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爱大明朝 > 第六十五章 这不是好兆头

我爱大明朝 第六十五章 这不是好兆头

作者:春天的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8 17:45:3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更新时间:2014-10-22 23:39:13 字数:3008

而傅瀚在今日的朝会中,第一个冒出来“认为平江伯的‘怯懦惧战’一案,存在诸多蹊跷”云云,当又是以“诱饵”角色出现:抛砖引玉,引导大臣们“不要脸”,为大臣们改口支持弘治皇帝“错怪了平江伯”的说法搭上一个十分便利的“手扶电梯”――大臣们前日才反对了弘治皇帝的“说法”,今日却突然又来“支持”,这当中的转变,总得有个切入点与“合适的台阶”可下罢!

“平江伯同礼部尚书傅大人,当也是好朋友罢?”王睿理清了思路,瞧着平江伯。

平江伯分明的轮廓在光线不足的诏狱内若隐若现,他略带诧异之色:“你当真都听懂了?”

王睿点了点头:“平江伯不是不愿告诉我圣上的‘意思’么?”

平江伯摇了摇:“我没说不愿告诉你,只是这种事儿,在这之前,确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弘治皇帝的“瞒天过海、声东击西”之计,现已成了大臣们“心知肚明”的“秘密”,平江伯确是没有再行将其隐瞒下去的必要。

“现在该知道的大臣们都知道了,多你一个也不算多。再则,你懂了圣上的‘意思’,在这接下来的办案过程中,也省去了胡思乱想……”平江伯淡淡的道。

你更早一些直接将弘治皇帝的“意思”告诉老子不就结了么,绕这么大一圈,何必呢?何苦呢?

“这事儿,在早些时候,还真是不能告诉你”,平江伯仿似看穿了王睿的心思。

王千户大人双眼一眨:“为何?”

“你知道牟指挥使为何会挑中你来办这案子罢?”平江伯定定的瞧着他。

王睿眼皮一跳:“不就是因为我于京中无任何‘靠山与后台’罢?”

平江伯点了点头,却又转而用一种十分奇怪的眼神瞧着他:“表面来看,确是如此,再往深一些,你能想到什么?”

王睿一愣,瞧着平江伯那意味深长的眼神,心底一跳,顿觉一身冰凉:于京中并无“靠山与后台”,王千户大人的这一特点,一方面能确保他在办案过程中的“公正”性,另一方面更能为牟指挥使提供某种方便――他若是将“案子办砸”了,偏离了弘治皇帝所预设的原有轨道,牟指挥使便能毫无顾忌的将他给宰了,再换别的人来!

平江伯见他脸色不好,拍了拍他后背:“你别想太多,也别怪牟指挥使。他同你素不相识,这事儿又得以防万一,若是换做你,你也会像他这般才是……”

王千户大人黑着脸,不作应答――他此刻的心情已然瞬间不美丽了:既是时刻都在准备着宰了老子,那自是“在早些时候,还真不能告诉老子”的了!

“最起码,你现在是安然无恙,而我,这不还在诏狱呆着咧……”平江伯转过身去,淡淡的道。

平江伯为了弘治皇帝的“雄才大略”,甘愿身负“惧战”之嫌,“以身犯险”――弘治皇帝所设下的这个局,稍有偏差,他便有可能“假戏成真”。平江伯其人,确是有着“愿意为革命献出一切”的高尚情操――不愧是弘治皇帝的好基友。

王千户大人作为一个时刻愿意“牺牲大家完成小我”的人,他仍是觉着心底不爽,但面对着伟岸的平江伯,只得将不满情绪压了下去。

“你眼下既是知道了圣上的‘意思’,往后也当是知道该怎样做人了罢?”

“知道该怎样做人”?平江伯这他娘的是几个意思?

王千户大人一颗七窍玲珑心,一点即透――平江伯这是在问他:你是愿意站在大臣们一边,还是愿意站在弘治皇帝一边?

这他娘的,有得选么?

王睿当即表态:“标下本就是大明的臣子,自当一切唯圣上马首是瞻!”

除了保国公,牟指挥使,平江伯与礼部尚书傅瀚,王千户大人一个朝廷大臣都不认识,他不选弘治皇帝还能选谁?再则,明朝的大臣们虽然大都较为强势,但同弘治皇帝这位“中兴之主”比起来――后者作为靠山貌似要更靠谱一些。

平江伯满意的点了点头:“你这厮,一肚子坏水,又有些运道,圣上有许多想做又不大方便去做的事儿,你倒是能帮上许多忙……”

……

既是想找老子来给你们卖命,你丫能不能说几句好听的?

“我这案子,你办得还行,没有乱来。不过你逮陈石头他们那一出,却是有些胡来了……”平江伯有一搭没一搭的信口大扯。

王千户大人又觉好奇:“牟指挥使也这般说过我,可我觉着奇怪的紧,我既是‘胡来’了,怎的又能合了圣上的心意了?”

“所以说,你这厮有些运道”,平江伯神色淡然:“你可知道诸葛武侯以‘空城计’吓退司马仲达十万大军的故事?”

《三国演义》成书于元末明初,以平江伯这样的“社会精英”,自是有过涉猎。

王睿点了点头,却不明白他怎的又将话题扯到了这上面。

“诸葛武侯的‘空城计’之所以能成功,便是在于武侯与司马仲达相互之间都十分了解”,平江伯又开始分析起了三国故事,“‘武侯用兵唯谨慎’,‘谨慎’二字,便是诸葛武侯用兵的最大特点,这司马仲达也是知道的。而司马仲达这人,却是疑心甚重,这武侯也是知道的……”

王睿斜眼瞅着平江伯,静静的听着。

“武侯利用司马仲达的多疑,更是利用仲达对他用兵‘谨慎’的了解,才行摆出了‘空城计’……”

在司马懿看来,诸葛亮用兵“谨慎”,他既是敢一人独坐在一座“空城”之上,这必定有诈――与其说司马懿是让诸葛亮给“吓退”,不如说是他自个儿将自个儿给“吓退”了。

王睿点了点头,没好气的道:“这与我,又有什么关系?”

平江伯也斜眼瞅着他:“圣上与大臣们之间,也是相互之间都十分了解。圣上这人,什么都好,就是有些太厚道了。在大臣们看来,以圣上‘厚道’的脾性,竟突然缇骑四处,大肆捉拿京中巨贾,这必是证据确凿,且是动了真怒,下了决心要来办一办那‘出海走私’的事儿了……”

弘治皇帝确是领略了诸葛武侯使用“空城计”的精髓,他利用王花花与王睿整出的动静,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干的便收到了奇效――大臣们做贼心虚,惶惶如惊弓之鸟,竟还真“同意”平江伯没有“怯懦惧战”之罪,用作“交换条件”,来平息弘治皇帝的“真怒”。

“不止是圣上,连我与牟指挥使都认为北镇抚与你会悄无声息的追查‘出海走私’相关事宜……”平江伯摇了摇头,“你等若是悄无声息的追查此事,牟指挥使便只能另想办法,将这事儿透露给大臣们知道。可北镇抚与你这么一整,倒还真省去许多周章咧……”

潜意识是一个十分神奇的东西,在弘治皇帝、平江伯与牟指挥使甚至是大臣们的潜意识里,锦衣卫追查这般重大的“出海走私”一事,当是十分隐秘才是,可王花花与王睿却压根儿没有这个潜意识――一个抱怨北镇抚大权的有名无实,一个正处情场失意当中……

“震精”过后,大臣们慌了,弘治皇帝却看到了“危险当中的机遇”,并一把抓住这“意外”的“机遇”……

“总的说来,圣上的计划一切都还顺利。北镇抚与你的这一通瞎搞,反而为圣上的计划提前了许多,啧啧啧,你说你不是踩了狗屎么?”

弘治皇帝的“计划”,目前为止确是“都还顺利”,可是,这看起来――好像有些“太顺利”了罢?

这不是一个好兆头!

卫所军制不但在理论上有“百年祖制、先帝成法”做依据,而且涉及的既得利益人群实在太广,弘治皇帝若是想来“改一改”,无疑是要去捅个马蜂窝,再去筑个鸟巢――可这被捅了窝的马蜂难道就不蜇人?

大臣们这么快做出“让步”,到底是真“让步”了,还是另有后着?

“出海走私”的事儿,真能“迫使”他们妥协?

王睿一时头大,他摇了摇头:“卫所军制的事儿太大,圣上若是能这般轻而易举的便将它‘动’了,平江伯不觉着这有些不正常么?”

平江伯一愣,歪着脑袋想了半响,又行抬起头来:“你说的,也有道理。可大臣们既是应了圣上开始着手来‘办一办’这事儿,那大臣们的后续回应,又当会是在哪儿咧?”

王睿双眼一番:“我若是知道,我就不会在锦衣卫千户的位置上坐着了……”

弘治皇帝不是好对付的主,弘治朝的大臣也不是好欺的主――从保国公、牟指挥使与平江伯身上,便可见一斑。更何况大臣们的阵营中还有仨赫赫有名的人物――刘健、谢迁、李东阳这仨内阁大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