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国色 > 第75章

国色 第75章

作者:梦溪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56:30 来源:平板电子书

车厢不是很大,坐了刘桢与阿津,如果再要加上陈素的话未免勉强,陈素就跟在牛车旁边一道走,不时与护车的甲士说话,直到车驾入了城,刘桢从车上下来,吩咐车夫和甲士先回去,自己则带着阿津与陈素一道在城内的街道上走。

“子望,我先前不知你到了咸阳,直到看见你给我送的物事,多谢你。”

“不必客气,你如今身份不同,要做的事情自然也很多,那些都是不值钱的小玩意,你喜欢便好。”陈素温和地道。

二人虽然不常见面,但书信联系却不曾断过,先前刘楠还与陈素一道在军中时,刘桢给刘楠寄东西,每次都会多备一份给陈素,而陈素也都会回礼,有时候是当地的吃食,有时候又是一些小巧的玩意,虽然谈不上值钱,却都能看得出用心,后来刘远入主咸阳城,又登基称帝,刘桢成为公主,东西不便直接送入咸阳宫,这才渐渐少了。

故而如今重逢,倒也不见生疏。

陈素笑道:“今日既然出来了,就由我作东请你吃饭罢。”

刘桢故作不满:“怎么不是我请?算起来我才是东道主啊!”

陈素也不与她争,只笑道:“那好罢,这顿就由你来,下次我再请。”

刘桢笑嘻嘻:“莫要小看我,当初你与阿兄寄给我的那些钱,我到现在还攒着呢,请你吃个几顿是绰绰有余了。”

陈素这才有些惊讶:“那些钱你还留着?”

刘桢:“自然还留着,装了足有半匣子呢,可惜后来你们不寄了,不然我就有一匣子的钱了。”

陈素:“你怎么不用掉?”

刘桢摊手:“先时在咸阳城,用的是郡守的用度,后来又有了公主俸禄,所以就一直用不上。”

陈素失笑:“也是。”

说话间,三人进了九市里颇不显眼,环境却极为清幽雅致的一间食肆。

刘桢诧异:“你来咸阳不过月余,怎么会知道这个地方?”

这间食肆在九市边上,两条闾里的交叉,位置有些偏僻,刘桢虽然在咸阳城的时日不短,却不经常逛街,如果不是陈素带路,她绝对没法找到这里来。

陈素笑道:“是上回你阿兄带我来的。”

刘桢撇撇嘴,轻飘飘地表达了抗议:“好啊,你们俩跑出来玩,也不带我!”

陈素明日休沐,方才出军营的时候就已经换上常服了,不过他与刘桢看上去都气质不凡,刘桢还带着婢女,店家眼尖,立时便热情地迎上来,将他们引入雅间。

一入雅间,外头的喧嚣热闹都被隔绝在一扇门外了。

刘桢左右看看,饶是已经被咸阳宫养刁了的目光,也觉得这里很不错,格局虽小,五脏俱全。

阿津没有随他们入雅间,人候在外头。

“公主愁眉不展,是否心中有事?”陈素忽然问。

刘桢这几天确实有些心烦意乱,跑出来看陈素,也是存了想要一诉衷肠,把对方当成树洞的心思,但是话到嘴边,她却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陈素看着她微蹙的眉头,有种想要伸手帮她抚平的冲动,但他最终也没有那么做,只是默默地看着她。

刘桢抬头就能看见陈素带着关切的神色,她心中一暖,又叹了口气。

“我只是有些事情想不明白,心中彷徨苦恼,不知如何是好。”

具体是什么事情,以陈素的才智,也隐隐猜到与宫闱有关,但这不是他能主动过问的,安慰的话也就无从说起。

想了想,他道:“许王可曾与你说过我的事情?”

刘桢一愣,先将自己的心事放下,“阿兄曾经说过,你出身南洋望族,幼时……”

“父母双亡。”陈素帮她接下去。

刘桢不知道该露出什么样的表情,同情好像不太合适,平静又显得太过冷血。

陈素瞧见她脸上的纠结,噗嗤一笑。

“陈家在南阳是大族,但我父膝下只有我一个,我三岁时阿父便早逝,后来六岁时,阿母也病逝了,其时因我父我母乃无媒结合,是以一直独居在外,未回陈家。六岁之前,家中虽然清贫,也没有到温饱不济的地步,阿母死后,我一人吃不了苦,便想回陈家认亲,结果当时是被陈家用棍子打回来的。”

听到这里,刘桢不由发问:“难道陈家已经没有稍微亲近一点的亲人了吗,所以他们才会将你视如外人?”

陈素笑了一下:“怎么没有,还有我大父和世父在的。他们说我是贱婢所出,无媒苟合,不当为陈家子。”

祖父和伯父都在,却不肯让一个没了父母的小孩子进家门,这是何等冷血?想当年刘远虽然是庶子出身,为父亲和嫡母不喜,但好歹也在家中待到了成年才被赶走啊。

刘桢的眼睛带上了恼意,她不自觉代入了陈素的处境。“后来呢?”

“后来我被打了几棍子,浑身都疼,心里又委屈又愤怒,就跑到阿母的坟前大哭。当时阿父已经被葬在陈氏的墓地,但是他们不肯给阿母立坟,那个地方只有一处小土丘,我那会不晓事,采了一些野花插在坟头上作标记,以为自己能找到,结果过没几天再去,那些野花已经被雨水冲走了,我认不出哪个坟头才是我阿母的,只好随便认着一个,就趴在那里哭。”

陈素的声音很平静,甚至是温柔的,刘桢听不出一点恨意,却只觉得莫名心酸。

“谁知哭着哭着,天上就下雨了,当时我只觉得天大地大,却无处容身,不如就在那里哭死算了,也好到地下和我阿父阿母团聚。结果淋了一场雨之后,我就真的发起热症来,连走都走不动,当时我心想,如果没死成的话,就要努力活下去。”

刘桢已经全神贯注融入陈素的这个故事里了:“后来呢,有人救了你?”

陈素摇摇头:“哪里有什么人来救我,是我自己醒过来的,兴许是我命太贱,上天不愿意收我。我大病了一场,等身体好些之后,就开始走街串巷,行乞为生,陈家嫌我丢人,不肯让我靠近陈家附近的那一片宅子,那时我便想,我就是再苦,也绝对不会再去求陈家。”

刘桢轻声道:“此仇我可为你报之!”

陈素笑了笑,又摇头:“多谢你的好意,但是不必了,他们本就与我毫无瓜葛,我的姓氏也只传承自阿父,与他人无关。如果没有当日他们那番作为,也许还不会有今日的我,如此想来,我岂非还应感谢他们?”

刘桢叹道:“后来呢,你就从军了?”

陈素:“十三岁时,有一位族叔可怜我,让我拜入南阳鹿首先生门下。”

刘桢心头一动:“是儒家?”

陈素点点头:“儒家提倡有教无类,所以鹿首先生并没有嫌弃我是个乞儿,在他门下的那两年,我学到了很多。十五岁时,鹿首先生说我应该学的都已经学得差不多了,我应该去游学天下了。但我无意于此,便直接去从了军。”

难怪刘楠会说佩服陈素,单是陈素这经历,就已经比他们强出许多。

刘桢暗叹,若是易地而处,让她从六岁到十三岁都四处流浪,行乞为生,她能坚持下来吗?她会不会忍不住又回头跑去求陈家?

刘桢不敢保证,她对自己的意志力没有那么强的信心。

但这一切,陈素都捱下来了,不仅熬了过来,而且现在还出人头地,不必再回南阳,看那些亲戚的脸色。

看到眼前恂恂儒雅的年轻人,谁还能将他和那个蓬头垢面的乞儿联系在一起?

“我一直觉得我们从前的境遇已经够艰难了,现在才知道,与你相比,不及万一。”

陈素温和地看着她:“我说这些事,并不是为了诉苦或炫耀,人生在世,难免波折,但没有什么坎子是过不去的,关键只在于你如何去做。”

刘桢沉默下来。

因为陈素这席话,她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最近太过顺风顺水的缘故,稍微遇到一点挫折就觉得心烦意乱。

何况她所担心的一切还没有挫折,这甚至还算不上挫折,起因仅仅是老爹的几句话而已。

实际上,刘远告诫她不要掺合到皇位之争里去,往深一层想,这未必不是一种变相的保护。

皇权之争从来都是血腥而残酷的,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尸骨无存。

当年秦二世胡亥篡位登基,除了名正言顺的扶苏之外,胡亥甚至连他的姊妹都没有放过,全部杀了了事。

只有刘桢彻底远离太子之争,才有可能在刘远身后,也能保证富贵无虞,平安一生。

不得不说,刘远这想法实在是有些天真了,也有身为一个父亲的想当然,但刘桢不能否认他对自己的爱护之意,迄今为止,她所拥有的一切,都是父亲给的。

而且她所担心的一切,现在都还没有发生。

老爹虽然不喜欢长兄,甚至透露出可能不会立他为太子的意思,那也仅仅只是可能,而非既定的事实。

他将本应外放封地的刘楠多留在咸阳两年,本身肯定也是存了考察的意思。

也许他现在心中有更中意的人选,譬如刘桐,但那还不足以令他喜欢到马上决定立其为太子。

虽然大家都知道嫡长子继承才是正统,才是最省事的游戏规则,可古往今来又有多少皇帝遵循这个游戏规则?

如果事事都按照规则来,那世上怎么还会有如此多的勾心斗角?

一个皇帝,尤其是像刘远这样的开国皇帝,才是真正的乾纲独断,他们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朝代,更不会被所谓的规则束缚,除非他们自己需要或愿意。

所以刘楠现在的关键问题,并不是需要打倒刘桐刘槿等其他兄弟,而是刘远觉得这个长子究竟是否有资格当太子。

想通了这一点,刘桢就觉得有些豁然开朗了。

刘楠是她的亲兄长,是与她从小一起长大的,会在她危险的时候站出来保护妹妹的好哥哥,刘桢不可能放下他不管,她不能坐视刘楠可能会出现像刘疆那样的结局——历史上的东汉,刘疆身为光武帝与皇后郭圣通的长子,本是最名正言顺的嫡长子,但在阴丽华成为皇后之后,刘疆这个太子,却因为种种原因,最后只能成为东海王,因为心理压力太大,最后抑郁而终,英年早逝。

先前她犹豫矛盾,是担心刘楠未必是块当皇帝的料,将来误人误己,但是现在想来,未必如此。

诚然,刘楠不够优秀,他没有像刘远那样的雄心气魄,他喜欢武事,又不好文,综合素质一般,将来很可能会成为一个穷兵黩武的君王,要知道能马上平天下,却不能马上治天下,这些都是刘远不喜欢他的因素,刘桢也得承认老爹的看法是有道理的。

但换个角度想,刘楠这些缺陷未必是不能弥补的,起码他能听得进劝谏,他本身的能耐不像刘远那样大,更加比不上秦始皇,那意味着他得更多依赖身边的大臣,历史上也不乏这样的守成之君,刘桢不敢断言刘楠一定会是一个好皇帝,但起码她对刘楠比对刘槿和刘桐更加具有信心。

因为她和刘楠从小一起长大,她甚至比谁都要了解他,这样一个刘楠,绝对不会是当了皇帝之后就性情大变,狡兔死走狗烹的人。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能帮助刘楠成长,让他成为被刘远认可的继承人呢?

这样一来,她所担心的一切也许就不会发生,也不必担心夹在老爹与兄长之间左右为难了。

这些念头在刘桢的脑海中转过,不过是片刻的时间。

对于陈素来说,坐在对面的少女一直看着他,眼神有些飘忽,神色却变幻不定,从原先的双眉紧蹙,渐渐舒展,又转而沉重,直到最后仿佛如释重负,彻底绽露笑颜。

他的心情也如同在雪水中泡过,随即又被捞出来放在春日暖阳之下,跟着起起伏伏。

“谢谢你,子望。”刘桢真心实意地道。

“我什么也没有做。”陈素莞尔。“你没事就好。”

“不,你做了很多了。”刘桢笑眯眯地,“为了表示感谢,长公主殿下赐予你饭后与她一道散步的荣幸。”

陈素郑重道:“多谢长公主垂青,臣感激不尽!”

见他如此配合,刘桢忍俊不禁。

因为与生俱来就有一个成熟的灵魂,在刘桢心底,等如看着刘楠长大一般,她很难将其当成真正可以依靠的兄长,反而觉得自己有责任去照顾他,是以许多事情,不便与刘楠讲,因为刘楠的心智也未必比她成熟到哪里去,说了之后也只会徒增刘楠的烦恼,于事无补。

像刘远宠爱刘桐的事情,刘桢日日待在宫中,自然感受更深,但若是将此事和刘楠说的话,以刘桢对他的了解,刘楠十有□□会说:阿父喜欢谁当太子,那就让他立谁好了,虽然我不会拒绝当太子,可我也不想去争。

所以刘桢只能将这些事情看在眼里,藏在心里,一日日堆积,以致于刘远警告她不要参与立太子之事的一句话,这才将她内心所有隐忧矛盾统统勾了出来,一发不可收拾。

但陈素并不一样,他就像刘桢的另一个兄长,因为早年的经历,他拥有比许多人都要稳重老成的心智。

纵使很多事情也许不能对他明说,他也从来不会追问,但有时候他的寥寥数语,却能让刘桢得到一些启发,从而坚定自己的信念。

这样的良师益友,是十分可贵的。

这间小小食肆很是与时俱进,连炒菜也已经有了,还自主创新出不少新菜色,有些连刘桢这个发明者都没有尝过。

因为解开心结的缘故,这顿饭吃得十分愉快,左右没有外人,刘桢将阿津也喊进来,三人一道吃,果然连阿津也对这里赞不绝口。

用完饭食,刘桢便兴致勃勃地拉着陈素到九市去逛。

她因为监修甘泉宫的缘故,时常经过这里,这里比从前她留守咸阳的时候又繁华了不少,但刘桢自己却很少能够停下来仔细游玩。

现在市面上卖的东西种类肯定不如后世多,但是已经有很多泥或陶捏的玩具摆设,虽然做得有些粗糙,但不妨碍小孩子们痴迷万分,在卖玩具的摊子上团团围着不肯走。

除了泥车瓦狗之外,还有许多用布缝成的,用竹子编成的玩具,颇有趣味。

换了从前,刘桢看到这些玩具,肯定会兴致勃勃地停下来摸一摸,体会一把逛街的乐趣。

但现在她想的更多的却是“虽说社会发展必须循序渐进,但是如果朝廷鼓励商业发展的话,能否在十数年间使得帝国的商业快速繁荣起来,从而成为继农业之外的一大税收来源,到时候国家强盛起来,未必不能在她有生之年看见汉唐盛世的重现”诸如此类高大上的问题。

摇了摇头,刘桢觉得自己的心态真是变了许多。

从前只想着温饱度日,免遭兵祸,能在秦末乱世中生存下来就很不错了,哪里会想到自己有一天也能站在帝国之巅,并试图以一己之力去推动天下?

陈素见她摇头,还当她是看不上这些东西,便笑道:“这里的物事是要粗糙一些,等转过这条街,到下一个街口的时候,有一条歧里陌,卖的就都是精巧的物事了。”

刘桢很好奇:“上回你给我的那朵布花也是在那里买的?”

陈素:“不是。”

见他说了这一句就不肯再说,刘桢不由转头,用眼神催促对方。

陈素俊脸微红:“是我自己扎的。”

刘桢张了张嘴,半晌没有声音,用表情充分表达了吃惊。

见她这副神情,陈素轻咳一声,扭过头假作在看风景。

刘桢噗嗤一笑,忽然觉得这人真是太可爱了。

“子望,你如此贤惠,以后哪家的女子才能配得上你哟?”她忍不住打趣。

“只是一个小玩意而已。”陈素被她说得越发不好意思了,清俊的脸浮现出微微的窘迫。

“我得好好收藏起来,等你当上大将军,我就对旁人道,这是陈大将军缝的,估计到时候那些人的表情肯定比我还要精彩!”刘桢想想这个场景,都笑弯了腰。

陈素抽了抽嘴角,无奈地看着她。

那朵布花是他在行乞的时候待在一个卖布花的手艺人旁边,日日瞧着他弄,自己也就学会了。

曾经他以为那些都是不堪回首的屈辱经历,但没有想到,有朝一日会用来讨一个女子的欢心。

而且看着她笑,自己内心竟是如此平静和温暖。

——————

日落时分,刘桢带着一肚子的好心情回到宫中,便听宫人来报,说刘远与张氏有事找她,要她回来之后到皇后的宫室一趟。

刘桢也来不及换下衣物,就直接前往周南殿。

刘远和张氏刚刚用过夜食,若刘桢晚来一步,估计刘远后脚就要走了。

见到她来,不待她行礼,张氏就招呼道:“阿桢,快过来,你阿父与我有事和你商量。”

刘桢道:“阿父阿母请讲。”

张氏见刘远没有开口的意思,就笑道:“是关于你的婚事的,我们准备了一些人选,瞧着都不错,可是拿不定主意,你阿父的意思,是想让你也来参详一下,让你自己挑个合意的。”

从这里就能看出刘远对女儿异乎寻常的疼爱了,即便是刘楠,虽说让他婚前相看,可最终也是刘远定下的人选,哪能像刘桢这样,还有选择的余地。

这份宠爱,只怕刘婉和刘妆,她们将来也是没有的。

宫婢从张氏那里双手接过竹简,奉至刘桢跟前,在书案上打开摊平。

郭质,赵廉,张敖……

上面的人名都是咸阳城排得上号的公卿之子,能够入刘远和张氏的眼,不说百里挑一,但起码也得是家世品貌才学样样能拿得出手的。

刘桢略略扫了一眼,就将目光从上面移开,笑吟吟道:“阿父,上回国策建言,你还未赏我呢!”

刘远失笑:“你想要什么?”

刘桢想了想,起身,先行大礼,才在张氏和刘远惊异的目光下道:“我想请阿父准我自行择婿,年满十八方嫁。”

张氏脸色微微一变,想说什么,看了看刘远,又闭嘴。

刘远皱眉:“这些人选已是公卿子弟中得上上之选,难道他们都不能让你满意么?”

刘桢道:“阿父容禀,非是不满,这些人都很好,只是我希望能够多察看一段时间,再选出最合意的。”

她说得如此落落大方,刘远反倒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刘桢又笑道:“再说我也舍不得那么快嫁人,多在阿父阿母膝下孝顺一段时日,不是更好吗?”

刘远拿她没办法,先前刘桢的建言确实立下大功,不赏实在说不过去,再说她提出的这些要求,也不算过分。

“罢了罢了,既然你……”

“陛下!”张氏忍了又忍,终是忍不住,“长幼有序,阿桢不嫁,阿婉与阿妆又如何是好?”

刘远颔首:“皇后说得也有理。这里罢,你想自己选,由你,但十八岁太迟了,可以先在及笄礼后定下人选,过两年再成亲,如此一来,也不至耽误了你妹妹她们的婚事。”

虽然对刘桢来说,十七岁还是太早了点,但她对这个结果已经很满意了:“谨诺。”

作者有话要说:在关于立太子的事情上,吵得好热闹,哈哈,这里集中说一下吧,很纠结的盆友建议看一下,评论很多,我就不一一回复了。

首先,嫡长子继承制起源于周礼,为什么有这个制度,因为当时周朝是分封制,嫡长子继承有利于周天子的统治,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后代的国君或皇帝,有遵守游戏规则的,也有不遵守的,都是出于自己的需要。到了他们那个层面,用这种游戏规则是绑不住的。像刘邦,想立戚夫人的儿子当太子,当时朝臣强烈反对了吗?可能有,但最后如果不是吕后请来商山四皓,估计刘邦也不会改变主意。注意,这里是刘邦自己改变主意,不是谁用游戏规则来强迫他。而且估计刘邦改变主意,很可能是考虑到吕后娘家在朝中的势力,除非他把吕家都一锅端了,否则戚夫人是完全不占优势的,所以这就是前面说到的利益需要问题。到了朱元璋那里,根据周礼,严格来说应该立太子之外出身最好的儿子,结果朱元璋又立了朱允炆,所以后来呢?又有了靖难之役。在当时来说,建文帝的叔叔们各个年富力强,又有兵权,朱元璋未必不知道立皇太孙的危险性,当然我们知道历史,就知道他做错了,但在当时他同样是有自己的利益需要和考量的。

所以游戏规则,从来都只能限制想遵守,或者不得不遵守的人。

其次,刘远目前只是透露出,可能不会立刘楠为太子的意思,但并没有说一定不立刘楠。而且他现在自己还没决定好,所以这个时候,八字还没一撇,大家就让刘桢选择站队,帮她哥和老爹对着干,那实在是未雨绸缪太过了,那是一直疼爱她的亲爹,不是对她不好的偏心爹,而且这个爹还是皇帝,不是上市场买棵菜就能搞定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刘楠现在并没有表现出强烈想当太子的心思,连当事人自己都可有可无,刘桢却想都不用想就下定决心,那才是太假了。

现在许多人连发现老爹有小三都要上网发帖树洞下,怎么放到刘桢身上,她就不能有个挣扎的心理过程呢?

然后,刘桢为什么会有大家觉得圣母的地方?因为她有一份不合时宜的责任心在。

当年她大可跟其他姐妹一样拍拍屁股就走,为什么要冒着危险留在咸阳守城呢?既然其他人都没有这么做,那她也完全没这个义务啊。按照某些朋友的观点,当年她主动留在咸阳城,那其实也是圣母的一种体现啊。

我认为,一个人,首先她必须有责任心,能够站在大局的角度上看事情,那她将来才能做大事。

知行合一,实际上,先疑、后知、再行,三者融会贯通,缺一不可。

所以她有这份挣扎矛盾,是必然的。

如果大家想看的是一个完全理智铁血无情政治家,在敌人还没有出手的时候就先发制人把敌人扼杀在摇篮里然后遇神杀神遇佛杀佛,那很抱歉拉,这文里没有。这里人物的性格,做事的风格,都是一脉相承,前后贯通的。

就算是政治家,那刘桢也需要时间成长,也首先得是一个爱国爱家爱亲人,有血有肉会犹豫不完美的人。这样的她,才值得大家去爱。

最后,我从来不写be,所以尽可放心了。【再多就不剧透了,寄臭袜子给我也不会屈服的。。。】

废话太多了,萌物票明天再感谢吧,小萌物们明天见按个爪印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