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吾父耶和华 > 第36章 兵临提尔(二合一)

吾父耶和华 第36章 兵临提尔(二合一)

作者:千翅万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9 20:29: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气氛有些沉默。

这些修士尴尬的滑稽表演,让阿尔乔斯笑嘻了。

那些不苟言笑的帕拉丁们,则已经作势要拔剑了。

米什卡花了好一会儿,才看清盖里斯这帮人的面庞,然后意识到了问题所在。

不好!这帮人不是撒拉逊人!

盖里斯审视着这些修士,而修士们也颇为尴尬的站起了身,试图当先前那一幕未发生过。

然后,就见盖里斯身后的几名帕拉丁,褪去了挡雨的袍子,露出下面的穿着。

那是一套锁子甲,然后锁子甲上套着罩袍。

通常来说这种罩袍,可以避免太阳直射锁子甲导致其过热,或者降低其因潮湿而生锈的可能。

当然最关键的是,这种罩袍上通常会绣上骑士或领主的家徽、颜色或纹章,用来在战斗中区分友军与敌军。

这些帕拉丁身上的罩袍,作为教团武士,其标志目前依旧是白底红十字。

这种红十字就其样貌来说,其实和另一条时间线上,红十字会的红十字近似。

只不过,红十字会的红十字源于瑞士国旗,那么帕拉丁的白底红十字,则是希腊十字的变色版本。

其特征为拥有四个等长的臂,被认为是十字架标识的最基础形态。

当然,不管什么十字,至少都意味着眼前这帮人,不是撒拉逊人,不是信伊斯兰的,而是基督徒。

米什卡轻轻咳嗽了几下,然后摆正姿态,朗声说道:“愿主与你同在”

米什卡想要摆出一副高姿态的模样,毕竟他作为一个圣山上的修道院院长,还是格外有地位的。

只要能够将这些陌生的基督徒降服了,那么今天这个丑闻也就不一定能传出去了。

看着对方前恭后倨,盖里斯再度笑了,他向米什卡展露了自己左手无名指上的那枚玺戒。

玺戒上的图案是一头狮子般的模样,套在了一个大写的字母A上,象征着安茹家族。

嗯、安茹家族,现如今的耶路撒冷王族,也是圣地的守护家族。

就目前他们这帮修士的表现来说,已经和叛教无异了,属于是直接火刑烧了,都没人替他们叫冤。

米什卡面色僵住了,然后向道路的一旁退了一步,缓缓低下头,做出一个半鞠躬的姿态,并用手势邀请盖里斯进入修道院。

盖里斯没有顺应,米什卡的这番邀请,他只是从米什卡的头上,将那顶小白帽摘了下来,然后在米什卡面前晃了晃。

汗水顺着米什卡的额头滑落,然后他与身后的那些修士们,一个个猛然间五体投地匍匐在地上。

“我们,这是为了生存!为了保护修道院!”

“大人啊!我们没有放弃信仰,只是……假装!是为了拖延时间!”

听着这些修士的话,盖里斯轻轻拍了几下手,表明自己对这些修士们的变脸技术之精湛的赞美。

然后他就说道:“假装?耶稣曾教导过我们要坚守信仰,不论生死。”

“更何况,我可不记得,我们有类似伊斯兰教塔基亚原则的教义。”

塔基亚原则是指穆斯林在面对迫害、威胁或生命危险时,穆斯林可以暂时隐藏自己的信仰或表面上放弃宗教,用以自保。

这一原则,通常来说什叶派穆斯林会用的更多。

但基督教,确实是没有这种隐藏信仰说法的。

顶多可以用“忏悔和赦罪”,来重归教会。

当然了,作为伊斯兰的先知,盖里斯不会真把这帮修士怎么样。

但那不代表,他不去顺手捞点好处。

盖里斯向前走了两步,从米什卡身旁经过,然后他才转过头说道:

“现在,这个修道院归我了,你们有什么意见吗?”

米什卡这个修道院长,只是一个劲的浑身颤抖,根本不敢提出任何异议。

把柄在对方手上,然后对方还是自己惹不起的,更何况盖里斯身后那些骑士们,一个个都作势要拔剑,显然是真的生气了。

万一自己说了个“不”字,眼前这贵族左手一挥,后面那些骑士们冲上来,把他们这帮人砍瓜切菜的给剁了怎么办?

对方要修道院,那就给呗,好歹自己这帮人应该是能活下去的。

盖里斯毫无阻碍的接管了这座修道院。

这座修道院存在一个用于生活的主楼、一个礼拜用的教堂、其他一些小型建筑如磨坊和烤面包房,在围墙里还有着菜地、羊圈以及水井,围墙外则有着面积不算大的梯田以及果园。

就生活条件来说,其实还是相对普通的的,算是比较严格按照本笃会规章运转的修道院了。

这些本笃会的修士,要发三愿,也就是绝色(不婚娶)、绝财(无私财)、绝意(严格服从)。

平日里的隐修生活,大体上就是每日集体诵经,认真读书,余暇从事劳动。

这种有一定自给自足能力的修道院,转为军事据点的话,其实也很方便。

而从修道院主楼的楼顶看去,更是能直接远眺数十公里。

当然,看不看得清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总之,这里是一处绝佳的观察哨所,并且地势上易守难攻。

如果想要增强防护能力的话,还可以雇佣山下的希腊人农民,帮忙加固围墙。

只要在这里驻扎一个连的部队,并配备火炮,便是几千敌军,一时半会都不一定能攻克。

而从这里向外观看,周围半径十几公里的范围中,敌军调动也都一览无遗。

届时,此地狼烟烽火台一起,阿卡城就能看的清清楚楚,再远一点的提尔城,也能通过一两次接力得知敌军的调动。

从军事角度来说,这里确实是一处宝地。

而如今,这个修道院归盖里斯了。

……

在阳光透过彩色玻璃洒落的修道院餐厅里,空气中陈列着食物的香气。

长条形的餐桌上摆满了丰盛佳肴,修士们穿着粗糙的袍子,忙前忙后,不断地向桌面送来热气腾腾的食物。

刚出炉的面包也外皮酥脆内部松软、炖汤散发出香气,再配上诱人的鲜美羊排,叫人食指大动。

再加上修道院自酿的葡萄酒,经历了连续七日行军,并艰苦作战一上午的将士们,终于是能吃上一顿像样的食物了。

当然圣玛柯维娅修道院,其实驻扎不了一千人的军队,主楼的餐厅里也就至多挤进去百人。

这百来人,都是这次战斗中被认为有卓越贡献、表现勇猛、或者受轻伤的士兵,因而有幸能够参与这次宴会。

至于其他士兵,也围绕着修道院进行修整,拿着修道院的食材生火做饭或看管着战俘。

在餐厅里欢声笑语此起彼伏,修士们在旁边默默服务,其中不少人都面露心疼之色。

就这么一顿宴席,加上向外面那些军队提供的补给,这已经是足足吃掉他们15头羊了!

至于那些平日里,他们自己都不怎么舍得喝的葡萄酒,更是一桶桶的搬出来,让这些士兵开怀大饮。

“今日我们齐聚一堂,共庆这场辉煌的胜利!让我们举杯,祝愿我们百战百胜,愿未来的征途上继续勇往直前!干杯!”

简短的祝酒词说完,就拉开了宴会的序幕。

便是盖里斯也同巴利安他们开怀畅饮。

可以说,这次战斗确实是令盖里斯感到了兴奋。

虽然在战前盖里斯,就断定这次战斗不会战败,但最后的结果竟是无一人死亡,仅有十来人轻伤,这就格外令人欣喜。

可以说,这次的战斗,确实证明了火炮配车垒,在当下这个时代,将表现出何等强势。

不同于胡斯战争中的扬·杰士卡将军,盖里斯并不是以战车为核心进行配兵。

至少现如今的盖里斯,全部身家就那12门小短炮,根本没法配发到每一辆战车上。

因此就目前来说,盖里斯麾下的七个连队中,一连是混编步兵连,二连是骑兵或骑马步兵连。

另外五个连队,则是编入了战车的连队,也就是每个排分配了2辆马车,每两个班一同操作一辆。

这些马车平日里,用于运输补给,而在战场上,则转为车垒,提供掩护。

这种经由农场大车改装而出的战车,其侧板、轮子都可以加装上坚固的包铁和可拆卸的木板。

在敌人缺乏火炮或者投石机的情况下,正常的人力武器根本难以破坏。

车辆的顶端实际上是一扇可收缩的防御护板,平时收起来可以遮风挡雨,战斗的时候放下,就形成了一面比车身更高的防御护板。

这面板上钻出几个三角形的枪眼,射手可以安全的躲在后面用重弩、弓箭以及火炮射击。

而战车与战车之间以铁链相连、让持着重盾的步兵顶住,等敌军面对火炮士气降低、或大量骑兵被射杀马匹后,便可让己方的步兵与骑兵从中鱼贯而出。

骑兵可以去包抄敌军侧翼,而步兵则清缴那些死马的骑兵,如此一来即可奠定胜局。

现如今这个时期,就是车垒战术的绝佳红利期。

在敌人理解车垒战术之前,各种令人惊叹的交换比,都是可以轻松打出的。

毕竟,这年头的箭矢威力,特别是那些游牧骑兵的箭矢威力,其实相当的感人。在三十步距离开外,且不提是否能射穿锁子甲,就连皮甲或者棉甲,都能有效的降低箭矢杀伤。

只要不是被一箭射中面门的那种倒霉蛋,大多都只是受伤而已。

而火器、虽然装填慢、使用起来麻烦,但所表现出的杀伤力,却已经不是一个量级的存在了。

在这次巴利安指挥的战斗中,盖里斯这边总计14人轻伤,杀敌300人,俘获448人,至于再其他的士兵,也确实是抓不到了。

这次战斗并非包围后的歼灭战,事实上如果不是有着约旦河拦住一部分突厥人,盖里斯他们根本抓不到四百多俘虏。

至于其他那些突厥人,更是丢盔弃甲不遗余力的逃跑,骑马的根本抓不到,不骑马的也难去追。

按照下层士兵们的汇报:除非用剑架脖子上,或者将其绑住,否则无法轻易抓住。

……

盖里斯这支部队,在塔博尔山修整了三日,最后留下1支连队,以及5门火炮,来加固此地修道院的防护。

按照盖里斯的规划,以塔博尔山为界限,尽力收复北边的失地,从而同萨拉丁进行对峙,等待后续的第三次十字军另图他谋,是当下最为稳妥的方式。

即便是盖里斯自己,也需要时间发育,虽然说有了车垒战术以及火炮。

但说到底唯武器论是不可取的,武器确实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

说到底武器如何使用是看人的。

一个不甚英明的指挥官,纵然有着领先敌人一两个世代的武器,但因为作战意志、作战时机又或者种种不可预测的意外,都是会失败的。

以目前盖里斯与萨拉丁双方的本钱对比来说,盖里斯麾下的部队,在脱离盖里斯后,只要有一次大规模会战失败,那就能把底裤都亏掉。

居伊的忙于求成,其实便是其失败的主要原因。

但凡当时他足够谨慎,也不至于将耶路撒冷王国所有的机动兵力,砸入一次毫无希望的会战中。

完成修整后,另外6个连队,开始继续向北进发,他们先是绕开了天兄耶稣的老家拿撒勒。

然后进入东地中海的沿海平原,从阿卡城外经过,顺着海岸线来到提尔城下。

提尔领地有着大约450平方千米不到的面积,是一片颇为富足的平原与丘陵,除去港口城市外,有着大约一百二十到一百三十的村庄。

其于1124年被威尼斯舰队与耶路撒冷王国彻底攻占,然后被作为王室直辖领地对待。

因威尼斯人在战斗中的贡献,提尔的部分村庄被作为封地授予给一些威尼斯贵族。

威尼斯共和国也有权获取一定比例的港口税金,但同时部分威尼斯贵族也将作为骑士为王国服役。

如果说在耶路撒冷王国中的法兰克人,类似未入关时期的满洲八旗老爷,武德爆棚,种地靠撒拉逊人。

那么意大利城邦的意大利人,就是给八旗老爷们放贷转卖商品的晋商。

可以说,历次十字军中,意大利城邦都往往是重要推手。

这些城邦推动着十字军运动,从而方便他们从东方获取商品,方便自己取得商业特权。

但这些都已经是过去式了,现如今提尔只是一座孤城,在这里面填满了来自约旦河之战中的残兵败将。

这些残兵败将们,依靠着意大利城邦的援助苟延残喘。

盖里斯与巴利安等人,站在高地上,向提尔城外的撒拉逊人军营进行了观察。

目前萨拉丁的大军依旧在王国南部,提尔外的撒拉逊人军营,主要目的在于堵住地峡,避免城中的守军冲出来袭扰萨拉丁的后方。

而那些守军所驻扎的地点,其实也非常有意思。

他们驻扎在一处古罗马竞技场的遗址中。

作为大马士革最为重要的出海港口,丝绸之路的中转站,提尔城曾经是罗马最为在东地中海沿岸最为繁华的城市之一。

即便是在如今、在12世纪末的这个时代,提尔依旧商业繁华,给耶路撒冷王国提供着高额的海关征税。

从而维系着王国对巴勒斯坦的统治。

盖里斯在和巴利安确定了情况后,便着手安排对城外的那些撒拉逊人军营发起攻击。

整个战斗的过程其实陈善可乏。

与先前的战斗过程区别不大,首先是示敌以弱,引诱敌军出击,然后凭借着对方对火炮的不熟悉,出奇制胜。

主要还是迫使敌人士气溃散,借用火炮对马匹的惊吓,破坏敌军阵型。

再然后步兵出击、骑兵包抄。

真要说有什么区别的话,那就是盖里斯亲自参与了这次战斗,所以他身后的那些士兵们冲的更起劲。

在战场上表现出一股悍不畏死的狂热,猛冲猛打。

以几百人的兵力,追击几倍于自己的敌军。

而这一幕,也被城墙上的守城将领,以及那些守城的骑士们所看到。

康拉德狠狠擦了擦自己眼睛,作为一名久经战阵的老兵,他见过许多稀奇场景。

但这、以几百人的步兵,追击五倍于己的敌军,他还真没见过!

因而,他当机立断打开城门,带着自己麾下的那些骑士、骑兵,一起参与进这次追击。

这么好的事,怎么能不带他一起呢?!

有了康拉德带着城内守军一同参战的缘故,那些莫名其妙士气崩了撒拉逊人,更是一个比一个跑的快。

但凡是腿脚慢点的,都一不留神要被补上几刀。

战场上的情况很惨烈,不过真正的伤者或死者却并不多,这也是这个时代的特色,大多数军队士气一崩,就撒丫子跑路。

根本没什么成体系投降的机会,毕竟大家什么尿性彼此都清楚。

这年头杀俘,甚至连点道德压力都没。

谁投降了被杀,那简直是活该,无非是因果报应,自食恶果的一环罢了。

当然,盖里斯他们也没追杀太远,大致确定击溃了对方编制后,也就开始清扫战场。

也是在这个关头,巴利安带着一名全副武装的骑士,来到了盖里斯面前。

就面容来说,这位与寻常的法兰克人还是有些区别的。他身材修长,体态挺拔,五官立体分明、面容俊朗。

但这种区别,盖里斯一时间也说不明确。

直到这个骑士,说起话来,带着独特口音,语气抑扬顿挫,并且两只手动个不停,打出各种手势后。

盖里斯才意识到这是怎么回事。

他面前这个自称康拉德的家伙,是个意大利人。

“在下康拉德,乃蒙费拉特侯爵威廉五世之子,昔日曾为东罗马帝国的凯撒,而如今,不过是一介逃犯,被城里的贵族们推举为城防司令。”

这个时代的东帝国凯撒,已经不是当初的含义了。

最初的凯撒,是罗马帝国皇帝的头衔,而后逐渐发展成了皇帝继承人的头衔,变成了罗马帝国副君。

而如今这个时代的罗马凯撒,实质上是一种荣誉称号,享有极高的名望,却不代表能够继承皇位。

盖里斯向康拉德伸出手与之握手。

然后做出了自我介绍:“盖里斯·德·维勒罗伊,一名鲍德温陛下的骑士。”

与康拉德的出身与往昔的头衔相比,盖里斯的自我介绍真就平平无奇。

康拉德听到后,也微微蹙眉,却也并不在意,人过往的身份并不能代表太多,特别是在耶路撒冷王国这片充满了动荡与机遇的土地上,任何一个人都有可能建功立业。

巴利安能特地带他来见盖里斯,已经足以说明这个年轻人有多么特别了。

一支近千人的军队,押解着数百名穆斯林战俘,拱卫着马车踏入提尔城。

这些自外约旦不远几百里赶来的军队,得到了城内市民们最为热情的欢迎。

以当下提尔城的局势来说,任何一支生力军都弥足可贵。

而盖里斯所率领的这支军队,更是直接帮助提尔城完成了解围。

在与康拉德进行过交流后,盖里斯对提尔城的情况也有所了解。

提尔城里的守军,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方面是城市内市民团体,自发组建出的城卫军。而另外一部分便就是来自约旦河之战中,某些率军突围而来的残兵败将。

城市中的贵族也分两派,一部分是提尔周边地区的一些贵族,在面对萨拉丁大军压境时,为求自保而躲入了易守难攻的提尔城。

而另外一派就是耶路撒冷城破时,掏钱赎身而得自由的那群贵族。

前者那些贵族,忙于出城清点自己的庄园与财物是否有损失。

而后者那些贵族,在见到巴利安的时候,面色就相当差了。

特别是耶路撒冷宗主教伊拉克略。

他在大街上见到巴利安的时候,就想起了在耶路撒冷城的宅邸里,自己被巴利安一脚踹倒在地,拿剑架在脖子上的那一幕。

“伊拉克略,真是好久不见。”

加更计划失败,我抑郁了一整个白天,就在那里摆烂。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