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宋枭途 > 第六十八章 论功行赏(下)

大宋枭途 第六十八章 论功行赏(下)

作者:任鸟飞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59:3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宁落一群,不落一人,蔡仍怎么可能只给梁方平和王宗濋分润功劳的机会,而将曾孝蕴等也可以跟自己所立之功有关的人给忘了?

因此,在给梁方平和王宗濋送去捷报的同时,蔡仍也给曾孝蕴等人送了捷报,并请他们也派人来商量这封捷报到底怎么写。

蔡仍当然不是散财小童子。

他之所以这么做:

一来,他可以凭此跟上面的直属领导搞好关系,免得有人从中作梗,突生变数,让他与金吾军将士的血白流。

二来嘛,蔡仍准备挖这些人的墙角,可不是一天两天了,这次终于给了蔡仍一个可以勒索他们的机会,蔡仍如果不加以利用,怎么对得起自己?

总而言之,由蔡仍主导的瓜分军功一事,很顺利的进行,与此同时,大量的有潜力的低级小校甚至只是最低级的士卒涌入到金吾军当中,补充金吾军。

不久,蔡仍等人终于达成了一致,然后一封捷报以八百里加急之势送往东京汴梁城。

高俅接到这封捷报之后,大喜,连夜就进宫跟赵佶报捷去了。

恰巧,当时王黼和蔡攸也在宫中陪赵佶一块玩乐——王黼和蔡攸穿上短衣窄裤、涂抹青红,夹杂在歌舞艺人、侏儒中,说很多市井无赖、淫夫荡妇的戏谑浮浪之语,来博取赵佶的欢心,赵佶玩得不亦乐乎,另外,蔡攸又找了个空隙跟赵佶说,李师师被赵佶收编了、赵元奴被盗帅留香盗走了,一众文人骚客准备再捧起一个花魁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目前以王仲端的呼声最高,蔡攸仔细跟赵佶说了这个王仲端的不凡,还撺掇赵佶去见见这个王仲端,说她不姓赵,不必有所忌讳,赵佶有些心动。

也就在这时,高俅带着捷报到了。

高俅可不像蔡仍等人那么保守,他直接将金吾军所取得的战果扩大了数倍,并信誓旦旦的跟赵佶说只要宋江义军进入河北境内一定插翅难飞。

高俅把话说得这么满,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他掌管中央禁军多年,可中央禁军始终没打出什么像样的仗,就连他升太尉都得靠去西北禁军中镀金,这让高俅实在是很没面子。

如今,中央禁军终于争气一回,高俅怎么可能不拿此大做文章?

赵佶一听宋江这伙义军快要被剿灭了,也是非常高兴,他道:“这么快就要剿灭了吗?”

高俅早有准备,他将手中地图铺开,然后给赵佶讲解道:“我中央禁军的数万大军将这一带完全封死,这伙叛匪只能北上渡过黄河去往河北,河北境内有乾宁、永静、保定、信安、安肃、永宁、广信、顺安等八支河北禁军近二十万的兵力,我中央禁军五百金吾卫就歼灭了数千叛匪,河北禁军坐拥近二十万大军,若连这不到一万的叛匪都剿不了,那官家每年在他们身上花得上千万缗也太冤枉了。”

听高俅这么一说,赵佶也觉得,剿灭宋江一伙不难。

高俅又道:“若不是这伙叛匪太会跑了,不敢与我中央禁军交战,我中央禁军早就将之剿灭了,如今这伙叛匪被我中央禁军重挫,又被我中央禁军赶进了河北禁军的包围圈中,完全覆灭,也就是一个时间的问题。”

赵佶听了,更高兴,他突然想起一事,问道:“那个以五百击杀数千的金吾卫是谁统领的?”

高俅道:“禀官家,是蔡仍。”

“蔡仍?”

赵佶一时间有些懵住了——显然,日理万机的赵佶,已经忘了蔡仍是谁。

赵佶随后看向蔡攸,道:“姓蔡……”

蔡攸忙接话道:“正是臣的六弟,我二叔之子。”

经蔡攸这么一提醒,赵佶终于想起蔡仍是谁了,他道:“可是那个弃文从武的蔡子因?”

蔡攸答道:“正是。”

得了蔡攸的肯定,赵佶道:“难怪他要弃文从武,原来他真的精通带兵打仗。”

高俅可是收过蔡仍的重礼的,而且蔡仍这次可是给他涨了大脸,所以他毫不吝啬的夸赞蔡仍道:“何止是精通,他如果再过个十几二十年,怕是咱们大宋又要出一个狄汉臣。”

听高俅将蔡仍比作狄青,赵佶很是诧异,他道:“爱卿如此看好蔡子因?”

高俅深深一拜,道:“然也。”

高俅又道:“臣也从武十几年,只遇两个有此潜力的年轻人,其一就是刘子文(刘仲武)之子刘锜,另一个便是蔡仍,他二人将来必是名将,必能率领我大宋雄师屡立战功。”

高俅亦是赵佶的绝对亲信,因此,高俅之言,赵佶深信不疑,况且,蔡仍的功劳在那里摆着,是实实在在的,所以赵佶问高俅:“那依爱卿看,当如何封赏蔡仍合适?”

高俅道:“依蔡仍所立之功,可累次从敦武郎升到武功郎,连升十二级,但臣觉得,官家可以示蔡仍以恩,再为他多升一级,特许他进入横行副使(诸司副使中的第二级,一般不作武阶官升迁之必经梯级),另外可将他所统领的金吾卫升为金吾军,许他担任一统领,统领金吾军,继续为官家剿灭宋江叛匪。”

老实说,依照蔡仍所立之功,这个赏赐并不过分。

而且,就算是连升十三级,蔡仍仍然只是一个从七品的小武官,根本不值得赵佶为之费心。

不过——

赵佶还是挺重视蔡攸这个玩伴的意见的,他依稀记得蔡攸曾想过要磨练一下蔡仍,因此,他扭头问蔡攸:“爱卿,你觉得蔡仍能担此职务吗?”

当初蔡攸之所以不同意蔡仍直接统建一军,主要是爱惜他自己的羽毛,不想将来受蔡仍的连累。

如今蔡攸已经用实际行动向赵佶证明过了他的“大公无私”,这种情况下,赵佶再想升赏蔡仍,可就跟他蔡攸无关了,他又何必枉做小人呢?

再者说,百香居两成的股份,蔡攸也不能白拿啊。

所以,蔡攸道:“臣原以为六弟只是胡闹,并无统兵之能,怕他误了官家的大事,所以才想打磨一下他,让他放弃武途重归文途,现在他已经证明了自己确有统兵之能,如此,他从武也好,正好可以为官家守土安邦,至于高太尉所说的升赏,微臣觉得也还算合理,毕竟六弟他是今科进士,如不是弃文从武,他早就是从七品的官员了。”

见蔡攸也不反对,赵佶又看向王黼。

王黼此人虽然毛病多多,但毕竟是宰执之臣,未来还将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因此,他结合蔡仍的年纪,觉得不该如此升赏蔡仍,要知道,赏无可赏,封无可封,最后就只能有两个结局,要么赵佶赐死蔡仍,要么蔡仍造赵佶的反,所以,在王黼看来,不论是为了大宋,还是为了蔡仍,都不该如此升赏蔡仍。

可王黼刚想张嘴将他的理由说出来,不远处的梁师成突然不着痕迹的摆摆手,示意王黼不要搅了蔡仍的升赏。

王黼见此,将已经到嘴边的话又咽了下去,改口道:“有功赏,有过罚,方能让人信服。”

三个重臣全都同意了,而且这真的只是一个从七品的小武官完全不必赵佶这个皇帝费心,所以,赵佶不再犹豫,道:“那就依高爱卿所凑,升蔡仍为右武郎,赏蔡仍閤门宣赞舍人,金吾军统领,另外,赏蔡仍兵甲一幅、好马一匹、银绢二十匹。”

右武郎和金吾军统领没什么可说的,一个是武官第三十四阶(相当于后世的军衔),一个是实权,也就是统领一军(即两千五百人)的武官。

而这閤门宣赞舍人则为閤职,武阶官加閤职意味是可担重任的优秀后备人才,也就相当于重点培养对象。

从赵佶给蔡仍的封赏上不难看出,赵佶也很看好蔡仍,至少是在高俅、蔡攸、王黼的推崇下,赵佶很看好蔡仍。

仅十几日,封赏就到了蔡仍手上,金吾军的将士欢呼雀跃,只有蔡仍还算平静,甚至脸上都没有多少喜色。

众将不解,问之。

蔡仍答道:“我在等你们的升赏。”

众将恍然大悟:“原来将军不以自己升赏而喜,却为我等升赏未至而忧。”

这让众将更加敬服蔡仍。

又过数日,金吾军将士的升赏陆续全都下来了,蔡仍的脸上终于开始有喜色。

等到蔡仍最期盼的允许蔡仍自己招兵扩军的命令下来了,蔡仍的脸上才真正挂满了笑容。

伴随着升赏一块下来的,还有继续剿匪的命令——枢密院命令曾孝蕴和梁方平率领剿匪军北上,与河北禁军一起彻底剿灭宋江义军。

而金吾军虽然从营升级为军,但仍然隶属于剿匪军序列。

只不过,金吾军刚刚才经历过大战,又要招兵扩军,因此,并不在先发序列当中,属于应急部队——增孝蕴、梁方平等人甚至不想再叫金吾军出战了,按他们的说法是,也给其他人一些立功的机会。

因为蔡仍大方会做人,剿匪军的上下皆承蔡仍的情,最不济也不好意思拂蔡仍的面子。

因此,蔡仍跟增孝蕴和梁方平请示,说左右金吾军暂时也没有战事,便想绕道去相州一趟,去那里招些能打的相州兵,增孝蕴和梁方平只是稍稍一商量,也就同意了。

得了增孝蕴和梁方平的同意之后,蔡仍很快便率领金吾军开拔,直奔岳家军的摇篮相州而去……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