广非常清楚,陈广甚至清楚岳飞的号召力绝对在他之上。

出于为他自己壮声势的目的,这一日,想要去投金吾军的陈广,亲自来到岳飞家。

人还没进门,陈广就喊道:“鹏举!鹏举!你在家吗?”

正在屋中看书的岳飞,听出这是他师父陈广在喊他,立即迎了出去。

一见到陈广,岳飞就恭恭敬敬的拜道:“恩师怎么来了?有事,您派个师弟过来言语一声,我一定登门拜访。”

陈广摆摆手,然后兴高采烈的说道:“我过来,不单单是找你,而是挨个去找你的师兄弟们,我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让你们可以出人头地的好消息。”

岳飞问:“是何好消息,让恩师如此高兴?”

陈广也不卖关子,直接说道:“蔡将军来咱们汤阴招兵了。”

岳飞一时没反应过来,问:“蔡将军?哪个蔡将军?”

陈广道:“当然是金吾军的蔡仍蔡将军。”

岳飞恍然大悟,道:“就是那个率领五百金吾军打败五百宋江叛匪的蔡仍蔡将军?”

陈广道:“不错,正是他,我有一徒弟,也就是你的高海龙师兄,前不久被招入了金吾军,他入伍之前来见我跟我讲了很多蔡将军和金吾军的事,我听了之后,觉得去投金吾军,应该能有出人头地的机会,所以想带你们师兄弟一块去投金吾军。”

岳飞是知道的,他的师父陈广,一身的本事,可先后三次参军,都因为没有人照应,而得不到公平的对待,没能混出头,最后只能黯然离开军队,回到汤阴县开设武馆。

现如今,陈广已经三十有五,如果再找不到出头的机会,他这一生,怕也只能是这样了。

因此,见金吾军来汤阴县招兵,陈广才会如此积极。

与陈广相比,今年才十七岁的岳飞,有都是选择的时间,所以,面对陈广的热情,岳飞很冷静的问道:“恩师已经确定了这金吾军定能有所作为?”

怕陈广误会,岳飞又解释道:“这金吾军隶属中央禁军序列,他所镇守的京畿地区,若不是有宋江一伙反叛,金吾军应该没有出战的机会吧?所以,与其去投金吾军,不如等个恰当的时机,岳飞陪恩师去投西军吧,岳飞最近在研究宋夏之间的态势,觉得宋夏之间应该会有一场大战,那正是吾辈建功立业之机。”

不能说岳飞看得不准,现在的岳飞还只是一个向下少年郎,他能接触到的消息实在是太少了,如此还能分析出来宋夏之间将有一场大战,就已经很难得了。

不想,陈广却直接摇头,道:“你没在西军待过,不知道那里的门户观念有多重、派系斗争有多激烈,不是西军出身的人,甚至不是那几大军门的人,在西军是很难熬出头的,就以我为例,我的本事你是知道的,可我先后两次去西军参军,都是因为他们只提拔自己人而令我得不到升赏,我才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离开西军。”

顿了顿,陈广又道:“而金吾军却完全不是这个样子,蔡将军弃文从武,其家族又不是军方大族,因此,蔡将军手上肯定没有那么多可用之人,加之,金吾军刚刚经历了一场大战,不算其马都,已经伤亡过半,可以说是极其缺人才,这种情况下,咱们若是去投金吾军,再表现出来咱们的能力,必定会有出人头地的机会。”

不等岳飞说话,陈广就再道:“而我之所以看好金吾军,还不仅仅是因为金吾军的机会多,还因为我跟你高海龙师兄仔细打听过金吾军的种种行径,然后确定以及肯定金吾军绝对会是一支强军……”

接下来,陈广便将他所知道的金吾军一一说给岳飞听……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