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宋枭途 > 第五十九章 就是改变历史的

大宋枭途 第五十九章 就是改变历史的

作者:任鸟飞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59:39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不是说仗打完了,此战就结束了,至少在金吾军这里不是。

吃过晚饭,蔡仍就将伍长以上的军官聚集到一起,开始总结此战的得失。

这也是金吾军的传统,以前训练的时候,蔡仍就已经开始培养金吾军将士的战后总结了。

一般是,蔡仍先带着各级军官总结,然后各级军官再带着自己所统带的士卒总结,而蔡仍则会亲自去抽查,用以确保不会有人糊弄了事。

别将战后总结不当回事,在金吾军,这也是个人考核、升迁的标准之一。

一番总结下来,牛皋、王胜、张哮,也抱括后来出击的王德,才知道他们自己犯了多少错误,甚至他们都已经觉得,幸亏敌人太弱,否则他们可能都打不赢这一仗。

这是金吾军的首战,总结的时间很长——一直总结到了深夜,才结束,然后蔡仍才让这些已经非常累的将士拖着深重的身体去睡觉。

蔡仍没有去睡,他挨个营房走了一遍,为踢了被子的将士盖了盖被子,又去看望一下那几个轻伤伤员,还亲自帮其中一个换了换药,然后去看了看站岗放哨的士卒,给他们带去点热水。

做完这一切,蔡仍才回到自己的帐篷和衣睡下。

迷迷糊糊睡了也就一个多时辰,蔡仍就听见有脚步声向着自己的营房走来。

蔡仍的眼睛瞬间就睁开了,随即一把按住了自己佩刀的刀柄。

不多时,蔡仍就听见帐外自己的亲兵也就是李和之子李简小声道:“将军,董有邻回来,他说有要事要向将军禀报。”

董有邻是一都的一个什长,他是此战第一个冲上宋江义军阵地的,昨日蔡仍派他带着另外几个战斗英雄押送俘虏、护送重伤员回去报捷去了。

蔡仍心道:“他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蔡仍带着佩刀走出了自己的帐篷,然后就看见董有邻押着一人站在帐外。

蔡仍问:“你有什么事要禀报?”

董有邻一指他押着的那人,禀报道:“将军,我们走到半路,我无意间发现不少人都很敬畏这个家伙,于是就把他揪出来审问了一番,结果审出他是青面兽杨志的内弟,他主动跟我说,他有重要情报想要禀报给将军,我就将他带了回来。”

蔡仍扭头问杨志的内弟:“你有什么情报要跟我说?”

那人忙给蔡仍跪下,道:“小人李未,小人的妹妹是杨志那厮的小妾,不过,这不是我家自愿的,实是那杨志贪恋我妹妹的美色,硬将我妹妹抢过去的……”

杨志跟关胜一样,是史上有名的将领,而且,他还是宋江等三十六人之中最后混得最好的一个,他甚至参加了收复燕云之战,而且还曾担任过种师道(老种)麾下的选锋军的选锋使,另外,种师中(小种)援太原而战殁于榆次那一战,杨志也参与了,只不过,对于杨志在那一战之中的表现,记载的不尽相同,有说他畏战不前的,也有说他在榆次战后收拾残兵保据光定屡立战功的。

由此可见,这杨志此人的确有其过人之处,否则他也不能给种师道和种师中担任选锋使。

不过,据史书上记载,杨志此人虽然本事不小,但贪财好色,毛病也不少。

所以说,李未说他妹妹是被杨志强占的,也有可能是真的。

但话又说回来,李未的话,真也好,假也好,又有什么关系?

重要的是,李未想说的情报是什么?

因此,蔡仍很果断的就打断李未,道:“还是说说看,你要说的情报是什么吧,你放心,如果你所说的情报有价值,我不仅保你不会受到牵连,还会重重的赏你。”

李未听言,立即停止博取同情,道:“那伙叛匪就要跑了。”

“什么?”

这还真是蔡仍没想到的。

李未继续说道:“其实早在你们官军到来之前,他们就已经计划好要撤离了,昨天早上他们的核心人员就已经撤离临濮城了,要不是你们来得太快,我们这些殿后的人也都撤走了……”

随着李未的讲述,蔡仍得知,宋江义军的主力其实已经开始撤离了,剩下的这点殿后的人,都是外围人员和不愿意撤走的人员。

蔡仍估计,宋江一伙打的主意一定是,这些人能撤就撤,撤不了就送给宋军了。

蔡仍一边心道:“这宋江,好决断啊!”、一边叫人将张宪等人叫过来。

不久,张宪、牛皋、王胜、张哮、王德等人就来到了蔡仍的中军大帐。

蔡仍在地图上又测量了一会,道:“如果那个李未所说的没错,那临濮周围恐怕只剩不到一军甚至有可能只剩两三个营的叛匪了,而且,这些叛匪必定全是宋江一伙的外围人员,甚至有可能就是宋江一伙在临濮招募的本地人。”

张宪听了蔡仍的分析,道:“这么说来,咱们这次的围剿,有可能是白白兴师动众了?”

牛皋道:“此战咱们可是动用了三万多人马,如果只剿灭这点叛匪,是不是太窝囊了?”——枢密院调得的确是三万人马去剿灭宋江一伙,但因为各军都不满额,有的甚至只有十之二三,实际上调动的正规军也就一万二、三,再加上信阳军和广济军的人马,也不过才一万五千左右,不过,在调军的同时,各军又都带了大量的民夫押送物资,如果将这些民夫也加上,那说三万哪怕说四万都不夸张。

众人全都深以为然,并且都有些不甘心。

当然,也有暗中高兴的,因为这么一来,他们应该很轻易的就能收复临濮,进而不用费什么力就能立下战功。

张宪看着地图分析了一会,道:“这伙叛匪要想顺利逃出咱们的围剿,唯有走大念—左营—张鲁一路,然后强冲信阳军的封锁线回到梁山泺,再然后走水路离开。”

张哮道:“这伙叛匪敢跟信阳军决战?”

牛皋道:“没什么敢不敢的,他们要是冲不开信阳军的封锁,就是死路一条,再者说,信阳军也没有多少人马,往多了说,也就两千多点,再加上民夫什么的,应该也不会超过五千。”

王胜接话道:“关键是,他们不是要歼灭信阳军,而是要冲开信阳军的封锁,如此一来,难度又降了很多。”

张哮道:“这么说,这伙叛匪又能逃脱了?”

王德仔细看了一会地图,道:“这伙叛匪一共有一万多人,去除临濮的一两千人,也应该有近万人,这么多人,训练又不够,中间甚至还有可能夹杂着老弱妇孺,行军速度不可能太快,加上他们还要与信阳军一战,没个三两日应该到不了箕山,而以咱们金吾军的行军速度,放弃多余的辎重,抄近道,一日便能到箕山,这就有很大可能在箕山将他们截下来。”

如果是比别的,金吾军不敢说稳胜其他军队,但是比行军速度,那其他军队绝对拍马也赶不上金吾军,否则,你以为蔡仍怎么敢半路回去偷走赵元奴,还不就是因为金吾军的行军速度之快远远超过这个时代人的想象可以为蔡仍制造充分的不在场证明让人无法将此事怀疑到蔡仍头上。

王胜道:“将他们截下来好说,可问题是咱们金吾军只有不到五百人马如何能敌得过近万叛匪?”

牛皋道:“此战要想建功,还得靠梁监军手上的大军,最不济也得有王选锋使的选锋军配合才行。”

张哮道:“想要他们的配合,怕是不容易,他们怎么可能会放着收复临濮城这个大功不得,而去追看似已经不可能追上的叛匪主力?”

张宪道:“我与王选锋使有过接触,他人还是很有大局观的,未必不能配合咱们。”

张宪说完,众人全都看向蔡仍,等着蔡仍做决定。

一个人能成功,不可能全是侥幸。

宋江一伙,起义一年多了,都没有被宋军剿灭,相反还越来越强大,这里面固然有宋军不作为的原因在,但也不乏宋江一伙当中有能人的缘故。

比如这次,宋江一伙故意留下临濮城这个香甜美味的诱饵给宋军,然后提前撤退,就很高明。

就蔡仍所知,哪怕宋江一伙已经闹到了这个地步,剿匪军中的大多数人,也没有太在意宋江一伙,他们更多的是将宋江一伙当作给他们送经验帮他们升级的,就是狼多肉少,得抢这功劳。

因此,抢功就成了他们心中的首要任务,而不是剿灭宋江一伙是他们心中的首要任务。

而这其中又以最渴望战功想要走童贯之路的梁方平为最。

因此,蔡仍用脚后跟猜,也能猜到,一旦梁方平得知临濮城只剩一两千叛匪,他一定会亲率大军去收复临濮城的,至于宋江一伙,既然已经要逃出包围圈了,那就再等下次机会好了,反正上面也没有规定剿匪的期限,急什么,重要的是先把军功抢到手上先把官升上去。

而历史上,宋江一伙此战应该是顺利脱身了,最后才有张叔夜在海州剿灭宋江一伙镇压了宋江起义的。

不过——

也正像张宪所说的一样,选锋使王宗濋还是值得期待一下的。

历史上的王宗濋,可是汴梁保卫战中为数不多的坚守将领之一,也是为数不多的敢率军下城与金军厮杀的将领之一。

由此可知,王宗濋应该不会畏战。

主要问题就是,蔡仍不知道,王宗濋会不会也贪收复临濮城之功?

所以,蔡仍也还有些拿不准要不要去阻截宋江一伙?

战场上,最忌讳的就是犹犹豫豫,因为战机稍纵即逝。

“我的目的不就是改变历史嘛,否则,我去南方发展海上贸易当一富家翁,等着北宋灭亡、南宋建立,不比现在过得舒坦?”

念及至此,蔡仍道:“好!那咱们就跟宋江这伙叛匪比一比行军速度!”

决心一下,蔡仍立即命人代笔替自己写封求援信,然后让李简带着一伍骑兵揣着这封求援信、押着李未去找王宗濋求援。

李简等人走后不久,金吾军也放弃了多余的辎重开拔了,然后向着箕山方向开始了急行军……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