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三国骑砍 > 第四百九十二章 盛世

三国骑砍 第四百九十二章 盛世

作者:中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52: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码头边,羊耽来迎妻子,目送夏侯霸离去。

他作为泰山人,汉军北伐期间因种种考虑,被曹丕违规任命为泰山郡守;别的郡守还能弃官潜逃,他逃都没地方逃,为了保全乡土,只好交联各方,一边遥遵洛阳朝廷的命令,一边又接受曹植、刘封的调遣。

满宠一把火烧光吴军的战意,也加速了青徐二州的向心力。

泰山人自然是不能继续做泰山郡守的,青徐防线的汉军兵力薄弱,又出于亲自到江都朝廷这里请罪、游说、交朋友、观望形势等等考虑,就在夏侯霸护卫下举家迁来。

羊耽的妻子辛宪英也是素纱遮面,这种妆容正火速流行于贵戚女子之间,出行时戴着斗笠、素纱,既有朦胧之美,还能遮蔽阳光,还能阻碍疫气。

辛宪英在江都待了几天时间,也就缝制了一顶素纱斗笠,以便出行。

她素来极有看法,与丈夫走在橘林馆、军营之间的硬化地面:“麦城士民殷富,果真家家有织机,无有织机也有旋车纺机,实难想象。邓邑士民流传麦城富足,如今眼见为实。”

三十六七岁的她正是阅历、精神专注的黄金年龄,十分感慨:“各处街道整齐规划,虽不如邓邑宽阔,但也胜在洁净、繁华。几处勾栏女闾取乐之处,路无醉人,实乃盛世、文明之邑。”

羊耽也在麦城街坊里转了一圈,麦城最大的特点是没有城墙,只有七个坊。

这七个坊夹在沮水、漳水之间,南北展开一共两排,左边西三坊,右边东四坊,东四坊与漳水桥之间就是麦城砖砌军营,军营北边就是橘林馆。

两座码头,小码头在军营边,大码头在西三坊;沮水流量较小,人工开挖、扩展出一片河湾用来停泊船只,充当码头。

村、庄、里社、乡社、亭舍还有各种聚落、乡邑、县邑都是有墙壁的,小的有里墙,大的有城墙。

麦城有坊无墙,这是典型的‘大都无墙’,没有了筑城耗费,也方便规划,利于商业交流,好处有太多……唯一缺点就是安全感。

羊耽也是感慨颇多,与妻子来到路边凉亭歇脚,一时不知该怎么形容。

对于盛世……当代人谁见过真正的盛世?

见过雒阳繁华的老人尚存,也有许多乱世老人担心子孙后人遗忘乱世,写了许多汉末都邑的记录图表。

将记忆中的盛世模样用文字记录,这是他们对过去的怀念,是对未来的期望。

没人清楚真正的盛世,只有各自想象中的盛世。

而田信用了快四年时间,发展出来的麦城,已经有了一种盛世的轮廓。

麦城不是一步步发展来的,几乎是跨越性的发展,每一步跨出还都正确的踩对位置。

几乎找不到第二个麦城,邺都人口稠密不假,可普遍都是聚集起来耕种的士户人口为主;曹丕的洛阳更是一个大军营,一切为了军事进行服务。

南阳宛城本是天下有名的大邑,可黄巾以来的战乱彻底摧毁了这里。

新修筑的邓邑虽然规划的颇有气象,可随着北府改编,田信迁移人口开发岭南,邓邑以惊人的速度开始衰败。

与邓邑隔岸比邻的襄阳至今空荡荡的,一点也没有刘表时期的繁华。甚至襄阳城中有大片的宅基地、空地被开垦,成了农田、菜地。

江都也是,江都士户追随关羽迁移江东后,江都庞大、成熟的手工业群体也没了,原始的贸易网络被摧毁。

现在江都固然空阔,没人跟朝廷百官的家属,仆从们争抢生存环境,可他们的生活反而更不方便。

原来拿着俸米还能换点日常用品,或者换取士户的劳役服务,现在不仅不好换,还要付出更大代价。

也只有麦城,特立于乱世之中。

一时思绪繁多,羊耽说:“兄长见麦城纸张质白而韧,又廉价易获取,有意隐居此地,重编家藏。”

这是不做官了,转头向学术积累做发展,将机会留在未来。

辛宪英想到了家人,父亲辛毗是曹丕的侍中,弟弟又是宿卫洛阳宫城的郎官。她不方便露面,才赶潮流,制备了遮面斗笠。

夫家不能跻身汉室朝堂,那今后魏国落败,谁能援手辛氏家族?

辛氏家族本世居陇西,光武帝时东迁到颍川阳翟;辛毗之兄辛评追随韩馥,又改投袁绍,最后跟大部分汝颖士人一起追随袁谭,二袁内战,导致一家被审配处死。

说是士族,可苗裔寡薄,经不起挫折。

汉室朝廷对他们这些世家并不看重,否则也不会请托夏侯霸护卫,甚至也不用主动到江都来寻觅机会。

思索前后,辛宪英道:“兄长必受蔡大家指点,如今汉室如日中升,自不需锦上添花。我闻橘林馆乃邓公主为陈公所修,极受陈公喜爱。我家迁移避居此地,今后也好与陈公走动。”

闲了一起聚个会,听听音乐,画个画,踏青游玩,再讨论一下时政什么的,这才是好邻居。

朝廷有朝廷的法度、规划;可私人也有私人的交情。

朝廷规划的政策有了变动,机会自然就来了。

当代人不算什么,关键是下一代人。

典满就任陈太子卫率长,这支孩童为主的卫率里,充斥着北府军吏子弟,不能说这里的孩童都是未来的汉室栋梁,但未来的汉室栋梁一定来自这批孩子。

谁家都有孩子,孩子之间的友情是最难得的。

只要保住弟弟的命,今后想办法把弟弟家适龄的孩子送到卫率,不管是学习,训练,还是一起游戏,总能认识许多朋友。

辛宪英这里同意,羊耽也是默默松一口气,说:“陈国官制大改,今日听蔡大家说郭伯益新迁侍从司从四品参议,你我夫妇不若登门拜贺。”

当年跟辛评一起拥立袁谭执意打内战的另一个人叫做郭图,颍川阳翟人。

曹军攻破南皮,郭图一家人被曹军斩杀干净,这些人是郭嘉、郭奕父子的近亲。

许多事情是有因果的,魏国势大自然能压住内部种种不满,当开始衰退,早年沾染的血腥,自会反噬。

郭奕投汉,绝不仅仅是为了找田信治病。

魏国灭亡时,想要保住辛宪英的家人,只能多方面寻求帮助。

这个事情很难,也很简单,甚至只是田信一句话的事情。

陈国改制是一项牵动朝野关注的大事,这极有可能是汉朝廷改制前的试探性举措。

曹丕这里有原始的三省六部轮廓,田信这里照搬,只是因为陈公国属于汉王国级别,所以三省改称三司,即议政的门下侍从司;宣政、颁布命令的中书司;以及负责具体执行,总管六部的布政司。

以品级官阶取代官秩,因是王国一级,所以不舍一品、从一品,最高为正二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