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三国骑砍 > 第八百二十六章 前期准备

三国骑砍 第八百二十六章 前期准备

作者:中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52: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腊月底,夏历七年的新年,田信巡视渭水口水寨。

此时节气已过大寒,也到了夏历七年的元月。

至于黄河……也就两岸水流平缓处有结冰层,河心区域并无结冰现象。

等腊月过后迎来旧历正月,天气渐渐转暖……黄河结冰的可能性会更低。

除非冬季遭遇极端寒冷的气候,再辅助一些手段,才能使黄河全面结冰。

得出这个结论后,田信与前线指挥罗琼、谢旌又一起讨论天气转暖后的进一步军事活动。

当年曹丕创立的那个夏公国已经被河北魏军扑灭,己方失去一个内应,也断了河北魏军投降的一条稳定路线。

而弘农郡对岸的河内郡西部各县已经沦为无人区,适合在开春后渡河立寨,建立军事据点;下游雒阳周围军力不足,但等到朝廷还于雒都后,雒都这里会有富裕的兵力。

汉军本就有光复雒阳后,从雒阳渡河,走上党沿着太行山向河北进军的计划。

这是一套推演成熟的计划,只是领兵的主将要从宋公、卫公一系转为其他人;再佐以北府精骑,步骑推进,足以从雒阳方面直接打爆河北。

这么大规模的步骑联军调动,仅靠明年的粮食……明显不够。

围绕沙盘,田信手中指挥棒反复轻点邺都一带:“这是曹叡存亡之战,必会坚壁清野。不能存有就食于敌的期望,十万大军安危不能寄托在敌人粮食之上。这跟当年类似,当年就是担忧孙权坚壁清野焚烧府库,不然我军早就乘势进击,直取江东。”

当年孙权背盟来袭,荆州军大获全胜后,中下级军吏普遍想直捣三吴,报这一箭之仇。

荆州军缺粮,江东粮食富足……反复衡量后,才选择接受孙权的暂时停战,以更稳定的方式汲取粮秣。

罗琼、谢旌情绪稳定,对延迟雒阳、中原方面反攻时间……是很满意的。

现在魏军主力、五分之四的军力集结在河东;其国内十七岁到四十岁之间的青壮年,最少有四分之一集结在河东。

只要一口吃掉这部分人力,魏国必定灭亡。

魏军的动员体制……显然不能跟长平之战的赵国做比较;赵国、秦国都是当时的大国,典型的军国,都是能极限动员的地域霸主。

现在就担心一点,担心汉军主力内战情绪消散后,府兵、汉军重新的消息会震慑魏军。

使曹叡、魏国官吏陷入惶恐情绪,这会助长他们的逃跑动力。

就魏国这种层次的组织力,以及仓皇逃窜的状态,若强制军民向司马懿那里迁徙……那注定这是一条饿殍遍野的迁徙道路。

田信算是做出承诺,指挥棒在邺都一带画了一个圈:“雒阳、中原之军拖延到明年夏初时进击;为安抚中原各军,关陇之军也将延迟到明年发起总攻。故,今年意在牵制,使魏军主力盘桓难去。我另会知会丞相,使朝中与曹叡遣使往来,吊着他胃口。”

“而现在,开春后历来泾水、渭水会有洪流,渭水口水寨要早作迁徙,以规避春洪。除此之外,你二人还有什么疑问?”

之所以要吃掉河东的魏国降军,并给魏军经营河东的机会……就是为了充实河东,借魏国的手,从河北各处汲取人口。

河东、河北终究是魏国的腹地,休养十几年,基本的基层秩序还是存在的,小范围人口移动不会出差错。

若是魏国向带着许多人口去投奔司马懿……那这一路上饿死的、病死的,反抗被杀死的人,会非常的多,非常的损耗人口底蕴。139

罗琼、谢旌互看一眼,各自翻阅面前的文件夹,罗琼先说:“自罗将军都督孟津水师后,关陇所筹水师就无能人节制。末将恳请公上派遣水师良将,以督水战诸事。”

府兵是轮番服役,在这里与河东魏军对峙期间,府兵主将由罗琼、谢旌轮流交替、担任;同时兼管水师,似乎有些力不从心。

论前线实际兵力,府兵只有河东魏军的十分之一;考虑到双方各自的抢渡、运兵投送能力,不必过于忧虑这个问题。

同样的道理,魏军集结河东的近二十万大军,也不可能尽数摆到前线,会在前线留三五万左右的预警兵力,余下兵力分散各处,屯戍一体,争取自给自足。

让河东魏军自给自足恢复生产……这就是目的所在。

田信想了想这个问题,就说:“徐侯通晓水师战法,我就遣他来节制水师。”

徐祚与张温一起来关中后就处于半赋闲状态,他不擅长处理正常的政务,缺乏断案、治民的耐心。

罗琼熟悉徐祚,谢旌更是熟悉徐祚,彼此相互能配合,这件事情就算解决。

谢旌低头看自己文件夹,同时提笔记录徐祚可能出现的职务调动,说:“公上,末将疑虑有二。第一是探骑、魏人内应都有密报,说是司马仲达与辽东公孙氏联合出兵,辽东郡守公孙恭与司马仲达长子司马子元统率精骑万余,已至邺都听候曹叡差遣。”

稍稍迟疑,他还是抬头看田信:“末将疑虑之二,在于上郡。此前赵公督兵上郡,今赵公受降雒都后上郡无宿将督兵,末将忧虑此事,恐侧翼有变。”

目前按照资历、内部形势,能接替马超的主要有马岱、杜翼、第二秀、孟兴、申仪这五位北府中将。

但这么重要的支线战场,目前依旧没有选定主将……说明那个升官飞快的人,极有可能接替马超,成为上郡、西河一带的主将。

姜维没有打过十万人规模的胜仗的履历,更没有在大型会战中参赞军事机密的经历。

以他的履历,对比北府一票中将、少将来说,实在是苍白的可怕。

先帝能简拔自家公上于行伍,高祖能拜韩信为大将军……这种事情说起来很复杂,要说简单也很简单。

可以简单为一句话:知人善用。

而姜维入北府以来,也没犯过任何的错失;如果任命姜维接替马超,负责侧面战场……也不是不可以。

田信抬手摸着下巴思索这件事情,姜维是今后一段时间的汉僮主将;必须要进一步提升姜维的军事地位,以负责方面事务,即积累统率大型军团的经验,也积累威望,方便今后统率汉僮部队,给魏军打出致命一击。

现在谢旌担忧的是职务空悬,引发人事竞争,也会造成防务松懈。

这个问题好解决,直接下达相关调令,让姜维早些归来,前往上郡统兵即可。

至于司马氏、公孙氏的联合骑兵部队抵达邺都一带的军情,这的确是真的。

似乎是一个征兆,幽云六镇、辽东、朝鲜方面也会派兵加入这场决定魏国存亡的军事对峙。

可这……不太像是司马懿的作风。

何况,公孙氏家族内部问题很大,很是虚弱。

司马懿没道理放过公孙氏,难道这家伙就不渴望斩杀妖魔后,那个延年益寿、隐隐长生有望的机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