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宋枭途 > 第四十章 皇帝不差饿兵

大宋枭途 第四十章 皇帝不差饿兵

作者:任鸟飞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59:39 来源:平板电子书

虽然明知傅察这样的人必定会成为自己攫取大宋江山的掣肘,没准将来有一天自己得亲手杀死傅察,可对于傅察这样有骨气的人,蔡仍还是佩服不已,也生不出半点恶感。

所以,傅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动员过后,蔡仍直接说道:“傅大人不用再说了,虽然我金吾卫建军不足三月,但这并不是我不出兵的理由,我在这里放句话,只要粮草辎重准备好,我可以立即带兵出发。”

听了蔡仍的表态,之前因为蔡京的关系而对蔡仍印象不佳的傅察,突然觉得,蔡仍不愧是读书人,明事理,懂大义。

再一想,蔡仍是蔡卞的儿子,并不是蔡京的儿子,蔡卞可是很有骨气的读书人,不像蔡京,只知劝官家铺张浪费大涨官家骄奢淫逸之风,败坏大宋的根基。

而且,傅察还听他的舅哥赵明诚(即赵挺之的第三子)说,蔡仍的文学素养极高,甚至可以比肩李杜,就连他文学素养世间少有人能及的嫂子李清照也是这么认为的。

因此,傅察一改之前的态度,和颜悦色的说道:“子因真是深明大义!”

蔡仍道:“尽职而已。”

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让傅察更觉得蔡仍不错。

傅察又问:“那子因你那里有多少军马,又能出动多少?”

蔡仍答道:“四百步军、一百马军,皆可以出动。”

傅察以为蔡仍在逞强,道:“子因不必瞒我,禁军的困难,大家都清楚,且曾大人要排兵布阵,也需要知道真实的兵力,否则容易酿成大错。”

也不怪傅察会这么想,他这一路走过来,各军推诿不愿出军不说,即便是愿意出军的,也十不过二三,一指挥人马,能派出来两百的,就已经非常不错了,哪有能足数出动的。

蔡仍也明白禁军的情况,所以他解释道:“我这里的情况跟别的军不同,因为是新组建的军队,我这里的兵马还没有其它任务,所以能全部出动。”

听蔡仍这么一解释,傅察心道:“他到底是蔡京的侄子,那些蛀虫兴许不敢喝他的血,所以他能拿到足额的军响,而他既然弃文从武,就势必想要在武途有一番作为,这样一来,他真有可能招足额的兵勇,并且能出动五百军马。”

这么一想,傅察立即改口道:“子因可是解了曾大人的燃眉之急了!”

蔡仍道:“这是我分内之事。”

蔡仍随后语气一转,又道:“我这里出兵是没有问题的,不过我们金吾卫因为是新建之旅,兵甲尤其是战马和神臂弓严重不足,至于开拔费嘛……”

看了脸已经沉下去的赵开一眼,蔡仍狠狠宰了一刀道:“以前欠我金吾卫的军响,这次怎么着也得给我们补齐吧?另外,也不知道这仗会打多久,就先预支半年的军饷好了,多退少补。”

蔡仍说这些,中心思想其实就一个字——要。

蔡仍这可不是坐地起价,不论哪个时代,都是,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没钱,打什么仗?

而蔡仍是不缺钱,可这不是为蔡仍自己打江山,而是为北宋王朝剿匪,这钱总不能蔡仍自己出吧?

退一步说,就算蔡仍愿意自己出,赵佶还不干呐,咋的,打仗不要钱,你想造反啊?

所以,于情于理,蔡仍都得伸手要。

而且,不仅得伸手要,还得多要,否则,不仅亏待自己,别人还会猜忌自己。

见蔡仍狮子大开口,不仅赵开的脸色不好看,傅察也是眉头紧锁。

这可能也是文人不喜欢武人的原因之一,因为他们总是这么贪得无厌。

可你要说不给吧,皇帝都不差饿兵,不给人家配足了粮草辎重,你叫人家怎么打仗?

见双方陷入僵局,蒋兴祖出来打圆场,道:“子因,你要得太多了,这匆忙之间,你叫赵大人去哪给你弄这么多东西?”

蔡仍听了,一笑,道:“如果是别人,当然没有这个本事,可咱们赵大人,是人人都知道的赵财神,他手指缝里随便漏点,就能叫我金吾卫安心出兵打败了。”

历史上,张浚以知枢密院宣抚川蜀,命赵开为随军转运使,在秦州设钱引务,在興州鼓铸铜钱。

此后,赵开大量制造钱引,使钱引数量达到四千一百九十万缗,超过限额大约三十三倍。

不过,与赵佶超发钱引导致钱引大大贬值不同的是,赵开虽然大量发行纸币,却没有引发通货膨胀——赵开在四川发行钱引,增设银绢作为钱引的发行准备。官卖银绢,允许百姓用钱引购买银绢。百姓需要向官府缴纳各种税赋,赵开允许百姓采用钱引缴纳。因此,赵开采取的措施保证了钱引价值的稳定。

从这些手段上,不难看出,赵开就是这个时候的金融天才,并且是最顶级的那种。

另外,赵开还是一位理财能手,有“一跬步而能运百货,一咳唾而能济三军”的美誉。

历史上,为了支撑川陕抗金战争,赵开绞尽脑汁,在不增加按土地和资产征课的农业二税的前提下,他改革茶、酒、盐法,着力在茶盐酒三项收入上敛财,以茶盐酒税收为支柱,建立了四川的战时财政体系,创立了劝谕激赏、增敷役钱、助军头子钱、免支移米脚钱、盐酒增息钱等新税种,使南宋初年的财政收入连年猛增,超过北宋末年一倍多,年收入达到三千余万缗。

这么说吧,川蜀之地,包括南宋,能守住,吴玠是表面上的功臣,赵开则是背后的功臣。

现在,赵开的才能虽然还没有完全展露出来,但也已经揭开一角了。

这几年,在赵开的治理力,阳武县可是说是附近最富裕的县,没有之一。

这也是蔡仍狮子大开口的原因之一。

蔡仍又道:“我也不是多要,而是想安心打仗,只要我能顺利剿匪,消灭宋江一伙,咱们这些人,有一个算一个,都会得到嘉奖的。”

对于蔡仍所说,自己能剿灭宋江一伙,众人其实是不信的——宋江一伙,率众攻打河朔、京东东路,转战青州、齐州至濮州间,攻陷十余州县城池,哪是那么好剿的,更不是蔡仍这个毛头小子能剿灭的。

可现实问题是,不把蔡仍打点好了,金吾军就有借口不出兵。

所以,没人去计较蔡仍的大话,大家想的只有怎么才能把蔡仍哄得带兵出征。

至于说,蔡仍狮子大开口。

好办。

有道是,漫天要价,就地还钱嘛。

赵开斤斤计较跟蔡仍讨价还价了许久。

最后,在傅察和蒋兴祖的劝说下,蔡仍和赵开达成一致——钱,蔡仍就不要了,除了必要的粮草以外,赵开再给蔡仍再准备三百张伸臂弓、充足的弩箭、一百匹战马,蔡仍就率军开拔。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