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爱大明朝 > 第184章 解决之法

我爱大明朝 第184章 解决之法

作者:春天的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8 17:45:39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俩法子,其一为‘一条鞭法’,其二为‘摊丁入亩’……”骠骑将军终于做了一回“剽窃犯”,不但盗用了八十年后张大学士的“版权”,更将满清康熙皇帝的功劳也“盗用”了过来。

“一条鞭法”,是明代中叶之后赋役方面的一项重要改革:大明的土地兼并日益剧烈,地权高度集中,加以官绅包揽、大户诡寄、徭役日重、农民逃徙,里甲户丁和田额已多不实,政府财政收入减少,针对这一情况,“一条鞭法”便应运而生。

初名条编,又名类编法、明编法、总编法等。后“编”又作“鞭”,间或用“边”。主要是总括一县之赋役,悉并为一条。即先将赋和役分别合并,再通将一省丁银均一省徭役;每粮一石编银若干;每丁审银若干;最后将役银与赋银合并征收。

它是大明管理者试图获得一种理想状态的各种努力:徭役完全取消;里甲体系不管在形式上还是实质含义上都不再存在;任何残留的人头税都将并入田赋之中。而纳税人可以通过分期支付单一的、固定的白银来履行对国家的义务。

“一条鞭法”的实行,至少有四大益处:一是改行“一条鞭法”后,役银编审单位由里甲扩大为州县,对里别之间民户负担畸轻畸重的现象有一定调节作用,使由赋役问题产生的阶级矛盾暂时缓解,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二是“一条鞭法”的实行,使长期以来因徭役制对农民所形成的人身奴役关系有所削弱,农民获得较多的自由;三是“一条鞭法”的推行,在一定时期内起到了杜绝苛捐杂税的作用,嘉靖、隆庆时期的财政危机大为好转,“海内殷阜”,“帑藏充盈”,使得明王朝政治衰落的危局也大为缓解;四是相对明初赋役制而言,“一条鞭法”较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商品生产的发展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因为赋役的货币化,使较多的农村产品投入市场,促使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为工商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一句话概况,实行“一条鞭法”后,既缓解了劳动人民的压力,又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税收,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政权的巩固。就此角度看,这项制度可谓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土地农业政策之一。

而在弘治十三年,有一个名叫王睿的骠骑将军要将“一条鞭法”提前八十年实行。

“‘一条鞭法’目的有三,一简化税制,二增加收入,三方便征收税款!而在实行‘一条鞭法’之前,务必得再行清丈土地……”

八十年后,张大学士针对当时存在的占地多者田增而税减的情况,率先从清丈土地入手,试图做到赋役均平。仅部分清丈的结果(两湖两广,加了个贵州云南),便增加了土地二百八十万顷(2。8亿亩)――推而广之,若是全国范围内的清丈土地,以弘治十三年登记册文的“四百余万顷”的土地来看,恐怕只会是个零头。

而骠骑将军言及“务必再行清丈土地”――这句话如同一记闷雷,“轰隆”一声在金殿内炸开:不管哪朝哪代,占用大片良田土地,而又“虚报、假报、漏报”,以致“逃税、偷税、漏税”的人群当中,官僚们始终如一的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众同僚肃静,先待骠骑将军道完”,伟大的刘健又做了一记“狮子吼”,将嗡嗡的群臣压了下来――弘治朝内阁首辅刘健的威望,绝不是盖的。

身为内阁首辅,他自是一听便听出了这“一条鞭法”的伟大作用:当真是既能简化赋税程序,又能增加朝廷收入,还能严厉打击“逃税、偷税、漏税”!

“‘一条鞭法’,便是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大大简化征收手续,同时使地方官员难于作弊。如此一来,没有土地的百姓能解除劳役负担,有田的百姓能用较多的时间来耕种土地”,骠骑将军朝着刘健投去感激一瞥――这死老头,有一点好:永远都只向着真理!

“至于这‘摊丁入亩’,便是将丁银摊入田赋征收,废除‘人头税’,按照田地征收赋税……”骠骑将军今日扔的“炸弹”当真是一个接着一个,“田亩起丁,田多则丁多,田少则丁少,计亩科算,无从欺隐,其利一,民间无包赔之苦,其利二,编审之年,照例造册,无须再加稽核,其利三;各完各田之丁,无不能上下其手,其利四……”

一句话――“摊丁入亩”,便是教那些占有田地多的土豪们多纳税,占有土地少的寻常百姓们少纳税,它有利于贫民而不利于地主,能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

“摊丁入亩”到底有多大的能量,我们来看一组数据便能知道:雍正末年,国家库存银两由康熙末年的八百万两增加到六千多万两;全国人口更是由顺治十八年(1661年)的一千九百一十三万人猛增到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的三个多亿人。

“摊丁入亩”结束了地、户、丁等赋役混乱的现象,完成了“人头税”并入财产税的过程,彻底废除了自西汉以来的人头税;由于征税的对象是土地,政府放松了对户籍的控制,增加了大量可以自由流动的劳动力,对活跃商品经济起来推动作用;无地少地的农民摆脱了丁役负担,不再被强制束缚在土地上,进一步松弛了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这对社会经济,特别是对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能起到十分重大积极作用。

它一方面使得广大自耕农有了稳定的生活来源,不至于沦为流民,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另一方面,也使得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了很大提高,从而在客观上促进了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此外,“摊丁入亩”还能抑制土地兼并――地主的利益将不再优厚,土地的负担大幅度加重,因为“摊丁入亩”的原则是“其派丁多者,必其田多者也,其派丁少者,亦必有田者也”,而地主田多丁少,农民田少了多,于是“富户也困于役,而置产困也”!

再则,“摊丁入亩”还有这么一种作用:人口是变动的,而土地却是是完整的、稳定的,因此,“摊丁入亩”的制度就比按人丁定役的里甲制度要稳妥和适用――按土地的单一标准收税,即以土地占有和占有多少作为赋税征收的依据,“田多则丁多,田少则丁少”,能使赋役负担达到某种合理、平均的分配,使纳税人的财产与其赋税负担成正比,更能能确保国家的正常税收,维持庞大的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

可这他娘的,当真是没法同骠骑将军一块儿愉快的玩耍了――他这两条办法,严重损害了大明“栋梁们”的利益:士大夫阶层,便是地主阶级的代表!

弘治寒着脸瞧着蠢蠢欲动的大臣们,冷冷的道:“众爱卿,可是觉着骠骑将军说的这两条法子有何不妥?若有不妥之处,务必得说出个原委来……”

“原委”?

能他娘说出个什么“原委”?

难不成老子们跳出来说――你不能这么搞,你这么一搞,老子不是要多缴许多税了!?

“臣附议骠骑将军所奏!”平江伯一见满朝老王八蛋尽皆腮红脖子粗、吹胡子瞪眼,却又扭扭捏捏的放不出半个屁来,心底没来由的一爽,又非常识时务的跳了出来。

“臣也赞同骠骑将军所奏!”内阁大学士李东阳紧跟平江伯之后――身为激进派,他没道理不同意。

“骠骑将军所言,虽只是个大概,但若稍加完善,必能解决朝廷收支问题”,刘健双眼一眯,也跳出来“力挺”骠骑将军,“臣也复议骠骑将军所奏……”

内阁首辅刘健,永远都只站在真理的一边。

内阁三大学士,激进的李东阳,圆滑的刘健都明确表了态,老顽固谢迁呢?

“‘一条鞭法’与‘摊丁入亩’,有利于国朝,有利于百姓,臣找不出瑕疵来”,谢迁环视着巴巴瞅着他的群臣,却也吐出了这么句严重“伤害”了众“肱骨”大臣的话来,“臣附议骠骑将军所奏,但这两条赋税征收之制,须得商磋完善,再行实施……”

废话!

谢迁虽然迂腐守成,但他并不是老糊涂――公与私,真理与谬论,他难道还分布出来?

他若是不管三七二十一,什么都要守成,那弘治还将他放在内阁首辅的位置上做甚!?

内阁都已同意,百官还能不同意?

“臣等附议……”

一声山喝,百官跪倒一片!

骠骑将军终于松了口气――今日总算是一举两得:既解决了大明财赋收成问题,也解决了腐朽糜烂的卫所军制问题……R1148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