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宋枭途 > 第一百六十五章 喜当爹(求订阅!)

大宋枭途 第一百六十五章 喜当爹(求订阅!)

作者:任鸟飞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59:39 来源:平板电子书

从赵佶超擢蔡仍的举动上,所有人都看出来了,蔡仍已经成为大宋新的政治明星,兴许,再过个十年八年,蔡仍就会取童贯而代之。

对此,有人羡慕不已,有人忧心忡忡,有人则在心中打着自己的小算盘。

不过——

不论这些人怎么样,蔡仍的崛起都已经成为不可避免之事。

众人皆散去了以后,唯独兵部尚书方琼没有走——他故意留在最后,迟迟不肯离开。

赵佶见状,索性就将方琼留下,问道:“方爱卿还有事?”

方琼等得就是赵佶这话,他一拜在地,道:“陛下,如今有一个扭转强地方弱中央局面的天赐良机,还望陛下万万把握住!”

“强地方弱中央?”

这话让赵佶感到非常刺耳!

但赵佶的城府还是不错的。

他不动声色的问道:“爱卿何出此言?”

方琼不答反问:“臣斗胆请问陛下,我大宋最强之军是哪一军?”

赵佶微微一皱眉,但还是耐着性子答道:“世人皆知是西军。”

方琼又问:“那中央禁军如何?”

“这……”

虽然赵佶对中央禁军到底有多少战力,没有太清醒的认识。

但赵佶多少也知道一些中央禁军的战力与西北禁军的战力远远无法相比。

所以,赵佶沉吟了一下,便道:“不如西军。”

方琼道:“如此不就是强地方弱中央嘛?”

赵佶哑口无言!

过了一会,赵佶道:“那爱卿所说改变这种情况的机会是?”

方琼道:“就是蔡仍啊,陛下。”

赵佶道:“蔡仍?”

方琼道:“不错,正是蔡仍,陛下听我细细道来。”

也不等赵佶答应,方琼就又道:“西军将领一般都是世代相承,一家数代都为西军效力,这种血缘传承,是没有办法将其拆开的,朝廷派去的官员和将领很少有能真正统制他们的,那里的帅臣要么出自折家,要么出在杨家,要么出在刘家,要么出在种家,要么出在姚家,旁人根本就指挥不了西军,就连童太傅都必须得通过西军的将领才能指挥西军。”

方琼不提起此事还好,一提起此事,赵佶的心就是一揪!

方琼所说的正是西军最大的问题所在。

其实不只赵佶,北宋王朝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想拿回他们赖以为国防力量的西军的控制权。

为此,北宋王朝历朝历代的皇帝(甚至包宋钦宗)都跟西军的各大家族斗智斗勇。

只可惜,北宋王朝的皇帝们,想尽了办法,也没能改变西军的这种传承,也没能真正做到掌控西军,西军一直都是现在这样听调不听宣。

赵佶不禁有些期待道:“爱卿有办法改变西军?”

方琼连忙道:“臣哪有这个本事。”

赵佶一听,不禁大失所望!

方琼见状,忙又道:“不过,咱们虽然改变不了西军的传承,却可从西军中抽取一些人才加强中央禁军,最终使得中央禁军的战力强过西军,消除西军的隐患。”

赵佶心中一动,道:“爱卿的意思是?”

方琼道:“西军的那种顽固不化的传承,使得不是那几大家族出身的西军将领根本就没有出头之日,既然如此,朝廷为何不扶植中央禁军的将领,让他们吸纳西军的那些不得志的将领打造全新的中央禁军?”

赵佶明白了方琼的意思。

其实,一直以来,赵佶,也可以说是赵佶派入西军的童贯,就是这么干的。

在童贯多年的经营下,其实已经有数万西军脱离了西军的控制,他们有一个新的名字——胜捷军。

胜捷军正是童贯的亲军。

也正是因为靠着胜捷军,童贯才能压着西军的几大世家,让西军为童贯所控、为北宋朝廷所用。

所以,方琼一提出这个建议,赵佶立即就心动了!

方琼继续说道:“现在的中央禁军,因多年无战事,反应已经非常迟钝了,这段时间蔡观……蔡招讨前后共三次给兵部发加急信件,希望兵部能催一催安化军和武宁军,让他们尽快南下。”

说话间,方琼就拿出了三封加争信呈给赵佶。

赵佶一看,日期分别是四日前的、七日前的、十二日前的。

赵佶不禁大怒,道:“相隔八日,安化军和武宁军都还没有到秀州?”

方琼道:“何止没到秀州,他们现在可能都没到金陵。”

赵佶怒道:“朕非治这两军的统领大罪不可,他们如果能早一点到,此战的战果有可能更大。”

方琼道:“陛下息怒,实是现在的中央禁军皆是如此,官家可能还不知道吧,谭稹、刘镇他们还在应天府整军没有南下。”

赵佶这回真是被气到了,他怎么都没想到,前线都展开决战了,中央禁军竟然还没有出发!

方琼一拜在地,道:“陛下,臣曾与蔡仍谈过,他说若以西军宿将为骨架由他亲自招募训练十万新军,必能为陛下横扫天下,如今,蔡仍与西军正好有交集,正可以让他为陛下组建一支全新的中央禁军,再现开国之初那天下无敌又忠心耿耿的大宋禁军!”

别说,方琼的话,的确让赵佶有些心动!

可一下子让蔡仍这个才二十岁的毛头小子组建十万新军,那也太过儿戏了一般。

因此,赵佶沉默不语,以此来表示他不同意方琼的建议。

见赵佶没有这个魄力,方琼不禁有些失望,可他并没有就此放弃,而是退而求其次道:“不组建十万新军,组建五万新军也行啊,再者说,蔡仍现在是江、淮、荆、浙等路招讨使,手上只有二万多人马,其中七成还是厢军,这也太少了,就算他再能打,也不能为陛下平定东南啊。”

方琼这话倒真是戳到了赵佶的软肋上。

赵佶对于收复燕云的执念,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可以说,虽然大宋的局势已经坏到了这种程度,但他还没有放弃收复燕云的梦想。

而如果蔡仍能以五万新军就平定东南,赵佶则完全可以继续收复燕云的计划。

不过——

话又说回来,即使是让蔡仍这个才二十岁的毛头小子组建五万新军,那也是儿戏一般。

所以,想了想,赵佶道:“三万吧,加上蔡仍现在统制的兵马,也已经是五万大军了,不过,新军只能一半是禁军,另一半必须是厢军。”

赵佶这么做也有他自己的考虑,禁军的福利待遇武器物资都远远高于厢军,组建一支禁军的钱,都可以组建三到五支厢军了,如此折算下来,赵佶其实也就算是给了蔡仍组建两万新军的钱。

没办法,东南的财政没了,大宋进入吃土时期,一向不会过日子的赵佶,也开始知道省钱了。

三万总比没有好,方琼领了命令之后,立即着手去办此事。

然而——

方琼才将赵佶的圣旨传送给蔡仍不久,突然就遭到了多方的攻击,不少人甚至抓着方琼的些许小过错请求赵佶将方琼贬职于京外。

还有人故意提起,方琼曾坚持认为造成方腊起义的原因是花石纲,曾谏撤销“花石纲”和主持“花石纲”的机构应奉局,将有限资源转投增强国防军队建设上。

此事一经传出,花石纲的罪归祸首赵佶,当然就对方琼的印象越来越差,也不再热心方琼提出来的组建新军的计划了。

方琼知道,此必然是高俅等他动了利益的人搞得鬼,他愤怒不已,更对赵佶的表现失望不已!

偏偏在这个时候,方琼老家传来噩耗,父亡故,母病危。

按照宋制,方琼只能回家丁忧守制。

方琼便以此为由上凑请求回家丁忧。

其实,方琼希望赵佶能夺情免了他丁忧。

可赵佶却绝口不提夺情一事。

方琼只能黯然离开北宋的权力中心,回到老家,暂时沉寂下去。

方琼离职之后,王黼将他的死党张邦昌提到了兵部尚书之位。

张邦昌对于方琼的练新军计划一点都不感兴趣。

可赵佶的圣旨已下,跟蔡仍关系不错的张邦昌,索性就做了个顺水人情,让蔡仍自己负责此事好了。

……

鸣銮堂。

赵富金的临时住处。

赵福金和赵富金正一脸紧张的看着一个老郎中给赵宓金号脉。

过了好一会,老郎中才站起来,冲赵宓金一抱拳,道:“给帝姬贺喜了。”

赵宓金一脸激动道:“本宫真怀上了?”

老郎中笑道:“如果小老儿没有断错,帝姬应该有孕一月有余。”

赵福金和赵富金同时掐指一算,时间正对。

赵福金看了赵富金一眼。

赵富金立即会意,叫筱竹拿来五根蒜头金。

老郎中见状,忙道:“谢帝姬赏,小老儿祝帝姬母子平安!”

赵富金掂了掂手上的蒜头金,道:“这赏可以给你,但你不能白拿。”

老郎中一怔,道:“不知帝姬还有何吩咐?”

赵富金道:“你得去曹家一趟,给曹家报个喜。”

赵宓金一听,就想去阻止赵富金。

不过,还没等赵宓金张嘴,赵福金就用眼神制止住了赵宓金。

三位帝姬的事,老郎中哪敢多问,他忙道:“能为帝姬跑腿,小老儿荣幸之至。”

赵富金这才将手上的蒜头金扔到老郎中的手上。

老郎中托着沉甸甸的金条,老脸上都乐开了花。

这时,赵富金的声音再度响起:“还有,你要记住,如果曹家人问你我姐姐怀孕几个月了,你要说两个多月,明白吗?”

老郎中为人号了一辈子脉,什么事没见过,他顿时就明白了,赵宓金肚子里的孩子肯定有问题,曹湜多半是喜当爹。

老郎中心中有些懊恼:“怎么又叫我摊上这样的事了!”,嘴上却毫不含糊道:“是两个多月了,刚刚是小老儿号错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