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宋枭途 > 第二百六十一章 金使使宋(求订阅!)

大宋枭途 第二百六十一章 金使使宋(求订阅!)

作者:任鸟飞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59:39 来源:平板电子书

童贯是在四月下旬到达的河间府。

在河间府,童贯听取了高阳关路安抚使兼河间府知府侯益的汇报。

侯益显然是做足了准备,他将河北的情况,详详细细的向童贯做了汇报。

在侯益的汇报中,主要是两方面,一方面是河北禁军目前糟糕的情况,另一方面是河北禁军的物资和装备的糟糕情况。

听完侯益的汇报之后,童贯有些不信的又亲自去查看了一下河北各军、军粮仓库和军械库。

结果,情况之差,令童贯十分震惊!

童贯连夜提笔给赵佶写信:

臣仰遵睿训,付以北事,寅夕竭虑,深恐不逮,上辜委寄之重。臣奉诏来北,星夜倍道,於四月二十三日到高阳关,整促行军之备。即见,河朔将兵骄惰,不练阵敌军,须之用百无一有。军粮粗不堪食,须旋舂簸,却仅得其半,又多在远处,运来费时费力。军器甚阙,虽於太原、大名、开德支到,封椿各件不足、或不适用,至於得地版筑之具并城戍守御之物悉皆无备。盖因河朔二百年未尝讲兵,一旦仓卒,责备颇难……

从童贯写给赵佶的信可见,童贯见到的是:由于长期处于和平时期,河北禁军兵将骄惰,不加训练,堪用者,百中无一,军需物资粮食什么的,更是要什么没什么。

总之,童贯认为,依靠河北禁军以及河北的军需物资粮防御工事打仗,恐怕要误事。

这时,童贯的自信心其实是受到了严重的打击,甚至有些后悔主张收复燕京——童贯毕竟带了二十多年兵,这点见识还是有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之前一直力主武力收复燕云的童贯,开始变得小心谨慎起来。

但童贯转念一想,这次率军北上,并非是真要与辽国开战,只是显试一下军威,震慑一下耶律淳,期望能不战而收复燕京罢了。

赵佶给童贯的命令其实就是这样的,赵佶御赐的巡边三策就是铁证。

这样一想,童贯感到肩上的压力稍微减轻了一些。

童贯继续北进,也来到了北疆重镇雄州,他打算坐镇此地,动用政治、外交、军事等手段,统筹指挥,希望能一举收复燕京。

……

一到雄州,童贯就在宣抚司召集各军将领开会。

雄州知州和诜闻讯匆匆来到宣抚司提醒童贯说:“蔡副宣抚还在路上,咱们是否等一等,等他来了再开会?”

童贯一听,火冒三丈,厉声斥责道:“各路兵马都已到齐,岂能坐等?亏你还是武将出身,这点事情尚不明了,如何带兵行军打仗?”

其实——

早就摸透了蔡攸性格的童贯,先是恐吓,然后又让人给蔡攸找了一大群美女,结果蔡攸就在大名府不再向前一步了。

换而言之,蔡攸“还在路上”,是童贯有意为之的,目的就是不让蔡攸来碍他的事。

被童贯当庭训斥,和诜感觉很丢面子,脸色一会儿红,一会儿白!

原本——

和诜想借请示之名讨好童贯,谁知一不小心,将马屁拍到了马腿上。

和诜不知道的是,童贯与蔡攸之间存在着极大的矛盾。

童贯是打心底里很瞧不起蔡攸——在童贯眼里,蔡攸就是一个花花公子,吃喝嫖玩吹,样样很拿手,可论办事能力,比他爹蔡京和他弟弟蔡仍就差得远了。

而蔡攸也很反感童贯,觉得童贯倚老卖老,盛气凌人,所以他经常在赵佶面前说童贯的坏话。

和诜常年在地方为官,对童贯和蔡攸他们这些朝廷大员之间的龌龊哪里清楚?

和诜觉得他自己很委屈,又觉得童贯太不把他放在眼里了,他大小也是这雄州的一把手,河北禁军的代表,童贯怎么能如此对待他?

其实,童贯这是在拿和诜撒气。

一来,童贯气和诜等人将河北弄成这样,连一战之力都没有,让他手到擒来的收复燕云的大功,平添变数。

二来,童贯一听说蔡攸担任副宣抚使就很生气,这不明摆着是赵佶安排蔡攸来监视他的嘛。

让童贯更闹心的还在后面。

会议一开始,种师道就表明自己对伐辽之战的态度:“今举军巡边,招纳燕京,恐怕不会轻而易得。现今辽国遭到女真人重创,这就好比邻居家遭到匪劫,咱们大宋不仅不去搭救,反而上前分抢其屋内之物,此非仁义之举。况且军队师出无名,恐有所失。”

顿了顿,种师道又道:“朝廷贸然用兵,强畀师道以都统制之职。师道唯有鞠躬尽瘁,以勤王事。倘获寸进,此乃社稷之灵,官家之福,师道不敢居以为功。如若事机不顺,稍有磋砣,责有攸归,师道亦不任其咎。今日开宗明义,师道当着诸将之面,把这话讲清楚了,免得将来再有后言。”

种师道这话的意思是:“我不同意打这仗,不愿意当这个都统制,但你们非要让我领兵打,那我就尽力打,赢了,我不要功,输了,我也不担多余的责任,不给你们背黑锅,咱们谁的责任谁负。”

童贯,包括赵佶,其实早知道种师道不赞成这场战争。

但童贯没想到,种师道丝毫不给他、给朝廷留余地,都要开战了,还说这种泄气的话。

童贯看了种师道一眼,冷冷地说:“今日之军事,官家既有成算,让你种师道出任都统,是希望用你的威名震慑辽军,仅此而已。事之成败,自有我与朝廷负责。”

种师道冲其他将领说道:“辽事成败,自有太师和朝廷负责,诸位可都听见了?”,然后看向童贯,又道:“师道正要修本上奏,太师说的这句话,师道要写在奏章里,请太师勿怪。”

童贯说道:“休要恁地麻烦,我来之前,官家让我们务必按照他所授御敌三策行事,你且拿去看罢。”

说罢,童贯一挥手,自有人将赵佶御书的巡边三策拿给种师道看。

种师道看罢,气势立即一弱,他心想:“原来官家根本就没想过打仗,要我当都统制,只是教我当个摆设罢了。”

种师道已七十有二,比童贯还大三岁。

有道是,江湖越老,胆子越小。

打了一倍子仗、深知宋军真实情况的种师道,其实就有点这个意思。

加之,种师道虽然是军人,但他厌烦对外扩张,只愿保境安民。

所以,种师道固执的认为不该打这一战。

不过——

话又说回来,虽然种师道固执的认为不该打这一战,但他还是准备尽全力打好这一战的。

可让种师道没有想到的是,原来他想多了,这一战根本就不用打,他们跋山涉水的过来,其实就是来吓唬辽人的。

种师道沉默了一会,说道:“师道微名怎比得了太师,还请太师总领全军,让师道回西北。”

童贯何尝不想总领全军,可童贯清楚的知道,赵佶是绝不会允许他亲自统兵的。

所以,童贯道:“官家亲令,你种师道也敢推辞?”

种师道沉默不语。

童贯的政治手段是极为老辣的,很懂得趁机扩大战果。

趁着对手种师道一蹶不振,童贯当即更改种师道之前的部署,宣布:

大军兵分两路,一路是东路军,即雄州驻军,目标是开进白沟河一带,由种师道负责,王禀将前军,杨惟中将左军,种师中将右军,王坪将后军,赵明将选锋军。

另一路是西路军,即广信军驻军,目标是开进范村一带,由辛兴宗负责,杨可世、王渊将前军,姚平仲、焦安节将左军,刘光国、冀景将右军,曲奇、王育将后军,吴子厚、刘光世将选锋军,并听刘延庆节制。

从童贯的部署来看,都统制种师道已经降到了跟刘延庆甚至是跟辛兴宗相同的地位,另外童贯将西军完全打乱,让西军不能再成为完整的一块,无法抱成一团。

总之,童贯借着赵佶的巡边三策一下子就拿到了全部的军权。

而明白了自己真正身份的种师道,则完完全全失去了之前的争劲,进而也就随童贯的便了,他想:“既然不打仗,既然我只是一个摆设,还争个甚么,我还是识趣一点吧。”

……

三月初,完颜银术可就得了完颜斜也的推荐,由他担任使臣,去出使大宋。

可那时,完颜银术可在羊城泺,完颜阿骨打在辽中京,两地之间需要至少十天的路程。

而完颜银术可必须得说服完颜阿骨打,才能出使大宋。

也是不凑巧,完颜银术可去了辽中京之后,完颜阿骨打又去了咸州。

没办法,完颜银术可又追到了咸州。

在咸州,完颜银术可终于见到了完颜阿骨打。

完颜银术可立即将耶律延禧被蔡仍捉了、完颜宗翰被蔡仍大败等事详详细细的禀报给了完颜阿骨打,并跟完颜阿骨打说,他想出使大宋,想探探大宋的口风,想看看大宋是不是准备违约,同时探听一下大宋的虚实,最好能弄到一些金吾军的武器带回来研究。

完颜阿骨打对于完颜银术可所说的这些也很震惊,他跟幕僚商量了一下,觉得是应该派人去大宋看看了。

于是,完颜阿骨打便令完颜银术可为使臣、孛堇为副使持誓书前往大宋问责。

这时,已经是四月初了,距离蔡仍捉住耶律延禧,已经过去了一个月。

然而——

连老天都仿佛在忙蔡仍一般。

因为金国的船不行。

恰巧,他们刚出来,就碰到了大风浪。

结果,金国派去的五艘船,有三艘都被风浪打翻,只有完颜银术可所乘坐的船和另外一艘船侥幸逃了回去。

这次大风浪整整持续了一个多月。

风浪过后,担心再出现之前的事的完颜银术可,用了好几天时间,才找到了一船高丽大船,然后才继续出使大宋。

不过——

这时,已经五月中旬了,燕云的形势已经大变……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