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国色 > 第53章

国色 第53章

作者:梦溪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56:3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如果是别人这么要求,安正绝对会拒绝。

但是刘薪不同,那毕竟是刘远的老爹啊。

甭管刘远和刘薪的父子关系有多不好,他们总归是父子,即使安正是刘远的结拜兄弟,他也得退居二线,假如刘薪的要求得不到满足,在外人面前那么一嚷嚷,又或者去跟刘远告状,那么还在前线拼杀的刘远肯定不会感到愉快,这是安正的失职。

所以安正左右为难,想了又想,只能先报到张氏那里。

张氏将妯娌于氏和婆婆娄氏请到了府里,对她们好言安抚了一番,本想让于氏和娄氏去劝说刘薪改变主意,结果,于氏和赵张氏吵起来了。

这出换房子的闹剧,本来就是于氏撺掇出来的,她怎么可能轻易就放弃初衷,对于张氏那些好话,于氏一律嗤之以鼻,道:“阿张,若是我在这里,你哄我便罢了,可是如今阿母也在,你却还拿哄我的话去哄阿母?你到底存没存私心,你自己明白!如今阿父阿母都要求换宅子,你若真是孝顺,就该马上换过来,若不是我们刘家人,你张家能住上那么好的宅子么?”

“放屁!”旁边的赵张氏一听就跳脚了,老娘张母战斗力不强,她就很自觉地跳出来帮忙。“当初落魄的时候,你们刘家人在哪里!他们孤儿寡母地跑到山里去避难,还不是我们张家一口粮一口粮地帮忙!现在富贵了,有钱了,享受了,你们刘家人就跳出来了!天底下哪有那么好的事情!你们这些……”

那些骂人的话自她口中滔滔不绝地出来,简直能让最粗俗的村妇也忍不住掩上耳朵。

于氏娄氏二人被她骂得涨红了脸,于氏也开始叉着腰对骂,一边骂还一边道:“一个乡下村妇!我呸,若不是我们刘家,哪里有你们的今天!你们这是攀上高枝了!我家良人是豫王的大哥,我家阿父是豫王的亲父,你呢,你是哪里冒出来的货色?!哪里轮得到你来说话?!……”

好吧,于氏的战斗力也不遑多让,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如今四个女人凑在一起,其热闹程度让府中上下的婢仆都争相跑过来围观,同时也惊动了刘桢等几个小的。

完全没法插手的刘桢远远地站在一边,无语望天。

真是……丢人啊!

张氏不是不会骂人,她的战斗力也不差,但今非昔比,如今她的身份地位摆在那里,自然不再能像泼妇那样骂街,还当着众多下人的面,传出去她的面子丢了不说,连带刘远也要被人耻笑。

当然现在也没好到哪里去,她的妹妹与妯娌骂作一团,唾沫横飞,就差没挽袖干架了,娄氏站在一旁时不时帮腔,眉目嘴角俱是流露出对张氏的厌恶,气得她的心口一阵阵发疼。

于氏和娄氏自然是站在一条战线上的,她跟张氏本来就不和,仗着跟刘远的关系,一点也不把张氏放在眼里。

被气晕了头的张氏终于忍不住大喝一声,喊来婢仆将她们都撵出去。

虽然于氏和娄氏都是刘远的亲戚,可论起权威,自然还是张氏的话比较管用,众人不顾于氏和娄氏的叫骂,七手八脚将人架了出去,赵张氏看着她们狼狈不堪的样子,甚至嚣张地大笑起来。

张氏的解决办法粗暴简单,但这下可就捅了马蜂窝了。

刘远不在,刘薪和刘弛父子没处告状,他们就想了一个法子,但凡有人去拜访他们,刘薪父子都要对着来客哭诉张氏的不孝,说她苛待老父,偏心娘家,又说她纵容妹妹冒犯婆母,出言不逊,又时常在刘远面前挑拨刘薪与刘远的父子关系,实在不配当豫王的正妻云云。

这般哭诉的次数多了,久而久之,自然就有些风言风语传了出来。

等到这些流言蜚语传到张氏耳朵里的时候,她差点没给活活气死。

愤怒之下,她就想广邀城中世家女眷,再将娄氏和于氏找来理论,誓要让她们当着众人的面将先前的话收回去,借此洗刷自己的名声。

刘桢听说了这件事,这回她不得不出面阻止张氏了。

她直接就问张氏:“阿母难道觉得这样就能挽回名声吗?”

张氏只要一想到自己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名声地位被这些人毁于一旦就禁不住气得手脚发抖,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着,不多一阵便形容憔悴,原本就不甚美貌的外表更显苍老。

刘槿贴心地坐在旁边拍着母亲的手背安慰她,张氏忍不住将他搂入怀中,流泪道:“我的儿,都是我这个当阿母的不中用,连累了你们!”

刘槿被她说得心酸,忍不住也带上哭音:“阿母,阿母!”

母子俩抱着哭成一团。

然后刘妆也跟着哭。

此情此景,悲戚动人,但是刘桢……忍不住抽了抽脸皮。

刘婉倒是没哭,她气势汹汹道:“那些贱妇惯会招事,若不是她们,何来这么多事!阿母你等着,待我带人到刘家去,也闹上他一闹!”

她跟刘妆两姐妹完全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随着年岁渐长,差异越发明显,如今刘远地位非同一般,她在同龄小玩伴里头也是被众星捧月的主角,久而久之,越发养成刘婉张扬不怕事的性格。

她话一说完就要往外走,刘桢喝道:“你站住!”

刘远常年不在家,若说这豫王府里还有什么人能镇住刘婉,绝非张氏,只有刘桢了。

刘婉再不情愿,也只得缓下脚步回过头:“阿姊难道也想帮着外人欺侮阿母?”

刘桢冷下脸:“你去闹,能闹出什么结果?大母和世母市井出身,骂人撒泼信手拈来,你能骂得过她们?还是学她们一般将名声骂坏了,将来无人敢娶你,你就高兴了?”

张氏也道:“阿婉,听你阿姊的,莫要胡闹!”

虽是如此说,但张氏实在心气难平,她现在总算明白人善被人欺这句话的含义了,纵然现在已经成了豫王妃,但在刘家人眼里,她在刘家依旧是没有地位的。

张氏想起那日娄氏还说了一句话。

当时对方一脸鄙夷地说道:“阿张,你莫要以为你的地位如何稳固,放眼整个向乡,谁不知你出身低贱商人之家,阿远如今贵为豫王,早该有个能配得起她的贵女来帮他打理家务才是,若不是念在你生了一子二女的份上,他怎会容你至今?你再做不好,少不得就要让贤了!偌大衡山郡呐,难道还找不出才貌双全又识大体的世家女子来当这豫王府的主母吗?”

这恰恰说中了张氏的心病,简直将她戳得千疮百孔。

那头刘婉嘟起嘴,犹有不甘:“难道就任由她们这般撒泼,谁也治不了了?!”

“都不必说了!”张氏擦干眼泪,咬了咬牙,“我自有主张!”

既然软弱只能一味地受人欺负,那她只能学着强硬起来了,张氏不愿总向长女问计,那只会显得她这个主母太过无能,从向乡到阳翟,再从阳翟到邾县,这么长的时间,连豫王府都能管理有方,她就不信治不了这几个小人。

张氏心想,你们不是会向别人哭诉坏我名声吗,难道我就不会哭诉了?不仅要哭,还得哭出水平,哭出效果。于是张氏顺势就“大病”了一场。

豫王妃大病的消息一传出来,上门探望的人自然一拨接一拨。

张氏“勉强”支起“病体”,一一会见了来访的人,言语之间难免透露出自己的病因与刘家人有关,又顺带将他们当年在向乡时,刘家人都是如何苛待刘远的事情一桩桩说出来,狠狠黑了刘家人一把。

这样一来,大家自然就知道了,原来刘远与父亲兄弟之间还有这么深的恩怨,难怪刘远要把父亲兄长迁到远离豫王府的地方去,敢情是想眼不见为净。

张氏的目的是达到了,豫王府和刘家彻底撕破了脸,娄氏和于氏几回要上门来与张氏理论,直接都被豫王府的人挡回去了,张氏压根就不见她们,刘薪和刘弛更是气得跳脚。

不过张氏自己也没落到什么好,因为这件事不仅让事不关己的旁人看了笑话,刘薪甚至还直接写信去给刘远,说道他的妻子是如何不孝不贤,这种妻子休弃了也罢,留着也只会丢你的脸,丢刘家的脸云云。

刘远在前线打仗,他身在后方的亲人也在“打仗”,这一仗,张氏对上刘家人,结果用四个字就可以形容:两败俱伤。

豫王府的规矩管得还算严,大家没敢公然议论外面的这些风言风语,但是私底下八卦也是免不了的,刘桢有阿津这种耳报神在,自然对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了若指掌。

老实说张氏这个报复的方法不能说不行,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只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效果实在谈不上太好,现在整个邾县都知道了刘远跟父亲兄长之间的恩怨,她已经可以想象自家老爹在前方听说这个消息之后脸色会如何精彩。

阿津和桂香是一心为刘桢着想的,她们忧心忡忡问道:“小娘子,此事可会有损你的声誉?”

刘桢摇摇头:“此事与我关系不大,若说丢脸,整个刘家的人都要丢脸,阿父一日还是豫王,旁人就不敢妄加议论。”

说完全没影响是不可能的,那些看重声誉,又不愿攀附富贵的人家,肯定是会因为刘家这堆乱七八糟的事情望而却步,不过现在刘楠已经订了亲,她与下面几个弟妹又还小,所以操心这些为时尚早。

她平日私底下与婢女们是闲聊惯了的,阿津就问:“小娘子是不是觉得主母此事做得不妥?”

刘桢摇首:“妥不妥我不好置喙,不过若换了我,就不会这么做。”

如果换了是她,眼前这口气就会忍下来,然后对外设法放出风声,暗示于氏的女儿人品不佳,在向乡时便无人愿意与之结亲,刘姝是于氏的软肋,以她对刘姝的看重,肯定受不了这种诋毁,自然会来低头求饶,到时候还不是张氏想怎样就任由她怎样。

至于刘薪和刘弛那边就更好办了,他们害怕什么,就从什么方面下手,他们现在一身富贵悉数系于刘远,却又想要谋取官职,所以大可赐给他们一些田宅,却又不给他们事情做,只将人当作田舍翁来养,这样迟早也能将人养废了,连同她那位堂兄刘承,也可以如法炮制。

只不过这样的办法实在有点缺德,再说刘姝和刘承又跟她没什么仇,所以张氏不问,刘桢也是不愿意主动去献计的。

阿津没听出她的弦外之音,还很好奇地问:“那小娘子会如何做?”

刘桢笑了笑,没说话,继续低头写字。

她如今已经不梳总角了,在她的要求下,桂香最常为她梳的是双环髻,将头分作左右两股,然后用丝绦缠绕缚紧,再往上挽起,最后固定住,长长的丝绦顺着半环状的发髻垂落下来,清丽可爱。

刘桢不知道这种发髻最早是要到魏晋时期才会出现,她只是厌烦了总角,就给桂香形容了一下自己想要的发型,桂香心灵手巧,竟然真把她想要的发型梳出来了,刘桢爱极了,时常都会梳着它,这种发型不怎么费时间又新奇好看,很快便在豫王府流行起来,然后又传到外面,不久即在仕女中掀起一股梳双环髻的风潮。

不过在桂香看来,旁人怎么梳,都没有她家小娘子来得好看。

即将步入十一岁的刘桢,如今已渐渐褪去脸上的婴儿肥,不管是脸蛋还是身材,越发具有少女的窈窕雏形,就像现在,她不言不语,低头写字,丝绦垂落在肩膀上,便自有一番娴静优雅,令人禁不住屏气凝神的气度。

桂香抱膝坐在门口,下巴搁在膝盖上看得出了神,心想道,她家这样出色的小娘子,有哪家郎君能配得上呢?可惜了她与姬小郎君有缘无分,若是没有那可恶的姬家,二人倒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张氏为了出那一口恶气,连刘远可能会不高兴也顾不上了,听说娄氏气得生病了,她的病倒是不药而愈了,心情好得那几天饭量增加一倍。

换宅子的事情自然就不了了之,张氏这边不肯松口,安正当然也不好自作主张,此事说来还是刘家的家事,他根本插不上手,只能等刘远回来再自己去解决。

在这样纷纷扰扰的情况下,时间又过了三个月左右,一日刘桢刘槿宋弘郭质等人聚在一块下樗蒲棋,就见阿津撞撞跌跌地奔跑过来。

刘桢还以为又发生了什么大事,连忙起身,阿津气喘吁吁道:“小娘子!小娘子!你猜谁回来了!”

刘桢挑眉:“莫不是阿父回来了?”

刘远回来就意味着大捷,不止刘桢,人人俱是喜形于色。

谁知阿津却摇头不已,她急匆匆跑来,连话都说不全,只顾着弯腰喘气。

此时众人就听见有人道:“是我回来了!”

对方从阿津身后的拐角处出现,又大步走了过来。

刘桢睁大了眼睛,这下是真的惊喜了:“大兄!”

她提裙便奔过去,刘楠哈哈大笑,一把将妹子扑过来的身体抱住,然后举起来转了好几个圈。

刘桢紧紧地抱着刘楠,这才发现触感甚为硌手,只见刘楠一身甲胄,连身材都高大结实不少,脸色变成了被晒黑之后的古铜色,连声音都变得低沉不少,要不是刘桢跟他是亲兄妹,这乍一见之下估计都不敢认了。

其他人也反应过来,纷纷围了上来。

刘槿也是极为高兴的,只是他和这位大兄从小少亲近,眼下也只是躲在宋弘身后跟着喊大兄。

刘楠哈哈一笑,放下刘桢,不管不顾地把刘槿扯过来揉弄了一通,又对着宋弘也如法炮制,成功地将平日里喜欢绷着张小脸故作老成的宋弘揉得满脸通红。

郭质拍拍他的肩膀:“好兄弟,一声不响就跑了,害我们担心了许久,幸好你没事!”

刘楠心里咯噔一声,笑容不自觉收敛了许多,他觑了刘桢一眼,又露出一个稍嫌心虚的笑容。

刘桢假作没瞧见他的表情,只问道:“阿兄怎么突然回来了?三叔父也和你一道回来了吗?”

刘楠见她没有算旧账的意思,不由暗自松了口气,笑道:“你们还不知道罢?半个月前,阿父入了咸阳,秦君也已经投降了,所以他派三叔与我回来接你们到咸阳去呢!”

刘桢等人大吃一惊,都没想到喜讯来得如此之快。

实际上,不止是他们,连刘远自己也没想到会这么顺利。

说起来还是因为他撞上了一个好时机。

章邯投降,二十万大军也被项羽坑杀之后,消息传到咸阳,秦廷上下立时就慌作一团,胡亥杀兄弟姊妹的时候丝毫没有手软,等到自己快要大祸临头了,他却怕得不行,当即就想逃离咸阳。

赵高再一次发挥了他猪队友的本色,他打的主意却跟胡亥完全不一样。

他很清楚,义军迟早都会杀到咸阳的,赵高觉得自己不是罪魁祸首,没有必要跟着胡亥一起逃,而且如果到时候他能把胡亥交出去,说不定还能立下大功,封个爵位继续享受荣华富贵什么的。

于是当胡亥提出让赵高护送他逃跑的时候,赵高二话不说就把胡亥杀了,然后扶持了秦国宗室子婴为秦王,准备等义军到了,再将子婴作为礼物献出去,他还让人写信给项羽,表达了自己对西楚霸王滔滔不绝的景仰之情,并且殷殷期盼他早一日来到咸阳。

据说项羽收到信之后非常高兴,因为赵高没有写信给楚帝,而是直接给他,这说明了连秦人都承认项羽的霸主地位,这当然令他高兴,为此项羽特地派人到咸阳,告诉赵高,表示既然他如此忠心,到时候自己肯定会饶他一命,还会根据功劳来封赏他。

阴差阳错,这一场宫廷政变彻底为刘远的到来扫清障碍。

他把南阳郡拿下之后,就率军开始出发,日夜兼程赶向咸阳,希望能抢在所有人面前到达。

自章邯之后,秦人再无可用之兵,此时各路诸侯纷纷往咸阳的方向前进,各地零零散散的秦兵对这些人根本就构不成威胁,项羽那些人走的另外一条路线,由于盟军众多,各有各的算盘,互相拖一下后腿,时间难免就用得多,最后竟然被心无旁骛的刘远捡了个大便宜,让他抢先进入了咸阳。

刘远到了咸阳之后,赵高一看,不对啊,怎么不是约好的项羽?这个刘远又是哪根葱?

但现在后悔已经来不及了,面对刘远的十万大军,咸阳完全没有抵抗之力,赵高不得不按照原定的计划,押送着秦王子婴迎出城投降。

虽然他之前已经犯下无数蠢事,但这将是他一生中最错误的决定。

因为……

刘远一到,就把秦王子婴给放了,然后把赵高给杀了。

在出发之前,刘远已经跟宋谐他们把入了咸阳之后的各种对策都商量好了,包括如果第一个进入咸阳要做什么,如果在项羽他们后面进入咸阳又该做什么等等。

杀了赵高之后,刘远就把所有罪名都栽到赵高一个人头上,宣布秦朝之所以会沦落到如今地步,完全因为是赵高的错,既然罪魁祸首已死,我也不准备追究什么责任,就这么着吧,天下如今以楚帝为尊,当然也就不会再有什么秦王了,你们要是愿意投降的话,它日我自会在楚帝面前为你们美言,放你们一条生路的。

他都如此说了,众人哪里还有抵抗的道理?

被放了一条生路的秦王子婴就首先摘冠跪倒,表示愿意当一庶人,众目睽睽之下,刘远也很上道地扶起他,表示你如此为天下大局着想,楚帝哪里会让你当庶人呢,你就放心地等着当列侯吧。

等到各路诸侯紧赶慢赶,抵达咸阳附近的戏地时,距离刘远进驻咸阳仅仅过了两天,而这两天,刘远已经把一切都搞定了。

因为楚帝之前早已有明令,谁先入咸阳,咸阳就是谁的,按照这道命令,咸阳自然就应该归刘远了。

为防楚帝和项羽等人出尔反尔,刘远就让许众芳和刘楠赶紧到邾县把他的家人和僚属班底都接到咸阳去,先把地盘占下来再说。

刘桢听罢,并没有因为即将去咸阳而欣喜,反而忧心忡忡道:“各路诸侯如今齐聚戏地,戏地离咸阳不过咫尺之遥,虽说楚帝有言在先,但咸阳诱惑颇大,谁肯轻易相让,谁的拳头硬,自然就要听说的,阿父区区十万大军,怎能与诸侯相比,只消项羽略加挑拨,只怕他们就要结成联军,共同对付阿父了!”

刘楠笑道:“勿忧勿忧,宋先生早有良计了!”

刘桢见他胸有成竹,语调沉稳,心道这位阿兄出去一年多,莫非连韬略都有所长进了,就问:“是何良计?”

刘楠挠挠头,立马原形毕露:“我不晓得啊,三叔是这么说的!”

刘桢:“……”

作者有话要说:哈哈,兑现承诺,字数达标,快表扬我!

祝“青春是短暂的梦当你醒来它已无踪”童鞋生日快乐~

蟹蟹小伙伴们的支持和留言,以及可爱的小萌物们!╭(╯3╰)?

洛可可扔了一颗地雷

洛可可扔了一颗火箭炮

——————

读者“aqavw”,灌溉营养液

读者“苹果丁”,灌溉营养液

读者“kkandjj”,灌溉营养液

读者“啪嗒~pon”,灌溉营养液

读者“碎羽”,灌溉营养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