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国色 > 第13章

国色 第13章

作者:梦溪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56:3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小人得志!”于氏回到家中,忿忿不平地对丈夫刘弛说出这样一句话。

刘弛皱了皱眉,一下子就猜到缘由:“你去过春泽里了?”

于氏坐了下来,撇撇嘴:“你家弟弟如今出息了,当了县尉,真是让他走了运,这说不定以后还能往上走呢,你们总归是兄弟,我自然要去帮你修好关系!”

刘弛沉下脸色:“以后不准你去了!”

于氏被他突如其来一吼给吼愣了,眼眶一红,禁不住委屈道:“良人何必冲我发火!我这还不是为了你,为了刘家吗!”

刘弛冷笑道:“你道刘远多有能耐?他们家如今大祸临头犹不自知,你还送上门去,莫不是嫌我们死得不够快?”

于氏一惊,连抹泪也顾不上了,连忙问:“此话怎讲?”

刘弛哼了一声:“宋县令已被调走,吴功曹没了靠山,新来的那位县令,对吴功曹行事不满得很,前几日便有人到县令面前告发吴氏,说他‘私下谤政、讥讽君王’呢!”

于氏连连道:“这,这,良人知我愚钝,就请直言罢,这罪名可要紧?”

刘弛冷冷扯开嘴角:“始皇帝儿女众多,公子扶苏更是名满天下,最后却偏偏是胡亥得了皇位,这其中有什么因由,谁也不知。可越是如此,新君就越是厌恶旁人说他得位不正,如今吴氏背了这个罪名,你说新县令要是上疏皇帝,吴氏会有什么下场?可笑那吴功曹现在仍不知死活,还铁了心跟新县令对着干,‘为罪人扶苏张目’这顶罪名压下去,可是谁都翻不了身的!吴氏倒霉了,难道刘远还能落得了好去?”

于氏被刘弛这一番话吓得脸色煞白,忘了反应,半天才道:“那我们,我们该如何是好?”

刘弛没好气地将竹简往案上一拍:“所以我让你别上门,少掺和!我们跟他们关系再怎么不好,终归也是血亲,若到时刘远出了事,只怕我们也要受其牵累,届时你良人还能得到上官重用吗?!”

于氏按住跳得有点快的心口,想了想,凑上前,压低了声音:“良人,我们是否要提前跟他们家划清界限?”

刘弛皱眉:“血脉相连,如何割断?”

于氏:“我听说,有人犯了法,若是去官府告发,便有首告之功……”

刘弛脸色一变,站起来大喝:“无知妇人!你知道你在说什么!”

于氏被他突然的动作吓得上半身往后仰,跌坐在地上。

刘弛气得咬牙:“我与刘远是亲兄弟,一笔写不出两个刘字,他若因此事倒霉,我能落得什么好处?!”

于氏不惧他的怒火,反倒仰起头:“你也说了,新县令瞧那吴功曹不顺眼,正千方百计要落他的罪名,你弟弟是依附吴功曹的,当然也要跟着倒霉,如此一来,我们好好的,若是被他连累了可怎么办,若你现在到新县令那里投诚,得了首告之功,咱们家不仅不会被连累,良人你说不定还能往上升呢!难道我说错了么?!”

见丈夫沉默不语,于氏低头拭泪,泣道:“难不成你将我当成存心离间你们兄弟的恶毒妇人么,我还不是为了刘家!”

“……此事不可行。”半晌,刘弛从牙缝里迸出一句话。

“为何?”于氏追问。

“我与他……毕竟是兄弟,他不仁,我不能不义!”刘弛困难地道。

“兄弟?”于氏冷笑一声,“良人将他当成兄弟,他可曾将良人当作兄弟?刘远升任县尉,品秩已比你这个令吏高,可也不曾见他提携你这个当大兄的呢!若不是我主动上门去,只怕他们早已不愿同我们往来,骤然富贵就忘了至亲,不过是小人罢了!”

刘弛没有说话。

于氏又添了把火:“若是良人犹豫不决,不如去相询阿父,他必定也是盼着你好的!”

刘远一家并不知道于氏跟刘弛的一番对话,他们现在正在用夜食。

这个时代平民普遍都是一日两餐,不过家境好转之后,在刘桢的强烈要求下,刘家时常也会加上夜食,相当于一日三餐。

今天的夜食是肉夹煎饼,把面粉揉软之后捏成一小团,再把小团反复轧平,煎得两面金黄,从中间切开一到口子,把焖熟的大块酱肉塞进去,类似于后世的肉夹馍,刘桢又把一些蕨菜洗干净切碎摆放在一旁,吃的人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舀些蕨菜撒到酱肉上,荤素搭配,清甜可口。

这种简单偷懒又美味的做法不仅受到刘家的欢迎,就连安正和许众芳也赞不绝口,偶尔还会过来蹭饭。

也许今天恰好就是蹭饭日,刘远下差返家的时候,把安正和许众芳都带回来了,他没有提前知会,不过幸好酱汁肉块跟面饼都足够多,不会出现不够吃的情况。

只不过今天三个人的脸色都有点凝重,吃着肉夹煎饼的时候,也没有往常那种愉悦轻快的神情,见大人们如此,几个小辈也不敢放肆,刘妆因为刘婉拿了她本来想拿的那块煎饼,嘴巴一扁想要哭起来,被眼明手快的张氏一把捂住嘴巴带了下去,连同刘婉和刘槿,也都退到里间去用饭了。

张氏本来还想让刘桢和刘楠也退下去,但刘桢眨眨眼,朝老爹那里靠了靠,表现出一副很想倾听的乖巧模样,老爹也适时发话:“你先带着孩子们下去罢,阿桢和阿楠就留下来。”

自家的孩子嘴巴紧,听了长辈的话也不会出去到处说,这是刘远最满意的,否则他也不会让他们留下来。

待闲杂人等都退下,安正吁了口气:“大兄准备怎么做?”

听这句话的意思,好像出了什么事?刘桢坐直了身体,竖起耳朵。

刘远摇摇头:“谁都知道我是吴氏的人,我能做什么?”

安正急了:“大兄,吴功曹如今已被下狱,新县令看准了秦皇忌讳旁人说他得位不正,这个罪名套下去,吴氏几乎没有翻身之日了,你得想法子脱身才好!”

什么,吴功曹被抓了?

刘桢睁大了眼睛。

刘远叹了口气:“你知道是谁去告发吴氏的吗?是萧起。”

安正啊了一声:“那个一直与吴功曹不和的萧起?”

当初刘远升任治狱吏,就是因为吴功曹讨厌萧起,所以故意让刘远顶替了原本应该落到萧起身上的位置。后来虽然因为刘远会做人,跟萧起还保持着表面的交情,可煮熟的鸭子飞掉了,任谁都不可能没有芥蒂,萧起心里肯定也不会痛快。

他苦苦忍了这么久,终于等来新县令上任的机会,偏偏吴功曹不知死活,还想跟新县令分庭抗议,所以萧起利用这个机会去向新县令投诚,用“妄议朝政,同情扶苏”的罪名把吴功曹给告发了。

新县令正愁没机会整治吴功曹,当然顺理成章地就把吴氏投入监牢,听说等明年春天,吴氏就要被押送至咸阳定罪。

刘远点点头:“我与吴功曹交好,这是众人皆知的事情,若是他一下狱我便去巴结新县令,在旁人眼里我就成了那反复小人,此事我是万万不会做的。”

许众芳终于听明白前因后果,马上就道:“难道大兄就等着新县令将你当作吴氏同党来对待?还是赶紧想想办法罢!”

安正道:“我先去县令那里探探口风,为大兄求情,若是县令并无追究之意,那就再好不过了!”

“那就拜托二弟了!”刘远苦笑了一下,不愿打击他。

事实上新县令上任之初,他就已经随吴功曹拜见过县令,后者显然已经把他当成吴氏的人,如今只怕说什么也没用。

安正又道:“萧氏想来也不过是为了出口气,若大兄去求他,说不定事情还有转机,只要他在新县令面前为大兄美言几句,事情便无大碍了,”

刘远淡淡道:“前两日我便已找过萧氏两次,只是他每次都避而不见。”

许众芳大怒:“难不成他真打算害大兄?!”

安正道:“三弟稍安勿躁,兴许萧氏因为陷害吴功曹一事,心虚愧疚,这才对大兄避而不见,事情还没真相大白之前,且不急着下定论。”

刘远点点头:“三弟说得极是。”

三人商量来商量去,决定先由安正到县令那里探探口风,刘远则明日再去找萧起,希望能化解这场无妄之灾。

安正和许众芳走后,刘桢问刘远:“阿父,若是萧起还是不肯见你,要如何是好?”

“放心罢,还有你安叔父呢,县令那边也许会有转机,毕竟我并不曾帮着吴氏为难过县令。”刘远摸摸她的头发,对她和刘楠道:“此事你们听在耳中便罢了,不许告诉你们阿母。”

兄妹二人自然都应下了,刘桢知道,刘远这是怕张氏大惊小怪,反正也帮不上什么忙,知道多了也没什么好处。

刘桢对萧起这个人的了解,基本是来源于老爹跟两位叔父的讨论,在老爹的口中,萧起是一个很识时务的人,应该不会做什么赶尽杀绝的事情,加上当时刘远三人没有表现出特别担忧的神色,刘桢下意识觉得这并不是一件太严重的事情。

但是就在三天后的一个深夜,她睡得正沉的时候,突然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吵醒。

刘桢揉揉眼睛,那敲门声如雨点般,一声急过一声,声声都敲在心上,她赶紧穿上外衣,起身去看。

那边刘远已经起来开了门。

映入刘家人眼帘的,是安正满脸的焦急:“大兄,不好了!萧起正带了人往这边过来,你快找个地方躲躲!”

刘远惊怒交加:“我是县尉,全县巡守丁卒正该由我手中调动,萧氏狗胆,如何有权?!”

安正苦笑:“他是奉了县令的命令,自然有权,我也是得了刘县丞的通风报信才能提前知晓,只怕他们半个时辰后就要到了,大兄莫说了,赶紧想想对策才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