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爱大明朝 > 第一零九章 存在问题(上)

我爱大明朝 第一零九章 存在问题(上)

作者:春天的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8 17:45:39 来源:平板电子书

虽说“历史伟人”杨一清,目前只是个从三品的副职,但他这从三品的副职可不见得会比正三品的参将武职差——大明士人地位要比武人地位高,这是“约定成俗”,是“不成文的‘潜规则’”!

但杨一清一接了调令,不但没有“闹别扭,耍脾气”,且还是火急火燎的赶了过来。

原因有二:首先,他真是一个“纯粹的人,是一个全心全意只想为人民服务的人”,而且他“博学善权变,尤晓畅边事”“性阔大”——文化知识高、灵活善变,更熟悉边事、生性豁达,亦即不怎么在乎世俗看法,对边疆战事感兴趣,且不是个斤斤计较的人;其次,对他的调令,是弘治直接下的,他敢“闹别扭,耍脾气”?

“王副总兵需要的人,哪个敢不来?”杨一清不“闹别扭,耍脾气”,王花花却仍是在“闹别扭耍脾气”——他这话,明显有些酸溜溜……

王睿的脸上,却突然荡开了一层微笑,暖暖如春风,他凑近王花花:“大同城内有个‘百媚楼’,你当教嫖兄弟领你去逛上一逛。我原是大同辖下的游击将军,也算是半个本地人,你去‘百媚楼’的花销,全记我账上,就当是我在尽一尽地主之谊……”

屠千娇原是“百媚楼”的清倌头牌,王睿言及此处,不由暗暗想抽自个儿一巴掌——什么时候开始,竟喜欢来戳自个儿的伤疤了!

王花花嗤之以鼻——就这样便想要来打发老子了?

没门!

他长鬓一甩,话也不回的便直朝“燕思堂”(议事堂)行去……

王副总兵“大失所望”——狗还是改得了****的……

他摇了摇头,只得紧随其后。

才行行出十几步的王花花,却突然转过头来,拧着眉毛瞪着王睿:“我仔细想过了,有便宜不占便是在吃亏,你说话可得算话……”

……

副总兵衙门坐北向南,规模宏大。主体建筑依次排在一条中轴线上,均为硬山式砖木结构。两侧房舍、院落分布有序,布局严谨。

三堂位于衙门大堂、二堂之后,是副总兵大人处理军务,接待官员、商议机密事件,处理军机的地方。三堂上房匾额是“燕思堂”表明这里是燕居憩息、详思熟虑之处,厅堂正中为主条案,两侧分列木桌,木椅,为待客、商议之用。

王睿行入“燕思堂”时,厅堂内已坐满人:十三卫参将、四个游击将军、一个亲卫营指挥。大同镇近九万人马,便驹掌握在这帮人手内。

朱素嫃也跟在王睿身后,她摇身一变成了锦衣卫北镇抚司内一女百户后,为人处事上也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终于收起了游手好闲的“终极太妹”嘴脸,转而变得有些知性成熟的“ol”味。

这让王副总兵不由经常浮想联翩,满脸淫笑——要不要给她整套职业套装出来……

相互见礼过后,王副总兵盯着一屋子的人:小部分他认识,大部分他都不认识,其中一人四十上下,端坐于众人当中,目不斜视,又灼灼生辉——好大的气场!

这人当是杨一清无疑!

王睿吸了口气,止住内心的波动——虽然你是“历史名人”,不够眼下老子才是你的上司,该你来巴结老子,而不是老子去巴结你……

“今儿个,将大伙儿召集过来,首先,是想同大伙儿见个面……”王副总兵终于体验了一把做为“高级领导人”的快感——他坐在堂上唾沫横飞,却又毫无内容的鼓噪了大半个时辰,瞧着堂内一行众人仍是正襟危坐,才他娘满意的呷了口茶,准备进入正题……

而堂内众人除了新调入的杨一清、王花花等人,其他十一卫参将,虽然面上仍是一副毕恭毕敬,认真倾听“领导训话”的表情,心理却又另是“一番风景”——“土鳖,看你能他娘蹦跶多久……”

“铁打的硬盘,流水的副总兵,大同副总兵一职,你他娘屁股能坐热了再来同老子们鼓噪罢……”

“老子在大同干了两年参将,前后见识了五位副总兵,最长的干了十个月,最短的干了一月半,这乡巴佬能干多久……”

……

大同镇的老参将们,不约而同的抱着这个想法,其道理却又都是源于同一个——火筛经常南下,大同镇的“副司令”,往往都是同他打上一战,便被撤职、降职,甚或来了之后没蹲上几天便想法设法疏通朝廷的关系,将自个儿给调离……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威宁伯之后,截止目前,便没人打赢过火筛……

“另外,还有一事儿,也得同大伙儿说说”,大半个时辰的前奏,终于换来了王副总兵的正题,“大同边军眼下缺员严重,朝廷便思得一‘募兵’之法,着我来大同施行。而众同僚在实施这‘募兵’一法之前,务必先行将本卫士卒整顿肃清,将一应老弱病残卫所士卒驹剔除,余下精装之士,有愿继续效命行伍的便行留下,不愿留下者,也不可强留,当放其归乡耕田……”

卫所军制下的士卒,投身于行伍,实则是与生俱来的“责任与义务”——不得不这么干,王副总兵新官上任,“第一把火”便烧得这般莫名其妙?

若是跑回去同手底下的小啰啰们说:“副总兵大人说了,你们有谁不想干的,便滚回家耕田去……”——这他娘的,整个大同边军不跑得个一干二净?还他娘的铁定会是“于一夜之间”!

老参将们瞪大了双眼,杨一清却飘出了一道好奇的眼神来——这副总兵大人虽然年纪青青,但看起来也不像个白痴,他既是知道“大同边军眼下缺员严重”,却又如此这般安排,莫非他所说的“募兵”一法,便是后招?

众人皆醉,他杨一清独醒吶!

紧接而来,王副总兵便给厅内众人上了一堂“山寨版”的关于“义务兵”制基本常识的普及课——愿意留在边军继续效力的军户,能继续按月获得军饷,且服役期满十二年后会再获得朝廷多少亩的赐田,或是能于里、亭、县府衙门内谋个捕快衙役之类的差事,亦或不要赐田,不要“安置工作”的,可折算成现银;凡大同境内年满十八周岁的男子,又非秀才举人的,必须得加入大同边军,且需服役满三年才可退出行伍,而在这三年之内,其家属可免除一切徭役赋税,满三年后,其待遇同前;为防止军内老弱出现,年满四十,却仍非神马神马级别以上的将官,则必须得退出行伍,待遇仍是同前……

一句话,为了短时间内弥补大同边军缺员的“漏洞”,短期内提升大明边军的战力,光靠卫所军制下的军户是不行的,是解决不了问题的,那朝廷索性便不靠他们了,暂时将他们搁一边去,他们该种田种田去,该放羊放羊去,别他娘滥竽充数,来大同边军内混吃捣乱来!

王副总兵,这是只换普通的军户士卒,而没有要清退军户世袭将官!

王睿来大同前,自是通过平江伯,摸清了弘治“革除卫所军制”的步奏,是以,他只能这般婉转的来实行“募兵”之法——而不是直接说:“大同镇内,从此以后再也不需要卫所军户了,所以世袭将官们,也给老子滚蛋罢……”

堂内众人,尽是老兵油子,哪还能不懂——这他娘的,相当于找到一份长期工作,不但拿薪水,还“一人入伍,全家光荣”:全家免去徭役赋税,干得久还能拿田拿地,或是“转业为公务员”,又或是能拿大笔“转业费”,谁他娘的会不乐意,凭什么还不乐意?

如此一来手底下那帮只懂耕地、不懂打战,兼且老弱病残一大堆的军户士卒,是该清退,让他等滚回家安心安意的种田去——老子们现在不愁会没人愿意来当兵入伍了!

再则,军户士卒这帮人,打完仗,摸摸脑袋如果还在的话,就各回各家继续耕地,或是在耕地耕着耕着,突然看见了集结的烽火,便赶紧将锄头耙头一扔,换上了大刀长矛——他们烦,老子们也烦;现在,他们终于不用烦了,老子们也不用烦了!

“此后,咱大同边军,便不事生产,只管练兵”,王睿十分满意的照单全收了一屋子内齐齐射来的“崇拜”眼神,“新的练兵之法,也即将颁布予各位……”

王睿又将目光停在了杨一清身上——怕是得同这枚“大腕”仔细合计合计,才能将五百年后“作战部队的日常训练”同这五百年前的军队实况结合起来,整出一“训练大纲”来……

杨一清的脸色先也是大喜,可他似是在仔细思考了片刻过后,却突然皱眉抬头,恰巧碰着王副总兵的眼神……

王副总兵一愣——杨一清这眼神,带着几许可惜与遗憾,莫非老子这“募兵”一法,还存在些什么“难以解决”的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