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爱大明朝 > 第200章 锡宝齐篇古

我爱大明朝 第200章 锡宝齐篇古

作者:春天的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8 17:45:39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东北老三宝是:人参、鹿茸、乌拉草!

乌拉草,也称“靰鞡草”,具有保暖防寒的功效,数百年来,这种普通的小草,与长白山区的人民生活密切相关,成为不可缺少的必需品。每到秋季,人们便到山上去割乌拉草,晒干存放,冬天时絮到鞋里,避免脚生出冻疮。

五百年后的东北新三宝,便是:人参、貂皮、鹿茸。

不管是老三宝还是新三宝,人参始终都是东北三宝之一。是以,也只有常年在身上揣有野山参的女真人,腰间皮囊才会在常年累月的熏陶之下,渗透着一股野山参的味儿。

骠骑将军对于这皮囊属于女真人的推论,才会给予肯定回复。

“没逮到女真人之前,这事儿也不宜向圣上禀告”,王睿又淡淡的道,“圣上,要的是结果!”

向领导指出某个问题,却又提不出相应的解决之道,这种情况,领导们都是不怎么会喜欢的。同样的道理,领导将某件事交给下属去办,下属若是没有十足的证据,却只能拿出个推论出来,恐怕无论是哪个领导都不会觉得愉快。

陈尚彪做上锦衣卫北镇抚的位置,绝不是靠的运气——骠骑将军这话,他自是一听便懂。

“属下明白!”陈尚彪深以为然,“属下这便遣人出城,四处搜寻女真人下落……”

“诶……”骠骑将军将他叫住,想留他用了饭再走。

谁知陈尚彪会错了意,他立马转过身来,竟一副信誓旦旦的模样:“当然,还有安小姐的下落,属下必会让她安然无恙的回到将军大人的怀中……”

王睿眼皮一跳:娘希匹!好端端的,怎的提起了这么一茬!

安鸿雁当是被王花花派出的人“劫走”了罢,算算行程,不出意外,眼下当是离鞑靼地界不远了,陈尚彪这厮竟还在想着要将她“安然无恙”的寻回来。

得,只要你寻得到!

嘶!

可若是万一出了什么意外,陈尚彪这厮稀里糊涂之下真将安鸿雁给寻了回来……

一股淡淡的不祥之感,突然升腾而起——才他娘的得偿所愿,不会又他娘的突然闹个乌龙,安鸿雁突然从天而降罢!?

骠骑将军赶紧摇了摇头,冲着陈尚彪摆了摆手:“你忙去罢!”

陈尚彪应诺,匆匆告退……

……

保国公府自朱二小姐香消玉碎之后便完全换了气氛——之前这都是一片喧嚣,四处鸡飞狗跳:偌大的保国公府,自早到黑,都是被朱二小姐折腾得人仰马翻。眼下的保国公府,自早到黑,都是一片沉静:下人们反而觉着这种氛围怪不适应的了!

小公爷朱麟也爱折腾,但他这人从不在府内折腾——而是专在府外折腾,比如:在五军都护府同人群殴。而且他同人群殴,一般都不会叫上府内的家丁——因为他是辽东边军出身,嫌府内家丁干架太无战斗力,他一般都会直接将京军拉去同人掐架。

他这同朱二小姐相同又不相同的两个特点,便决定了保国公府的氛围大不如从前。

“儿在辽东任职近十年,自诩对辽东一地的了解,不但要胜过老爹,更要胜过朝中的任何一位大臣”,朱麟坐在朱素嫃闺房内,上座坐着他的老爹——已然退休的上一任保国公朱晖,“辽东女真,自成祖之后便日益强大,眼下虽还不足以同大明相提并论,但假以时日必成心腹大患……”

朱晖同朱麟这俩父子有事没事就爱往朱素嫃的闺房跑——房内的一应摆设俱在,仿似主人只是外出远行,不日将归……

“辽东乃不毛之地,且混乱得紧,女真人周旋于我大明同蒙元余孽之间,夹缝求存,且靠着狩猎捕鱼为生,焉能同我大明相提并论?你未免有些杞人忧天……”朱晖虽不问政事,但他的宝贝崽崽扯上了这个话题,他便也随兴聊了起来。

“有这想法的,恐怕不止老爹一人,朝中大臣,连同圣上,恐怕俱是这个想法”,朱麟一脸忧虑,“女真人正是在朝廷的这般忽视之下,才得以日益壮大……”

“哦?”朱晖眉头微皱,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

“辽东本就是苦寒之地,生存不易,这铸就了女真人彪悍坚韧的体魄。再则,诚如老爹所言,女真人于我大明与蒙元余孽中夹缝求存,不但让他等懂得了隐忍之道,更练就了女真人能征善战的本事”,朱麟稍稍一顿,续道:“远的不说,单单说这建州左卫女真首领锡宝齐篇古,便绝非常人……”

“锡宝齐篇古?锡宝齐篇古?”朱晖轻念了几句,“这人,怎的个不同寻常法?”

“锡宝齐篇古乃董山之子,猛哥帖木儿之孙,老爹或许不知锡宝齐篇古,但肯定知道董山与猛哥帖木儿……”

猛哥帖木儿与他的宝贝崽崽懂山,是大明前期,女真族出的俩十分牛掰的人物,算得上是大明朝廷的新闻人物。

永乐四年(1406年)在阿哈出的推荐下明朝政府授猛哥帖木儿为建州卫都指挥使(被朝鲜称建州卫斡朵里),因而引起朝鲜的不满。永乐九年(1411年),猛哥贴木儿尝侵庆源畏其见伐徙于凤州。永乐十四年(1416年),明朝政府正式设建州左卫于凤州,委任猛哥帖木儿专管建州左卫事宜。

猛哥帖木儿的这些个人简历,都没有什么不同寻常之处,但时间划到了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到了这一年,猛哥帖木儿终于做了一件不同寻常的事儿——“与建州卫迁往婆猪江的同时,猛哥贴木儿率部众迁往朝鲜境内阿木河一带”。

看明白没有——名为“迁往”朝鲜境内阿木河一带,实则是入侵,抢地盘!

在永乐皇帝的手上,这老小子深知大明帝国惹不起——在永乐皇帝的虎威之下,他一边忠心耿耿的替大明朝扼守着辽东边疆,一边将抢地盘的主意打在了朝鲜国上……

当真是既做好了大明朝的臣子,又替女真人谋得了发展!

而猛哥帖木儿的宝贝崽崽董山,较之于猛哥帖木儿本人,其“新闻度”又要高了许多。

董山做了很多事,史书上关于他的记载要比他老子多得多,总结一下有以下几点:

其一、串联蒙古,引其入寇,杀掠不绝。黄道周《建夷考》:“正统时,建州卫指挥董山,煽诱北虏入寇,杀掠不绝。景泰中,巡抚王,遣使招谕。稍归所掠。复款关。”

其二、吃里扒外,阴附朝鲜。《明史·朝鲜传》:“景泰二年冬,以建州头目潜与朝鲜通,戒珦绝其使……天顺三年,边将奏有建州三卫都督,私与朝鲜结,恐为中国患。”,这个“建州头目”就是董山。

其三、自己动手,烧杀抢劫。《建夷考》:“董山纠毛怜、海西诸夷,盗边无虚月。”

凡此种种,理由竟然是“以赏赐太俭失望”《建夷考》,就是嫌明朝给他们的好处不够多!

之所以说董山“吃里扒外”,是因为明政府待他不薄:

宣德八年(1433年),其父猛哥帖木儿在杨木答兀之变中被杀,他被伏掳,获释后向明朝政府求援,《明实录》记载:“正统三年十一月丁酉,建州左卫都督猛哥帖木儿子童仓奏:‘臣父为七姓野人所杀,臣与叔都督凡察及百户高早化等,五百余家,潜住朝鲜地。欲与俱出辽东居住,恐被朝鲜拘留。乞赐矜悯!’上敕毛怜卫都指挥同如郎卜儿罕,令人护送出境,毋致侵害。”

童仓就是董山,他们一干人向明朝提出避难要求,明朝即派兵护送进入大明,安置在辽东苏克素浒河(今苏子河)一带。

后来明朝政府又应董山的要求,开设马市。“未几徇董山之请,特开抚顺关,为建州专设马市。”(《清朝前纪》),在明朝的经济扶助下,董山的部众很快呈现出繁荣发展的态势。后人评论说“非抚顺马市则朝贡,建州不得发达。”(《殊域周咨录》)。

一句话:猛哥帖木儿算得是是一枚硬汉,且还是一枚有脑子的硬汉;董山却是一枚节操碎了一地的王八蛋!

“猛哥帖木儿与其子董山,我自是听说过,但这锡宝齐篇古,我倒是想知道,同他祖父与父亲比起来,他又有哪些不同之处?”朱晖淡然点头,一脸疑惑的瞅着朱麟。

“猛哥帖木儿算得上是永乐朝的悍将,其父董山也算得上是滑头无比,而这锡宝齐篇古,啧啧……”言及此处,朱麟竟露出几分苦笑,“这厮,我就这么同老爹说罢,他夏天穿着草鞋,冬季穿着靰鞡,还经常参与捕鱼劳作,劳作时则穿着兽皮衣裳……”

朱晖愣了半响,方才回过神来:“这不就活脱脱的一个普通女真人?”

朱麟大点其头:“堂堂建州左卫女真首领,不但看起来毫无建树,且还是一副老实巴交忠厚无比的渔夫猎户打扮,老爹觉着正常么?”R1148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